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里面的孩子学得认真, 教室外面的陈元也学到了好多的新字,商冬冬和潘果果在他的本子上写了好几页的三字经, 还在每个字的上面标注的拼音。
这样一来, 就算不能在学校上课, 也可以在赶鸭子的时候自学啦~
太阳越升越高,陈元还要回家做家务,所以只跟着孩子们学了一个多小时便走了。
陈元沿着石子路回去的时候, 迎面碰上了一辆白色的面包车, 吓得身后的鹅鸭“嘎嘎嘎”地叫个不停。
那面包车上半截干干净净,下半截被溅起的泥浆染成了土黄色, 右侧车身还有一条长长的划痕,看着很是狼狈。
车子停在了小学门口, 车门打开时, 从后面走出了两个穿着西装的男人。
“请问,骆溪老师在这不?”
两个男人看着大概四十岁, 身上的西装不知道穿了多少年看着皱巴巴的, 左手拎着一只泛黄的透明水杯, 右边手臂夹着一只小皮包。
巧的是,他们还长了一张“国泰民安”脸。乍一看, 还以为是来村里视察工作的老干部。
【骆溪是不是又闯祸了?】
【应该不会吧?直播老师一直跟着呢,没看到她办坏事啊。】
【我怎么觉得他们不是来算账的?没看出他们有多生气。】
导演:“你们是……?”
前面的男人赶紧从包里掏出一张名片,双手递到他跟前,“我们是友华食品厂的,昨天骆老师卖的零食都是咱们家的。”
“刚刚去了山头村,村长说你们在这拍节目,我们就赶紧过来了。”
听到外面来了人,骆溪举着铁锅慢悠悠地走了出来,“你们找我是有事吗?”
一看到骆溪,两人跟看到财神爷一样,激动喜悦的情绪瞬间在脸上炸开了。
“骆老师!”
“骆老师啊!可算找到您了!”
两人快步走到她跟前,一连鞠了好几个躬向她道谢,分明脸上挂着笑,眼角却挤出了几滴眼泪。
“多亏了您啊!要不是您给咱们厂宣传打广告,咱们厂可就要倒闭了!”厂长喜极而泣,说话的声音都跟着颤抖。
另外那个男人黝黑的脸色透着三分红,双手紧紧地攥着骆溪的手,一个劲地感谢她道:“谢谢您救了我们厂,我替我们镇上百十户工人给您道声谢,要不是您,多少工人都要失去工作了。”
左一声谢谢,右一声感恩,把骆溪都听懵了。
什么情况?她就是随便推荐了几样零食而已,怎么还值得他们大张旗鼓地跑来说声谢?
商冬冬盯着骆溪被男人攥得通红的手,耷拉着的嘴角写满了不高兴。看着妈妈那尴尬又不失礼貌的微笑,想了一下后,便上前替妈妈把他的手给拿开了。
“叔叔,我妈妈的手都被你捏红啦。”
虽然知道叔叔太激动着道谢,可看到妈妈的手被攥成鸡爪时,心里还是会不高兴。
妈妈的手,只能爸爸去牵,别人谁牵都不可以。
“抱歉抱歉。”
男人用衣角擦拭着手心里的汗,紧张地又连续鞠了好几个躬。
骆溪活动着被攥得发麻的手,干巴巴地笑着:“没事,我也就是觉得你们的零食好吃才会推荐。而且你们的零食这么好吃,就算我不推荐,也不愁卖不出去。”
说到这,两个男人的脸上掠过了几分失落,对视了一眼后,来时的激动和喜悦也逐渐被困窘和愁苦代替。
“其实……还是挺愁的。”
十几年前,他们兄弟俩在外面赚了第一桶金,回来后想着带村里的村民一起致富,就一起建了这个友华食品厂。
村子里水果多就做成果干、果脯,菌菇多就做成辣条和菌菇酱,员工也不用特意去招聘,直接请村民来干活就好。
在那个信息不那么发达的年代,他们的食品厂生意还算不错,虽然都是几毛钱的小零食,但也能让厂里的员工养家糊口。
直到近几年,各种大厂占据了大部分的市场,年轻人也更喜欢吃新奇的零食,再加上他们没有多余的钱去请明星代言、打广告,虽然挂着网店,销量也大不如前。
“去年,我们厂赔了有二十多万,拖了好多员工的工资,只能用零食去填他们的钱,”厂长叹了一口气,眉头紧锁,“我们上个月还说呢,等还完了银行贷款就把厂子卖了。”
副厂长接上了他的话,“要不是您帮我们打广告,我们真的……唉!”
