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奶奶是寻思,不能让她舅舅白跑一趟,当来城里不花路费?要不是她舅舅着急走,燕奶奶还能收拾点东西给他带。
两人推辞几番,还是李舅舅面嫩,红着脸接了燕奶奶给的东西,“婶子,那我先走了,有事你给我打电话。”
“路上慢点,有空带孩子来家里玩。”
燕奶奶和燕薇把李舅舅送到站牌坐上公共汽车,看着他上了车才回去。
离别总是让人心情不好,燕薇都有些许伤感:这一别,不知道何时才能再见面。
其实撇开燕薇舅妈,舅舅对燕薇还行,不然燕薇不能在姥姥家住了五年。她是带着记忆出生的,记得两三岁时,有时舅舅还会把她扛在肩上,有块糖也悄悄留给她吃,还曾逮麻雀烤来给她吃……
这样,燕薇怎么会对舅舅没有感情呢?燕薇有时会想:不能只记得亲戚的不好,也得惦记亲戚的好,知足常乐。
拿到证明信后,燕奶奶很快给燕薇办好户口,燕家户口本上多了燕薇的名字。户口落下后,燕薇有了口粮,但是大妈还是时常看她不顺眼,说酸话是家常便饭,燕薇只当她不存在。接下来几天,燕薇的生活可以说平淡如水,除了大妈时不时蹦Q出来,数量她吃饭穿衣占了家里多少便宜,四婶也不给她好脸色,其他都挺好。
相比燕薇的平静日子,孟卫东的日子比较难熬。
孟奶奶住了几天院,感觉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她有不好的预感,这次可能拖不过去了。她倒是不怕死,可是没看到孙子长大成人,把孙子交给别人看管,她总是不放心。
孟奶奶预料到自己不好,便给护士一个电话号码和几块钱,让她帮忙打个电话给京市那边。她给护士交代在电话里找谁,告诉那人她病重,速来。
电话那头不是别人,是孟奶奶的前夫――也就是孟卫东的亲爷爷。
孙子还小,孟奶奶没给孙子细讲大人之间的纠葛,她只是跟孙子这样交代:“卫东,奶奶身体不好,我已经给你爷爷打了电话,等他来了,以后让他照顾你。”
孟奶奶这样说,已经是在交代后事的意思了。她是看孙子太小,不想提到“死”,怕吓到孙子。
她说的隐晦,可孟卫东换了个成人灵魂,怎么会不懂她的意思。孟卫东装听不懂奶奶的话,直说:“奶奶,我就跟着你,哪里都不去。”
本来孟卫东就打算过,即便奶奶离世,临终前把他交给别人养,他还是哪里都不去,更不会跟所谓的亲爷爷走。他又不是真小孩,没了亲人也能过活。
有系统这个作弊器在,孟卫东其实已经弄清楚老一辈的纠葛。因为他刚穿来,对这个身体的亲人感情有限。他除了打算照顾养大他的孟奶奶外,其他人对他来说都是无关路人甲。
孟卫东的亲爷爷确实还活着,不过已经跟他奶奶离婚多年,两人平时不怎么联系,除非有事才通过电话联系。
孟爷爷早年做过地下D,因为保密条例,还为了保护自己的家人,孟爷爷并没有透露过自己所做的事。
战乱年代,到处不太平,说不定哪天就会死人。孟爷爷直到他的任务危险,他自己都没有信心一定能平安活着回来,所以任务前最后一次离家,他只是看了看家人,让他们多保重,便在亲人的目送中远走他乡多年。
当时孟家做药材生意,家里比较富裕,产业由孟爷爷的亲爹看管。孟爷爷是独子,妻儿和父母一起住能互相照顾。当然那年头独子也没有分家的道理。
家里不缺佣人,按说孟爷爷走后一家人应该过得不错,可是战乱年代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
当时侵华日军猖狂得狠,烧杀抢掠什么都干。
