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皇子——桃花白茶【完结】
时间:2023-04-13 14:42:36

  关于良耜的发展,研究也有许多。
  但在纪凌这里,算是很常见的一种农具,这东西类似后世的铁铲铁锹。
  跟铁锹不同的地方,是它最尖端的地方,呈三角尖形,所有不少人认为它同样是后世犁的原型。
  用现代来看,大概是木头的把手,绑着石头,骨头,蚌壳的复合型农具。
  不管怎么说,纪凌在看耜的时候,自然想到后世的说话,这东西几经演变最后成为犁。
  甚至有本记载曲辕犁的农书,那本书的名字都叫《耒耜经》。
  后世的曲辕犁几乎是犁发展的最高水平。
  有了这个东西,不管深耕,还是耕种的宽度,以及碎土的功能,灵活程度,都让人瞠目结舌。
  放在同时代,也是全球顶尖水平。
  别人听到那首歌,想的可能是粮食满仓时的快乐。
  纪凌却从里面看到两个东西。
  一个被用来夸赞的农具耜,未来犁的原型。
  一个被用来祭祀的公牛,未来犁的好搭档。
  这两个搭档组合起来,会让华夏田地翻天覆地。
  当然,想要完成这一切,还需要对熟铁生铁钢铁的锻造技能成熟。
  那样才能做出好用的铁犁。
  不过纪凌对此并不担心。
  因为纪叔公那边已经开始大批量制造铁农具。
  既然掌握了方法,还有了纪凌“无意”提点的好方法,很快便能得到大量锻造铁器。
  这种铁器虽然达不到钢的强度,但当农具用,绝对合格。
  甚至这样的“粗糙”的“恶金”农具,比精致的“美金”农具强上许多倍。
  恶金就是铁的意思。
  美金自然就是铜。
  黑黢黢的铁器确实不如金灿灿的铜器好看。
  可是实用啊!
  确定开始大批量制作铁器之后,纪凌,司农在铸造室跟着纪叔公做事,几乎一刻不停。
  铸造室的汉子们更是敞开了做。
  反正铁矿石这种便宜的东西,到处都有,他们冶炼起来也没心理压力。
  他们在铸造室里忙。
  国君纪伯带着大儿子纪胜在忙另一件事。
  这次铁器的成功,无疑会改变整个纪国的局势。
  他们定然不能让周边三个大国知道,必然要去做点障眼法。
  纪凌听到的消息是,他父亲亲自给郑国,昌国,祁国写信。
  信件上说明了,纪国想要锻造兵器,问他们三个国家要不要买,他们想卖武器换粮,换炭火。
  如今和平盟约签订,那三个国家肯定象征性买点。
  但发这封信件的目的,看似“推销”纪国武器,其实传达一个信号。
  一,他们没有种田,把人力物力都用在制造武器上面了。
  二,他们缺粮了,没有打算自己种,而是要沿用“老办法”,卖兵器。
  这个消息一出,不少国家又松口气。
  郑国国君嗤笑:“纪国也就会卖武器了。”
  不发展农业,天天卖武器,这种畸形的国家,迟早完蛋。
  既如此,那他就再推一把。
  郑国国君率先回信,信里说的极为好听。
  什么纪国辛苦,干嘛要卖武器换粮食呢,我们郑国直接再送一批。
  还有炭火,你们也别着急,就你们纪国那么点人,我们郑国随便就能拿出来。
  郑国三四百万人口,是纪国的八倍多,但养纪国还是有点吃力的。
  可这话说出来,已然把纪国当他们的附庸。
  左右两边的昌国,祁国,都是同样的想法。
  看到纪国还在造武器,笑得乐开花。
  还以为前段时间纪国清理几个城池的探子,会有所动作,原来就做了个这?
  三国明显轻蔑不少。
  不过为了保险起见,他们派去送粮的队伍,还是会沿途探查一番。
  面对他们的探查,纪国早有准备。
  郑国在纪国北面,昌国在西,祁国在东。
  这三面的荒地,他们可是一点都没动,沿途还跟之前一样。
  郊野开荒,全设在南面。
  故而三个国家收到纪国国君书信,再到送粮送炭火送布料沿途探查,根本没发现一点异常。
  这一趟下来,他们只得了一个消息。
  纪国国君没事就在铸造室,铸造室日日开工,整天做武器。
  昌国国君听此,仰面大笑:“不错不错,他们的兵甲极好,日后定能为我所用。”
  又一个把纪国当附庸的。
  擅长农务的祁国那边看着纪国刀耕火种的耕种方式,使臣对此显得不屑一顾。
  再见纪国司农对种田一问三不知,下意识道:“我们祁国的农务,你们纪国这辈子也赶不上了。”
  听到这话,司农继续装傻,甚至灌了不少酒给祁国使臣,知道不少祁国农事。
  作为天下间最会种田的祁国,他们的农事确实不错。
  但司农听着,他们还在推广青铜农具,对铁器一点想法都没。
  知道这些,纪国司农的心直接放下,隐隐升起自豪。
  瞧你们郑国,昌国,祁国使臣的轻慢样,还真当我们什么都没做?
