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这也并不意味着,我们只能袖手旁观了,在力所能及又不会危及己身的前提下,能做一个正直、善良而又充满热忱的人,这是件好事,更是一件幸事。
像是静静刚才的问题,我的答案是,我们无法和红.卫兵、革委会相抗衡,但是,我们可以想别的法子来帮助自己想帮的人。
现在,全省城,几乎有一多半儿学校的老师都遭到了迫害,无论这伤害,到底是来自革委会,还是来自农场劳改带给身体的沉重负担,总之,这伤害都是不可逆的。
剩下的人被清算,只能说是早晚的事情,那么,为了不成为刀俎鱼肉,聪明人的做法就应该是,在他们的成分没有改变以前,对着组织主动提出下放插队。
一来,农村的生活环境要简单一些,总比留在城里应付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要强得多吧。
再者,农村的干活儿强度,多少还是比农场劳改要轻一些的,总比扛到最后,还是进了农场要好吧。
更何况,既是主动提出下放,思想觉悟摆在这里了,组织上多少也会考虑到这一点,在划成分的时候,这就是个加分项,好歹,不用让一家子被打成黑五类了。
这个呢,就叫做先下手为强,你们呀,学着点儿。”
于强嗫嚅着嘴唇,想要说些什么,但终究是没有开口说话,他是已经工作的人了,总比这三个还在念书的娃娃,知道的事情要更多一些。
基于此,他怎么可能听不出来,徐元这是故意在给静静指明路呢?
说实话,性子有些温吞的于强其实是个偏向保守的人,帮助知识分子?哪怕知道他们大多数人都是无辜清白的,可是,他依旧没那份勇气。
毕竟,他不是孤家寡人,身后还有爷奶、爸妈他们呢,总得为家里人考虑一二吧,这要是万一他帮助知识分子的事情被别人知道了,以后,他们家哪儿还能有安生日子过?
于强到底是一位好兄长,他自己不敢也不愿去冒险,却无意阻拦妹妹想去做的事情,只是叮嘱道:
“如果说,你想把这条路指给你的老师们,也别自己露面儿,写张纸条找人递过去就行了,哦,对了,纸条上的字迹也得变一变,免得事情被人知道了,顺藤摸瓜地找到你身上来,到时候,咱们家可就要遭殃了。”
于静亦是顾虑着家里,这才在徐元的话说完以后,沉默了片刻,哥哥的支持,对她来说无疑是一针强心剂,让她多了不少勇气。
当然,她也没打算凭着一腔勇气、脑子一热就去做这件事情,到底事关重大,也得征得爷奶、爸妈他们的同意才行。
何况,她一个没有经验的学生,做事情难免有所疏漏,告诉家里人,正好,如果大家都同意、伸手拉老师们一把的话,也能帮着她把略显粗糙的实施方式查漏补缺一番。
“哥,元元哥,谢谢你们!”于静知道他们多叮嘱了几句,都是一片好意,赶忙出声道谢,至于找谁去做给人传话的活计,自然也都该由她去思考安排了。
第42章 帮助
亲戚们在徐家吃了两顿饭, 等到要回家的时候,于晚菊往他们各自提来的网兜里面搁了六个白面馒头,这是回礼。
虽然馒头的大小跟国营饭店卖的那种没办法相提并论, 可到底是用白面做的呢,这份回礼的分量也不轻了。
六个只是于晚菊的讲究,取自“六六大顺”之意,像是条件一般些的人家, 没办法拿出那么多白面来, 那就只能减少回礼的数量,或者干脆用二合面来蒸馒头了。
回家的路上,黄国辉媳妇儿王燕就在那儿说呢:“咱姑她婆婆, 可真是够大方的, 今天去了三家客, 这就是送出去十八个白面馒头了, 那么多白面,够咱们一家子吃好几顿了呢。
还有今天中午的菜, 那叫一个丰盛,之前,我跟着爹妈去过一次国营饭店,吃了一碗肉丝面, 一直到现在, 我都觉得, 那碗面是我这辈子吃过的最好吃的东西。
谁知道,咱姑她婆婆的手艺一点儿也不比国营饭店的差, 吃饭的时候, 大家都在那儿抢菜呢,也没人舍得浪费时间来说话。”
王燕啧啧称赞道, 回想的时候,似乎饭菜的味道都还在嘴边打着圈儿呢。
闻言,黄国辉却是有些心疼地抓住了她的手:“燕儿,我争取今年提一级工资,到时候,咱们手头宽裕点儿了,我就带你去吃更多好吃的东西,让你坐在国营饭店里面,想点什么就点什么菜。
你放心,我一定会好好工作,让你过上好日子的!”