孟家做药材生意,同时还出售成品药。虽说孟爷爷的亲爹并不像祖上那样精通医术,但他手上有几个很好的中成药药方,有金疮药、退烧药等。被日军头子觊觎的就是这几个药方。
日军头子强逼孟爷爷的亲爹交出药方,他犟着死活不肯交出去,被日本人关起来,还宣扬出去,杀鸡儆猴一样,让孟爷爷的亲爹受刑后折磨致死。
孟爷爷的亲爹能让独生儿子参加革命,肯定不是汉奸似的人物,他死活不肯交药方,最后被弄死了。
他死后他媳妇,也就是孟爷爷的亲妈受不住打击病倒了,家里的生意因为没人管理,又有日军捣乱找药方,掌柜的和店员害怕早就关了门。
孟爷爷的亲妈经常听丈夫讲外面的大事,心有预感这次家里在劫难逃。儿子在外她顾不上,但是孙子怎么都不能死在日本人手里。她家就这一根独苗苗,说什么都得护住。
因此,孟爷爷的亲妈当机立断拿出一笔钱财,让儿媳妇和孙子改装后带钱赶紧逃走。当时日军并没有派人盯着家里,不然这娘俩逃不了。
娘俩能逃出去,外面却兵荒马乱的,不知是幸运还是不幸。
孟奶奶倒是提出让婆婆一起走,婆婆没同意。丈夫走了,她不一定能护住孟家,要是拖着病体跟儿媳妇孙子一起走,说不定因为走得慢拖累他们。反正她活了一大把年纪,该享的福享了,死就死了。抱着这样的想法,婆婆没走,劝走了儿媳妇和孙子。
其实她婆婆后悔了,当初战乱一开始,亲家(孟奶奶娘家)一家逃往海外时,全家应该一起跟着走的。其实孟家动过走的心思,只是年轻版的孟爷爷爱国,不肯走。独子不肯走,孟爷爷的亲爹才决定把全家留下来,只是他也没有预料到后果,竟然严重到丢了性命。
果然,等次日日军上门讨药方,在家里乱翻一番没找到,恼羞成怒杀了孟爷爷的亲妈和佣人。
孟奶奶带儿子去的方向,是距离老家百十里地的孟家老家孟家庄。孟奶奶的婆婆是寻思,孟家庄那边还有没出五服的亲戚,丈夫每年都会托人稍钱过去,让堂哥侄子们帮忙打理祖宅和祖坟,并没有断了联系,儿媳带孙子会老家祖宅生活,有族人帮衬,起码比在城里随时有可能掉脑袋强。
当时还年轻的孟奶奶听婆婆的话,带儿子和部分钱财逃出来后,神不思蜀,面带仓皇,很快被坏人盯上了。
年轻版的孟奶奶即便是乔庄打扮过,可她穿的是佣人的衣服,面容姣好,一看就不是穷苦人家出身。在外人眼中,她只身带儿子出门,身上肯定有钱。不管这母子俩从哪里来,起码身上有笔路费钱。
孟奶奶还面带愁苦,一看就是遇到事了。神思不属的女人只身带着孩子出门,是坏人比较容易盯上的对象。
当时兵荒马乱,出门没有汽车可坐。没经过多少事儿的年轻版孟奶奶带儿子出来后,很快找了一辆黄包车走远。下车后,她又让车夫帮忙找辆牛车送他们回乡下。
路线都是孟奶奶的婆婆交代过的,孟奶奶倒是照做了。可是世上总有各种意外发生。
黄包车车夫倒是好心帮忙了,可他后来给找的牛车车夫不是好人,不但看上孟奶奶的财,还看上了她的颜色。
赶牛车的车夫做坏事时,怕孟奶奶的儿子坏事,直接给把孩子打晕了,随后又玷污了孟奶奶,抢走了孟奶奶身上的钱财。
孟奶奶的儿子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等他醒来,他妈把他紧紧抱在怀里哭,哭了好久才动身。
被坏人得手后,孟奶奶要不是看在儿子还小的份上,早就自杀了。失身这件事成了压在她心口的一块重石,孟奶奶觉得她对不起公婆,对不起丈夫,更觉得没脸再见孟家庄的族人。
其实这事儿她不提谁都不知道,可她是个思想守旧的女人,过不去自己心里那一关,总觉得自己不干净了。
