眨眼间,便是认真求学的三年时间过去了。
“徐元!你工作决定好了没?系主任向来看重你,他有没有跟你提过,来咱们学校要人的,都有哪些单位啊?” 徐元正往食堂走去,他下午还有事,在食堂里吃饭,简单、省事、快,谁成想,身后突然冲出来一个人,胳膊直接搭在了他的肩膀上呢?
事实上,临近毕业,这样故作亲密、来找徐元套近乎、想从他口中探得一丁半点儿消息的人,已经不是第一个了。
徐元在心里第九次叹气,脸上的笑意却是不变,打着太极道:
“分配工作单位这么重要的事儿,老师怎么可能让我知道呢?况且,我也是局中人,你这未免也太高看我了吧!”
见着徐元脸上有些无奈,来人讪讪地放下了搭着他的那只胳膊,嗫嚅着嘴唇道:
“我这不是想着,你是主任的学生,关乎你将来在哪儿工作的大事,他肯定会提前跟你通气儿的嘛!”
是的,上了四年大学,徐元多了一位老师,要说好处,那肯定是有的。
不管是超出同学们一大截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成绩,还是发表在相关期刊报纸上的两篇文章,亦或是被老师带着参加各个重要的论坛会议,都足以让系里的同学乃至这几届的师弟师妹,对他羡慕不已了。
至于弊端嘛,且看这阵子来找徐元探听消息的人络绎不绝,就可以窥见一二了。
当然,有得必有失,徐元还不至于得了便宜卖乖,因此而抱怨这小小的麻烦。
“大家都很关心自己毕业以后会被分到什么单位去,这事儿我已经跟老师提过了,估计要不了多长时间,大家就能知道了,不用太心急,咱们复大的学生,还是很抢手的!”
老调重弹地宽慰了两句,成功将人打发走,徐元这才继续往食堂的方向走着。
刚走到门口,便看见正在那里等候着的曾书瑶了,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她格外显眼。
徐元和曾书瑶都生得一副好相貌,学习成绩优异,还是夫妻关系,在整个复大,也是有不少人知道他们的。
当然,读大学的这几年,两人也不是没有遇到过诱惑,最大胆的,当属文学系那个男同志了,一连给曾书瑶写了一个月的诗,毅力可见一斑。
只可惜,他们夫妻俩都是心志坚定的人,即便遇到了更优秀的异性,也能在诱惑面前坚守住底线,因此,“夫妻恩爱”的佳话,也时常被不少认识他们的人用来调侃。
“书瑶,等久了吗?”十分有眼色地接过曾书瑶手里的书,徐元说着话的同时,牵着她往里面走。
78年12月召开的那场会议上确定下来的方针政策,让国家的经济越发充满活力,年轻人、包括大学生受到开放氛围的影响,在校园里牵手什么的,早就不会引人注意了。
第109章 分配
夫妻俩在食堂吃饭的时候, 顺便谈到了工作分配这个话题,事实上,这也是学校里最近被热议的话题之一。
“我的学习成绩在班上一直都是排在前面的, 又有系里的老师推荐,我应该会被分到省医院去,正好,省医院离咱们家也不远, 住家里头, 每天可以骑着自行车上下班。”
曾书瑶是个主意正的人,决定要当一名好医生,这几年就从没有放松过学业, 即便和徐元搬出来租房住了, 也依旧自律。
她的努力, 是被系里的师生都看在眼里的, 如果真被分到了秦省医院这样的好单位,应当也不至于惹来旁人的嫉恨。
相比之下, 徐元的学习成绩就要弱上一些了,倒不是他不够聪明,只是,随着国家政策的放开, 眼看着整个市场渐渐充满活力, 练摊儿的人层出不穷, 徐元终究还是没能抵得住诱惑,跟一个本地舍友, 合伙做起了服装生意。
当然, 明知道政策会在这两年又迎来一波收紧,徐元自然不会让自个儿站在风口浪尖上、成了靶子, 所以,他们的服装生意在整个沪市,只能算是小打小闹,并不惹眼。
只是,最近这段时间,徐元跟合伙的朋友不免闹了些分歧,毕竟,服装生意在沪市,而徐元,是要回秦省工作的,这摊子生意,总得交出去吧。
徐元思忖着,虽然不知道政策收缩、投机倒把迎来严打的具体时间,但是,耽搁上小半年的生意,总好过冒险、最后落得人财两空吧。
不过,他的真正理由没办法宣之于口,而摆在明面上的理由,对一个喜欢赚钱的人,又没有足够的说服力,最后,对方提出,愿意拿出一笔钱来,买断徐元在服装生意里的占股。
在食堂里,徐元只是跟曾书瑶提了两句,让她知道这个事儿,回家以后,才详细把这事儿又说了一遍。
曾书瑶不怎么插手徐元生意上的事情,只知道他跟人合伙的生意蛮赚钱的,以至于徐元这两年花钱越发大手大脚了,逢年过节的,动辄带她去百货大楼买上一堆东西。
但是,这门生意到底有多赚钱,曾书瑶心里其实没有概念,直到徐元说出一个数字,她这才被吓了一跳。
“五千块?他愿意拿出五千块来买断你那部分占股?”
