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妆徐静安空间里就有,等徐母走后就能拿出来。
沈和反而是最忙的。三天两头过来找徐静安拿主意,房子收拾成什么样?喜欢什么样的家具?……每天都有很多生活中的琐事,让沈和找到借口来见徐静安。
单位同事见到也只是对徐静安调侃两句。徐静安每次都屏住气,把脸憋的通红。
1月10号,徐静安等到了和别人调休之后,急忙赶来的徐母。晚了姑娘都嫁人了,到时候再开口可就不好要价了。
徐静安收到消息后,特意去车站接了徐母,两人一到胡同口,邻居们就三三两两的开口打招呼。
“小徐妈妈过来了?”
“来了,来了。”
“闺女好,女婿也找地不错。”
“那是她领导介绍的好,不然年轻人知道什么呀!”
“小徐一来这里,我就看着姑娘不错。”
“那是您抬举她,也多亏了街坊邻居们的照应。”
……
徐母一路笑呵呵地回话,等进了院子关上大门,脸马上就变了。
把徐静安的房子里里外外的打量了一遍,“这就是你上班以来不给家里一分钱,自己掏钱买的?”徐母一屁股坐到床上。
徐静安点了点头,“对,不然没地方住。”
“没宿舍?”
“就剩下一张床,可早让人占了。”徐静安给徐母倒了杯水,“而且我一个外来的,就我这身板惹得起吗?”
“不能租啊?”
“哪儿那么好租啊!倒是有两家,可一大家子挤在一起住,腾出个房间,都在一个院子里。”
“别的不说,只要吃饭的时候,人家孩子往你这里一站,眼巴巴的看着,你给不给?不给,那就哭、喊、叫!一天天的不是个事儿。”徐静安往徐母跟前凑了凑。
“再一个,万一有什么冲突,人家一大家子岂不是拧成一股绳都冲我过来?干脆,我借钱买了间房。地方小,但够我住就行。”
徐母看了看徐静安,“你倒是不傻,老三。行了,别的我也不说了。我跟亲家见见面。”
“见面行,都等着你呢。就是就彩礼你准备要多少给透个话,我也好心里有底。”
“你这房子我看你是不打算卖了。”
徐静安点头“没错,娘家离得远我得给自己留条后路。”
“行,我还说家里就你老实。看来你也是老徐家的种。”徐母说到这里哼哼了两声。
“就这房子就当是你的嫁妆了。老大老二结婚你也是亲眼看着的,我也不多要300块钱,票我就不要了两地不通用。”
徐静安算了算,正好是她上班以来需要往家交的钱数。
第二天,亲家见面。徐母全程笑呵呵的,沈家人也是热情待人,两家人和和气气。
300块钱的彩礼,沈家父母也没说什么。沈和深藏功与名,他表示只要婚事不出错钱好说。床单他洗够了,婚后再洗他乐意。
徐母定的是第二天的火车。当天晚上,徐母和徐静安进行了她出生以来第一次谈话。对婚后如何与婆婆相处,徐母给出了她自己这些年来的亲身体验和周围人了解后的结论。
徐静安也没说别的,拉开抽屉拿出蛤蜊油,一点一点涂到徐母粗糙的手上。边轻轻搓揉徐母的手,边时不时的点头应和。
蛤蜊油俗称“蚌壳油”,又名瓦壳油、贝壳油、歪子油。取海鲜文蛤的壳作为包装而得名。冬天,冻手冻脚皮肤龟裂啊冻疮啊之类的现象司空见惯,抹上点蚌壳油,效果不错。
徐母感受着徐静安的触碰,看着眼前一不注意就长大的姑娘,冷硬的心,这时也不由得变软。
第33章 母女谈心
徐母的些微变化,徐静安能感受到,但她没有丝毫动容。
现在的家庭里十家有九家重男轻女。养儿子要精心,还要给儿子多攒点钱,因为要靠儿子养老。
而看女儿就跟看外人似的,但凡她多吃一口饭就像针扎到眼睛里刺疼。有的人家可能面子做得好,但家里给了她们什么,心里记得一清二楚,只是想着有更大的回报罢了。算着她们长大后能给家里干活,挣钱,嫁人换彩礼。
更是洗脑般的让女儿明白自己的根在娘家,想让女儿一心为娘家考虑。婚后在婆家每次遇到矛盾,受到委屈,出嫁的女儿更是觉得娘家重要。这就像是一个循环,不停的往返。
现在和徐静安说着贴心话的徐母就是想让她明白娘家的重要性。企图把逃出手掌心的徐静安再拉回去。
趁此功夫,徐静安说:“妈,建设最近怎么样?”
“还能怎么样,老样子在家闲着呢。”
“我大嫂他们还忙吗?”
“三个孩子现在正学走路呢,家里没一个能闲着的。”这也是只徐母来的原因之一。
“妈,我得到个消息。”
“什么消息?”
“有关老四后半辈子的消息。”
徐母腾的起身,拉着徐静安的手“老三,什么意思?说清楚!”
