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就能解释这位兄台昨天下午为什么突然出现,后来又离开。
估计也是因为想同自己说这件事的,只是后来混忘了。
桃笙跟着季晏明一路向南,眼看就要抵达周家大门时,却看到了她最不想看到的人。
沈涣和沈辞两兄弟也来了周府拜访,带他们过来的是一位中年男子,长相和沈裕多少有些类似。
桃笙记得那日去沈家参加生辰宴时,似乎在侯府见过此人一面,大概是沈辞的族中叔伯,跟周先生从前相识,所以带着这兄弟二人前来拜访。
在这藏龙卧虎的京城当中,周先生算不得多么有名望的先生,据说也不能指导全盘科考和系统性复习,但是对于秋闱考试有着得天独厚的实战经验。
桃笙心中暗自感叹,可能这就是传说中的术业有专攻,所以即便是有些丰厚教育资源的沈家两兄弟,也会在第一时间过来周家拜访。
沈辞也注意到了桃笙和季晏明两个,心中瞬间开始对这个姓周的夫子产生了深深的怀疑。
就连苏家这种小门小户都能摸到的地方,能是什么好的夫子?亏了家中三叔还说是个极好的先生,大冷天的带着他们兄弟两个过来拜访,别是诓他们的吧。
沈辞站在门外等了许久,才有门房的人出来接了他们进去,而周夫人则是亲自出门,把桃笙接了进来。
周夫人和苏嘉相识也有些年头了,关系亲近,脾气也相投,此时见了桃笙就跟自家孩子一般,甚是欢喜,笑着拉进屋道:“我知道你姨母年前忙碌,都跟她说了不用特意前来,没想到她竟然这样的客气,还巴巴的让你送年礼过来。”
桃笙也笑道:“倒不是专程为着年节送礼,也是想着许久不见您和周妹妹了,过来给您拜个早年。”
周夫人听了这话“唉哟”一声:“你妹妹这几日正闷在屋里练琴呢,他爹从回家来就亲自上手教,如今整整两天过去了,也没见得什么长进,可是把我俩给愁坏了。”
上一任皇帝在位期间,几位皇子打得厉害,现任皇帝也是凭借着实力和运气双管齐下,好容易夺得了皇位。
而就在前几年,皇帝意欲削番,让几位割据地方逐年势大的亲王有了反叛之心,并牵连到了当初皇帝最看好的太子人选。
在经历了一场五年的动乱之后,京中终于恢复了平静。
皇帝经过这些年的动荡已是身心俱疲,便有了重安定、兴礼乐的念头,京城以此为风向发生了许多变化,抚琴奏乐也成了一种潮流。
周家是书香世家,很少会有打牌拼酒猜拳玩骰子一类的活动,亲戚朋友过来拜年的时候,一般都会让小辈们展示才艺。
周小妹作诗在这个年龄段中上水平,写字下棋也不错,就是音律方面颇为有些不通。
如今全家人都知道周大姑娘在学琴,学了这半年拿不出像样的曲子,说出来难免有些没意思。
说到这里,周夫人突然想起,从前苏嘉曾经同她说过,桃笙很是擅长抚琴奏乐,从前在秦县时候,曾经有一位就算在京中都颇有名望的卫先生指导过她,并且对这个学生十分满意,每每提起来都是夸的。
周夫人也是病急乱投医,说了没几句话过后,就拉起桃笙去了后院,让她帮着指导一下周小妹弹琴。
桃笙也没想到周夫人会发出这样的邀请。
前世的她A大音乐学院的古典乐系学生,从小就表现出了在音乐方面的天赋,把兴趣发展成了特长,也一直奔着艺考的路子走,高中所学基本覆盖了大学的全部课程,学业相对轻松。
她在大二的时候就接到了邀请,给广播剧和大型网游配一些古风歌曲,所创作的曲子在音乐平台很流行,其中有几首还成了短视频神曲。
业界对桃笙所著曲目评价一向是高,称她的作品是阳春白雪和通俗流行的完美结合,也是高雅风古典乐曲中传唱度最广的。
后来等桃笙到了大三时候,就开始跟着国内知名团队参与影视剧古风歌曲制作,在业界也渐渐有了名字。
桃笙一直想成为真正的音乐人,但那段时间圈内做音乐的环境并不纯粹,也曾遇到过多次不公正的待遇。
桃笙前世的家里人一心求稳,听说这些事情后一直劝她改行,可以选择继续读书,等到博士毕业以后回到学校当个老师。
桃笙站在人生职业选择的十字路口,还没有做出决断之时,就在一个雷电交加的雨夜莫名穿越了。
就在桃笙穿越后的七岁那年,秦县来了一位有隐退的太乐署前辈卫离忧,因为和外祖父有些渊源,便来了洛家借住。
卫离忧看她资质十分不错,便起了收为关门弟子的念头,桃笙那些年跟着他学了不少,对于这个世界的乐律体系也有了大概了解。
