侯一也不太了解华球的农业政策,还真不知道华球来地球大面积开荒的事,起码新闻没有报道。
“有大型农机,为啥还给我们分地啊?直接一起耕了,岂不是更好。”
梅迪不太理解华球的操作,大规模地机械化种地的速度,可不是人力所能比拟的。
既然有大型机械,那华球为何要给难民们分地呢?专业的农民开荒种地都很费劲,BBZL 更别提非专业人士了。
自己是多亏了有猴哥帮忙,才把十公顷田地种了起来,三江平原的其他居民,就没有把十公顷地种全的,有的人连一公顷地都没种上。
“可能是怕你们找不到工作,没有归属感。给你们分点田地,让你们快速融入地球的生活?”侯一不太确信地猜测到。
“那咱是不是快能吃到小麦了?”
梅迪不不再纠结分地的事,她现在更关心主粮。她记得北大荒的冬小麦是七月中旬左右成熟的,若是华球派人大面积种地了,那岂不是马上就要有面粉吃了。
想着那喷香喷香的大包子和各种美味的面食,梅迪的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而且有了白面后,她就可以把计划已久的食品厂开起来了,速食食品一上架,以后她就不用靠卖盒饭赚钱了。
“怪不得食品厂着急建设呢!”侯一恍然大悟。
“看来,地球比我想象中的要受重视。”侯一摸着下巴,若有所思地说道。
侯爸爸是搞建设的,经常被外派到其他星球搞建设,父子俩经常沟通,所以侯一对基建的事情特别敏锐。
以前侯爸爸去外星球搞建设,一般都是依矿而建,建了厂房后,才有工人,工人多了,才开始搞配套建设。居民区一般都是在厂子建设完毕才慢慢完善起来的。
这样一想,地球的建设确实跟以往不同,且不说这次投入了多少人力和物力,就是建设步骤也完全不同。
地球是先建居民区,随后建的养殖场和食品厂,这两个厂子都是跟民生息息相关的。
工程队建造的材料厂建造得很简朴,等完成居民区和食品厂的建设后,材料厂很可能被改建成别的民生基础设施。
“华球人不会是要移民到地球来吧?”
梅迪觉得像地球这么山清水秀的地方,太适合生存了,当初华球人也是被迫搬离的。
若不是某些缺德国家为了自身利益,释放病毒和核污染,大家也不必搬离地球。现在地球已经完成自我净化了,搬回来倒也情有可原。
“搬回来?不太可能啊,那得多大的工程啊?”
侯一虽然也感受到了地球的美,但理智告诉他,星际移民不太可能实现。
若是进行星际大移民,华球人辛苦建设的强大星球就浪费了。
这不像是星际初期,不搬离地球,大家就没法生存。为了生命和延续后代,大家也能狠下心放弃大量财物。
华球环境虽然不如地球,但华球现在是一个已经建设完善的强大星球,星民的生活水平,全星际最高。
相对来说,地球显得太原始了,而且华球的各种大型设备实在太多了,若是都搬来地球,需要耗费太多能量了。
现在全星际都缺能,华球若是贸然搬家,太劳民伤财了。
“也对,大家在华球住得都习惯了,突然放弃一切,白手起家,搁谁谁都不乐意。”
梅迪十分理解大家的心态,她现在有BBZL 房有地,即便房子是贷款买的,但若此时让她去华球生活,她也舍不得。
更别说有车有房的华球人了,人这一辈子难攒点产业不容易。
“年轻人倒是可能来地球定居。若是地球建设好了,工厂建起来,倒是能吸引不少年轻人。”
侯一目光灼灼地看向梅迪,可惜梅迪还沉浸在自己的思维中,没有得到一点回应。
在外漂流了一整天,梅迪和侯一终于知道大河的北面是啥了,这一天过得是相当有意义了。
也是相当地劳累了,三人回家后,洗了个热水澡,就各自回房间,倒在床上呼呼大睡,可见疯玩一天,有多耗费精力。
第31章 西瓜棒冰
确定三江平原上种了冬小麦后, 梅迪就开始着手办理“食品厂”的各种证件。
梅迪嘴上念叨着要建食品厂,其实最后只是办理了个体工商户的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及食品销售许可证等证件。
眼看着三江平原上的人越来越多,政策肯定是越来越严格的, 手里有营业执照,依法办理备案登记, 以后卖的东西就不算是“三无产品”了。
经过三分钟的深思熟虑之后,梅迪选了“三只猴儿”当品牌名。
毋庸置疑,这三只猴儿自然是梅迪、妹妹和侯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