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真千金开始做绿茶——未妆【完结】
时间:2023-01-14 17:30:26

  二来,就如黎枝枝方才和容妃说过的,她只是听从父母的意思行事,这是孝道,黎枝枝本身没什么错处,如今她选择袒露实情,这是忠君,所以无论如何,景明帝应该都不会过分责备她。
  只是说归说,黎枝枝心中依然免不了忐忑,好在,事如人愿,这一关算是彻底过去了,至于黎府会不会因此受到责难,黎枝枝并不太关心。
  然而景明帝并没有轻轻放过黎岑,说来也是巧了,户部尚书年事已高,欲乞骸骨还乡,尚书一职空缺出来,自然要提拔新的人选,吏部递了折子上来,提议让户部右侍郎黎岑担任尚书,理由是他在户部已有许多年了,对于户部的一应事务都很熟悉,兼之其人性格稳重,颇有才干,必然能胜任户部尚书一职。
  这倒也符合一贯的规矩,六部各司其职,事务繁冗杂多,若是从别处调一个官过来,恐怕一时半会儿还摸不到门道,这眼看都七八月了,再过一阵子就是年底,到时候户部的事情更是重中之重,不可轻忽马虎,所以从户部遴选一位官员顶上,是最为稳妥的办法,再说黎岑在户部右侍郎这个位置窝了许多年,虽然无功,却也无过,哪怕是九转金丹,如今也该轮到他升官了。
  古语说人要倒霉,喝凉水都塞牙缝,如果放在往日,经吏部细细商议后的升迁人选,若无大问题,都会拿到御笔朱批,收拾收拾,就能欢欢喜喜走马上任了。
  可偏偏景明帝今日听了黎枝枝的事迹,对黎岑正看不顺眼,他拿着那折子看了许久,久到吏部尚书都疑心自己是不是犯了什么大错,心中不安时,便听天子冷声道:“黎岑此人心术不正,贪图虚荣,倘若令他做户部尚书,将来必然欺上瞒下,中饱私囊,如此恶劣人品,怎堪配为天下万民管理国库?”
  说罢,便拿着朱笔在奏折上划去了黎岑的名字,此人为了名声面子,连自己的亲生女儿都不愿意认下,妄图瞒天过海,景明帝愈发觉得这样的人不配为官,遂一不做二不休,当即下了圣旨,历数黎岑几则罪状,言其欺君罔上,当场直接把他的官撤了。
  吏部尚书捧着天子御笔亲批的奏折,目瞪口呆,他都有些同情黎侍郎了,官没升成就算了,反倒还一薅到底,连个原职都没保住。
  不过这种事也算不得什么,凭天子喜怒,被贬官的人多了去了,有人一天之内贬了又升,升了又贬,来回折腾,还有更惨的,一贬再贬的,只能说,这位黎侍郎着实是倒了大霉了。
  却说黎岑本是满心盼望着等升官,却没成想最后等到了撤官的圣旨,两条腿都软了,险些一头栽倒在地,旁边的同僚连忙掺住他,叫道:“黎侍郎,圣旨还没唱完呢,您且再等等!”
  那朱衣太监捧着圣旨,把黎岑的罪状一一念了出来,景明帝斥责他枉为人父,不教子女,又骂他欺上瞒下,心思不正,此等庸才,只看得到眼前的利益,何以论及家国天下?
  圣旨最后又说,其女黎枝枝聪颖敏慧,朕与长公主心中甚是喜爱,既然你看不上,就让她离开黎家,入皇室玉牒,从此往后,她与黎家再没有一丝一毫的关系了。
  这道圣旨是当着整个户部的官员们念出来的,黎岑这一辈子,都没丢过这样的脸,众目睽睽之下,他还要领旨谢恩,神色木然地听着同僚们喁喁私语,议论他的事情。
  他只觉得面若针刺,如芒在背,一双眼睛通红得吓人,两手紧紧抓着那明黄丝绢,恨不得当场一头撞死户部的门廊上,也好过受这奇耻大辱!
