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技术这种事,纪凌双手同意。
能让当地百姓穿上更好的衣物,这也是他们最初的想法。
西海郡的郡守一听说,立刻拍马赶来。
什么?
自家的公务?
那都等等!
有学习新技术重要吗?
纺织厂,一看就是好东西。
他就知道周公主很大方!不愧是周朝的公主,就是大气!
贫民出身的西海郡郡守,似乎早就忘了自己曾经放言,什么周朝!现在应该叫纪朝!下面都要用纪国年号!
周季漪其实知道这件事,却也不会跟郡守计较,反而在建厂的事上很快达成一致。
纺织厂需要建在什么地方,必须有什么设备,又要做什么,还要进什么原料,全都列得明明白白。
可见周季漪的能力。
不仅如此,周季漪也是不藏私的,但凡郡守有疑问,她必然会解答。
问到最后,连这个郡守都有些不好意思。
不好意思归不好意思,学还是要学的,不仅他学,他的手下也准备好完完整整复刻一个雁门郡的纺织厂,更盼着女官们赶紧去指点。
这位郡守还敏锐发现,如此好的衣物,等供应上本地使用之后,说不定还能卖给其他地方。
在其他地方赚来的钱,再补贴到本地衣物上,岂不是更好?
中原那边多少有钱人,大赚他们一笔再说。
纪凌听了这些,都忍不住多看这个郡守几眼,也是个人才啊。
等西海郡郡守回去,才忍不住道:“出身确实不重要,只要能力足够,那就行。”
不过他依旧没改口,私下还在用纪国年号。
今年是纪国六年了!
他已经喊习惯了!才不改!
作者有话说:
第104章
随着纺织厂开到西海关, 纪凌跟周季漪借着纺织厂名义去了西海关许多次。
出了西海关,便是匈奴的地盘,而关于匈奴的情况, 他们收集到的情报并不多。
不是镇守此处的农将军不努力, 是这边环境太过复杂。
草原, 沙漠,戈壁,复杂的环境让本地人都头疼,何况他们。
即使有指南针,以及公子卢亲自过来, 都不好作图。
这次也不能像上次一样,多捉些匈奴人过来画地图,只能慢慢摸索。
纪凌安慰:“慢慢来,现在两边相安无事, 咱们也没必须做什么。”
原本建设雁门关跟西海关,就是为了防御敌人。
现在没事自然好。
纪国经过这么多年的战事, 是最希望天下太平的。
只有天下太平, 才能快速发展。
毕竟算起来, 纪国到现在也才第六年而已。
这六年时间, 前两年纪伯, 纪胜还在到处平乱, 平稳了一年, 后面还有胡人的问题。
算起来,其实陆陆续续都在打仗。
这还是只算大规模的战役,跟边境国家的小摩擦其实一直都在。
所以现在的和平, 才是纪国想要的。
农将军却道:“就怕他们有更大图谋, 最近我们才知道, 去年雁门关打胡人之时,匈奴一直在南边看情况,还派人来打探西海关的情况。”
“若不是公子胜早早提醒,以及西海关早就做好准备,谁知道匈奴想做什么。”
当时纪国派兵七十万跟周王一起打胡人。
但这不是只动用七十万兵力就可以的。
从南越到西北的西海关,这两处都要加紧防御,否则其他小国会趁虚而入。
不仅如此,距离北边雁门关最近的西海关,更要调动至少五十万兵力整装待发,随时过去支援。
附近的几个大郡,同时做好征兵准备,提前准备好名单。
只要上面一说,或者雁门关失利,确保在半个月内,可以送兵上前线。
至于战备物资更不用说,纪国几百城多多少少都会受到影响。
看似七十万人打仗,其实动用至少一百五十万人。
也幸好纪国有如此充足的准备,不然那匈奴的窥探,谁知道会发生什么。
这也是农将军重视此事,以及纪凌借着纺织厂秘密过来的原因之一。
农将军又道:“若不是当时准备充分,估计跟胡人打个五五开,他们都会一拥而上。”
这上了,那肯定不是打胡人,而是打纪国。
纪凌之前就知道这些情况,却不知道匈奴还做这种事,还是农将军最近派出的探子,才探查到情况。
一想到当初有匈奴人在那边虎视眈眈,暗中观察他们跟胡人的战争,纪凌难免皱眉。
那时候窥探,现在又安静得很,怎么看都是不正常的。
不过想想也是,能统一草原各个部落的强人,必然不一般。
这份不一般,在纪凌准备回雁门郡的时候,又体现出来。
在纪凌跟周季漪要走的前一天,匈奴那边送来信件,想要跟纪国交好,还愿意送匈奴公主给中原王朝的国君。
给他爹?
