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之福运炮灰——人生若初【完结】
时间:2023-05-09 23:14:10

  不然怕是会落下病根。
  一听这话,顾佳年连忙道:“我帮爹爹找拐杖。”
  “哪儿用拐杖……”顾老爹不想用,他们家原本就老弱病残,他要再用上拐杖,一看就是好欺负的。
  可顾佳年兄弟俩已经开始找粗树枝。
  “老弟,你家孩子都孝顺,你该高兴才是。”程老头笑道。
  顾老爹也不反对了:“小孩子瞎胡闹。”
  程老头帮他按了按,他的手法不同,按完之后,顾老爹果然觉得脚腕处松快了许多。
  拄着拐杖再走路,顾老爹笑道:“这脚腕都不疼了。”
  蒋氏也高兴起来:“多谢了程老哥,您可是我们家的福星。”
  “小宝儿才是我的福星,不然我这把老骨头早就没了。”程老头笑道。
  好消息接二连三的来。
  第二天晌午时分,六人忽然听见嘈杂的声音。
  顾延年飞快的跑过去探路,很快满脸喜色的回来了:“爹,好大的城门,咱们到青城府了!”
  “菩萨保佑,咱们都有救了!”
  众人都是一喜,连忙加快脚步。
  很快,一座巍峨的城池出现在几人面前。
  顾佳年惊讶的张大了嘴巴。
  眼前的城墙高耸,雄厚方正,巍然耸立,从远处看绵延伸展,是一座庞然大物。
  “好高,好大!”顾佳年睁大眼睛,这是他第一次见识到这般宏伟的城墙。
  一时间,小孩心底波涛汹涌。
  【神仙,我们到青城府了,谢谢神仙保佑。】
  金光自然不会回答。
  不只是顾佳年,顾家其余人也都惊讶不已。
  “青城府居然这么大,比德州城墙大多了。”
  他们迅速朝着城门口走,还未靠近,却发现不对。
  “停下!”身穿轻甲的军士喝道。
  顾老爹连忙弯腰解释:“这位军爷,我们是从德州逃难过来的百姓,都是良民。”
  军士脸色肃穆:“可有路引。”
  顾老爹苦了脸:“这逃难,哪有官府给出具路引。”
  正逢天下大乱,新帝初立,若不是德州大旱,官府不见踪影,他们哪里会逃难至此。
  军士显然早有预料:“既无路引,先去旁边排队。”
  欢喜的几人这才发现,青城府城门紧闭,在距离城门十几米的地方摆了几张桌子,再往旁边便是简单的茅草棚。
  许多难民正在排队,茅草棚也住的满满当当,显然这是临时的安置所。
  “军爷,我们……”顾老爹还要再说什么,军士已经不耐烦的挥手,“快走,别堵着路。”
  “爹爹。”顾佳年下意识抱住亲爹的大腿。
  军士一低头,就瞧见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
  是个孩子。
  见他瘦弱,凸显的两只眼睛更大,军士自己也有个年岁相仿的儿子,心底平添几分怜惜。
  “知府大人自有安排,你们尽管排队登记,拿到名牌后,未时三刻还有施粥。”军士语气温和了许多。
  顾佳年露出个大大的笑容:“谢谢叔叔。”
  军士好心提醒了一句:“快带着孩子去登记吧,别错过了施粥的时间。”
  顾老爹连忙道谢:“多谢军爷提点。”
  “爹,还有施粥。”顾延年惊喜的叫道,他都多久没喝过粥了。
  蒋氏与顾喜年也都打起精神来,一想到能喝粥,长长的队伍也不难熬了。
  就这么一会儿,陆陆续续又有难民抵达青州府,无一例外都要先登记信息。
  顾佳年好奇的四下环顾,因为有军士维持秩序,难民不少,但看起来有条不紊。
  蓦的,他眼神一缩,看见了秦家母子身影。
  “爹,咱们快去排队。”跟他们距离越远越好。
  “走,去排队。”顾老爹没注意秦家母子。
  他狠狠松了口气:“看来青州府的大人当真是好官,咱们有救了。”
  程老头看了看周围,心底却没这么乐观,只是瞧顾家五口都在高兴,他也没说丧气话。
  队伍前进的速度很快,马上轮到了顾家。
  “籍贯何处,姓名、年龄,家中丁口,一一报来。”
  顾老爹忙道:“德州奇石县人,姓顾名黑狗,今年34,家有五口人。”
  随后分别报了其余人的姓名和年龄。
  文书迅速记录在案,又问:“可有特长?”
  “有有有,小的是干木匠的,寻常的木匠活都能做。”
  文书又记录了两笔,递给他五块竹牌子:“这是临时路引,待会儿领粥住宿都需要,自己保管好,切勿丢失。”
  “是是是。”顾老爹紧紧捏住竹牌子。
  文书看向程老头:“你呢?”
