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一个顾客买完了杨梅,年轻姑娘的嘴终于可以给他们用一用了,喊道,“丁姐,有人买瓜。”
之后,就不再管这个人了。
此时的丁大姐抱着乔大成说的送她的大西瓜合不拢嘴,脚边还放着一个,“你看,买瓜的人来了,我进去帮忙。”
乔大成笑笑,“去吧。”接着继续安排人卸货。
供销社的瓜被安放在柜台下边的地上,原本是想等后面安排完了,前面人手多了再开始卖的,现在有人主动提了,卸货也卸得差不多了,就提前开始卖瓜不在后面闲聊了。
额头已经开始滴汗的大女婿总算等到了两个甜瓜,两个西瓜。
先买这么一点就行,再多也吃不完啊。
杨梅的话,他们几家以前就不缺,昨天老头子买了篮分给四家,在记忆里的西瓜的对比下,如此火热的杨梅也不值一提。
很快,乔晨曦就见到那对可爱的老夫妻各抱了一个甜瓜往回走,年轻夫妻坐上自行车带着两个西瓜也疾驰而去。
路过乔晨曦的时候,她还听见那男人说,“肯定错不了,我问了,下一批十天后,刚好和厂里对上,肯定是乔家岙出来的。”
老奶奶经过乔晨曦的时候,特意停下来,“小姑娘,谢谢你,没有你,我们也没这么快买好。”
说着,老奶奶摸自己的口袋,发现什么都没带出来,只好遗憾,尴尬地再次说感谢,走了。
没多久,就有第二个抱着甜瓜的人出来。
乔晨曦心满意足地往后门走去,她今天的视察工作结束了,事实证明,乔家岙三个字在蔬果届就是那么神。
回了乔家岙,送到养殖场去的蔬菜已经准备好了。
养殖场那边的人也来了,双方互相查看一番,美美地交换之后,各自高高兴兴地回家。
按照份额分完,还多出点,乔大成也不说什么给村里的干部,直接把合作社的工分账本翻出来,挑了记工分最多的五个人,把多余的直接分给这五人。
态度很明显了,干得多,连福利也给得多。
一切按部就班地进行下去,每天早上送杨梅的送杨梅,送蔬菜的送蔬菜,结束之后歇一歇,吃个午饭,踏踏实实睡个午觉,就分别去各自负责的地里,或稻田,或菜地,或瓜田。
乔家岙的大部分人都没想到,他们的瓜已经在整个启安县声名远播了。
当日买杨梅的时候顺带会买西瓜甜瓜的人无一不是手头宽裕的人,买回家之后,和亲友邻里分享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一般来说,一户人家买了,基本周围几家,至少周围几家的小孩,都能吃到,经人这么一传,全村都能知道。
若只是一个村子也就罢了,偏偏是借着杨梅的东风,买到新品的人可以说遍布启安县,尤其是县城人比较多。
当初那个替乔大成接洽了两家供销社从中赚了一笔的年轻小伙,先是在邻居的热情招待下吃到人间美味,紧接着又在供销社的顾客口中听到乔家岙瓜这个关键字,再次意识到机会来了。
对乔家岙来说,供应一个供销社是供应,两个,三个,也是供应,尤其是他们这些原本就在收他们的蔬菜的供销社,这不是顺带着的事吗?
先和负责采购的主任聊,一拍即合,再去找另外两个主任。
人家两个主任已经有和乔大成沟通的渠道了,他要还是想插一脚,那必须速度。
统计完数量,翻身上自行车,脚踏板踩得飞快,直奔乔家岙。
乔大成见到来人的时候,忍不住笑了,“你小子,不错,老规矩!”
年轻人嘿嘿一小,然后进入正题。
这些瓜果不是刚需品,稍微条件差一点的家庭都不会经常买,头一回肯定是尝试性地少定一点。
总共五千斤。
放在瓜果上的五千斤,实在是没多少数量。
不过相比之前乡级供销社、养殖场的数量已经是大很多了。
“那这个时间?”
“放心,三天后就有一批熟了,扣除其他预定的,大概有两千斤,不如我们先送两千斤?”
“哎,行行行,那就两千斤,后面的数量后面再说?”
“对,就这样。”
“好嘞。”
送走人,乔大成得意地坐在自己的办公位上,只要自己的东西足够好,就不用担心其他问题。
他已经预想到三天后,这几个供销社疯狂抢购的大场面了,而地里,八天后成熟的第二批,也正在生长。
一些有钱有闲的人可就盯着乔家岙了,三家供销社得了准确的消息就贴出告示,可把六堰供销社的丁采购气得吃不下晚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