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周后惊魂未定,泪痕未干,身子如同风中花枝一样,轻轻摇颤。但是依偎在皇帝的怀里,感受着他胸膛传过来的热力,又莫名的感到了踏实和安心。
背过身去,李煜却暗自发愁了。
在老婆面前,胸脯也拍了,大话也说了,事情该咋干呢?该如何改变国破家亡的凄惨命运?
还没等他想明白,臣子来奏报了一个重要消息。
宋军在荆南制造了战船千艘。
是一个大好机会。臣子问,要不要派人秘密焚烧这些战船?
依着本性,李煜张口就要说“不可”。
文人艺术家,天性敏感脆弱,多思多虑,此时他的弟弟已经被宋太祖赵匡胤扣留,但他总是想,退一步,再退一步,说不定就落个万事太平,海阔天空。
可是今日,有句话在他耳朵里嗡嗡作响“……落入了宋朝皇帝的后宫……”,挥之不去。
他咬了牙,从牙缝里蹦出一个字“烧!”
臣子吃惊地望着他,这显然不符合皇帝以往的风格,也不符合臣子原本的预期。
一看臣子好像不信,李煜忽然鄙视了自己往日的软弱,更加发了狠:“烧!”
还像往日那样瞻前顾后,委曲求全,下场已经一清二楚了,就是国破家亡,被吞掉。
索性,老子豁出去了,就是干。
干就完事了。
* * *
李煜已经转了性,李隆基这边还在一团乱糟,集体懵圈。
君臣妃子都呆愣愣,紧盯着光幕。
光幕上面又有新的信息,画面一切换,一群人在跳舞作乐。
中间c位的,满脸横肉,大腹便便,这位演员的样貌,与现实的安禄山还真有几分像。
镜头一切,景别中出现二人坐在高座,却只露背影,看头冠服饰,是帝王妃子。
女神仙画外音解说跟进。
【开元盛世之中,李隆基的太平日子,过的实在是太久了。以安史之乱发生的时候,安禄山已经起兵造反,人们跟他奏报,他还根本不相信,以为是嫉妒安禄山的人造谣。帝王的过失给百姓造成了深重而久远的苦难。我们的大诗人杜甫在安史之乱中流离各地,深刻洞察了底层百姓的痛苦,写出了“三吏”“三别”系列诗作,其中《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都是催人泪下的不朽名篇。】
嗯,“三吏”,“三别”。
虽然不知道具体写了些啥,但是一听名字,就知道是满腔激愤骂战乱,骂官家,同情百姓的。
众人的眼光,含蓄地瞟向了李隆基。
李隆基佯装没看见。
短短一次直播,李隆基被打脸太多,已经濒临麻木,他现在无力关心自己的人设,只关心国家大事了。
当下脸色涨红,喊道:“召封常清、高仙芝,商量御敌之策!”
谁说他不信?他不光信,还立刻就能想到办法,知道该任用什么人抵御敌人。
高力士答应一声,又低声请示一句:“陛下,那杜甫,还召见吗?”
李隆基沉吟片刻。
看来这个杜甫,十分爱骂官家,说不定比那个李白更加难缠。那么,是见还是不见呢?
光幕中七彩炫光微微颤动,他忽然想起天启朝专题,那个杨涟杨御史,也是专门爱骂皇帝。
结果特别受上天垂爱,大张旗鼓整个专题,就是为他鸣冤。
罢了,不挨臣子的骂,就得挨上天的骂,总得豁出去一头。
当下主意拿定:“宣。”
* * *
杜甫在外等候,心绪也是复杂。
他有那样的诗文才华,很早就来到了长安,熬了许多年,此时已经44岁,却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小吏。
本来以为,此生此世,哪里有资格见到皇帝?却没想到,天音现示讲到本朝时事,通天彻地一通广播,《丽人行》、“三吏”“三别”,杜甫他,因为还没有写出来的作品,一朝成名天下知了。
很年轻的时候,杜甫跟所有艺术青年一样,梦想过一夜成名,却没想到生活这样刺激,他成名连一夜时间都用不上,只需一个时辰。
唯一不妙的是,成名有个对照组,是他们的皇帝。
天音那女神仙,捧他杜甫捧的有多狠,踩他们的皇帝,就踩的有多毒。
那真是,字字如针,针针见血。
而且话里话外透露出,杜甫未来的诗作,是要骂时政,骂官家的。
因此突然被皇帝宣召,杜甫深深觉得,吉凶未卜,生死难料。
* * *
随着高力士一声尖利的宣召,杜甫跟在掌事太监身后,大礼叩拜,而后抬起眼,正对上了皇帝李隆基审视的眼神。
天宝年间政界与诗歌界的两大巨头,就这样第一次朝了面。
李隆基留神打量着眼前这个被上天垂爱的新晋顶流。清隽瘦削,显示出性情的执拗和倔强,但眉目之间的清朗,不卑不亢的神情,又显示出智慧的通透和理性。
他舒了一口气。
看上去不疯,比那个李白正常很多,应该不难相处。
当下哈哈一笑,作出个喜笑颜开的神色,欢声说道:“杜爱卿,朕竟然不知本朝有汝这等诗才,是朕失察了。就封爱卿为翰林院大学士,跟随在朕左右,有什么想法随时进谏,不必拘泥于俗礼。”
众人一听,五味杂陈。
尤其是杨家人,以杨国忠为首。
本来日子过的好好的,天音一个专题砸下来,闹离婚的闹离婚,掉脑袋的掉脑袋,杨家被毁了个底儿掉。
偏生还就有人被捧上了天,挑这时候升官发财了。
杜甫微微打量一眼皇帝,见他明明眼中全是戒备之色,偏偏满脸堆欢,极口夸奖,心下了然。
他愿意假大方,是个好事,说明没有动杀人的心思。
至于直言进谏什么的,皇帝敢说,他可不敢信。
全天下谁不知道,皇帝以圣人自居,却听不得一句逆耳的话。
当下后退一步,行大礼谢恩:“谢主隆恩,圣人越是抬爱,微臣越是该知道自己的本分。”
李隆基一看他低调谨慎,比李白那狂徒强了不知多少倍,心下更喜,张口便问:“依着爱卿之见,这安史之乱,除了安禄山,那姓史的到底是何人?又该如何化解?”
