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母当时的心情真是难以言喻,她时常接史湘云过来,的确有些可怜她年幼失孤失祜,其实最主要的还是向外界传达她跟史家的关系依旧亲密的信息。
可史湘云眼下便暴露出了很大的问题,这些话别说是在她一个早就出嫁的姑奶奶面前说了,就是在她亲妈面前也不好轻易说出口的!
鸳鸯早就十分有眼色地悄悄出去了,贾母将史湘云揽在怀里,念着她到底是史家的血脉,艰难地开口说道:
“你说的黛玉,是我亲生的外孙女儿。论血缘,关系要比你这个侄孙女要亲近得多。”
这一点史湘云当然知道,她此刻见贾母依旧愿意跟她说话,心里也十分感念贾母这些年对她的照顾,对贾母难得起了一些愧疚和后悔的心意。
贾母继续说道:“玉儿本就是她父亲担心她母亲去世之后,无人教养,特意送来荣国府的,便是没有我跟她的血缘关系,荣国府既然接下了这一桩事情,也少不得要尽心尽力,更何况她本就是我的亲外孙女呢。”
“我也不是没有考虑过将你接来贾府教养。可你两位叔父跟婶子都不同意,我也是听说你在家里的日子过得不是很好,这才时不时接你过来,算是放松一番。”
贾母这番说辞史湘云是信了。但并未完全说服史湘云,她一直暗中观察黛玉跟迎春三姐妹之间的相处,发现她们姐妹之间竟然好似将黛玉也直接拉进贾家姐妹之间来排了行,就连探春做事有时也会先问过迎春跟黛玉。
贾母看的很清楚,史湘云或许真的因为贾家上下待黛玉比待她更加亲近而心生嫉妒。
但归根结底问题还是出在宝玉身上,因为宝玉待她跟黛玉是不同的。
只是她终究还是没有跟史湘云说起宝玉跟黛玉之间已经有了婚约。因为她也不确定王晴就一定会接受黛玉成为宝玉的媳妇,外甥女跟儿媳妇那肯定是不同的。
可若是这两个身份都归在了同一个人身上,王晴的反应还真是难以预料。
贾母还在为黛玉跟宝玉之间的婚事头疼,而远在江南的林如海每每收到黛玉的来信,都对贾家甚是感激。要不然,他也不会轻易听了贾琏的相劝,就偏向了肃王。
而所有这一切的中心王晴,她这段时间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一有时间就把意识沉入空间里,不拘是寻矿也好,拈花惹草也好,总归是要比熟悉绣花的活计轻松愉快得多。
正好王熙凤找了家里养着的绣娘过来给几个姑娘上课,王晴也去稍微听了一下,发现刺绣这玩意儿说好听一点是什么非物质文化,说得通俗一点也就是一门手艺活儿。
她自己当然说不上手残的程度。但也只是稍微比平常人好一点,也远远够不上心灵手巧的程度啊。
所以,哪怕有王夫人的记忆打底,王晴在刺绣方面,已经被迎春几个初学者,衬得有点像个手残了。
王晴虽然手残了一点,但她长了嘴很会说啊,贾府现成的绣样也多得是,她就十分大方地拿出来给几位姑娘做教学用具。
王晴贡献了自己的家底,贾母那头也不甘示弱,她私库里头的好料子好绣样可多了呢,更别说能让她留下来的,都是属于能经历时间磨砺的所谓的「经典款」了。
家里几个姑娘,连带着王熙凤都抱着孩子聚到了贾母跟前,邢夫人听说王晴也在,怕也是存了长见识的念头,也跟着凑了个热闹。
见下头一屋子小辈殷切地看着自己,贾母的立刻就软成了一团,她先是叫鸳鸯拿出了三幅山水绣品给大家展示一番。
她自己解说道:“这便是如今万金难求的慧绣了。你们都生得晚,我出嫁那时候正是慧绣扬名的时候,到如今,那位慧娘已经去世近四十年啦……”
在王晴看来,这慧绣也只是存在于不少小说里头。如今见了实物,王晴觉得确实比其他像是蜀绣、湘绣、苏绣跟粤绣看起来更加得惟妙惟肖。
更重要的是,这位慧娘将山水画的颜色技法融入了绣品里头,颜色过渡十分自然不说。哪怕是凑近了看,也不能轻易看出来这是一幅绣品,而非山水画。
王熙凤通常承担着活跃气氛的角色,她跟着几个姑娘粗略地看了看几幅绣品,转头便开始奉承贾母道:
“我也听说当年这慧绣出产极少,便是宫里也没有什么收藏,没想到老祖宗您一次便能拿出三幅!”
贾母心里自然十分得意,不过,为了不让几个姑娘「误入歧途」,她很快就正色道:
“这慧绣的确很有章法,你们学一学这配色跟针法也无妨,只是我却不赞同你们全盘去学。”
惜春本就善画,她就是姐妹中间最喜欢慧绣的人了,听了贾母这样讲,她忍不住直接问起了原因:“为何不能全盘去学呢?”