后来养父母病故,卫先生也出门云游去了,桃笙守孝三年,不碰琴乐,此时乍一听到对方这话不免有些愣神。
周小妹此时正在房中练琴,看到母亲和桃笙过来,笑着起身迎接道:“洛姐姐可是有些日子没来了,知道苏伯母近来事忙,不得闲过来串门,姐姐自己过来同我多说说话才好。”
周夫人笑道:“你苏伯母从前同我说过,你洛姐姐琴艺极佳,就连从前她那师父,太乐署出身的卫大家提起来,也是时时称赞的。”
说到这里,周夫人又转头对桃笙道:“如今京里再也没有卫大家这样好的师父了,你妹妹正为这些弹琴事情头疼了,你且给她示范一首,点播几句,也让她开开窍。”
桃笙就这样被周夫人推到了琴桌旁。
她先上手试验了一下琴音,发现成色距离从前师父赠予的那把琴有一定距离,算不得太好,只能说是中上,但是对于周小妹这样的初学者入门来说,已经是相当够用了。
桃笙也有些日子没有抚过琴了,上来有点手生,但很快就渐入佳境。
她的专业是作曲和音律,琴艺相对来说并不擅长,但要带一下周小妹这种新手却也足够。
桃笙跟周夫子等专业授课人士不同,她没什么教学经验,全凭自己的理解和从前实践经历来教,虽然在传道受业解惑的专业性上略有欠缺,但好处是浅显易懂,又是一对一实践教学,成效也更快更明显。
而另一边的前院书房内,周夫子先是去了会客厅中,接待了临时有事来周家拜访的翰林院李学士,而后才返回到书房当中,会见前来拜访的三位学生。
这三位学生当中,有两位来自文远侯府,是正经的侯府公子,一位则是故人之子,这些年大都在外求学,因着明年要参加秋闱科考才返还京中。
照理说这两帮学生应该相互不认识,井水不犯河水。
但周夫子坐在上首,总觉得现场气氛有些微妙,两边甚至有了几分隐隐的剑拔弩张的感觉。
也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错觉。
在这样略显古怪的氛围当中,周夫子先同老友和几位学生谈了一下来年的计划,后敲定了年后课程指导的时间,便送老友和三位学生出去。
等他将几位学生送到大门之时,正巧看到夫人和女儿正送苏家来拜访的小姑娘出门。
桃笙在周夫人和周小妹的热情欢送中显得有些格外不好意思。
周先生的任务只是帮着季晏明做一下秋闱的考前突击复习,且季晏明自幼丧父,又是他的故人之子,周先生象征性地给了个价格,定下的束脩是每月二两。
结果周夫人看她教周小妹弹琴教得有模有样,短短一个上午下来,弹得曲子比之前流畅了不少,也颇有了几分意境,当即拍板定案,给了她定金给了十两,让她年后得闲了再给周小妹精进一下琴艺。
虽然桃笙只是帮着教弹几首曲子,不必大动干戈拜师什么,但这么一来也算周小妹的半个先生了,临到过年了,周家总该有些表示,于是周夫人又备了一份厚厚的年礼,让桃笙一并带回去。
这么一来,他们要带回家的礼物反而比苏家送来的年礼只多不少。
季晏明看着桃笙带着大包小包,被周夫人和周姑娘一脸热情地送出来门,素来冰山一般的神情露出了一丝崩坏。
周先生也看呆了,大概没想到对方来家送年礼,倒让夫人赔进去好些银钱,这学生当真收了个寂寞。
与此同时,沈辞和沈涣兄弟二人也看得有些傻眼。
本来以为他们侯府的公子会是周先生的座上宾,没想到桃笙竟然更加夸张,能从周家大包小包带着出来。
他们一向看不起的苏家能让周家如此费力讨好,想来在京城当中也是有些人脉的,从前当真是小看他们了。
第12章 012
不知是不是周家对于桃笙的教学效果很满意的缘故,原本说好年后讲学的周夫子竟然提前把季晏明叫去了府中,于年前就开始了授课。
而这项权利是另外两位来自文远侯府的学生所没有的,也算是给季表哥提前开了小灶。
桃笙知道此事后,又在心中给周夫人再加了好些印象分。
又过了两日后,苏嘉从保定回来,和平常去兄长家回来的兴高采烈不同,这次脸上是明显的低落和心事重重。
季晏明去了周先生家补课了,桃笙拉着苏嘉坐下来,倒了一杯热茶递在她手上:“姨母这次去舅舅家还顺利吗?”
苏嘉道:“还算顺利。”
桃笙听完后松了口气:“那就好。”
苏嘉却紧接着道:“只是这原定说好的胭脂店和茶叶铺子……怕是不能开了。”
桃笙也知道姨母一直在张罗新店铺的开张事宜,前期投入的时间精力很是不少,一听这话也有些愣神:“这却又是为何?”
