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魂——山栀子【完结】
时间:2023-04-27 14:46:07

  “你将它,给嘉王殿下看过了?”
  孟云献许久才找回自己的声音。
  “既是我寄信请他回京的,我自然不能让他离开。”
  “可嘉王他……”
  孟云献都无法令嘉王改变心意,这封书信,只怕会更令嘉王心惧。
  张敬摇头,“徐鹤雪对他来说,不一样,再有……”
  他没说下去,只抬眼看着孟云献,“孟琢,我曾想过很多回,即便是在流放路上我也还在想,当年若我不听你的劝解,执意留下他,是否他便会活得好好的,像贺童,像嘉王殿下一样,我也会想,他若从少年活到如今,又该是什么模样……”
  “杜琮说,剐了他的,不只蒋先明,还有你与我,”张敬眼中泪意闪烁,“这话,是一刀刀的剐了我的心啊……”
  这话又如何不是在刺孟云献的心,他几乎是浑身一震,随即想起自己与张敬当年基于战事紧迫,欲为武官提权之时,朝中以吴岱为首的官员向官家进谗言,说他二人所为,意在为玉节将军徐鹤雪谋私。
  “崇之……”孟云献喉头发紧,正欲再说些什么,却听一阵步履声响,他回头,见是入内内侍省都都知梁神福领着几个宦官,他便立即将书信塞入衣襟,又低声对张敬道,“如今钱唯寅既在,你要奏代州粮草案也不是不行,可崇之,你听我一句劝,万莫将粮草案的事往官家身上引,万莫触怒官家,也暂时不要提这封信件,如今既得了这样的线索,我等你回来,咱们一起商量,只有将当年之事的背后主使揪出来,我们才有机会将此事公之于众。”
  “放心,今日我不会犯浑。”
  张敬点头,“等见过官家,咱们两个去东街剃面。”
  随即绕开他,朝梁神福等人走过去。
  “张相公,官家请您去庆和殿。”
  梁神福气喘吁吁。
  “这便走吧。”
  张敬说道。
  知道张敬腿脚不便,梁神福便亲自搀扶着张敬到了庆和殿中,张敬没在殿中看见钱唯寅,据梁神福说,官家已然见过钱唯寅。
  “臣张敬,拜见官家。”
  张敬俯身作揖。
  正元帝在帘后坐,声音里听不出喜怒,“梁神福,给张卿赐座。”
  梁神福应了一声,立即令宦官搬来一把椅子,放在张敬身后。
  “钱唯寅是你找来的。”
  待张敬坐下,正元帝才出声。
  张敬垂首,“官家,蠹虫不除,于国无益。”
  “张卿此言不差,我今日看了一道奏疏,说张卿你在老家泽州良田千顷,可我不知,张卿才归朝不久,如何便有这份家业用来养活全族?”
  这道声音不紧不慢,却力重千钧。
  张敬面色平静,仿佛早已猜中什么,他从容地起身,下跪,“官家,臣的确没有这份家业,若我族中有犯事者,恳请官家严惩。”
  “张卿这是何必?”
  正元帝笑了一声,“我亦还有新政要倚仗于你,钱唯寅一个犯官,他所言到底真假,也未可知,你说是不是?”
  “钱唯寅所言句句是真,官家您在代州的道宫便是用他们倒卖官粮的钱建成的,而那座道宫,官家从未去过。”
  正元帝眼底笑意尽失,“张敬。”
  张敬听见里面砚台落地的声音,随即一只手掀开了帘子,正元帝走到他的面前,声含愠怒:“你,是在怪朕?”
  “臣不敢,臣只是在说实话,无论是封禅还是修道宫,官家所为,无不是劳民伤财,官家在位二十年,各地所修道宫无数,而官家身在云京,又真正看过几回?若您真去看了,便会知道,什么是生民日苦!”
  “官家可见过浮尸饿殍?可听过您的子民活在您的世道之下,尚有无数人难抵饥寒,只得啃食树皮,吃观音土?您可知道,什么是观音土?您又知不知道,他们在等您,等您这位君父救他们的命!”
  张敬俯身,叩头。
  梁神福与殿中的宦官宫娥俱是两股颤颤,膝盖一软便跪了下去,吓得满头冷汗。
  正元帝心中一刺,踉跄地后退两步,梁神福忙不迭地起身来扶,正元帝却甩开他,抬起手指向跪在那里的张敬:“朕看你……是目无君父!”
  张敬抬头,他弯曲的脊背因为流放的那些岁月而再不能挺直:
  “君父究竟施以雷霆还是雨露,我为人臣,都该领受!只是为人臣者,虽不惧死,却也盼吾所忠之君,可令吾等人臣死得其所!”
第61章 水龙吟(六)
  殿内明光照在正元帝朱砂红的衣袂, 他额间青筋鼓起,沉声压制怒火:“何为死得其所?张敬,你这番话是在骂朕?朕非你心中所忠之君, 是不是!”