纪凌下意识想笑。
熟悉纪伯的人同样好笑,纪伯肯定不会同意。
但这话要送到国都才行,纪凌都不能直接拒绝,而匈奴也不一定要把公主送给国君,反正送出去就行,只是用公主表达诚意。
不过怎么看怎么熟悉,上次过来请求交好的,好像是胡人?
可没过多久就打了起来。
这次谁知道会变成什么样。
消息送到纪国,五十五岁的纪伯看着信件上写了年龄只有十五的匈奴公主,忍不住咋舌。
都想什么呢!
不过这到底不重要,重要的是,要不要跟匈奴交好。
郑锡道:“让他们先派使臣过来,看看他们的诚意。”
双方先试探一下,再做打算。
这种方法最为稳妥。
不管哪一方,能不打仗还是不打得好。
去年打胡人,今年在边陲建设镇北府,都耗用大量人力物力,若再多一个匈奴做敌人,那只会更难。
特别是镇北府,到底是凭空建府,一个府里至少十城。
而草原那么辽阔,地方还远,跟中原建设城池完全两个难度。
实在牵扯纪国太多国力。
还有句话是,战鼓一响,黄金万两。
其中也有战争开打,花费巨大的意思。
既然能和谈,那就先试试。
纪伯甚至有些头疼,现在纪国太大,像纪国以前那样,说打谁就打谁,根本不用多想,他自己带兵都出征了。
现在家业大了,情况很不一样。
不止匈奴的事要处理,高句丽,唐发,南越,哀牢等地,还有周围不少小部落,都在请求邦交。
放在最早之前,他们肯定是去找周。
之后是找附近的大国请求庇护。
现在一窝蜂来到纪。
为什么?
因为从未有这么巨大的国家出现。
纪国的国土面积,是天下人从未见过的。
对很多没读过书的百姓来说,他们甚至不能理解纪国到底有多大。
更不知道从纪国的最南边骑马到最北边,便是半个月也到不了,现在多了个庞大的草原之后,更是夸张。
他们更不知道,纪国的田地有多少,人口有多少,关口又有多少。
边陲小国的平民们想不到,但国君稍微有些概念。
比如跟匈奴一样,同样想跟纪国交好的哀牢,他们国君觉得,自家地方已经很不错了,城池都有十几个,在周边许多小国里,算是厉害的。
但跟纪国的五百多相比,还不到纪国的三十分之一。
都是国君,还不到人家的三十分之一。
自家还在人家旁边,稍微想想便会觉得辗转反侧,夜不能寐。
其实换个角度来想,自己身边住在一个高自己三十倍的巨人,肯定睡不着。
好在哀牢附近的益州郡并不霸道,他们都在西南地区,生活习惯也很相似,平日没什么大矛盾。
只是近来益州郡因为国都的扶持,建了工厂,改进了种田方法,让他们更富裕。
这让还处于半奴隶制的哀牢国只好学着改进方法。
但就算学了,该害怕还是害怕,再想着益州郡郡守这么和气,要不然处处关系?
益州郡郡守头都大了,他一个郡守!哪敢跟国君交好?
郡守跟他们那边的城主交好才对等。
国与国之间,还是给国君啊。
哀牢是小国,那也是国啊。
当初纪国还是小国呢。
跟匈奴的试探不同。
哀牢国纯粹是交好。
应对试探还好,纪国太习惯被针对了。
跟那么多诸侯国都打过,还怕这个?
反而是纯粹的交好,或者说纯粹投靠,有些不知所措。
啊?
这要怎么弄?
交好,然后呢?
按照周的规矩?肯定不行,纪国是国,纪伯是国君,并非王。
按照诸侯国的规矩也不行。
如何接待,如何礼遇,如何洽谈,都要从零到有的制定。
还好,他们有周礼,按照周礼删删减减,只选有用的。
他们还有国子监,以及已经成了体系的礼部,翰林院,大家一起来制定怎么接待边陲小国。
这么多人的努力下,很快有了答案。
益州郡的郡守说明哀牢国国君什么时候可以去纪都,都要做什么的时候,他看着一脸严肃,其实非常紧张。
同样的,哀牢国国君也很紧张。
算来算去,还是他亲自去纪国为好。
他出发之前,甚至写好了遗书,还秘密交代了谁是下任国君,这就是防止自己一去不回。
纪国是什么地方?