之前坏人得手后,立马搜刮钱财跑路,可能他怕被人看到,走得急比较着急,没仔细搜年轻版孟奶奶身上的钱财和行李,更没搜孩子的身。所以,即便遭遇不测,娘俩身上并不缺钱。
原来临走前,婆婆给娘俩身上各处藏了钱财,就是想到即便丢了明处的钱财,还有暗处的救急。不然年轻不经事的孟奶奶没了钱财,再受不了苦,还不知道咋过。
不过之后孟奶奶并没有去孟家庄,而是又返回接近省城的地方,在城郊某村子找房子租下。
过了段时间,她把孩子托付给好心的房东照顾,自己去城里找婆婆。孟奶奶怕再次被日军盯上,一切都是悄悄的进行。她去打探消息才知道,婆婆被日军杀了,连家里的佣人都没放过。孟家的宅院已经成了附近的凶宅,一般人不敢涉足。
因为孟奶奶害怕日军会盯上她和儿子要药方,所以她得知婆婆死后,便悄无声息地回到租房住处,大哭一场隐名埋姓继续带儿子生活。
索性娘俩遇到的房东婆婆人不错,让娘俩自称是她的远方侄女投奔,当地没人敢欺负娘俩。有老太太护着,娘俩的日子过得还算平静。他们一住就是三年,直到日军被赶出华夏。
这三年期间,孟奶奶很少出门,偶尔她把孩子托给房东婆婆照看一日,去老宅打探消息,她主要是去打探丈夫的消息。
老宅没人住了,正宅子因为长时间没人住,里面开始挂蜘蛛网,已经有逐渐落败的迹象。
年轻版孟奶奶确实在邻居那里打探到过丈夫的消息,不过她就算知道丈夫留下的联系地址,并没有按照丈夫嘱咐的去那边找人。
当时孟爷爷路过家乡,顺路回家探过亲,只是他没想到几年不见,竟然父母双亡,妻儿具不见踪影。他也曾找朋友帮忙寻找过妻儿,可是那年月兵荒马乱人心惶惶,没有巨大的势力和人力根本不好找人。
反正当年孟爷爷探亲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没得到找到妻儿想消息。
孟奶奶一直过不去心里那关,不想面对亲朋旧友,刻意使用假名隐瞒信息,因为她怕日军查到头上,日常出入又谨慎。因此即便娘俩就住在城郊的村子里,在那通讯不发达的年代,孟爷爷的朋友都没找到这娘俩。
因为娘俩长年不见回来,部分亲友都以为两人已经在战乱中死去。如果侥幸没死的话,总该知道回家的。
可是谁也不曾预料到孟奶奶因为那番不堪的遭遇,自觉没脸回家面对故人,便带孩子隐藏起来生活。
孟奶奶没有去找丈夫,她又不敢出去工作,更何况她不敢随意露面,花的钱便是当初剩下的那些。她又不愿意亏待儿子,时间一长,钱便不够花了。她便偷偷回老宅,找到婆婆临死前交代她的密室和暗格等,去取一些钱财回来用。
就这样,娘俩一直坚持到日军败退,孟奶奶为了儿子上学,打算进城换地方住,才告别房东婆婆,买下一个小院另住。
就这样,孟爷爷再次回来打探妻儿消息时,从熟人口中得知见过他们一次。不过因为孟奶奶没跟人家说话,人家不确定到底是不是他娘俩。据熟人说,看起来娘俩过得还算不错,男孩养得挺好,白白胖胖的。他是在某学校门口遇到他们的。
孟爷爷这才意识到,儿子长大了得上学,他找人查到那所学校,果然找到儿子。儿子并没有改名,他很容易查到。找到了儿子,跟着儿子自然找得到妻子。
孟奶奶见到丈夫找上门,迫不得已说出不想回家的理由。没错,她跟丈夫说了实情。
孟爷爷知道妻子的难处,知道当时她是迫不得已,并没有因此嫌弃她,反而说带她和儿子去军营,那边没人认识他们,可以重新开始。
可思想守旧的孟奶奶说什么过不去自己心里那道坎,就是不跟孟爷爷。她说自己不干净了,配不上孟爷爷;还说只想留在省城养大孩子;最后甚至提到,让孟爷爷再找一个配得上他的女人。