  殿中冷极,梁神福等人跪在地上, 心中万分惊骇,根本不敢抬头,梁神福只敢瞧着君父的衣袂, 鬓发都被汗意湿透了。
  “臣忠君父,而君父心中无臣无民!”张敬望向正元帝阴云密布的脸, “北边一十三州如何丢的?君父知道, 臣知道, 这大齐的每一个人都知道!但他们不敢说!”
  “可臣要说!”
  “臣要问君父, 您是否忘了北边一十三州的百姓?您是否忘了他们本也是您的子民?您也是他们的君,他们的父!他们被胡人屠戮的时候您在做什么?您与丹丘订立盟约,止战休养, 交付岁币!”
  “张敬!”
  正元帝怒喝。
  “故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 忘战必危!”
  张敬俯身叩头, “臣张敬,宁死以谏陛下, 若为仁君,万不可轻社稷而重己身!代州粮草案涉事十几名官员要严惩, 而陛下修道宫伤生民, 亦该为此给天下臣民一个说法!”
  多少年来,梁神福从未听过竟有人敢在君父面前说出如此大逆不道之言, 这无异于是指着君父的鼻子骂他是不仁之君。
  梁神福心神俱颤,他伏跪在地上,慢慢地抬头去看那位须发皆白的张相公,梁神福面露忧惧,心中十分想劝他,万莫句句都往官家的心窝子里扎,万莫触怒官家,可此时官家在此,梁神福是一句话都不敢说。
  “代州官员倒卖官粮,可是朕让他们倒卖的?”
  正元帝头疾发作,痛得剧烈,这个善于情绪克制,喜欢玩弄权术的官家,此时却被张敬一步步引到失控的边缘,“张敬,今日你查的是代州粮草案,来日你是不是还要查雍州城?”
  “官家若不大兴土木,国库不至于军费吃紧,官家若不偏安一隅,我大齐不至于每年向丹丘胡人交纳十万岁币,官家若不忌惮武官,不肯放实权给他们,我大齐不会两次北伐都以失败告终,官家在位二十年,便错了二十年。”
  “张相公……”
  梁神福浑身都冷透了,他忍不住失声唤,却见正元帝胸膛剧烈起伏,一手扶着额头,几乎要倒下去,他立即爬起来,忙上前将正元帝扶住。
  “果然,你心中还没忘了你那个好学生!”
  正元帝倚靠着梁神福,喘息,“即便是他投敌叛国,铁证如山,你张敬心中,也还是要为他不平么?”
  张敬抬首,“是。”
  正元帝冷笑一声:“来啊,给朕将他拖出去!”
  殿前司都虞侯苗景贞带人入殿,见此状况正欲屈膝,却听正元帝满含怒火的声音,威压逼人,“若有求情者,同罪!”
  苗景贞一僵,他握紧刀鞘,沉默站立,看着张敬从容将头上的长翅帽取下,随即被殿前司的两名班直押着起身,朝庆和殿外去。
  大片的日光垂落于殿门,刺得张敬眼睛微眯,而他望着檐上鸱吻,心中平静极了,他露出一个笑,一边踏出殿门,一边朗声道:“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
  张敬被殿前司班直带出庆和殿,政事堂中议事的官员们便听到消息,孟云献几乎要晕厥过去,裴知远扶着他,问那被梁神福叫来传话的宦官,“官家怎会治张相公的死罪?你到底听清楚了没有?!”
  “张相公在殿中以下犯上,顶撞官家,逼官家下诏罪己……”那宦官吓得眼睛都湿润了,“官家以大不敬之罪,与吞没千倾良田,结党营私之罪,下敕令,即刻问斩!”
  “他何时有田!”
  孟云献眼眶红透,“他一个被流放了十四年的鳏夫,家中都没有几贯钱,他何时有田!”
  贺童按捺不住,立即跑出去。
  孟云献随即与裴知远等人立即赶去庆和殿,可殿门既关,梁神福在外面看着他们,神情复杂地摇了摇头,“孟相公,各位大人,官家头疾犯了,如今已昏迷过去,见不得诸位了……”
  “梁内侍,官家如何了?”
  一位身着杏红衫裙,梳罗髻,容色艳丽的妇人带着几名宫娥匆匆赶来,满面忧色。
  “贵妃娘娘进去吧。”
  梁神福退开些,垂首道。
  孟云献与裴知远等人皆看着吴贵妃走了进去,随即殿门缓缓合上,贺童双手撑在地上站起身,抓起衣摆便朝白玉阶底下跑。
  日光明朗,已近午时。
  徐鹤雪身如淡雾,已无法在人前显出身形,他无数次想要走入那座皇城里,但身为鬼魅,在这阳世当中,他总有无法踏足之地。
  他几乎要失去意识,却仍固执地守在皇城外的这片浓荫之间,他想起倪素,他忽然很想要听她的话。
  他想再见老师一面。
  哪怕,只是一眼。
  他蜷缩在树干枝影里,在满耳热闹嘈杂声中,意识有一会儿混沌不清,甚至他的眼睛在日光底下都有一会儿看不清。
  “老师!老师……”
  有个人踉跄地跑出宫门,哽咽大喊。
  徐鹤雪勉强睁起眼,底下那个人穿着朱砂红的官服,跌跌撞撞地往前跑,后头则有人喊,“贺学士!”