杜甫一愣之后,便知道皇帝急糊涂了,当下不卑不亢,温声答道:“陛下,臣不知未来之事。但未来之事,上天自有安排,陛下也无需过度忧虑。”
这话就是个鸡汤,什么实际信息都没有,但李隆基此刻,多少是方寸大乱,失了主心骨,加上面前的诗坛巨头,虽然面对帝王将相,也不失一股超然物外的淡定风度,便也受了感染,随之淡定起来。
他深深点一下头,说道:“爱卿说的是。留神细听天音现示,给朕好好参详一番。”
光幕上,演员扮演的安禄山还在c位上舞蹈,女神仙的第二段画外音跟进。
【到底是因为什么,突然发生安史之乱,而令整个大唐陷入战乱危机呢?其实任何危机,都不是突然发生的。事情要从李隆基任用李林甫做丞相开始。李林甫为保自己权位,要堵死武将入相的道路,所以对李隆基进言,说汉人诡计多端,胡人武将更加忠诚可靠,正好李隆基一个武将干儿子得罪了他,他就真的听信了李林甫的话,开始重用胡人武将。节度使制度导致藩镇割据,拥兵自重,安禄山这个胡人武将,特别善于奉承,成了节度使制度的最大受益者。】
【安禄山权力过大,引起了丞相杨国忠的不快,二人长久不合,给了安禄山造反的契机。安禄山起兵,便是打了清君侧,讨伐杨国忠的名义。安史之乱过程中,李隆基听信了杨国忠的哪些谗言,发生了哪些重大失误,导致了长安沦陷?李隆基在西逃的过程中,又是如何丢了皇位的呢?】
全场鸦雀无声。
原来安史之乱这样厉害。
皇帝不光丢了都城,丢了贵妃,连皇位都丢了。
但……是怎么丢的呢?
杨国忠听得耳朵边嗡嗡作响。
搞了半天,我还是唯一的坏人。
今天还能出去这个屋吗?
李隆基闭上眼,手上指节握得咯咯作响。
快说快说,朕的皇位是怎么丢的。
朕要逆天改命。
第36章 杨玉环实现离婚自由
===================================
伴随着光幕上安禄山的曼妙胡旋舞, 女神仙剧透了三个大信息,震惊全场。
一、安禄山这种胡人武将能起家,能权势通天,是因为李林甫和杨国忠两任奸臣权相妒贤忌能, 而安禄山造反, 更是打了讨伐奸臣杨国忠的旗号。
二、李隆基会继续听信杨国忠的谗言, 丢掉长安西逃, 赐死杨贵妃。
三、西逃路上,他会丢掉皇位。
当下全场屏息,等着女神仙说清楚,杨国忠又进了哪些谗言?李隆基又做错了哪些事?
【……李隆基在西逃的过程中, 又是如何丢了皇位的呢?这些问题, 我们留到下一期, 直播连线“大王饶命”老师, 相信我,直播连线更精彩, 这期内容就到这里,小可爱们拜拜!】
众人盯着光幕,安禄山大腹便便的胡旋舞瞬间消失,七彩炫光一阵扭动,银白光幕也消失了。
众人都窒息了。
这也太坑爹了吧!
说的不清不楚, 就这么跑路了?
谁知道下一期什么时候来?谁知道会不会是,他们的喉管刚刚被割断,还没来得及闭上眼?