王燕脸上一红,赶忙挣脱开他的手,眼神有些嗔怪,可是又掩饰不住其中的喜悦:“我知道,我也相信你。
但是,这还在街上呢,别拉拉扯扯的,被人看见了不像话。”
这时候对男女关系盯得尤其紧,哪怕是两口子,走在大街上亲密一些,也会被过路的人或者革委会的人说教一顿,王燕这也是不想给黄国辉惹麻烦。
“嗯,我记着了。”黄国辉还不至于分不清,这到底是为他好,还是在嫌弃他呢,脸上露出一抹讪讪的笑容,不由得抬手摸了摸后脑勺,如是说道。
记着归记着,下次还是会犯,是吧?王燕已经十分自觉地替他补上剩下的话了,毫无威慑力地瞪了他一眼,却是自己先破功、憋不住笑容了。
小两口之间,尽管隔着些距离,但是,他们之间的那种弥漫着粉红色泡泡的氛围,明眼人只需看一眼就能明白过来了。
这边,小夫妻两个甜甜蜜蜜着往家走去,而另外一边,已经回到自个儿家的于明顺,却是被自家闺女的话弄得一惊。
现在跟知识分子沾上关系,可不是什么好事情,甚至,相亲的时候,老师这份正式工作的吸引力,还比不上在国营小厂里面当个临时工呢。
可是,就在这样的环境下,自家乖乖巧巧、文文静静的闺女,却是摆出了一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架势,跟他讨论起想要帮助她小学语文老师的事情来了。
于静的小学语文老师姓曾,上小学的那五年,都是曾老师教她语文的,这位老师温柔、细心、认真、负责,正是在他的引导下,于静对语文、对写作才会越来越感兴趣的。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优秀的老师,上大学时写的一篇文章被人翻出来以后,尽管没有确凿的证据可以证明,他的思想存在右的倾向,但是,革委会那群疯狗,还是以此为由,把他调去打扫校园卫生了,还美其名曰“都是为学生们的学习做贡献嘛”。
随后,没两天时间,革委会一个小头头的妹子就被调来当语文老师了,这其中的门道,自然不必多说。
于静都已经上初中了,严格意义上来说,小学老师前段时间出了事,跟她是扯不上什么关系的,就算冷眼旁观,也绝不会有人说三道四的。
毕竟,因为这场清洗,儿子登报和父亲脱离关系的事情,早就不稀罕了,假如于静过后能悄悄去曾老师家里慰问一二,再提上一两样东西,那就是非常有良心的人了。
只是,于静忘不了曾老师把他的书一次次免费借给她阅读的事情,她也忘不了,每次她看完一本新的书以后,都会在本子上记录下自己的感想,大着胆子拿给曾老师看的时候,他那一句句充满鼓励又不失指点的话语。
所以,她想试试,像元元哥说的那样,给曾老师提个醒,指一条路出来,哪怕曾老师有自己的坚持、不愿意离开学校,至少,她也做到了自己能做的事情,问心无愧。
于静是个不折不扣的乖乖女,她并不知道,该怎么做才能不引起革委会的注意,又能帮到曾老师呢,能想到的办法,就是求助她爸妈了,正好,这件事情本身也得征得爸妈的同意。 也不等于明顺问起,于静就把徐元的那一番话复述了一遍,只字不差,当然,也少不了于强坐在一边、时刻补充着的缘故。
认真地听完以后,于明顺不得不承认,徐元说的,还真有几分道理,在城里被排挤着没了容身之地,那就先退一步到农村去嘛,尽管以后回城怕是有些艰难,但最起码,人还活着呢,一家子平平安安地在一起,这不比什么都强?
“成,我知道了,这事儿我来办吧,你呢,就好好学习,该上课就上课,你要是能考上中专,咱们家也就算是,终于出了个文化人了。”
于明顺偶尔去送闺女上学的时候,和曾老师打过几次照面,对他现在的处境,也是颇为同情的。
但是,同情归同情,他做事情总得优先考虑自己的家人,必须得想个稳妥的办法再行动,而且,闺女的心思绝不能全放在这件事上,她还是得先把知识学扎实才行。
对着一双儿女,于明顺向来都是一视同仁的,甚至,因为儿子于强要继承家传的厨艺,对他反而要更严格一些。
所以,于明顺就把考大学的希望寄托在了闺女身上,现在高考取消,那,能考上中专,也是相当了不起的啊。
于静抿唇一笑,也没说自己有几分把握这样的话来,只能说,她会尽自己最大努力的。
至于曾老师的事儿,她相信,爸既然答应了她,就不可能食言,只希望,她做的这点儿微不足道的小事情,能够救曾老师一家人逃离苦海吧!