苏嘉对着桃笙说明了原因。
桃笙的两位舅舅家经营的买卖不少,听了苏嘉的开店思路后,对胭脂店和茶叶铺都表示很不看好。
这两种铺子都是京城的热门产业,京中已有了多家老字号,有些有着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历史,说到底已经处于饱和状态,这种新店想要出头和站稳脚跟,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精力和金钱,而收益却往往有些不尽人意。
简而言之,投入多,产出少,有一定投资风险性。
任谁在做买卖的热度正高之时,听到这个消息都不会高兴,这也就是苏嘉回来之后兴致不高的原因。
苏嘉说完了自己的事情后,又问起桃笙这几日在家中过得如何,去周先生家送年礼可还顺利。
桃笙也正打算要跟苏嘉来说此事,闻言忙把那天发生的事跟姨母说了,并把周夫人给的大包小包拿出来给对方看。
苏嘉顿时眼睛一亮,发现了另一个商机。
其实除了胭脂店和茶叶铺之外,她也考虑过开乐器行的。
桃笙的外祖家中有过开乐器行的经验和进货渠道,近来天子有了想要再兴礼乐的念头,而在她们铺位所在的城南那一片,乐器行相对较少。
如今天时地利人和可谓都占了,开个乐器行的确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况且桃笙在这些方面是专业的,虽然比不得太乐署的卫老前辈,但相比开其他铺子都是外行人而言,好歹也算是有个内行人了。
那卫大家的名号在京城不是盖的,桃笙是他的关门弟子也是实打实的,有他帮着背书,何愁铺子里的生意不好。
最主要的是,琴行如今是新兴产业,以后想来发展也会越来越有利。
就现如今京城的情况而言,琴依然是主流乐器,苏嘉当即有了主意,决定了要开一间琴坊。
桃笙也没想到姨母拍板定案如此之快,年还没过去呢,就开始了琴行事宜的筹备。
苏家的新年一向过得简单,即便多了一个季晏明也不例外。
这是桃笙第一次在姨母家中过年,苏嘉给她包了一个厚厚的红封,又拿出了特地去三清观求来的平安符,给桃笙贴身佩戴。
季晏明也给了桃笙一个很厚的红包,数目竟不逊于苏嘉,倒是让桃笙着实意外。
姨母对她的喜欢显而易见,但这位季家表兄跟她平日里交往并不多,也没什么深入交谈,甚至还不比桃笙和汤妈妈来的熟悉,桃笙实在也想不出季晏明给她大红包的缘由,只能一并归为是看了苏嘉的面子。
文远侯府。
大年初一皇帝照例要在宫中设宴款待宗亲重臣,大周发展到今天已经经历了一百多个年头,京中闲散侯爵实在不少,并不是每人都有领宴的资格。
说起来,沈裕上次进宫领宴还是十年前的事情,这次没有皇帝的宣召,他也没混上进宫领宴的资格,只能在家和母亲妻儿一起过年。
大年初一的第一顿饭照例是一家人一起吃的。
沈老夫人入座之后,看着若锦下首的位置空着,桃笙依然没有回府过年,不由眉头直皱:“我原以为她就只是说说而已,没想当真连大年初一都不回来。”
这可是文远侯府嫡出的女儿,难道真的由着她自己的性子来,等到初三才回来走亲戚不成?
沈辞最是没心没肺,听祖母提起桃笙,想起年前在周家遇到她的情形,便转而说起了那日的见闻:“那天三叔带我和二哥去周家拜会之时,我看到桃笙也去了周家送年礼,大概也是为着她表兄科考的事。”
“就她一个女孩子出门?”沈老夫人不屑道,“让这个年纪的女孩出门送年礼,还是拜先生这么重要的关系,当真是小门小户,没什么人可用了,怪不得人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沈若锦也闲闲地跟道:“是啊,大冷天的,要她一个人去送年礼,妹妹在外想来受了不少苦的。”
沈裕也道:“那家原本就不宽裕,还要拿出银钱给那表哥打点诸多事宜,她如今刚去到姨母家中不过半年,不晓得其中厉害,等到了日后时间长了就知道其中艰难了。”
说到这里,沈裕更加坚定地认为,桃笙还有文远侯府这样好的一个选择在这里,日后一定会哭着喊着要求回来。
桃笙年纪不小了,按理说今年就要及笄了,年龄也不好再拖。
就算今年不回来过年,他就不信一年两年下去,到了该嫁人的年纪,还能不认回侯府,断送了自己一生的前程。
= =
桃笙的整个大年初一和大年初二都过得相对平静,到了大年初三,就是说好了要去侯府拜年的日子。
这对于她来说也是新年最大的考验,一想到即将对上这样的一家人,就有些亚历山大。
洛昕一早就派了人来接桃笙回府,带有侯府标记的车子从辰时刚过就停在了苏宅门外。
到了当初约定好的时间后,桃笙就带着年礼上了车子。
大年初三走亲戚的人实在不少,马车一路上停停走走,一路从同光巷走到侯府,倒比前几次过来侯府的时候多耽搁了两刻钟功夫。
马车抵达侯府门外,桃笙扶着婢女的手下了车子,远远看到有个熟悉的身影早就站在那里等待,一见到她就笑着迎了上来。
正是沈若锦。
第13章 013
沈若锦站在这里,后悔得脑袋都有些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