骆溪不知道的是,昨天在小商品城摆摊的就是食品厂的员工。
几毛钱的零食进不了商场、进不了超市,就只能在街边这么叫卖。
不想无心插柳柳成荫,骆溪随便在直播间推荐了几句,就让这么一个良心的乡村小厂起死回生,不仅一晚上卖出了上千万单,还有不少经销商联系他们谈合作的事。
【是金子迟早是会发光的,要相信自己!】
【我小时候吃过他们家零食,真的很好吃!我还纳闷呢,为什么现在买不到了。】
【没卖出多少柠檬,却救了一个厂,骆溪好样的!】
【这真的是多亏骆溪,要不我的童年回忆就又少了一样TAT】
【主要是太偏远了,否则这么便宜的零食,肯定要火啊!】
【一直没火,是不是因为卫生问题?毕竟是小作坊。】
【小作坊不一定都不干净,尤其是这种靠厂吃饭的,要是不干净早就凉了,还会撑到现在?】
【同意,没人会想为了一点点利润砸自己饭碗,一顿饱和顿顿饱,大家还是拎得清的。】
弄清楚来龙去脉后,骆溪有些难为情地挠了挠头,“主要还是你们的零食好吃,我也是实话实说罢了,不用太客气。”
厂长朝身后的副厂长抬了下手,副厂长心领神会,从小皮包里掏出了一只红色的纸包,双手递了过来。
“这是我们和村里人的一点点心意,不算多,请您笑纳。”
那纸包比两个手掌加起来大一点,差不多有三根指头那么厚,少说也得有六万块钱。
一点点?心意?
这对现在浑身上下只有四毛钱的骆溪来说,简直是一笔巨款了!
光是钱还不够,副厂长又回头从面包车里扛下来了几箱零食。
全是昨天厂里刚生产出来的,每一样一箱,全是骆溪昨天在直播间里强烈推荐的。尤其是她最爱吃的鲜花饼,还多给了一箱。
“不行不行,我不能收。”骆溪嘴上拒绝,眼睛里却是在冒光。
白来的钱啊!白送的零食啊!傻子才不想要呢?!
但这么多双眼睛看着,她总不能真把钱给收了吧?
万一收了,到时候哪怕她是真心推荐零食,说不定也会被网络上那些黑子安个“见钱眼开”的帽子。
呜呜呜,为什么要塞这么多钱?
给五百块就行了,还能像过年找长辈拿压岁钱那样,玩一玩欲擒故纵的把戏:
(嘴上说不要,转身离开时却故意拉开口袋:别给别给,我真的不能要!)
(猛猛往口袋里塞:不行不行,必须拿!)
唉!终究是衣服的口袋小了点。
“这是村民的一点心意,说啥您都得收下!”
厂长态度坚决,乍有种“你不拿钱今天我就赖在这不走”的气势。
再拉拉扯扯地也不好看,迫于无奈,骆溪只好接过了那一包沉甸甸的心意。手指摩挲着那一包钞票外的红纸,脑子里灵光一闪,忽而又有了新的想法。
“要不这样吧,零食我们留下。钱的话,你们帮我捐出去吧,给最近几个村子里那些上不起学的孩子。”骆溪主动提议道。
两人相互看了看彼此:“这………”
骆溪:“比起我们,村子里的孩子更需要这笔钱。附近几个村子有不少家里穷上不起学的孩子,要是他们能用这笔钱读完小学,将来走出大山,也是一桩好事!”