贾母语重心长道:“这慧绣其实也就是那么回事,那位慧娘也的确有些秀外慧中的意思,她把那些才子的画作用绣品表现出来。
因此在那些才子们中间很有名气,渐渐地也声名远播。可咱们女人做绣活儿,就单单为了讨好男人不成?”
王晴懂贾母的意思了,她承认这慧绣在配色跟针法上头都有独到的地方,风格也很别致。
甚至对那位慧娘还很敬佩。可她同样看不惯慧娘这媚男的举动。因此她手里明明有三幅慧绣,却从来没有拿出来过。
如果不是如今上了年纪,想法又起了变化,说不定她一辈子都不会拿出来呢。
贾母坐在上首,原本也没想过让几个姑娘听懂。可她一转眼就看到王晴一副深以为然的样子,心里不禁一动。
要说贾母从前还真有些看不起王夫人,当初会给贾政相看王夫人,也是看在王家家资丰厚的面子上。毕竟那时候贾代善还健在,她知道贾家不可能越过贾赦传到贾政手里。
所以一心想要给贾政找一个嫁妆丰厚的媳妇。
而王夫人嫁进贾家之后的表现也不太如贾母的意,首先王夫人竟然跟贾敏起了冲突。
虽然是贾政自己跟贾敏身边的丫头勾搭上了。但王夫人差点把这件事给闹到明面上,就很让贾母生气了。
所以过后才给贾政塞了不少通房,到了赵姨娘这里才是最后一个,先前至少有七八个都被贾政收用过后,让王夫人找了许多借口给赶出去了。
而且王夫人还十分贪婪,不止一味地往自己怀里搂钱,还在外头放过印子钱,甚至眼睛还一动不动地盯着她的嫁妆跟私产,她也是看在这些东西以后都是属于贾政的子嗣上,才容忍了这一点。
第82章 毁灭吧,没题目
虽然只是在贾家小住了近二十天,但史湘云觉得自己收获满满,不只是钱包鼓了,就连往常许多她婶子只交给她那些堂姐堂妹们的好些东西,她也都学到了不少,通俗一点来说,她觉得自己升华了。
不用别人刻意强调,她也知道自己该长大了。若是再跟从前一样露出一副「天真烂漫」的样儿。不仅仅会坏了史家人的名声,她自己也要被牵连了。
王晴跟贾家几个姑娘教给她最大的一课便是:姐妹之间当然不能闹到外头去,不然谁也讨不了好。那么反过来也好理解,只要不闹到外头去,自家人关起门来怎么折腾都可以!
这也是王晴给她的底气。
王晴虽然有时候看着有点失智,但该有的敏感度还是有的,史湘云在家的日子肯定不好过,这是贾家上下都知道的事情。
而从史湘云的一言一行当中,王晴还发现史家人。尤其是她那些堂姐妹,都有意无意地从精神和物质上对她进行打压。
于是在史湘云离开的时候,她忍不住跟史湘云交代。若是在史家过不去了,一定要给她传个消息出来,她一定不会袖手旁观。
这传递消息的事情也好解决。虽然史家的门户比贾家看得紧,但史湘云只是个小孩子,传递一点关于她的消息出来,跟传别的消息根本不是一回事,只要钱使得到位,事情就自然能办妥。
王晴为史湘云安排好,就让周瑞家的多盯着史家那边的消息,自己很快就放开了这一节。
如今贾家的小辈们都已经安排好了,就连宝玉虽然一开始不是很适应族学里头比之前严苛的规矩,他都慢慢克服了。甚至还自发地时常看顾作为小辈的贾兰。
贾政知道这事儿之后,只有满心满眼的欣慰,以前他就觉得宝玉实在是太独了些,也不是说他不跟同辈的兄弟姐妹们来往。
而是说那时候的他被全家上下捧得太高了,他对亲侄儿贾兰都带着一点施恩的意味,贾兰年纪小的时候还罢,等他长大一点,知道事儿了,肯定又要多添一桩官司。
最近贾政往王晴跟前跑得更加勤快了,几乎没有歇在外头书房的时候。
一开始王晴还挺不习惯的。毕竟她晚上是要抽时间去空间里消遣的,只是后来看贾政就单纯睡觉,并没有其他举动,王晴只能顶着一屋子贴身丫头的暧昧眼光忍了贾政。
只是吧,一连十几天贾政都是如此,王晴实在是有些气愤,这天晚上又恰好天气闷热得很,她便决定不忍了。
“说吧,到底怎么回事儿?!”