  ……
  圣旨传到公主府的时候,黎枝枝正在和萧如乐玩升官图,长公主从她口中得知了今天宫里发生的事情,不免心有余悸,嗔怪着教训道:“你这孩子,怎么这样冒冒失失?这么大的事情,该和我商量一番才是,万一真的惹恼了皇上呢?”
  黎枝枝扔下骰子,笑眯眯道:“您说的是,都是我的错,不过那会儿的时机恰好,我便顺势向皇上坦白了,当时也没想别的,只担心会牵连到您。”
  “哎,”长公主拉着她的手,看了半晌,语气怜惜地道:“也是一件好事,有这一道圣旨,从此往后,你就脱离了黎府,真真正正是我的女儿了,再没人敢指摘你,要你去孝敬什么养父母了。”
  她说着,面上露出欣慰的笑意,道:“说起来也是我小气,心胸狭隘了,每回听见他们说什么养父母,我心里都不大高兴,我好好养着的女儿,如珠似宝,怎么就非要认那一对夫妇做养父母呢?可见人心都是不满足的。”
  她从前只想着,黎枝枝愿意认她就好,可时间一长,她就期盼着黎枝枝只认她一个人,至于那什么养父母,哪怕是一个名头,她听着心里也有疙瘩。
  好在,如今这疙瘩终于是没有了。
  长公主一高兴,便命后厨准备一些点心和好酒,带着黎枝枝和萧如乐三人在花园小坐,闲谈之时,不经意提及许久未归的萧晏,萧如乐的表情显而易见地低落下来,连平日里最爱的点心也没什么兴趣了。
  黎枝枝和长公主对视一眼,她起身坐到萧如乐身边,轻声哄她几句:“又想哥哥了?”
  萧如乐掰着手指,道:“还有三天呢。”
  正在这时,有下人捧了一张帖子前来禀道:“这是建昌侯府送来的,说是给郡主。”
  黎枝枝一愣,接过帖子打开看了看,长公主好奇道:“建昌侯府,是那位裴小公子?”
  黎枝枝点点头,道:“他说神保观有庙会,约我一同去玩。”
  长公主听罢,眸子一转,笑吟吟道:“那庙会颇是热闹,有许多好玩好吃的,你要不要去?”
  萧如乐急忙道:“阿央也想去。”
  黎枝枝想着她这几日思念萧晏,情绪失落,带着她去逛逛庙会也好,遂道:“那就去吧。”
  长公主有些犹豫:“你要带阿央一起?”
  黎枝枝点点头,萧如乐立即抱紧了她的手,警惕地看向自家姑姑,强调道:“阿央也去!”
  长公主便不说什么了,道:“那你再多带些人,把徐听风也带上吧。”
  黎枝枝自然答应下来,背着她,长公主又把徐听风叫到一边,吩咐道:“过两日他们去神保观玩,你看着点阿央,别叫她捣乱。”
  徐听风颔首应是,心中还有些疑惑,确实要看着七公主别让她乱跑,但是什么叫别捣乱?
  紧接着便听长公主道:“多让枝枝和那裴小公子相处,若有什么事,便及时派人来报给我,明白了么?”
  徐听风:?
  “属下明白……”
  其实徐听风还是不明白,太子殿下走的时候吩咐他看紧郡主,让他听郡主的差遣,现在长公主也有吩咐,他该听谁的?
  作者有话说:
  更了!