徐静安看着眼前又变回以前熟悉样子的徐母,笑了笑。“我告诉你,有什么好处?”
徐母的目光变得锐利起来,“你自己亲兄弟,你还要钱?我刚跟你说了半天白说了。娘家你还要不要了?白眼狼!”
大多数人是没有自省这个想法和行为的,所以徐母也从来不会在自己身上找错误。
徐静安抽回被攥的生疼的手,“妈,瞧你说的,亲兄弟才明算账。”看着徐母的眼睛说:“妈,我是你亲女儿。”
徐母身子一松,嗤笑:“我一直以为老二最像我,看来是你妈看走眼了。老三说吧,你要什么我答应了。”
“不多,我就要个嫁妆钱,妈看着给。我总不能两手空空的进婆家。”
徐母咬了咬牙,“最多100”。
“300块钱一分都不能少。”徐静安斩钉截铁的回话。
“妈你别瞪我,你也不想老了以后看我大嫂的脸色过活吧?她嫁进来这么久了,人品什么样你比我清楚。我大哥能不能靠得住,你心里明白。”
徐母不说话了,老大靠不住她能不知道吗?只是不愿意承认罢了。
她必须把老四留在身边,这样才能牵制住老大两口子。不然等她老了,不能挣钱不能动的时候,可就被老大媳妇攥在手心搓圆揉扁了。
“150,不能再多。”
“妈,这样就没意思了。”徐静安静静地看着徐母。
徐母看着眼前这个没有丝毫情绪变化,眼底充满了冷漠的女儿,明白这个女儿白养了。
在此之前,她从没有真切的感受到老三是从她肚子里爬出来的。不愧是她亲生的,女肖母。
看着两人之间不像母女,倒像一对锱铢必较的商人。徐母把从心底涌出来的那一点酸涩,又压了下去。
“300块,我答应了。”你最好说的消息有用。
“妈,今年你退下来让建设接班吧,不然他就留不下了。”
徐母一惊,:“说清楚点。”
徐静安表示先给钱。徐母没办法,只能先从兜里掏出还没捂热的300块钱给了许静安。
徐静安接过来钱,才凑到徐母跟前悄声开口:“以前不开课,学生到处跑,工作是不是比以前更难找?”
“现在是复课了,可是前两年再加上今年要毕业的学生一下子该有多少?挤到一块扎堆了!工作更是一个萝卜一个坑。”
“这么多人怎么安排?报纸上整天宣传,让没有工作已经毕业的中学生下乡。现在还是号召,等过一阵子万一要是强制,咱家现在可就只剩下建设一个人了。”
“到时候妈你再让建设顶你的岗位,别说街道里的人同不同意,就说咱家那一栋楼里谁看了不眼热?不眼红?平白多了是非。”
徐母想了想,老三说的对。这事宜早不宜迟不行,回去就办!
“妈,要是还觉得不保险,不行就让建设赶快结婚!”徐静安又提出了一个建议。
这一夜,徐母辗转反侧,睡不踏实。
经过此事,两人心里明白,本就不多的母女情更是消失殆尽了。
可徐静安不能让外人知道。于是一大早就起来去国营饭店买了十几个大肉包子给徐母带上,让她路上吃。准备了一堆东西,装起来让徐母带走。
送徐母出门的时候,一路上碰到的街坊邻居都给背着大包小包的徐母打招呼送别。
徐静安看着徐母头也不回的登上火车,眼中没有波澜很是平静。
一般被抛弃的孩子更加渴望亲情,家中最不受宠的孩子更加希望获得父母的赞同,让他们认可自己。事实上,无论他们付出什么,到最后他们什么都得不到!
因为没有体会过被爱,他们大多数也就不会爱自己。
可现在的徐静安不属于此列。她从兜里掏出万紫千红的润肤脂,仔细的涂抹在手上,兰花香味隔着老远就能闻到。
回到单位,徐静安谢过吴素芬,把夏天晒得西瓜酱送了一罐头瓶。“这可是好东西”,吴素芬兴高采烈的接了过去。
一天很快就过去了。
回到家去蒸了些白菜猪肉包子,夏天晒得干菜和豆腐素包子,再蒸些甜甜的红豆包。
刚上锅,就听到敲门声。打开门一看沈和就站在门口。看着沈和冻的通红的脸和耳朵,目光不由得变软了。
沈和心里明白,这苦肉计算是用对了。
第34章 结婚
冬天,天色暗的早。沈和没有多待,两人开着大门在院子里说了几句话,拿了些刚蒸的包子和豆包就走了。
徐静安一出门,就看到沈和那辆八成新的黑色二八大杠自行车靠在墙边。
据说这车的结实程度那是“人毁车还在”!