  贺童。
  徐鹤雪立时想起这个名字。
  那是他的师兄。
  后头的几个官员则招手唤来自己家中的马车,有个官员一边擦汗,一边道,“官家这是真要处斩张相公?”
  “大不敬与结党两项都是死罪……”
  他们并未注意,一旁的树荫底下有风拂过,枝叶颤颤。
  倪素找了徐鹤雪很久,她提着灯从天不亮一直在街上寻他的踪迹,她时不时地总要看自己的衣袖,那团只有她能看见的雾气,至今也没有回到她的身边。
  “倪小娘子!”
  忽然有人叫住她。
  倪素回头,认出那年轻人正是之前帮她送过书的书肆伙计,他很快从书肆里出来,到她的面前,“您上回要的书,小的都已经帮您找齐了!”
  “什么书?”
  倪素一时没想起来。
  “您不是要与孟相公有关的所有书籍么?怎么您给忘了?”伙计笑着说。
  经他提醒,倪素才想起来是有这么回事。
  她注意到徐子凌似乎很了解孟相公,猜得到他的打算,也清楚他的脾性,连孟相公用盐多少,他都知道。
  孟云献也许便是他的老师。
  倪素曾这样猜测。
  所以她才找了这个送书的小哥,想买下所有与孟相公有关的书籍送给他。
  若不能面对面的相见,那便在纸上见一见。
  “这便是所有了吗?”
  进了书肆,倪素将烧干净蜡烛的琉璃灯放在桌上,看着伙计抱了十几卷书出来。
  “倒也不是……”
  伙计挠了挠头,压低些声音,“还有一卷,是孟相公的杂记,原也有的,只是后来被官府给禁了。”
  “为什么?”
  “因为,孟相公在那上头夸赞了一个人。”
  见倪素面露迷茫,伙计便神神秘秘的又添一句,“就是十六年前投敌叛国的那个将军。”
  倪素心中一动,她总觉得自己触及到了什么,“小哥,就没有抄本吗?”
  伙计脸色一变,但见倪素神情认真,他犹豫了一下,“也,也不是没有,但……”
  “我可以多付钱。”
  倪素从袖中取出几张交子。
  私底下卖几本禁书也不是什么稀奇事,何况孟相公如今是当朝宰辅,如今不知多少读书人与眼前这女子一般,抢着集齐孟公所有的书卷。
  伙计也不是第一回 大着胆子做这样的事,见了钱,他便偷偷摸摸地将一本书塞给倪素,“小娘子可千万小心收藏!”
  “我知道的。”
  倪素接来那本杂记抄本,在书架的那片阴影里接连翻了数页,终于找到那小哥所说的那一篇。
  倪素并非没有听过十六年前投敌叛国的将军的名字,可孟云献却在此篇称他作――“子凌”。
  徐鹤雪,字子凌。
  而使孟云献这卷杂记成为禁书的,是他在此篇中夸赞当年十四岁进士及第的徐鹤雪――“ff如玉,珞珞如石”。
  倪素指节松懈,书卷几乎要脱手。
  “官家要斩张相公!”
  门外忽然有个年轻人气喘吁吁地跑来。
  “什么?”
  在书肆中看书的数名年轻人几乎是立时丢下手里的书卷,跑到他面前去,“你莫不是吃醉了酒?”
  “张相公那么好的人,如何官家便要斩他?竟不议罪,便要立即斩首?!”
  “快!咱们快去!”
  他们全都跑了出去。
  倪素将那卷杂记塞回伙计手中,急匆匆道:“先请你代为保管,之后再一块儿送到我家中来!”
  伙计还没来得及应声,便见她提裙跑了出去。
  他回头看着桌上的琉璃灯,“诶!倪小娘子,你的灯!”
  菜市口的刑台之上,张敬被人褪去外面那件紫色官服,跪在断头台前。
  “张相公!”
  闻风赶来的许多读书人推开挡在前面的人,在刑台之下,被军士拦着不能再靠近,他们只能一遍又一遍地唤他。
  张敬冷静地看着刑台之下越聚越多的人,数张陌生的脸孔在唤他,他向来严肃的面容上浮出一抹笑意。
  清风吹拂,他花白的胡须随之颤动。
  “你们这些后生,哭什么?”
  他提高声音,“人终有一死,我张敬活到今日,已是活够了,但你们不一样,你们还年轻,血还是热的,因为是热的,你们更该珍重自身,谨记你们读书是为了什么,谨记先贤交给你们的道理,若入仕,为君也要为民,若育人,则自己首要立身要正,大齐,终究还是要靠你们这些年轻人。”
  “张相公,官家为何杀你,为何杀你……”
  有人哭道。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你何必问,我何必答,做官如此,诸位要入仕者,应当有此觉悟。”
  监斩官在后头,撑在桌案上的手都在发颤,殿前司的班直在,他一直捱到这午时一刻,却依旧无人带着官家的敕令来留人。
  他抬手,却觉有千斤重。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