 
 
第一百零三章 
  天色已经擦了黑, 一弯银月挂在天边,显得清冷冷的,此时远在千里之外的娄阳城, 民居房屋都隐没在夜色之中,只能看见朦胧的轮廓, 隐隐约约,有一行人抬着几顶青篷小轿从长街尽头而来。
  不多时, 小轿在一座楼前停下来了, 楼里楼外都点着灯,火光通明, 兰膏明烛, 华灯错些,间或有丝竹管弦之声自内隐隐传出来。
  随行的仆人上前, 恭敬地打起轿帘, 请出了一名青年, 他身着一袭青玉色的袍子,模样生得很是俊美,眉眼深邃,凤目微狭,只淡淡望过来, 神态中便透着一股不动声色的尊贵气势, 这是常人所学不来的。
  早有人在门口等候了,这时连忙迎上前来,恭敬拱手:“见过太子殿下。”
  萧晏随意摆手,打量着面前这座精致的小楼, 笑着道:“想不到娄阳城也有这般好去处。”
  那官员躬着身子, 满面堆笑地道:“殿下过誉了, 娄阳到底是小地方,穷山恶水,哪里比得上京师软红香土,热闹繁华?殿下快请进,快请进。”
  说着又恭敬地把萧晏引入小楼里,过了中庭,方至一处园子,堂上有几个中年官员正在低声说话,见了萧晏进来,连忙站起身,纷纷拱手施礼。
  “见过太子殿下。”
  声音此起彼伏,萧晏略略一看,在场的大约有十来人,都是娄阳这一系的官,他有些是认得的,也有些是不认得的,便向那位身形圆胖的中年官员笑道:“郑大人,好久不见了。”
  郑德昌是南陇一带的巡抚,每年年底都要进京述职,是以萧晏对他有些印象,郑德昌笑容可掬地道:“京中一别,已有半年不见殿下了,乍闻殿下大驾光临,下官们略备薄酒素宴,为您接风洗尘,若有招待不周之处,还请殿下海涵。”
  说完,便将他让到了主座,萧晏这一次办案,并不是他一个人来,随行的还有都察院的左都御史,便是之前被景明帝责骂的那位徐志。
  一行人在堂上坐定,很快,便有人捧了好酒好菜上来,菜式精美,色香味俱全,显然是下了一番大功夫,又有伶人乐伎入内,一个个容貌生得娇美妍丽,各自弹琴奏曲,一时间,金丝玉管,蜡炬兰灯,恍恍惚如在仙境。
  不时有人偷眼去看上方的太子殿下,只见他放松地坐着,身子斜倚着桌案,一手搭在案几上,手指轻叩,像是听得正起劲。
  众人都放下心来,不动声色地彼此交换了眼神,郑德昌捧起酒盏向萧晏劝酒,几杯下来,气氛比之前活跃了许多,所有人面上的神情都开始变得轻快松弛。
  直到萧晏拿起筷子,桌上有一道菜是嫩藕,当中夹着肉糜,炸得金黄酥脆,撒上碧绿的葱花,看起来十分诱人。
  萧晏夹起一片藕,笑着向座下的徐志问道:“徐御史,你看这是何物?”
  徐志虽然有些莫名,但还是老实答道:“回殿下的话,这是藕。”
  萧晏举起那一片藕,对着灯烛照了照,语气疑惑道:“是么?这藕怎么这么多窟窿眼呢?”
  座上的官员都在暗自发笑,这太子连藕都不认得,可见真如传闻所言,是个废物。
  郑德昌笑得和气可亲,解释道:“殿下,藕就是长这模样的,它有窟窿眼就对了。”
  萧晏却微微挑眉,啧啧称奇道:“稀奇,孤在京师这么多年,吃的藕都没有窟窿,想来它长在了娄阳这地方,就处处都是窟窿了吧?”
  这话一时间让众人都不知道怎么接口,像是有些许深意在其中,又像是一个不知民生的纨绔子随口一句话。
  唯有一旁坐着的徐志,默默道,没有多想,太子就是在骂你们啊。
  他跟随萧晏一路奔波,这些日子的相处,也算是对这位太子殿下的秉性有几分了解,看似和和气气,什么都不放在心上,实际上嘴巴毒得很。
  还是郑德昌笑着附和道:“殿下说得是,淮南为橘,淮北为枳,各地风土不同,这长出来的藕大概也是不一样的,下官还从未吃过实心的藕呢。”
  闻言,萧晏大笑起来,道:“等过一阵子,郑大人去京师了,孤请你尝一尝。”
  郑德昌满口答应,又劝起酒来,不知不觉间,丝竹乐声变了,却见那堂下不知何时多了一名红衣女伶,臂挽轻纱,模样生得千娇百媚,恁是动人,眼波流转间,媚态自显,十分勾人。
  不少官员看得入神,不约而同地停下杯箸,眼神露出几分痴迷来,等一曲舞罢,郑德昌问萧晏道:“殿下觉得此女跳得如何?”