从大年三十到初三,接连四天时间,徐家人其实都没怎么闲下来过,眼瞅着又要开始上班了,初四这天,一家人总算是好好地歇了歇。
早中的两顿饭,于晚菊也没弄得特别丰盛,十分难得地,给家里人凑活了两顿。
当然,徐家人并未因此而心生抱怨,甚至在他们放假的这几天,也是尽量多帮老太太干些活儿,让她稍微轻松一点儿。
毕竟,于晚菊才是从年头忙到年尾的人,哪怕他们礼拜天放假,她也不能撂下家里的这一摊子事。
等到了晚上,却是没了于晚菊的发挥余地,徐来福大手一挥,直接带着全家人,带着礼品,上门拜年去了。
街道办孟长德孟主任的家里肯定是得去一趟的,县官不如现管嘛,何况,上次徐元被下乡的事情,还多亏了孟主任帮忙呢,徐来福是出面送了谢礼不错,可是,徐元这个事主也总得露个面儿、感谢人家一番吧。
在孟主任家里没坐多久,徐家人就提出了离开,之后,就去了徐来福的老兄弟李立军的家,三样礼品自然是少不了的。
倒不是说徐家人钱多得没处花了,上赶着去给人家送礼,只是,这种联络感情的举动,那是绝对有必要的,再深厚的感情,也会随着时间流逝、少了走动,而慢慢变淡了啊!
新年就该有新气象,哪怕身上穿着的还是那一套工服,可是,已经被于晚菊洗得干干净净的工服,配上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那种精气神儿十足的样子,一下子就让人感觉到不同了。
第43章 合伙
徐元到办公室的时候, 林东正都已经来好一会儿了,他家离得远,早上从家里直接过来, 担心自己迟到,就提早走了半个小时,这不,成了第一个来办公室的人。
新年新气象, 对于职工食堂来说, 亦是如此,年后第一天上班,总得给工人们吃点儿好的, 让大家更有干劲儿才是。
所以, 哪怕食堂存的干菜已经不多了, 可是, 过了年,就总觉得春天也要不远了, 食堂也就大方了一回,今天的早饭是香菇猪肉馅儿的包子。
虽然馅里的猪肉并不多,只能尝出来一点点肉味儿,包子也不是全用白面做的, 可是, 包子到底跟平时最常吃的馒头是不一样的, 大家伙儿还是很希望能换换口味的。
徐元从走进厂子,一直到坐进财务科办公室, 路上遇到了不少行色匆匆的工人, 手上都拿着两个包子。
林东正在家已经吃了早饭,是看到别人手上拿的包子时才反应过来的, 对着徐元说道:
“早知道今天食堂要蒸包子,我就来厂里吃了,唉,失策了!”
饭票是有使用期限的,但是,并不会限制你在哪一天或者哪一顿饭使用,只不过,大家心里也都有一杆秤,同样一张饭票,用来买包子油条,和买野菜团子,这能一样吗?
当然,林东正也就是跟徐元念叨了这么两句,俩人认识了这么长时间,关系越来越好,他也知道,徐元不是爱在背后说三道四的人,嘴严实着呢。
不像田家瑞,俩人初进厂的时候,因为年龄相仿,有一阵子也是走得很近的,之所以慢慢疏远了,就是因为林东正发现,他随口跟田家瑞说过的话,后脚就传到别的科室去了。
也不知道,这么个大男人,怎么就能跟个碎嘴的婆娘一样,嘴上把不住门儿呢,林东正百思不得其解,但是,行动上却是慢慢地减少了跟田家瑞的来往。
同样的,徐元还是信得过林东正的人品的,眼下正好科室里只有他们俩人,他有个事情,想要问一问林东正呢。
“林哥,我刚进厂的时候,看过咱们食品厂的一些文件,听说,咱们厂长注重研发新产品,鼓励大家集思广益,有新点子可以送到技术科去,被采纳了的话会有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