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许队长等人出来成立了各种组织后,新城市的各项建设都不断规整起来,一座座拔地而起的房子整齐而坚固,众人更是以盆地中心为轴心,在广袤的安全区中,修建了一条条宽阔的雪道,冀城交通很快呈现出四通八达的状态。
交通的发展,也带动着其他各行各业的飞速前进。
居民区、民生区、娱乐区、工业生产区、农业种植区、农场养殖场等按照一众通过的城市规划,开始一天天落实建设了起来。
因为大地震而浮出地表的末世之城,宛如一场及时雨,对冀城的建立起了至关重要的决定性作用。
随着一条条冰下通道被打通,庞大的末世之城一点一点出现在大众视野中,众人在这一刻才深刻意识到,这座城堡到底有多么的富饶。
想来也是,这可不是普通的末世基地,而是耗费了一个联邦的庞大国力,花费无数时光精心设计建造出来的。这里面曾经生活居住了300万联邦精英,要负担这么多人几十年的基本生活,其中的物资存储得是多么庞大的数量啊?
要知道,冀城中的幸存者总人数,都还不足4万!
光是依靠拾捡末世之城里中的残碎物资,就足够养活这4万人几百年了。
生存的压力一下子大大减轻了,城市的规划建设越发显得是重中之重。
众人也很快就发现了,除了一开始就被哄抢一空的食品、衣物、药品之外,那些看起来对个人来说可利用性极低的大宗设备,才是末世之城留给这个世界的最有价值的宝藏。
无数的大型机器、高端仪器等设备被挖了出来,虽然在这场大地震中,它们或多或少都有损坏,但是经过相关人士的推敲、修理、改造,它们至少也能发挥出三四成的性能。
破碎的人造太阳被小心翼翼地运出了地下冰城,一台台新能源发电机也被抬了出来,经过许许多多人的反复实验,一次又一次艰难的修复改造,第一条电线中冒出了火花,第一个灯泡在众人的欢呼雀跃中亮了起来。
人们在经历了几年无端的黑暗之后,终于又拥有了电。
而拥有了电,就意味着生产力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阶梯。
不过,最珍贵的还是那一份份残存的机器图纸,以及各种复杂电路的设计说明,它们让无数人的眼中亮起了光芒,开始投入不知疲倦的研究当中。
还有各种不同种类、数量庞大的原材料堆积如山,与冰冻的海水混作一体。
经过众人日夜不停地挖掘之后,它们被一车一车地运回了地面,成了冀城发展的首批珍贵资源,至少未来十几二十年内,人们不用再担心原材料不足的问题了。
甚至连那一些坍塌碎裂了的天花板、墙壁等,都是极为难得的高端合金建材,用来搭建医院、商城、学校等设施是再好不过的。
……
没有人知道,那几十米高的冰层下面,还有多少的宝藏,正在等待着众人的挖掘。
昔日代表着希曜联邦最高发展水平的末世之城,现如今成了一座巨大的宝藏坟场,在幸存者一日又一日的挖掘搬运中,尚有价值的部分不断被运出那一条条纵横交错的冰道,重新出现在大地之上,发挥余热作用。
对于幸存者而言,这或许是造物者在毁坏了他们的基地之后,给与他们的最好的补偿。
现在无论何时走到何处,都可以听到,冀城内外一片的哐当声吆喝声,那是干劲满满的幸存者们,正在齐心协力地劳动着建设新的家园。
除了不知疲倦的建设者之外,乱世之中,也从来不缺弄潮者。
那些头脑灵活,具备极强组织能力又敢为人先的人,率先从百废俱兴的冀城中,敏锐地嗅到了无数商机。
他们在利益的驱使之下,不停地提出一个个巧思妙想,获批了一项项决议方案,而后马不停蹄地组织身边的人迅速行动了起来。
各种基础商业模式开始运转,产业链日渐形成,为这一座正如火如荼建设中的新城,注入了一股强而有力的新动能。
人类是最富有创造力的生物。
在他们勤劳的双手下,冀城一天一个模样,每一天都在发生着巨变。
巧巧说的那一番话,很快就成了现实。
人们再度拥有了学校、医院、商场、公园、体育馆……
*
冀城之外,也处处都在焕发着新生机。
连绵的圆形雪山之外,那些海水在被冻住之后,反而阴差阳错地连通了周边的各大区域,人们的活动范围更广了。
光滑的冰层足足有几十米高,冻得格外结实,人们靠着特制的滑冰交通工具,可以快速离开群山,到周边的各个区域中搜索探险。
大地震真的结束了。
一条条地裂中的岩浆停止了躁动,温度慢慢降低,最后凝结成黑色的坚硬岩石层。
那些曾经汹涌喷薄的火山都安静了下来,黑色的火山灰上凝出了一层层冰霜,开始有野草发了芽。
在冀城之外,有浩瀚广袤的原野山林,无数的灾后植物又蓬勃生长了起来,各种雪兽也开始活跃,狩猎组每次远行狩猎都是满载而归,吃不完的鲜菜果蔬与兽肉,都被摆在新鲜出炉的移动小推车中售卖,一个又一个的小市集诞生了。
群山之外的世界格外广阔。
冀城中的组织者们在商定之后,特别派出了8个百人小队,这8个队伍带上了冀城能提供的最好的武器、最好的御寒衣物以及充足的食物,坐上驯服了的雪兽雪橇,朝着8大方位疾驰而去。
他们身上肩负着重担。
一来是充当搜寻小队,尽可能地找到并帮助那些尚且流落在外的灾民,告诉他们安全区冀城的存在。
二来,则是查探大陆的尽头到底在何方,确定在这一片劫后余生的大陆上,是否还有其他安全区的存在。
冀城现在的人口尚不足4万,都没有曾经的西山基地多,虽然每天都有那么几个十几个幸存者找过来,但是对于一座正在急剧发展中的小城来说,这点人口实在是太少了。
这么一点人,要有一部分人从末世之城中挖掘宝藏,要有一部分人参与城市建设,又要有一部分人去获取新鲜食物以及探索领地,就算人人都有影分身也不够用呀!