  我们的铁制农具,已经快要出炉了!
  等送走你们这些笑面瘟神,铁器立刻便发!
  纪国还在造武器的事,甚至传到更远的卢国。
  被扣在卢国国都的前前任国君公子纪钦握紧手中的农事书,面容带了灰败。
  他游学多年,天下农事不说掌握十分,也有八分。
  可恨被扣在异乡,不能回纪国。
  公子钦闭上眼,再次潜心钻研。
  总有一日他会回去的,一定会的。
  此时的纪国国都。
  四月二十五,经过十来天日夜不停的锻造,纪国铸造室大批量农具终于做成。
  这种方法便捷,成本还低廉的铁器,已经成为纪叔公的心头好。
  他研究各种矿石大半辈子,头一次见到变化如此之多的东西。
  找到窍门之后,更是发现铁在不同温度,不同情况下的变化,让他恨不得直接闭关天天研究。
  时人还称铁是恶金,这能叫恶金?
  纪国国君把时间掌握的刚刚好。
  从批量制造铁器时,便跟其他各国通信。
  他们跟想的差不多,为了拉拢纪国,只是随便拿了些武器,等于再次白送许多粮。
  这种捧杀方法,实在阴险歹毒。
  如果长此以往发展下去,纪国粮食全都依赖他们,岂不是说不给,他们纪国人都要饿死。
  糊弄完那三个国家,他们的铁器也已经制好。
  纪凌都心惊父亲的胆大。
  那边三个国家送粮使臣刚出纪国边境,国都铸造室这边,直接发放铁农具。
  说起来,南郊荒地从四月初到现在,八千人,共计翻耕四千多亩田地。
  这个数字完全是积少成多来的。
  他们的辛苦实在令人敬佩。
  但在这日,一切变得不同。
  四月二十六,风清日朗,阳光明媚。
  照例来到南郊田地准备翻耕的兵卒们看到一车车拉过来的物件。
  纪国铸造室口风极严,除了国君一家,三卿吴大夫,外面谁都不知道里面发生什么。
  更不知道那里做的东西,将会改变整个纪国。
  纪胜纪凌在国君一左一右,站在高台上看着下面分发铁制农具。
  如此精良的铁器,从开始制作,到大批量生产,再到分给下面几千人用。
  一个崭新的时代,已然拉开序幕。
  作者有话说:
第11章
  “你用恶金做出来的农具了吗?”
  “用了,怎会如此坚实。”
  “很趁手,非常好用。”
  “翻耕速度提升不止一倍!”
  “挖地都更有劲了!”
  南郊荒地传来这样的声音。
  纪国人对自己种地水平心中有数,这里的兵卒习惯用简陋的农具,也习惯农具不好用,更知道国君已经把国都压箱底的农具都拿出来了。
  司农更是愁的自己做石器农具。
  这些事情全都习以为常。
  可在四月的一天里,忽然从铸造室拉出一批奇奇怪怪的农具。
  这些农具形状经过改动,似乎更好用了。
  但更特别的,还是使用恶金,也就是铁做的农具,似乎比青铜农具还要好用?
  纪国兵卒们,对自家铸造室并不算陌生。
  之前打仗的时候,他们使用的兵甲战车,都是从那里面出来。
  如今出来的东西,不是杀人的兵器,变成种田的农具。
  两者的差别太大,让他们都不敢多想。
  在这种震惊中,铁农具的好用,更让人震撼。
  从四月初九开始种田,到四月二十七这天,共计十八天。
  八千人共计开耕荒地四千多亩。
  拿到铁农具之后,四月二十七到五月初一,共计四天。
  八千人开耕荒地六千亩。
  这两件事对比起来,国都上下可喜可愕。
  铁器带来的高效率,放在全天下都不敢相信。
  欲先利其事必先利其器,这句话真的没错!
