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们果然都很喜欢,并不在意红包,心神全在小车子和布娃娃上。
还有小朋友想把布娃娃塞到车子里,肯定是塞不下去的,姜梅丽让他不要塞,硬劝是不行的,让小朋友们玩推小车子,看谁推得最远。
小孩子们没心眼,自然不会去想第一名有什么奖励,特喜欢布娃娃的就自己抱着小娃娃比赛,其他小孩把布娃娃交给爸爸妈妈保管。
姜梅丽借了一辆小车子示范,告诉他们怎么推后,又说了小车子都有区别,记住自己小车的颜色,别搞混了。
小孩子们安排好,姜梅丽去和嫂子们说话,红包自然到嫂子们口袋里去了。
过年哪有送不出去的红包,推来推去都是人情。
邹知言和两个哥哥聊天,二哥聊的时候还关注小孩子们的比赛,当个业余裁判。
“知言今年终于回来过年了。”院子里一片和谐的氛围被打破,热情的亲戚来了。
第42章
邹知言真的应付不来热情亲戚, 姜梅丽再次看到他的假笑,忍俊不禁。
绞尽脑汁说了几句场面话,他的求助目光投向她。
姜梅丽爱莫能助, 她暂时被小孩子们缠住了。
在比赛前就说过大家的车子不一样,要记住自己车子的样子, 比赛才多久, 已经分不清自己的小车子了。
非要梅丽婶婶主持公道。
前头送礼物小孩子们还没起争执, 比着比着就认为有自己喜欢的颜色的小车子就是自己的小车子。
姜梅丽提前想到过会发生这种状况,告诉小朋友们车子上有写序号,按照他们年纪排的。
如果不喜欢自己小车子的颜色, 兄弟姐妹们愿意换就换,不愿意换也不能耍赖仗着年纪小就强迫哥哥姐姐们换。
没错,是最小的小朋友认错了, 大哥家的孩子。
大哥大嫂性格都挺好,小朋友也不是不讲道理, 被婶婶说了几句就不吱声了。
大哥大嫂让小朋友和哥哥姐姐们道歉。
闹得哥哥姐姐们不开心了, 自然要道歉。
“小孩子嘛,淘气点难免的,哥哥姐姐让一下也是应该的,孔融让梨的故事都听过吧。”热情大姑看见委屈的小朋友, 替小朋友说了一句。
小朋友向哥哥姐姐们道歉, 道歉完,两只小肉手抱着小车子躲在爸爸妈妈身后。
姜梅丽是家里的老大, 弟弟妹妹和自己都有年纪差,她听不得大姑的话, 小时候就因为她妈说过类似的话, 她离家出走了。
没去很远的地方, 去了珊珊的家,她爱听闲话嘴巴大是从小就有的“毛病”,她妈也是怕丢人,当天就把她领回家跟她道歉,从那以后再没对她说姐姐要让着弟弟妹妹的话。
“大姑,话不能这么说,你看哥哥姐姐们也都是小萝卜丁,读小学的年纪才开始懂事,现在只知道委屈,孔融让梨问他们,他们懂什么意思吗?我是怕了小孩子哭叫声,我们大人在说话,他们哭叫得让人心烦。”
还真懂,最大的哥哥张开嘴巴,没发出声音就闭上了。
小小年纪已经知道看脸色了。
明明是最小的犯错,其他几个孩子站在一起仿佛罚站。
邹知言帮姜梅丽打圆场:“小孩子们哭闹起来是挺心烦,你们在院子里玩,我们进堂屋说话。”
他说的你们,自然是几个小朋友。
大冬天院子里暖和,堂屋有些冷,邹知言都说了,几个大人搬着椅子进去堂屋。
二哥坐在堂屋门口,不光能盯着小孩子们以防发生意外,还能不错过堂屋里大人们的聊天。
躲在爸妈身后的小朋友跟着爸妈进去堂屋,最后还是没抵住小孩子的天性,抱着小车子去院子里和哥哥姐姐们玩。
走到略高的门槛处,跨不过去,是二叔把他抱起来通过门槛的。
小孩子们忘性大,没过几分钟就愉快地玩耍起来了。
不能和小朋友玩了,姜梅丽只能和亲戚说话,最早来的是热情大姑,后面陆陆续续又来了几个亲戚。
后来的亲戚见姜梅丽和大姑聊得热切,诧异得以为她们是亲母女。
姜梅丽:“舅妈,别说了,亲妈只有嫌弃我的份,整天觉得我是野猴,谁家有我这样的亲女儿都头疼。”
大姑的某些言论让她反感,并不妨碍两人聊得来。
热情的人总有很多话题,聊天蛮有意思的。
姜梅丽没生孩子已经和大姑嫂子们说起养小孩。
她妈生禹鸣的时候她已经是有点懂事的年纪,生梅鹿她已经懂事了,会帮爸爸一起照顾孕妇妈妈,照顾坐月子的妈妈。
带小孩的事爸妈不敢让她来,她看过也已经看懂了。
聊天聊得都以为她有两个已经养大成人的孩子。
公婆没开口,亲戚问他们什么时候要孩子,邹知言说再过两年,梅丽还年轻,他现在忙得很,刚结婚没几个月就要孩子,容易手忙脚乱。
两个哥哥结婚都不算早,两个嫂子生孩子也都在二十五岁以后,有他们在前头挡着,夫妻两人怎么说都行。
孩子的事揭过去,有人要搓麻将,姜梅丽会搓麻将,告诉亲戚们她不会搓。
公婆在场,她不能放得太开,不能把公婆家当自家。