五千块是个什么概念呢?这么说吧,直到九零年代初,“万元户”都是比较少见的,更何况是八零年代初的现在呢。
徐元和曾书瑶夫妻俩要是没辞职来上大学的话,以他们俩的工资水平,不要孩子,不吃不喝,也得五年时间,才能攒下这么多钱。
所以,也难怪曾书瑶听到这个数字,就这么吃惊呢,毕竟,这笔钱数之大,实在是出乎她的意料了。
小两口之间,管钱的事儿,一直都是由徐元担着的,谁让他是财务科的呢?在管钱这方面,应该比曾书瑶更擅长才是。
而曾书瑶也并不介意这个,反正,想买个什么东西,家里能拿得出钱,这就足够了,因此,直到现在,她也不清楚,存折上究竟有多少钱。
徐元把存折找出来,亮给她一看,俩人在沪市生活的这几年,花销的确比在秦省的时候大了许多,但与此同时,徐元挣的钱也多啊,此消彼长之下,徐家存折上的数字,依旧是噌噌噌往上涨着的。
这会儿,知道了自家的家底有多厚,曾书瑶终于不再为“五千块”那个数字而吃惊了,只是在心里一盘算,眼睛亮了起来。
“也就是说,你要是真把服装生意让出去,五千块拿到手,咱们家就成万元户了?”
饶是曾书瑶不怎么看重钱财,此刻也忍不住对“万元户”这个名头心生向往。
“是啊,我白天也跟老师聊过了,他想推荐我进秦省计委工作,到时候,咱们俩一块儿回老家,这摊子生意,肯定是顾不上了!”
跟曾书瑶说着话的时候,徐元心里的那团乱麻渐渐被梳理清楚,也终于定了主意。
第二天,徐元就去找他的合伙人,签了一份儿说明,拿到了五千块,以后,那摊子服装生意,跟他就再没有关系了。
不过,看在这两年的合作还算愉快的份儿上,也看在他们俩这几年的交情的份儿上,最后,徐元还是多劝了一句,让对方警醒着点儿,多注意市场上的动向,提防政策变动。
对方有没有听进去这番话,徐元不知道,但总归,他尽到了自己的一番心意,往后,哪怕出事儿,也无愧于心,这就足够了。
忙完了这件事情,徐元和曾书瑶都被学校领导找去谈话了,又过了几天,恢复高考以后的第一届大学生们,毕业后的工作分配情况,总算全部张贴出来了。
校领导是根据个人户籍所在地、意向单位、平时表现、家庭情况、各招聘单位要求,综合考量之后确定的名单。
毕竟是第一届毕业的大学生呢,临到送走的时候了,领导们当然也不希望出什么岔子,在分配工作的时候,尽全力做到了尽善尽美。
即便有个别人对自己分配到的单位不太满意,学校这边也能合情合理地驳回对方的更多要求。
等到毕业论文答辩通过的时候,学校里已经听不到关于工作分配情况的些许争议了,而徐元和曾书瑶夫妻俩,也在跟各自的老师同学告别之后,踏上了回家的路。
尽管小两口打电话回家的时候,说过不用人接了,但是,出了火车站以后,俩人还是一眼就看到了在那里不知道等待了多长时间的家人。
“爸,妈!”没错,徐进生和黄卫英撂下工作,专程请了假,来接俩孩子了。
这会儿,无需多说什么,徐进生一个箭步上前,从儿子手里接过一个大包袱,黄卫英也是同样的动作。
当然,徐元和曾书瑶上了四年大学,就算临走之前,把能卖的、能送出去的东西全处理了,剩下的行李,依旧不可能是他们俩人轻松就可以拎回来的。
所以,早在出发之前,俩人便去邮局,把那些行李往家里寄了,现在拎着的包袱里,装着的都是些贵重物品,以及带给家里人和亲戚朋友的礼物。
徐进生两口子各骑了一辆自行车来的火车站,这会儿,刚好两人一辆车,徐元骑着自行车,跟在后头,没用多长时间,就到家了。
徐家老两口在家里已经等待多时了,现在市场渐渐放开,街头上光明正大卖东西的人也多了不少。
