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眉目清丽秀美,神色温柔,说这话时,眼底的笑意都深了几分,长兴侯睁开眼所见便是这般,怪不得老二夫妻俩人,是翻肠搅肚地思念着这个女儿,盼着她回来,可真是个好孩子啊!若是老二夫妻还活着,看到这么个叫人心疼贴心的女儿,该是多么好啊!
长兴侯看着赵泠音出神,她不是无知无觉,只是阿爹去了,祖父比谁都要痛心,如果能从她身上找到些许慰籍,令他身体安康,她也心安。
“泠儿,祖父不急,你自己小心一些……”长兴侯最终缓缓道。
赵泠音点了点头,随即又道:“过几日的秋祭,我不能去看阿爹阿娘了……”
“……好,等到……以后再去不迟,不在这一时半刻的。”长兴侯果断道。
“嗯。”赵泠音低低地道,“明日就叫‘赵泠音’病了吧,我怕近日宫中会再派人来试探……家里人,需先忍耐几日,等过段时间……他们就没时间了。”
赵泠音思虑再三,还是决定等报完仇以后再去见阿爹阿娘,虽然她心中比任何人都更清楚地知道,他们早已入了轮回。
长兴侯攥紧拳头,神情晦暗了片刻,半晌才应道:“好,我会拘着家里人的……你放心。”
……
赵泠音来去匆匆,等到隔窗看着她单薄的身影,化作一道流光转瞬不见了,长兴侯都有些回不过神来。
不知过了多久,他掩上窗子,外面的赵德才抖着双腿进来。
“今晚都看到了什么?”长兴侯半眯着双眼,像是要睡着了一般。
赵德躬身跪下,一字一句地回道:“回侯爷,老奴查账,查出些问题,跟您汇报到现在,并没有看到什么人啊。”
直过了大半晌,才听到长兴侯似是而非地嗯了一声,一副已经睡着了的样子。
赵德不敢出声打扰,悄然退了出去。
……
“陛下已经下旨,将秋狝取消,改为去皇陵祭祖了。”
百部正给赵泠音禀报现下的情况,外面一阵脚步声传来,明臻进来了,百部抬头看了一眼赵泠音,前两日主子心绪不佳,一直有些提不起精神,刚刚听到这个消息,脸上才生出些许兴致……这明公子来得真是巧……
明臻一身官袍,应是直接从司天监过来的,他看到百部,挑了挑眉,道:“都知道了?”
百部朝他拱手,赵泠音对他微微示意,他就先退了出去。
“你怎么现在过来了?”赵泠音问他,现在还不到下值的时辰吧。
明臻坐下,接过她手中递来的茶先饮了大半盏,才道:“我跟黄监正打了招呼,说是去皇陵要带上你。”
赵泠音失笑,“亏你张得了口。”
不过这等时候,跟着司天监是合适一些,毕竟她“神通广大,通晓阴阳,延生避死……”
想到那些她没叫人理会的传言,赵泠音微眯了眯眼,人心惶惶?就是要乱起来才好!
话说回来,黄监正年纪大了,司天监的很多事现在都是明臻在协理,也好在司天监平时根本就不忙还相对自由,要不然她真的怀疑他会直接撂挑子走人。
明臻之所以去司天监,也不过是老和尚的安排,他本人虽精读典籍要义,但于为官一道、或是司天事宜上都无甚兴趣,赵泠音猜测,这多半是与他自小在奉国寺长大有关。
去皇陵祭祖之事,是承宣帝临时决定的,需要准备的事宜较多,除了礼部、吏部等衙门要忙起来,护卫方面,最外沿有五城兵马司的人维持秩序,禁军与城外的建章营、护军营等应也会齐齐出动……
赵泠音想到这里,垂眸划过一丝杀意,手上一暖,明臻握着她的手,关切地问道:“怎么了?”
赵泠音摇了摇头,不愿多说,问他今日怎地回来这般早?
明臻又瞅了她片刻,见她不愿多说,便也不再追问,回道:“没什么事就回来了,上次把卷宗上的事透露给曾大人之后,他这两天没有来找我,估计是有什么眉目了。”
明臻顿了顿,看着她面上若有所思的神情,道:“他还问起你,怎么还没好。”
这是说曾有志可能起疑了?
赵泠音闻言笑了笑,“无事,曾大人是个通透人,便是怀疑什么也不会在此时多嘴的。”
曾有志不是个多事的,他任燕京府尹多年,最大的保命手段就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虽则表现出来的是“六亲不认”,却也没将谁往死里得罪,这就是他的本事。
她也查过,他手下无甚冤案错案,整体还是相当正直的,让她对他多少有些叹服,难怪能好好地活到现在。
“皇陵守卫虽然松散多年,却也不知会藏着什么杀招,要早做准备。”明臻想了想,提醒她道。
赵泠音一怔,继而又笑了,“你以为我会在皇陵中做什么?”