车架子大,前面的横梁又高,个子低,腿短的人骑的时候跨梁都费劲。
学的时候得摔上无数个跟头,个子低的人别说脚尖点不到地面,有的连脚蹬都都够不着。
送沈和出胡同的时候,迎面而来的寒风吹的徐静安更是缩着脖子。
转眼到了15号结婚那天,正赶上厂里开思想报告会。全厂的工人坐的笔直,没一个敢说悄悄话地。所以两人原本说好了,结婚就趁中午吃饭这一会。
谁知开完会,厂里给工人每人发了2斤国光苹果,3斤本地苹果和当地W县产的5斤雪花梨。拿到福利后,全厂职工都喜气洋洋。
所以沈和接徐静安回去的时候,两人骑着自行车,穿着绿军装,胸前戴着大红花,车把上左右两边各系着5斤苹果和梨。
冷风不停的往脖颈和袖口里灌冷风,脸颊更是冻的出了两坨高原红,手要是不小心碰到自行车,感觉心都冻的生疼。
让你深切的体会到什么是透心凉!
这一路引得行人纷纷羡慕的注视着他们。
到了沈家,一进门,还没打趣小夫妻两句就看到车把上的东西。一时间亲友们都问在哪儿买的水果,新郎新娘都抛在脑后了。
等知道是钢厂冬天发的福利,一个个都羡慕的不行。
沈母听到周围人的夸奖声,笑得更灿烂了。
虽说儿媳妇娘家彩礼要的多了,她当时心里也不高兴,可嫁妆送的也多啊!
满满一屋子的东西:从大件的家具,缝纫机和厚厚的6床棉被,到小件的手电筒,布料,还有一座儿媳妇名下的院子。
别看院子小,可现在找个好点的房子多难啊!钱最起码得要好几百不说,关键卖房子的不好碰到。
儿媳妇工作好,娘家远,亲家母有两儿两女都说闺女随妈肯定能生,再加上自己表姐亲自介绍的,儿子也看上了,自己夫妻俩也见过亲家母,通情达理,疼爱女儿,再没有这么十全十美贴合沈母心意的儿媳妇了。
两人手拿结婚证站在八仙桌前,在主席像的面前举行了婚礼。
旁边的长桌上摆满宝书、像章、红皮笔记本,脸盆、毛巾、布料……这些都是亲戚、邻居和同事们的贺礼。
两人先唱了一首革命歌曲,后背诵两段指示,最后三鞠躬——先拜领袖,再拜革命群众,最后才是夫妻对拜。
仪式结束后,给周围邻居亲朋和孩子们散糖。在孩子们一阵笑闹和周围客气的祝福声中散场,各回各家,各忙各的。毕竟下午还要上班呢!
第二天又看到儿子早早起来洗床单,不过那满脸的笑容遮都遮不住。
沈母会心的笑了。
过年期间,徐静安种的韭菜还没长大,其它的蒜黄和青菜都能吃了。虽然没多少但到底凑了几盘菜。十五的时候,徐静安掌勺。
“今天吃什么?”沈和凑到徐静安身边问。
“面条,行不行?”徐静安笑着问。
“行,怎么不行。”
中午饭桌上每人一大碗的杂面两掺面条,最关键的是饭桌中间放了满满一盆的西红柿鸡蛋卤子。
那酸甜的气息扑面而来。
“西红柿?”“天哪!哪来的?”一家人兴奋的看着徐静安。
“哪来的,先不说,快吃一会就凉了。”徐静安赶快催促着。
只听吸溜声不停的响起,一家人都吃撑了。
“静安,你哪来的西红柿?我怎么没注意到?”沈和问道。
“这会儿能说了吧,快给咱们讲讲。”沈母紧着问。
“你当然不知道了,我做西红柿的时候,咱们还没见面呢。”
徐静安扭头对沈母说:“妈是平时忙没顾上,我一说您就明白,用葡萄糖瓶子存的。”
“哦~”沈母明白过来。
这会儿想要冬天能够吃上西红柿,就要用到输液用的葡萄糖瓶子。夏天是西红柿最便宜的季节,大的一毛钱五斤,小点西红柿的一毛钱八斤。
把葡萄糖瓶子刷洗干净,用锅煮上一小时左右消毒,然后口朝下晾干。
熟透的西红柿用开水烫一下,揭去皮,切块,把西红柿塞进瓶子,瓶子不能装的太满,装好西红柿酱的瓶子要塞紧橡皮盖。再用消过毒的针头插在瓶盖上,放到锅里蒸。大概半个小时,拔下针头,用蜡封住针眼,等瓶子凉透,放到阴凉干燥的地方保存就可以了。
在只有白菜、萝卜顶多加个土豆的冬季,西红柿就是稀罕物了。
整个冬天都是酸菜汆白肉、白菜炖豆腐、白菜炒肉、白菜猪肉粉条、醋溜白菜、糖醋白菜、白菜猪肉饺子、顶多菜式把白菜换成萝卜。
可想而知,这西红柿在冬天是多么难得的美味!
“西红柿好弄,关键是葡萄糖瓶子难得,我攒了这么久也只有不到20个。”徐静安无奈的表示,东西少她平时也不舍得吃。
一家人决定今年必须想办法再找点瓶子,不然冬天这么长可怎么过啊!
第35章 婚后生子
过了正月十五元宵节后,两人回到了徐静安在钢厂这附近的房子里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