冀城需要更多的人口,更多的劳动力。
生活在曾经拥有近百亿人口的水星上,习惯了大量廉价劳动力构成的社会生存模式之后,再重新面对这样处处缺人的寰常真的让大家格外不习惯。
比起做唯一的幸存者,冀城中人都更希望,可以尽快找到其他安全区的存在。
只靠他们这么一点人,要重建起一个种族的文明,实在是太难太难了。
*
傅晚宁一家在自家小窝大概收拾了出来之后,也每日都会抽出8个小时前往参与到城市的规划建设行动中。
就好像当初在西山基地中去当志愿者一样,它们一家从来都不排斥参与集体劳动。
没有哪一条马路是凭空生成的,要想生活在人群中,享受城市的便捷,就需要承担起作为公民应尽的义务。
前期的城建基本都是属于义务行动的,除了三餐之外,并没有其他的酬劳。
但每一次的参与都会有记录,每一条建好的道路,每一栋拔地而起的建筑上,都会设立一块功勋榜,记录下那些出钱出力的公民名单。
那些想偷懒或者精致利己的人迫于大众的监督,再不情愿,也不得不参与到城市的建设中。
等到城市雏形初现,各个岗位上都需要人力资源来维持运转,便直接从这些参与建设的公民中择定。
傅展书在这次城市规划建设中出力颇多,城建局中基本大家都是半路出身,像他这样科班专业的非常少,他自然就此留在了城建局中。
后续的大部分城建工作基本上是不需要他再亲力亲为了,那些比较重要的基础设施他多帮忙掌掌眼,也不会花费太多的精力。
苏雨秋就更不用说了。
来到冀城定居的人群中,懂护理懂医术的人非常少,她在西山基地中教出来的那些女孩子们,就占了整个医疗体系总人数的一半还不止,在她们的盛情推荐票选下,她虽然婉拒了院长的职位,不过最终也还是在冀城医疗部中挂了个名。
现在医生护士都太少了,她毕竟接受过专业的教导,脑子中还储备了一点知识,如果能趁着自己尚有精力,每周开几节公开课,多将这些知识传授给几个人,那也算为这末世的重建尽一份心力了。
陆域最后还是加入了末世之城的挖掘探索当中。
他从沈述的口中得知了部分真相,关于末世之城,关于希曜联邦的plan b,他希望哪一天或许能找到一些有用的线索,或者是能找到点遗留的关于航天知识的研究。
如果有朝一日,幸存者的航天科技还能再达到甚至超过末世前的水平,那么或许他能从无垠的宇宙中,得到一点关于老师的信息。
傅晚宁在参加完基础城建之后,更多的时间则留在了家中。
经历了这么多的事情,她的心态早不再是那一个热爱繁华享受的小姑娘了。
每一日睡醒后,她就带着几只毛孩子们跑跑山,狩猎的同时还能顺便健身,保持良好的体魄。
回到家后就和爸爸妈妈一起料理料理院中的果蔬,看大白鹅们嘎嘎叫着追赶小鸭子们,别有归田园居的乐趣。
偶尔也会到新建立的校园中找巧巧一起说说话喝喝下午茶,还因此和好几个同样主动来当老师的女孩子们都交了朋友,心血来潮的时候,还会充当下代课老师,给孩子们讲一讲关于文学与梦想的故事。
不过,她更多的闲暇时间里,则是拿着纸和笔,以不同人物的不同视角、不同经历出发,将这些年来大家受过的苦难与艰难,一一认认真真地记录了下来。
席卷而至的天灾、无助凄惨的哭喊、艰难痛苦的抉择、复杂阴暗的人性、珍贵暖心的重逢,绝境逢生的惊喜……
一个个故事在她的笔下徐徐展开。
在许久之后,当冀城的第一家报社成立,编辑打开了收到的第一封厚厚的手稿时,这一幅关于末世百态的求生画卷,也正式呈现在这座澎湃发展中的新城面前。
冀城阿宁的名字,伴随着一个又一个故事的流传,从此家喻户晓。
*
末世的极寒还在继续,温暖的旭日不知何日才会再升起,但人们行走在这个充满生机的安全区中,每个人的脸上都开始挂上了真切而满足的笑容。
他们好像无需再害怕了。
他们坚信,某一天,美好的生活一定还会再次到来的。
那一天,或许是今天,或许是明天。
――正文完,一点番外稍后奉上,大家看标题按需购买哦~――
第150章 番外1