  程老头只说:“柳州人士,家里只剩下我一人,并无特长。”
  文书也没多话,给了他竹牌子。
  “拿了竹牌子,自行去东边找空屋住。”
  没说两句,后头的人就顶了上来,顾老爹只得带着家人往东边走。
  东边空旷的草地上,此时搭建起大大小小数百个茅草棚子,一看就知道是临时搭建的,做工粗糙,好歹能遮风挡雨。
  门口处也有军士站岗,看了眼他们的竹牌子就放行了。
  “此地乃青州府管辖,若有人偷鸡摸狗,为非作歹,一律从重处置!”
  军士很有威严的警告。
  “这几排都住满了,你们可以往后走。”
  顾老爹道了谢,带着人往后头找空屋子,一直走到最里面才寻到一间空草棚。
  “这是不是太小了。”蒋氏皱眉。
  人要是进去,连挪个身都费劲。
  “咱们六个人,住这小屋子够了。”顾老爹却觉得这里不错。
  程老头也说:“临时的住所,能遮风挡雨就行,大了咱们守不住。”
  蒋氏一想也是。
  有了落脚的地方,即使还未能进城,顾家人却都看见了希望,大大松了口气。
  “顾大伯,老先生,我跟娘就在隔壁落脚,有事情你们喊一声,我们就能听见。”
  顾家人还未坐下歇口气,就听见了秦玉成的声音。
  顾老爹只觉得莫名其妙,正要说话,却听见有人喊了一声:“施粥了!”
  呼啦啦一阵子,难民营能动不能动的人全朝着城门口跑。
  “走,咱们也去。”
  顾家现在哪有空搭理秦玉成。
  被丢下的秦玉成脸色一沉。
  秦寡妇喊道:“儿子,要施粥了,咱也赶紧过去吧。”
  “我有饿着你吗?”秦玉成没好气的骂道。
  秦寡妇一时讪讪。
  秦玉成环顾四周,见但凡能动的都去排队喝粥,又道:“娘,你去喝粥吧。”
  秦寡妇想问你不去吗,但她有些怕儿子,讷讷了几声不见反应,只得自己转身去了。
  人一走,秦玉成确定无人盯着,迅速钻进顾家落脚的茅草棚。
  作者有话说:
  到地方要开始科举线了
第11章 收容
  ◎收容◎
  “排好队,不要挤!”
  城门口摆开足足十个灶头,上头架着一口口大铁锅。
  米粥的香味蔓延开来,立刻引发了一阵骚扰。
  有难民控制不住的哭起来:“娘啊,你要是再多活两天,就能喝到粥了。”
  听得周围的人也是一阵低落,蒋氏搂住三个孩子:“幸好我们都活下来了。”
  顾佳年抬着头:“娘,我们以后会越过越好,大家都能吃饱肚子。”
  前头的难民听见这话,回头看了眼:“这孩子说话喜庆,讨人喜欢。”
  顾老爹摸了摸儿子的脑袋,问:“大哥,你怎么称呼?”
  “叫我老李就成了。”
  “李哥,这是不是每人都能分到粥?”
  “都能喝到,不过你要是排在最后,只能喝点米汤。”老李显然在这儿好多天了。
  说着还比了比手中竹牌子:“你们家要是有人实在起不来,可以拿着竹牌子代领。”
  顾老爹心底微安,他们来的不算晚,正在队伍的中间。
  蓦的,顾延年一声惊叫。
  “瞎叫唤什么?”顾老爹拍了下儿子。
  顾延年苦着脸说:“我们家没碗,待会儿用什么喝粥?”
  他看了看老李手中的碗。
  一听这话,六个人都傻了。
  顾家跟族人失散的时候,行李丢了大半,只剩下一个破陶罐。
  程老头就更别提了,光头一个啥都没有。
  “我去想想办法。”顾老爹咬牙道。
  老李拉住他:“别急,你们是刚到青州府吧,没有碗也不用担心,官府会发。”
  这下顾老爹惊讶不已:“官府还能给发碗?”
  一只碗不值什么钱,可这么多的难民,没人一只就不是小数目了。
  老李点头道:“待会儿你就知道了。”
  队伍飞快的往前,顾家人很快就明白他的意思。
  只见熬粥的大铁锅旁边,堆着小山一样的竹筒,毛竹又粗又长,砍下来清洗一下,不用加工就能当做碗来用。
  程老头啧啧道:“负责施粥的人想得周全,心思也灵巧。”
  “真的有粥。”顾延年可不管这些,眼巴巴的看着那一口大铁锅。
  老李打了粥就走,轮到了顾家五口。
  “牌子。”负责施粥的是个小年轻。
  顾老爹将保存好竹牌子递过去,小年轻往上头划了一道记号才还给他。
  “有碗吗?”