说到底,孟奶奶是因为那个遭遇,自卑到骨子里。
她这样说孟爷爷还能怎样,好说歹说妻子不跟他走。他若带走儿子,估计妻子也活不下去了,只好同意把妻儿留在省城生活。
孟爷爷作为唯一的儿子,肯定知道家里的密室,妻子也告诉过他婆婆交代的几个藏钱的地方。他临走前安排好妻儿的生活,告诉妻子密室的钱财暂时别动,免得引起有心人的注意,引来觊觎钱财的小偷。以后他会每月寄钱回来。
因为妻子一再强调不愿意跟故友来往,所以他没托人照顾娘俩。
孟奶奶认为她以后只有儿子可以依靠,自然想为儿子多打算,所以她把婆婆交代的话跟丈夫讲了讲。孟爷爷当即承诺,不管以后他是否会再婚,是否有别的孩子,孟家的祖业只交给大儿子。
他临走前特意叮嘱儿子,以后好好学习,将来才能继承家业。
孟爷爷作为革命工作者,相对而言思想超前开放,就算他没有传宗接代的思想,可他死去的爹娘有。他们肯定希望儿孙能继承家业,把孟家传承下去。他本就无疑继承家业,既然必须有人继承家业,自然是交给儿子最好。
只是,孟爷爷走时,抄走了连日军都觊觎的那几张祖传药方,打算上交国家。当时国家处于困难时期,像孟爷爷这样投身革命、无私奉献的军人有不少。
孟爷爷回去后,过了两年,组织上一直关注他的个人生活,让他妻子过来照顾他。孟奶奶不肯去,还主动跟他离婚,孟爷爷便在离婚后,在组织的安排下另娶他人。
孟爷爷又娶妻生子,自然不会时时刻刻惦记老家的前妻和儿子,只是月月打几十块钱生活费回来给他们。偶尔他才会打电话关心一下大儿子的情况。
孟奶奶只要不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轻易不会打电话骚扰前夫。只有遇到难事时,才会找前夫帮忙,比如之前她联系前夫找孙子孟卫东。
可是世事难料,正因为大儿子继承了家业,孟奶奶的儿子和媳妇在那场运动来临后,被弄到边疆农场开地种田,因为成分不好经常被□□写检查,还经常受欺负。夫妻俩情比金坚,一直在一起,两人忍了几年生下小孟卫东,实在是不堪受辱自杀了。留下的孩子托付给了来看望他们的孟奶奶。
当初儿子回孟家继承家业时,孟奶奶并没有跟着回去,她还是用的假名在小院里生活,周围邻居都不知道她的底细,所以她没有受牵连。
本来不太想活的孟奶奶只能坚持养大孙子。
当时孟爷爷自顾不暇,被下放到偏远农村多年,他性格坚韧,一直坚持到运动快结束终于得到平反。没想到回来后,等想起大儿子,儿子和儿媳都已经去世了。他能怎么办,只能继续照顾前妻和孙子,他还给前妻承诺,以后的家产由孟卫东继承。
可孟奶奶怕了,她怕家产太多会惹麻烦,让孟爷爷捐给政府一部分,隐藏的家产还是留给孙子卫东。之后,闹怕了的孟奶奶带孙子生活在小院,一辈子遭遇了几次不测的她生活更加谨慎低调。
如果不是小卫东失踪惊动了她前夫,帮忙的方局长根本不知道这位老太太还认识那位将军。因为孟卫东姓孟,不知情的方局长以为这祖孙俩是将军的近亲,才有事求到将军头上时,那位才会出面。后来他才知道,孟卫东是将军的亲孙子。
话说回来,孟奶奶在医院住了十来天,终于坚持不住去世了。去世时,除了孟卫东在身边,还有他的将军爷爷在。
等孟老办理完前妻的丧事,处理完这边的琐事,准备带孙子回京时,孙子却不愿意跟他回京。
孟老没有强制孙子跟他走,而是问:“为什么不去?你奶奶生前最不放心你,如果她知道你不听她安排,肯定不开心也不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