贾政心里也有些憋闷呢,遥想当年,王晴可从来没有如此对待他的时候。
只是他也知道时移世易的道理,更知道今儿若是说错了话,后果肯定很严重,比赵姨娘跟李纨被禁足都还要严重。
贾政深呼吸几次,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借口:“今年是老太太整寿,家里肯定是要比往常更加热闹才行,你这边还是要帮衬琏儿媳妇一把。”
王晴一听也稍微被转移了注意力,算起来今年已经是贾母七十五岁大寿了。
虽然比不得八十大寿来的隆重,但也算是一个挺大的整寿,肯定不能像往年那样,只是请贾家族中和在京城的姻亲过来乐呵乐呵就完了的。
尤其是贾琏如今已经正经做着官儿,他的面子也要顾及。
王晴对比着王夫人记忆中当年贾母五十大寿的情形,那时贾代善尚在,贾家明说是俭省低调,实际上也整整大宴了三天。
这第一天请的是贾家族中老少,第二天请的是史家、王家以及林家这样的姻亲,第三天才轮到贾代善的同僚以及下属,像是同为四大家族的薛家,则根本没机会攀附上来。
可眼下呢,贾家族中老少人也不少。但已经不能被排在第一天请客了。
而是要把姻亲跟贾琏贾政的同僚和在一起请,并排在第一天重点照顾。
好在元春跟林家、王家尚且拿得出手。要不然,贾母那些个手帕交怕是要看足了她的笑话了。
帮贾母办寿宴,对眼下的王晴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首先王熙凤肯定也只能跟迎春几个姑娘一样打打下手。
毕竟她们都只在元春入肃王府的时候操办过这种重大的宴席。而当年贾母的寿宴一直都是由贾琏的亲妈主办的,就连王夫人自己也只是打打下手。
如今要王晴来主办,她首先遇上的困难便是发出请柬。
四王里头,东平郡王府已经没人了,剩下的三座王府都还跟贾家有往来,那是必须要送请柬过去的。
八公里头如今也只剩下一半,原本跟贾家就没多少往来。如今贾家在他们看来也只有个空架子,想必请了怕也不会来。但按照惯例,这请柬又必须要送。
贾政也知道贾母的寿宴真要操办起来也挺麻烦,便主动开口道:“我在工部也只有寥寥几位同僚还能说得上话,我已经提前问好了,有三位跟我同事的同僚都表示要为老太太祝寿,最近你便把请柬都印好给我,我亲自写了送出去。”
“琏儿那边怕也只有几位同僚会接咱们府上的请柬,到底他入户部时日尚短,日常也忙碌得很,根本没什么机会与同僚接近。”
想到这些,贾政也难免唏嘘,要知道贾母六十大寿的时候贾代善已经不在了。
甚至贾家为了不落下风,还特意大操大办了一番,只可惜人走茶凉,当年贾代善的昔日同僚都没什么人上门,下属更是只到场三分之一,让贾家被京城上下好一番嘲笑。
于是七十大寿的时候,贾母便借口身体不适,只是小请了姻亲,才一天便将所有客人宴请完了,后头两天全靠在外头街上大摆流水席才勉强撑起了热闹。
王晴知道此事她无论如何也避不开,再说如今的荣国府也有了起来的迹象,外头总有一些眼明心亮之人看得清楚形势,想必今年的寿宴怎么也要比七十大寿的时候来得热闹。
“我明日便去翻看这几年的礼单,只是眼下时局并不算好,就算咱们想要大宴宾客,也要谨慎些才好。”王晴轻声叹气,到底接过了这一场麻烦事。
贾政听王晴答应了,也松了好大一口气,他稍稍侧身伸手握住王晴放在被子外头的手,轻声安慰道:
“我跟大哥已经商量好了,既然老太太的寿宴免不了要大办,咱们干脆就精心些。反正还有元春跟南安郡王府的老太妃在,咱们无论如何都不会失势。”
说起南安郡王府上的老太妃,王晴不免想起了探春远嫁和亲的结局。
她已经记不起探春到底是远嫁番外还是嫁给了南海叛军首领。总之,探春是被南安郡王府的老太君看中,用来给她的亲儿孙们顶灾的。因此才被难安郡王府的老太妃收做干孙女,又被朝廷赐婚出去的。
这样看来,这位南安郡王府的老太君还真不能深交,想必他们家的下场也不算好。
王晴还在想东想西的时候,贾政已经开始熟睡了,王晴一时半会儿睡不着,干脆轻轻挪开了贾政的手,连身体一起进入了空间,开始了又一轮的采矿之旅。
最近她看的都是玉石,尤其是大西北那些戈壁滩上,有些地方的玉石直接就散落在石山上下。
她虽然没什么好眼力,但好些玉石都已经露出一角了,她只管照着那样的捡就是。
王晴自己对玉石的认识真的非常浅薄,知道的最多的也只是了解玉石分软、硬两种,古人一向推崇的玉石都是属于软玉,而现代人追捧的翡翠则属于硬玉。
还是接收了王夫人的记忆之后,她才对玉石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时下的人们都只把翡翠一类的硬玉归类到宝石里面,价格比同等级的玛瑙稍微次一点。
这一次王晴并没有捡到玉石,只在捡到了一块天然就有黄山迎客松图案的石头之后就出了空间,她想把这块石头送给贾母做寿礼。毕竟松柏都有长青长寿的好寓意,这石头天然便有松树的图案,想必贾母也不会嫌弃。
第二天一大早,王晴迎着彩霞暧昧的目光由着她给自己簪上了一只凤头步摇,彩霞语带羡慕地说道:
“这凤头簪可是老爷拿过来的,依婢子看啊。虽然上头只有米粒大小的珍珠做流苏,但这下面坠着的红珊瑚珠子也挺难得。”
王晴从镜子里往贾政那边看去,他的表情看不太清楚,但明显也在看她这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