窒息过后, 一看话事人大boss沉着脸, 还没有说话,群众也不方便轻举妄动, 索性先装装傻,活动活动僵硬的身体,喝一口冷透了的茶水酒水,压压惊掉了的魂魄,缓解一下不知所措的尴尬。
李隆基刚刚缓过一口气来。
御花园里依旧是金风送爽,桂子飘香,俨然好像什么也没发生过一样。
但,一切都被砸了个稀巴烂。
李隆基尽量不露痕迹地瞟了一眼杨贵妃,恰好正对上贵妃的眼神。
他希望的是,杨贵妃依旧露出牡丹花一样明媚的笑容,像一只美丽的蝴蝶,像一只可人的小鸟一样,飞到他身旁。
可是杨贵妃既不像蝴蝶也不像小鸟,还是像一柄出鞘的利剑。
她冷冷地回瞟了他一眼,眼中是寒冰一般的凛冽决绝。
李隆基叹口气。完了。一切都回不去了。
用不着他先下手惩治祸国妖妃,这祸国妖妃先不要他了。
李隆基生平第一次,感到了失措和茫然。
当务之急,是该干点啥呢?
他略带茫然地四下环顾着。
好像是……杨国忠罪大恶极,是一切事故的始作俑者?
* * *
杨国忠极力瑟缩着身体,还是没有躲过李隆基闪着寒光的视线,他反客为主,索性抢先一步,跪在了阶前。
“圣人,微臣自知罪不可赦,但请求多活些时日,戴罪立功。”
杨国忠此人,从市井小人混到一国丞相,虽说是靠裙带关系坐上了天梯,但本人终究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语言从来都是武器,不管是为了杀别人,还是为了保自己。他这么一句话引导,旁人自然会想到,虽然不能指望他立什么功,但是他这个人,并不是完全没有用。
他这脑袋,暂时就算保住了。
有人已经在想,能拿他干什么用了。
是把他杀了祭天,给安禄山助助兴?还是把他绑了送给安禄山,由他亲手宰杀,发泄一下愤怒?
杨玉环这时候也不甘落后,上前一步,跪在了阶前。
大家都以为,她是要为杨国忠求情,毕竟杨氏一门,同气连枝。
她若是开口求情,皇帝必然会给她这个面子,毕竟心中有愧,想哄还找不到办法呢。
而帝妃二人,也可以借此和好。
岂不是三全其美。
谁知杨玉环一开口就是:“请陛下允准玉环离宫修行。”
众人一听,完蛋,还是要离婚。
李隆基也是满腔的期许被浇了一瓢冷水,当下强按住怒火说道:“爱妃先别闹,容后再议行不行?”
谁知那杨玉环,也不知从哪拔出一把小刀子来,比划在了自己胸口:“陛下若是不允,玉环即刻自尽,一了百了。”
众人都是大吃一惊,贵妃的性情从来都是那样温婉柔顺,今日这是怎么,变了个人?
其实越是天真柔顺的人,一旦发觉上了大当踩了大坑,越是会心碎得彻底,决绝决裂,再也不可转圜。
李隆基何等聪明之人,自然看明白了贵妃此时的心志,被逼无奈,眼中闪现点点泪花:“爱妃一定要这样逼迫朕?如今打仗了,外头兵荒马乱,你能到哪里去?不若这样吧,宫中也有道观,你且住下,日后之事,慢慢再议,如何?”
李隆基一代雄主,活到五十余岁,听说自己要丢都城,丢皇位,都没有落一滴泪,而杨玉环决绝离去,他却忽然抵受不住。
杨玉环见他眼中闪现泪花,满腔的愤怒不甘,忽然都化为一片苍凉。
眼前这个男人,在大难临头的时候,要推她出去挡刀,拿她当替罪羊杀掉平息民愤。但是在这之前,他也并非全然无情,对她并非全然没有爱护依恋。
当下她收起刀子,也收住眼底的泪,拜了一拜:“谢陛下成全。”
最后的拜别之后,她站起身,挺直了腰身,头也不回的离去了。
从始至终,没有再回过头来看过一眼。
* *
李隆基目送了杨玉环的背影许久,方回过神来,将目光凝注在杨国忠身上。
杨国忠吓的闭了眼,心中怒骂着杨玉环。
这个娘们,一点亲戚情分都不讲,也不替自己求求情,只顾着闹离婚,这下李隆基还不得迁怒自己,搞不好,不会来个活剐凌迟吧?
他一身冷汗睁开了眼,李隆基的脸色不辨喜怒,问了一句话:“你好好想一想,你要说些什么话,谗言误国?你是打算陷害哪个忠良武将,害得朕离开了长安?”
杨国忠如何敢接这话,赶紧的磕头求饶,一个劲儿的口称不敢。
李隆基叹一口气,让高力士颁布圣旨:“杨国忠谗言误国,革丞相职,着杜甫,接任丞相。”
满院子的皇亲贵胄,目光全部凝注在了杜甫身上。
目光既羡且妒,满腔的不忿。这人可真是坐着天梯,直接飞上天了。
此时的杜甫,非但没有喜悦,心情比杨国忠也好不了多少,和杨国忠一样,一身冷汗,湿透了重衣。
在此之前,你要问杜甫想不想当官,想不想当大官,当丞相,位极人臣?
那不用问。
每一个寒窗苦读的读书人,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位极人臣是终极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