人多容易凑一桌,二哥在有人提起搓麻将的时候就举手表示他要充数
姜梅丽邹知言接了他的位置,坐在堂屋门口,看着小孩子们。
“妈,你是要去集市上吗?我跟你一起去。”见婆婆拿着菜篮子,姜梅丽主动问道。
邹妈妈:“晚上做年夜饭再买点新鲜菜,梅丽你不用跟来,你和知言坐在这里休息就好。”
姜梅丽还是起身跟到婆婆身边:“妈,我闲不住,想逛逛,知言,你看好小朋友们,别让他们磕着碰着。”
“奶奶再见,小婶婶再见。”最大的孩子开口,弟弟妹妹们一起学着喊。
姜梅丽:“很快就再见面了,你们继续玩吧。”
最后姜梅丽跟婆婆出门逛集市了。
她走以后,没参与搓麻将的大哥大嫂搬椅子坐到门口,大哥手上拿着一盘零嘴,大嫂把扔垃圾的簸箕拿了出来。
哥哥并不是健谈的人,由嫂子先开口,说他娶了个很会来事的媳妇。
大嫂嘴里的来事自然不是贬义,是褒义,夸奖的话。
邹大哥:“比你二哥还热闹,你二哥在她面前都安静起来了,大哥小时候以为你最烦二哥这样爱玩爱闹的人。”
二哥外表心态都很年轻。
院子里小孩们的玩笑声,堂屋里搓麻将聊天声,混杂在一起,根本没人会注意坐在门口的他们在说什么,邹知言敞开心扉聊了几句:“二哥经常恶作剧,还会在我学习的时候打扰我,我头疼得很,梅丽性子是闹了点,却不会影响我工作学习,一直是她在迁就我。”
二哥现在沉稳些,小时候都能用恶劣形容。
大嫂:“你们这样相处,日子才过得长久。”
“车子和布娃娃也是她想的,她说孩子们的压岁钱让哥嫂保管,另外给他们准备过年礼物。”他没考虑到的事情,梅丽考虑到了。
邹大哥:“以后你有孩子了,我们也另外准备过年礼物给小朋友。”
“那我先谢谢大哥大嫂了。”
院子里的地不是平地,邹知言和哥嫂说完,就让小朋友们别太用力推车子,轮胎容易推坏。
推坏可没地方给他们换轮胎。
听了小叔叔的话,小朋友们动作轻缓许多。
交代过小朋友们,邹知言同哥嫂说起今年回老家的感受:“差点以为来的是梅丽娘家,而我只是个借宿的路人。”
第43章
邹知言清楚自己的问题最大:“有我很久没回家的原因, 不过我觉得就算年年回家,我也和现在差不多。”
大哥大嫂能理解弟弟的话。
弟弟性格就是如此,大嫂嫁过来的时候, 弟弟已经不常在家,她只有个大概印象, 大哥很清楚弟弟从小聪明到不合群。
大家玩的年纪, 他自己待在屋子里学习, 写写画画,被爸妈带出去走亲戚,也不和亲戚小孩玩耍, 一个人待在角落,太过孤僻。
大嫂:“梅丽的性格是到哪都像到家,你们夫妻正好互补。”
她挺喜欢梅丽直爽的性格, 梅丽说她家小朋友的时候她也没生气,梅丽说得很对。
他们不忍心对孩子说重话, 让梅丽当个“坏人”再好不过。
“是啊, 正好互补,还是你们领导会看人,把梅丽介绍给你了。”邹大哥说道。
爸妈兄嫂们只知道他们夫妻相亲认识,中间人是邹知言领导, 具体的细节并不知道。
邹知言本人也不想细说, 默认了兄嫂的说法。
姜梅丽和婆婆回来的时候,小朋友们都围过来, 奶奶小婶婶叫不停。
出去逛了一圈,姜梅丽心情更好, 想挨个摸一遍小朋友的头, 手刚伸出去又缩回来了。
她是不信摸小朋友头会让小朋友长不高的说法, 单纯觉得会有小朋友不喜欢被摸头,干脆不摸了。
不能摸小朋友的头,手也不想闲着,跟着婆婆把菜放到厨房后,去堂屋看搓麻将,路过邹知言身边,在他肩膀处捏了一下,捏完就进去。
姜梅丽回来了,邹知言和大哥大嫂说一句后,搬着椅子进堂屋,坐在她身边。
之前她装不会打麻将,就不能在别人搓麻将的时间插嘴,吃了会儿零嘴,有点无聊,跑出去跟小孩子们玩。
玩到婆婆要准备做年夜饭,她去帮忙做年夜饭,哥嫂们都来帮忙。
邹知言全程跟在她身边,院子里有水井,他就负责提水打下手。
再贫困的人家都会做年夜饭,更不用说普通人家,亲戚们待到下午四点就各自回家做年夜饭了,走之前约好晚上继续搓麻将。
夫妻两人终于能说话的时候,邹知言跟姜梅丽说了自己是外人的想法。
姜梅丽:“这话说的,很明显你才是亲儿子,亲生的可以损几句,我是儿媳妇,爸妈就没说我,真换成我是亲女儿,妈要头疼了。”
和她差不多性格,或者心很大的妈妈才不会嫌弃她。
正常妈妈都接受不了她。
邹知言:“我二哥小时候才调皮,你只是爱出去玩,没给家里添乱,妈脾气好,不会觉得你调皮,妈一直想要女儿,我出生她别提多失望。”
前头有两个儿子,想要个女儿也正常。
姜梅丽:“没事,儿媳妇也算半个女儿,我们三个妯娌能凑成一个半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