明臻挑眉,意有所指地道:“我担心的是别人先动手。”
赵泠音轻哂,“担心什么,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又瞥了他一眼,道:“到时候若是出事,记得要跟紧我。”
说完她也不再继续说下去,转而说起了其他事。
明臻眼中却笑意明朗,心情十分不错。
直至午膳时分,天冬匆匆进来禀报,说是孙公公带着太医去长兴侯府探望“赵三姑娘”,不巧的是前几日“赵三姑娘”就病得起不了身,随行太医给她诊脉,也说是虚弱不堪,不宜妄动。
赵泠音屈指敲了敲桌子,漫不经心地说了三个字:“知道了。”
天冬见此,松了一口气退下了。
赵泠音轻哂一声,垂眸看向自己的一双手,不知在想些什么。
沉默了片刻之后,才向明臻道:“时间不多了。”
明臻蹙眉,欲言又止,赵泠音朝他摆了摆手,“不用劝我,这个皇陵祭祖的戏是一定要唱下去的。”
她要趁此机会除去心腹大患,引蛇出洞,若是错过此次机会,下一次布局不一定能这般顺利凑巧了。
她亦知道此行凶险万分,还极可能会暴露身份,不过那又怎样……抬眼朝明臻望去,她心神迷茫之余,又有一丝微微的刺痛之感……
明臻的目光始终温和地看着她,她蹙了蹙眉,将心底的那个念头拂去了。
明臻出声打断了她的恍神,“我会跟紧你的,咱们都好好儿的!”
既然你不愿就此更改计划,那我便尽全力助你达成所愿。
……
自寅时起,从皇城往城外去的那几条街都被火把照亮了。
去皇陵的人选都是承宣帝钦点的,除了一众心腹文臣武将外,还有一些与皇家亲近的勋贵世家,与前来送行的百官们一起,都等在了皇宫门口。
等了一个时辰左右,才见到承宣帝的銮驾从宫门深处缓缓行来。
待众人下跪起身后,才发现跟在陛下銮驾身后的,竟是太后的銮驾!一众臣工,尤其是几个老臣将要开口阻止,却见孙公公上前不知跟几位老臣说了什么,他们便默不作声了。
仪仗没停,众人来不及交换信息,忙先上了各家的车驾,紧随其后,自去琢磨。
时间虽还很早,但所行之路上还是有许多百姓跪拜送行,赵泠音与明臻并行骑在马上,扫了一眼人群,将目光放在了前方太后的銮驾上。
今日之后,将不会再有此福气了,好好享用这最后的众星捧月吧!
察觉到有一道视线落在她身上,赵泠音敏锐地朝那道视线看去,见竟是许久不见的俞世宁在朝她挥着手,还呲牙笑得很是开心。
她朝他笑着点了点头,算是回应,而后目光落在他身侧的一个护卫装扮的高大男子身上,略略看了一眼,便移开了视线。
第77章 皇陵遇袭
俞世宁倒是想要挤过去,可是城中的道路就这么宽,两边又都跪的是百姓,他只好先放弃,带着护卫跟队前行,想着反正到了皇陵也是能见到的,就是这一路有些无聊了。
看了看身旁的剑奴,撇了撇嘴,来前老祖宗非要他带上的,庆安委屈的都擦起了眼泪,却也没能跟过来。
他摇了摇头,把视线移到了赵泠音身侧明臻的身上,眯了眯眼睛,他不在时,他们已经变得这般好了?俞世宁心底生出了一丝危机感出来。
被明臻突然转过来看向他的眼神吓了一跳,不知怎么地,他感觉对方的眼神还扫视了一眼他身边的剑奴?他又看向剑奴,发现他还是那一副能吓哭小孩的大冷面,一时有些怀疑是不是看错了。
……
出了城,速度就快多了。
在半路上,太后的銮驾就转到了另一条官道上,一众提着心的老臣这才算是放下了心来,太后不去皇陵就好,自古以来也没有女子去皇陵祭祖的规矩,太后也不行!