新历二年。
傅家院子中种下的各种果树都已经有两三米高了,一棵棵郁郁葱葱的,树下错落地摆着休憩的石桌藤椅,或者是种植着爬藤的花儿瓜果,黄色的红色的粉色的花一朵一朵。
有毛发蓬松的豹猫兽悠闲地躺在树下垫子上,在花瓣落在身上的时候,就啪嗒甩一下尾巴晃晃脑袋,看着格外喜人。
一垅一垅的蔬菜整整齐齐的,泛着深深浅浅的绿,从房间的窗户上看下去,就像一副泼墨油彩画,几只大白鹅鹅鹅叫着,在菜园里穿梭,偶尔啄掉几只青虫。
不过最亮眼的还是两面围墙上的那些荆棘。
也不知道是怎么长的,不过两年的时间,那些荆棘都长得格外的粗壮,生机勃勃地爬满了围墙。
藤蔓交错着一圈又一圈,将整堵围墙盘得厚了好几圈,连边缘处的山体岩墙上,都有生长的荆棘覆盖了厚厚的一层,且还在不断蔓延着。
一簇簇绿莹莹的枝叶下,掩映着一根根尖而硬的刺,在开花的季节里,还会生长出密密的浅黄色的小花,看上去格外漂亮,好似天空中落下了无数的星星。
这道荆棘围墙,与家里的毛孩子们,共同构成了傅家坚不可摧的生物防线,几乎隔绝了外界对于傅家的一切窥探和进犯。
*
这两年来,冀城的人口越来越多了。
当初派出去的那8个小分队,沿途遇到了不少人,他们不仅将那些正仓惶流离的幸存者都带了回来,同时也将冀城安全区的消息远远传了出去。
虽然没有找到其他的安全区,不过倒是有不少相对安全的山谷盆地中,有幸存的人群集聚生活着。
这些新近形成的小村落,小的有几十人,大的有几百人,一听说有这样物资富饶不愁吃穿的末世新城,都欣喜若狂,当即收拾起行囊,就拖儿带女地朝着冀城奔赴而来。
从最开始的不到4万人口,到现在,冀城人口已经快突破20万了。
人多了,劳动力就充足了,冀城的发展速度也快了几倍,但同时各种社会性问题也就开始慢慢出现。
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求生之道,诚然这20万人里,绝大多数人都是勤劳肯奋斗的,但也少不了那么几个向来横行霸道,偷鸡摸狗惯了的。
冀城中心主城区的建筑都是规整的联排,居住的人很多,人来人往的,治安相对也好点。
而外圈,比如说傅晚宁一家居住的两山角落间,相对来说就冷清了不少。
冷清、偏僻,却又精致的小院,惹来了不少宵小之辈的觊觎。
第一次有人尝试来偷鸡摸狗,是在夜晚。
眼见着夜深了,几个行动敏捷的的鬼鬼祟祟沿着山脚出现在她家围墙外,他们平日里多次状若无意地往来查探了一番,自认为找到了相对低矮的缺口,可以通过小巧的梯子爬上围墙翻入院中。
但没想到,那些茂盛的荆棘叶片下,竟然全是密密麻麻的刺,第一个人脚惯性向前贴,下一秒尖锐的荆棘刺就穿透衣裳直接扎进他的肉中,那人一痛一慌之下,受伤的脚连忙收回,身体平衡却因此被打破,整个人都往荆棘扑,当场惨叫连连。
随即便是“汪汪汪”的犬吠声响起,伴随着一阵急促的动物跑动声,他们看到了院子四周的高台上,出现了几只巨大的似犬似狼一般的生物,绿莹莹的眼睛远远盯着他们。
他们前所未有地庆幸,他们此时还在围墙之外,不然他们非常确信,那几只巨犬,将毫不留情地扑上来咬断他们的喉咙。
第一波人灰溜溜地跑了。
第二次是在白天。
经过了这些人的铩羽而归之后,另一个组织的宵小之辈,反而对傅家更上心了起来,觉得这是一个立威的好时机,如果他们能顺利从傅家拿到点东西来,那么至少在他们这条道上混的人,都得尊称他们几声哥吧?
地位与权势,在他们这个圈子里是顶顶重要的东西。
他们这些人里,谁不想当黑/道的大哥?
这群人做了周全的攻略,终于等到了一个机会,傅展书被城建局的人接走了,苏雨秋有一场医疗部的公开讲座,成立了科研组的陆域已经数天没有回家,连傅晚宁都带着两只大狗捧着食盒去了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