灭了六个诸侯国!
还有很多部落,很多小国的地方!
那些部落小国在他们的历史上,甚至还一笔都没记上。
这次要是能交好,那就是他们赚了,不能交好?他们还是赶紧跑吧。
说实话,哀牢国不用这么担心,现在的纪国很满足如今的领土,只要不是故意来犯,他们只想建设好现在的土地而已。
是西南的林子不够多,还是东边的大海已经征服完了?
那么多官道,那么多城墙,那么多山岭,都等着慢慢开发。
从西南的哀牢国一路经过当初昌国的地盘,穿越大半昌国,终于到了纪都。
一路上的景象哀牢国国君看的有些麻木,态度愈发恭敬。
从西北而来的匈奴使臣,则带着警惕跟打量。
匈奴使臣看向哀牢国国君,原本有些敬意,在知道他们的面积有多小之后,当下没了客气。
他们匈奴的草原戈壁,有纪国一半那么大!
哀牢国国君则看着匈奴公主,心里忍不住想,坏了!早知道他也带了公主过来了!
而且匈奴比他们强大,只怕这次还有冷遇。
可接下来纪国的接待,让哀牢国国君颇为激动。
因为他的待遇比匈奴使臣高!
比如他能住三层的高屋,匈奴使臣只能住普通驿馆,公主倒是被好好安置起来。
人家纪国都说了,国君有国君待遇,使臣有使臣的待遇,不一样的,全都要按照规矩来。
看看人家,多有礼貌!
接下来的一系列纪礼也是如此,哀牢国国君跟他的臣子们松口气,甚至都有些不想回哀牢。
而匈奴的脸却不好看。
纪伯看着礼部跟国子监名士们连夜制定的纪礼,啧啧几声。
这种事,他们大老粗还是搞不来啊。
哀牢国小而尊,匈奴大而轻。
还有道理可循。
不过说到底,该见他们,还是要见的。
但真正见面的时候,匈奴的态度到底如何,还是要认真观察。
匈奴说的没错。
他们的草原戈壁,有纪国的一半面积。
这种体量的势力必须重视。
纪国跟匈奴接下来安稳与否,就看接下来的谈话了。
纪胜带着几个孩子在城门处等着:“弟弟怎么还没回来,路上耽搁了?”
这种事情,一定要弟弟参与才安心!
作者有话说:
还有一更小肥章,要比较晚了,周末加更!
第105章
纪凌进到宴会时, 歌舞都已经开始。
并非故意不等他,而是路上确实耽误了时间,九月份的天气, 路过晋州的时候突发大水, 水没过石桥, 根本无法通行。
纪胜带纪凌坐下时,脸上虽然不显,但还是低声又问了几句,确定弟弟没遇到什么大危险,这才放心。
而宴席上的匈奴等人则看着纪国的两个公子, 确实有些厉害。
但晋州水灾一事,他们也知晓了。
这对匈奴来说,可是大大的有利,至少他们知道, 现在的纪国肯定想救水灾,不想打仗。
一旦知道对方的意图, 那对自己, 自然有利。
这点匈奴人倒是没猜错。
纪伯心里微微叹气。
都说了, 国家大了之后, 打仗都要畏手畏脚。
这大概就是有所顾忌, 以前光脚的不怕穿鞋的, 现在呢。
现在他们是穿着的鞋子那一方!
不过幸好答应和谈, 否则一边水灾,一边打匈奴人,战争经验丰富的纪伯想想就知道, 那是个什么场景。
话是那么讲, 但表面的态度还是要强硬。
一连串的歌舞美食, 让旁边的哀牢国国君已经乐不思归,认认真真讲了和谈,甚至讲了边市。
临近他们的益州郡会在边市区卖些他们必须要买的东西。
丝绸,肥皂,纸张,糖,盐,普通布料等等。
以前这些东西,都有黑市商人从两边倒卖,既是倒卖,价格一直不受控,大多高于原物好几倍。
如今开了边市,那价格就会稳定,还会给哀牢国国君带来一定税收。
这自然是极好的。
匈奴那边听到此话,眼神也下意识亮了。
草原部落确实勇猛,可许多东西也依靠关内。
哀牢国需要的东西,他们也需要啊。
而他们打仗,目的本就是这些东西,若能不打仗就买到?似乎也不错。
纪凌纪胜相视一笑。
目的达到了。
能靠和谈换来的东西,何必打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