  “没有。”
  小年轻拿给他们竹筒,一人一个。
  热腾腾的清粥倒入竹筒,顾家四口人不约而同的咽了咽口水。
  轮到顾佳年,他抱着自己的那个竹筒高高举起来。
  小年轻忍不住多看他一眼,逃难的人不少,但能走到德州的基本都是青壮,老弱是第一批死在路上的。
  这般大小的孩子,难民中不多见,难得长得很是可人。
  他手一晃,锅底下的米粒被搅动,打出来的清粥满满当当。
  “多谢小哥。”蒋氏连忙拉着儿子道谢。
  “竹筒能反复使用,不要浪费。”小年轻笑着提醒了一句。
  离开队伍,顾延年就迫不及待的喝了一口:“好烫,米粥原来这么好喝。”
  不少难民分到清粥,第一时间就往嘴巴里头倒。
  顾老爹脸上也有笑意:“这里人多,小心撞到。我们回去吃吧。”
  “也对,撞到我没关系,撞翻竹筒就糟了。”
  等他们离开队伍,顾喜年忽然回头看了眼,奇怪的说:“秦寡妇怎么就一个人排队领粥。”
  “也许他们还有吃的,不稀罕喝粥。”顾延年一边走,一边低头去吸溜清粥,确保一滴都不浪费。
  路过隔壁的时候,顾家几人果然瞧见了秦玉成。
  他正施施然坐在门口休息,看见他们还和颜悦色的抬头打了招呼。
  顾家压根没工夫搭理他。
  出锅滚烫的白粥,路上已经凉了一些,入口滑润,滋味非凡。
  抿一口里头的熬烂的白米,软绵绵,谷香浓郁。
  顾延年一口气喝了半桶,喊道:“这是我喝过最好的白米粥。”
  没有人反对这句话,热乎乎的白粥下肚,整个人都舒坦起来。
  顾佳年的那一桶白粥更加浓稠,一小桶白粥,倒是有一半都是白米。
  他人小肚子也小,很快就饱了:“爹,娘,我吃饱了。”
  说着便站起身,将剩下的分爹娘一些,伯伯一些,兄姐也有一些。
  蒋氏不肯:“爹娘也饱了,宝儿你自己吃,多吃一些。”
  “我真的已经吃饱了,想给爹娘吃。”顾佳年坚持道。
  程老头笑着开口:“孩子有孝心,你们就该受着,再者施粥又不是只一日,明日定然还有。”
  也是。
  顾老爹做主,将顾佳年剩下的部分分了分。
  顾延年笑嘻嘻道:“我家宝儿就是讨人喜欢,这粥都比旁人的稠。”
  一桶粥大家伙儿都吃的满足,要不是竹筒不适合舔,估计桶底都被舔干净。
  吃完了粥,顾老爹出去转了一圈。
  回来的时候,顾老爹神色却不轻松。
  “刚才排在在咱前头的老李,就住前头那茅屋,他是个热心人,跟我说了许多。”
  “青城府将难民登记造册,但没说怎么安顿,每日只有一顿施粥,吃完这顿就得等明天。”
  顾延年惊叫:“什么,一日才一次?”
  蒋氏心底也是一沉,安慰儿子:“我们还带着山药,左右能支应一段时间。”
  顾老爹点头,又说:“我们得赶紧想办法进城。”
  “等进了城,咱们有手有脚,就能找活儿干,有饭吃。”
  “老李哥可说了怎么样才能进城?”
  顾老爹摇头:“他自己也没门路,要不然早走了。”
  程老头开口提议:“这些问难民没用,就算知道,大伙儿也掖着藏着。”
  “不如你找外头的那些军爷问问,他们肯定有门路。”
  顾老爹一想也是。
  “光着手去不成。”
  顾家人面面相觑,很是发愁。
  他们身上值钱的东西,早就换成了吃的,如今穷得叮当响。
  顾佳年倒是有一块玉佩,可那是程老头给的,不可能拿去送人。
  就在这时候,隔壁的秦玉成忽然插嘴道:“顾大伯,你们是想去打探消息吗?”
  顾佳年小脸紧绷,下意识的拉住亲爹。
  顾老爹捏了捏他的小手心,对秦玉成倒是客气:“正是,如今到了青城府下,总是想进去的。”
  秦玉成笑了一声:“我倒是打听到一个消息。”
  “青城府也要人,但只要识字、有手艺、或者是自卖其身,有人家愿意买的。”
  秦寡妇正捧着竹筒回来,拧眉道:“儿子,这可是咱们掏空家底才得来的消息,你怎么就告诉了他们。”
  顾老爹一时讪讪。
  秦玉成却说:“娘,大家都是旧相识,总要相互照顾的。”
  他话说得极为漂亮,倒是让顾家人有些不自在。
  秦寡妇冷哼一声,自己喝了口清粥,才慢悠悠说:“不过你告诉他家也没用。”
  “儿子你是读书人,早晚都能进城的,可他们有啥本事,人家青城府能要?”
  说完这话,竟是瞥了顾家一眼:“倒是可以卖了那小丫头,全家还能有一条活路。”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