很快队伍便进入了皇陵所在地——龙门山。
龙门山依山傍水,整个格局就是三面环山,资源丰富,易守难攻。此地风景秀美,远近高低各不尽同,确是难得的风水极佳之地。
而且它的方位又十分独特,三面环山,北靠玉山,就是那个“玉山之盟”中所提到的玉山。
东临广源寺所在的碧山,西傍玉华峰……是的,玉华峰,星云观所在的玉华峰。
传言太|祖幼时曾于玉华峰下受过妙善仙子的点化……大多人都猜这是太|祖皇帝在神化自己,但赵泠音知道这是真的。
星云观中妙善的手记中有过记载,太|祖刘启出生在玉华峰附近的一个小村落中,幼时家中清贫,无银供他读书,但他又想通过读书科举入仕来改变出身,他也不笨,常常听人说起玉华峰上住着仙子,只要能得仙子相助,什么愿望都能实现,
这本是村民们夸大所编的玩笑话,他却听进了心里,很难进入星云观,他就一直等在山下,一有时间就跑过去等,他确实很是幸运,还真叫他给等着了,妙善下山时,他一眼就看出了她的不凡。
跪下就拦住了她,也并未开口求银钱读书,只问仙子何以百姓辛劳奔波却仍是贫苦艰难。
妙善未答他,只细细看了他的面相,皱了皱眉,心道:“此子面相有异,恐不利我星云观……”
妙善当时想过是否要杀了眼前这个孩子,以绝后患……她当时看到这里,也想过,当初杀了该多好!
不过越往手记的后头看,便越是敬服这位祖姑奶奶的气量和深谋远虑……妙善回去之后,反复推演,没人知道她推演出了什么结果,最后也只留下了两个字:“足矣”。
她当时在看这本手记时,也是满肚子的疑惑,这两个字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与刘启有何关联?那时的她还不够了解这个世界,也不够了解妙善其人,到了现在,她也仍心存疑惑,但不得不说,正是因为知道了这些信息,她在查探时总是很容易就找准目标,着实是帮了她大忙!
想远了,她只是想到这些环绕龙门山的群山地理方位,是因为想起了玉华峰星云观的风水,三百年前,星云观接连飞升二仙,这里就被称作是“四灵宝地”。
不仅仅是玉华峰,连同这里附近的山川群峰一起,只是玉华峰风水更佳而已。
四灵宝地,风水再佳,太|祖也不敢动用玉华峰作为陵寝之地啊,他令奇人异士辅佐奉国寺的大师们,在燕京附近寻找最有利于大周绵延万世的“福地”。
最终被当时的奉国寺方丈济荣大师指出,距离玉山最近的隆山最是适合,那里群山远近高低错落有致各不尽同,中间又有从东往西的流水(硝河流经液河)穿行,而且这里资源丰富,易守难攻,最重要的是隆山底下隐约可现“隐龙”龙脉,是比玉华峰那个“四灵宝地”还要更适合的绝佳风水之地,将皇陵建于此,可保大周江山永固。
江山永固这话当然不能是真的,只是太|祖喜欢听,济荣大师又比前任法明大师更加深谙人心,太|祖闻言大喜,遂将皇陵定于此地,又将隆山改为龙门山,自此,这里就成了大周刘氏皇陵的所在地。
总而言之,这龙门山可谓是当世十分罕见的风水宝地,尤其是大周绵延至今已三百余年了,相较于史书上那些只有一二百年甚至是几十年便亡国的朝代,确实是存在非常久的了,久到,让人有些迫不及待了。
龙门山地理特殊,又这般难得,谁也没有想到,竟会有人选择在皇陵之中动手。
是以在繁复的祭祖流程终于走到最后的时候,“轰隆”地一声巨响传来,像是山体坍塌的声音,变故骤生,很多人都没反应过来,等到有人受惊喊道:“皇陵塌了!”
早被禁军团团围住的承宣帝脸色晦暗难看极了,怒不可遏地呵斥道:“闭嘴!”
承宣帝开口,自是无人敢违背,不过他话音一落,便又传来几声“轰隆隆”的巨响,脚下也险些站不稳了,几位老大人只得互相搀扶着,皇陵祭祖自是不可能带着随从护卫前来的,这下就连每日见惯了朝堂大事都面不改色的老臣们也都心慌不已。
不知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未知,才最可怕!
“陛下!”
“怎么回事?”
“来人!出去看看怎么回事!”承宣帝吩咐道,目光却落在了离他最近的太子和两位皇子身上,三人尽皆浑身一震,不敢置信地看向承宣帝。
承宣帝目光扫过他们并未出声,又将视线转向混乱的人群之中,一一看去。
这意思就有些明显了,陛下这是怀疑有人预谋,或是谁与皇子勾结,谋朝篡位?
太子和两位皇子一声都不敢发出,他们知道自己是没有的,但谁又知道对方有没有动手?
大臣们更是如此了,本来混乱的人群,反而慢慢安静下来了,真的是有人想在皇陵起事吗?
众侍卫的刀都拔了出来,除了承宣帝,所有人都是敌人,一脸警惕的看着众人。
这时外出查探的人回来了,跪下禀道:“陛下,皇陵西北角塌了丈余,二里外有骑兵正往此地赶来,人数不明,身份不明!”
承宣帝眼皮跳了跳,所以是真的有人要造反?!他的脸绷得紧紧地,口中厉声道:“格杀勿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