  而且他们纪国的铸造室,还在源源不断地生产铁农具。
  肉眼可见的,越生产到后面,铁器质量越好,效率也在提升。
  纪国几百年的冶炼功底,不是白白攒的。
  从其他国家白嫖过来的炭火,更是加快农具冶炼。
  比南郊兵卒们更激动的,是纪国的五大夫。
  虽然之前一直把三卿五大夫一起喊。
  但实际他们的职位并不一样。
  通俗来讲,三卿属于中央官员,在国都辅佐君主就好。
  五大夫则是纪国五座城池的城主。
  他们五个人应该在各个城池做事,最近过来,也是因为要学习如何种田。
  他们五人激动的原因,自然是发现小公子纪凌种田指南的妙处!
  不说翻耕他们已经学会了。
  更重要的是,铁制农具的好处,他们更是领会的很透彻。
  一想到这些东西陆陆续续运到五个城池,然后用于农事,五大夫便激动的睡不着。
  谁不想要沃野千里,谁不想要粮谷满仓?
  这几天天不亮,五大夫要么守在铸造室门口,要么去烦国君纪伯。
  求求了。
  给他们点铁农具,然后带到各自管辖的城里吧?
  其实关于这件事,国君纪伯早就考虑过。
  只是那五个城距离郑国,昌国,祁国太近,若真种了庄稼,肯定会被发现。
  在他们粮食不能自给自足前,不能轻举妄动。
  现在看着那三个国家似乎对他们不错,要什么给什么。
  一旦他们发现纪国想要自己种粮,不愿意再当“战争机器”,纪国绝对会被三个国家围剿。
  什么?
  有和平盟约在?
  一纸盟约而已,到那时候,不会有人在乎。
  所以五大夫在这等着,也只是徒劳。
  但五个城池不能种,不代表其他地方不能种。
  纪凌看着父亲矮桌上的简易地图,约莫知道父亲的想法。
  纪国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其中东西北,都跟其他国家接壤。
  只有南荒的土地靠近蛮夷,地方还辽阔,轻易不会发现问题。
  不出意外的话,还是南荒的土地更适合耕种。
  反正对纪国来说,去哪都要开荒,不如到远处看看。
  纪凌心里清楚,但并未明说。
  毕竟让纪国兵卒们迁徙,不是件简单的事。
  父亲还没彻底拿定主意。
  在五个城附近种植,好处是离城近,离中原近。
  坏处,容易被虎视眈眈的三个大国发现。
  去较远的南荒种,好处是更安全。
  坏处不止是迁徙兵卒,更要在荒地上重新建城池。
  而且主动往蛮夷的地方走,对以后不会是好事。
  南荒那边虽然也有人住,但那边还未开化,那里的人被发文身,祼以为饰。
  大意就是不穿衣服鞋袜,不梳头发,完全没有文明的迹象,大概处于部落时期。
  对比已经组建国家的周朝诸侯来说,他们确实落后很多。
  便是被周王室同样看做蛮夷的昌国跟纪国,都比南荒那边要强。
  正因如此,当初南荒划给纪国的时候,大家都没什么意见。
  大多数国家都会往中原,中心发展,没人会主动往外当“蛮夷”。
  这些种种考量还未抉择,自然把五大夫拒之门外。
  因为解决了翻耕,农具的问题。
  不代表已经种田成功了啊。
  其实现在已经五月份,他们种田的进度都有些落后。
  不过完成了开荒耕种,如果再不播种,都赶不上时候了。
  接下来必须加快速度才行。
  种田指南共计五部分。
  从土壤到工具,如今终于到种子的部分。
  如果说刚拿到手的时候,他们只当公子凌天资聪颖,琢磨出点东西。
  现在显然把这份指南当传家宝一般捧在手心,恨不得字字句句记在心里。
  前两部分学了个皮毛,都能让纪国农事有如此大的变化。
  若都学会了,学精了,岂不是能赶上最会种田的祁国?
  想到这,大家下意识摇摇头。
  比上祁国有些太过夸张,能跟上步伐,自给自足便可。
  都城南郊荒地,如今有些规模,上万亩的田地被深耕出来,可以播种。
  纪凌看着特意挑拣出来的种子,大部分都是粒粒饱满。
  这些要感谢都城内的妇人孩童,附近三国送了两次粮食过来,全靠她们在城内挑拣适合当种子的粮食。
  一共有四类种子,小麦,粟,黍,麻。
  按照原定的计划,前三种作为口粮要多种点,最后的麻只占五分之一。
  南郊开荒成功的土地在前。
  再往南的方向,还有重新调过来的兵卒继续开荒,有了铁农具的加成,等到九月份十月的时候,正好可以种冬小麦。
  不过等到愈发往南的时候,就要开始考虑种植水稻。
  水稻的高产是旱田小麦无法比拟的。
  那都是以后的事了,不管旱田还是水田,初期开荒的步骤差不多。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