  萧晏端着酒杯,腕间的紫檀佛珠散发出温润的微光,他面上带着几分醉意,眼神却是清明的,莞尔一笑,念道:“云光身后荡,雪态掌中回。”
  那红衣女伶垂下臻首,面露娇羞,郑德昌笑起来,对她道:“太子殿下称赞你跳得好,还不快快谢恩?”
  那女子盈盈下拜,谢了恩,郑德昌又叫她过来替萧晏斟酒,女伶挽起宽袖,皓腕如霜雪,纤美动人,取过酒壶,正欲替萧晏倒酒,谁料却被他筷子隔住,青年唇边依旧是带着笑意,纱灯明亮的暖光自他头顶落下来,将他的眉骨自鼻梁往下,勾勒出流畅漂亮的线条,气度矜贵。
  萧晏淡笑道:“孤从不用外人斟酒,怕被下毒。”
  堂内一静,所有人脸色都变了,郑德昌更是紧张,骇然笑道:“殿下说笑了,下官怎会——”
  “无需多言,这只是孤的习惯罢了,与诸位无关,”萧晏随手从徐志的桌上拿了酒壶,自斟自饮,口中悠悠道:“诸位大人想喝酒,想看歌舞,孤都奉陪,只可惜孤如今有皇命在身,不能太放肆。”
  他说着,站起身来,望了周遭一圈,道:“想来你们也知道,孤这一趟是来做什么的,做了这么久的太子,这还是孤头一次给皇上办差,只想办得漂漂亮亮的,好让他另眼相看,这兰川决堤之事,到如今,也有两三个月了,死的死了,杀的也杀了,想来诸位也已经疲惫不堪了。”
  堂内静如死寂,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萧晏身上,表情惊疑不定,却无一人敢说话,只死死盯着这位奉了皇命,要来办他们的太子殿下。
  七月的天气太闷了,堂内处处点着灯烛,纵然是夜晚,也让人有些熬不住,徐志坐在一旁,不住地用袖子擦额上的汗,他不知道这位太子殿下又要出什么幺蛾子,来时可不是这么商量的,说好了徐徐图之,步步为营,现在这又是闹哪一出啊?
  此间唯有萧晏一人,他俊美的面上透着几分笑,看起来有些漫不经心,修长的指尖拈着青玉杯,凤眸微眯,将在座众人的表情一一收入眼底,继续道:“如今孤接了这烫手山芋,着实也有些头疼,只想着赶紧办完差事回去,你们心里也是盼着孤早点走吧?既然如此,咱们就一拍即合了。”
  一个官员斗胆,小心翼翼地问道:“敢问殿下,怎么个一拍即合?”
  萧晏微微笑了一下,道:“朝中不肯罢休,无非是认罪的人少了,杀得人头不够填上悠悠之口,这样,你们再交几个人出来,这事情不就妥了么?孤保证,回京之后,这件事就彻底揭过去了。”
  这可真是语出惊人,所有人都面面相觑,如同听到了什么荒唐事一般,好一会儿,郑德昌才反应过来,陪着笑道:“殿下,这未免有些荒谬了,在座的诸位大人都是清白的——”
  “哦?”萧晏看向他,似笑非笑道:“都是清白的?郑大人愿意用人头给他们做担保?”
  郑德昌吓了一跳,立即改口:“下官不是这个意思。”
  “那就闭嘴,”萧晏摆了摆手,不以为然地道:“孤来时,父皇就说了,若是没揪出罪魁祸首来,诸位的人头一并落地,孤想着,诸位当了这么多年的官,十年寒窗,发个财也不容易,没必要追究到底,所以孤就想着,用少部分人的脑袋,换大部分人的脑袋,这不是很划算么?和气才能生财啊!”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