自己淋过雨,总会想给别人撑把伞。
经骆溪这么一提点,他们才想起了那些同样需要帮助的孩子。现在的他们,一如自己困窘的工厂一般,需要一丝希望将他们从泥淖里拉出来。
没想到骆溪对陌生的孩子也充满善意!
听了骆溪的话,厂长更激动了,又鞠了好几个躬,不住地连连向她道谢:“您真的思想觉悟真高!那我先替那些孩子谢谢您了!您放心,我这就去办!以后,以后您要是再来我们村,我一定亲自招待!”
“不用不用,”骆溪淡淡地抬了下嘴角,继续说道:“他们的学杂费不多,一人一年也就五百块,这里六万,差不多能供两百个孩子读完小学六年。”
商冬冬扯了扯骆溪的衣角,小声提醒道:“妈妈,不是二百个,是二十个。”
骆溪:???
【哈哈哈哈!冬冬聪明的有那么一丢丢不合时宜。】
【完蛋,我竟然也以为是200个!】
【[笑哭][笑哭]骆溪是什么笨蛋美人啊!】
【骆溪:被孩子戳穿,好蓝瘦_(:з」∠)_】
【孝顺有一点,但是不多。】
厂长:“这样吧,除了这六万之外,我们额外再给学校六万,当学校可以给孩子多置办一点桌椅板凳。”
六万块是昨天晚上一半的销售利润,既然骆溪有心帮一把孩子,他们自然也要出一把力。
都是乡里乡亲,帮学生也算是帮自己。
“谢谢,真是谢谢你们了!”
听了这话一旁的校长喜极而泣,双手合十连连向他们鞠躬表示感谢。同时还邀请他们留下来,一同参加学校的周年庆,“今天是咱们学校建校十周年,我想着校庆的纪念册上,您们也能留个名字,这样等学生们以后长大了,也知道曾经是谁帮助的他们。”
校庆?纪念册?
见校长不小心泄露了惊喜,导演便不再隐瞒,提前向骆溪和孩子们说了今天校庆上的安排:“你们的销售利润归果农所有,不过我们按照同等金额也捐给了学校一份。给你们准备的特殊奖励呢,就是在校庆的纪念册上留下你们的祝福,你们的留言顺序就是你们昨晚的排名。”
在纪念册上留言是好事,可谁先谁后却不好决定。
与其到时候各家粉丝在网络上撕什么一番二番,倒不如让他们的销售成绩来决定。
第一名先写,第四名最后写,公平又公正。
导演:“所以,你现在可以好好想想,一会在纪念册上要写些什么祝福的话了。”
厂长好奇地凑过来,问:“骆老师要不来一句英文?我听说昨天直播的时候,骆老师英文说得特别好!”
【啊?骆溪昨天直播有说英语吗?】
【母鸡啊,我记得是没有的吧。】
【我们看的不是同一场直播?厂长不会感谢错人了吧!】
【其实也有,我只记得有个猕hotel,别的……我也记不清了。】
骆溪:???
别说是拿放大镜看直播的网友了,骆溪自己都不记得自己什么时候说过英语。
回想昨天自己直播的时候,她好像就说了几个英文字母吧?
YYDS?猕hotel片?笑cry?Ojbk?Zqsg?
这这这,这算哪门子的英文好啊!!!
……
“铛!铛!”
铁锅的声音在学校里回荡。
中午休息的时候,学生们不像之前那样不舍得下课,而是陆陆续续地来到了操场上。
三个班的孩子加起来只有八十多个,在国旗杆下勉强站成了一片正方形。
偌大的操场中央,头顶的红色国旗随风飘扬。没有话筒和扩音器,校长便拿着普通的白色大喇叭就学校成立十周年而发言:
“十年前的今天,我和几位老师来到了咱们学校,共同成立了咱们的小学。”
“十年,说长不长,却见证了二百七十三位学生考出了大山;十年,说短不短,只是一条蜿蜒在山里的羊肠小道……”
校长那一口带有南方音色的普通话,比不上播音员标准,却送走了一批批在深山用功努力的学子。学生们听得认真,似乎也感觉不到盛夏中午的燥热。
【毕业这么多年,算起来,我也好久没有回学校看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