尽管在供销社等国营单位,买东西依旧是要票的,但是,市面上不要票的卖家更多,而且,卖的东西不仅便宜,质量还更好。
所以,得知孙子和孙媳妇儿很快就要毕业回家来了,于晚菊一早做好了准备,不仅把小两口的房子打扫得干干净净,甚至还专门换上了新买的床单。
今天一大早,还去割了两斤肉,买了一条鱼,等徐元他们到家的时候,登时就闻到了这股香味儿。
不得不说,尽管曾书瑶和徐元做饭的手艺,经过这四年时间的历练,已经是相当不错了,但是,跟于晚菊的厨艺比起来,那可就远远不如了。 闻到这股肉香味儿,刚一进门的徐元,很是没出息地咽了咽口水,然后,肚子发出一阵轰鸣。
他僵在了原地,倒是徐家的其他人,一个个乐不可支,而曾书瑶这个当人媳妇儿的,则是笑得最大声的那一个。
徐元冲着他奶瞥去幽怨的一眼,干脆破罐子破摔了,就当他许久没有回家,难得彩衣娱亲一次吧!
“奶,能开饭了吗?”安抚似的拍了拍肚子,徐元问道。
笑过之后,老太太心里剩下的,就只有对自家大孙子的心疼了,赶忙点头道:“能能能!行了,开饭吧!瞧瞧这俩孩子,比上次回家的时候,又瘦了一些!
不过,以后你们俩在家住,奶保证,用不了两个月,就能把你们俩的肉给养回来,放心吧!”
第110章 全文完
带着礼物, 去亲戚朋友家里都坐了坐,叙旧之后,徐元和曾书瑶去工作单位报道了。
曾书瑶倒还好说, 医术水平怎么样,给人治病的时候就知道了,同事当然不会着急着把人给得罪了,因此, 第一天上班的时光, 还是很愉快的。
徐元这边的情况,就正好颠倒过来了,毕竟, 他虽然是复大这样的重点大学毕业的, 但到底, 在计委这个部门里, 还算是比较年轻的。
之前也就是在一个小厂子的财务科干过几年会计罢了,就凭着这点儿工作经验, 直接“空降”到计委来了,看样子,还深受领导重视,这搁谁身上, 心里能平衡啊?
不过, 徐元并不在意大家伙儿隐隐散发着的冷淡疏离态度, 只要他上前去问的时候,人家愿意回答他, 这不就行了吗?至于说跟同事处好关系, 这又不急在一时?
因此,把入职报到的事情弄完之后, 徐元又去问了下房子的事情,下午,就待在自个儿办公室里,了解本单位的基本情况了。
当然,因为一时半会儿还分不到房,租房住的话,徐元也得趁着休假的时候,才有时间去寻摸,所以,暂时,他们夫妻俩依旧是得住在家里头的。
下班的时候,徐元骑自行车去省医院接上了曾书瑶,顺路买了一只烧鸡,这才回到了家。
徐家六口人,有四个正式工,就算没有存款垫底,以当前的工资水平,也足够家里人生活得很好了。
所以,看到烧鸡的时候,长辈们并没有嘟囔着“乱花钱”“大手大脚”之类的话,反倒是觉得俩孩子在外面待了四年、吃了不少苦,当然要多吃点有营养的东西,好好补一补身子。
说起来,俩人自个儿“当家做主”的时间久了,现在又重新回归到长辈们的眼皮子底下生活,一时半刻的,自然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
好在,有了矛盾,慢慢磨合也就是了,倒不至于为着一点儿小事、整天吵吵嚷嚷的,因此,回来住了俩礼拜,曾书瑶并没有觉得有任何不顺心的地方。
不过,长辈们体贴不提,却不代表着,徐元和曾书瑶也能就这么得过且过下去、没个计划。
毕竟,他们俩算起来,也是奔三的人了,同龄人中,孩子都上小学了的人比比皆是,他们俩的进度,可是落后了不止一丁半点儿。
这晚,小两口进行夫妻间必要的交流之前,先是来了一场对话,确定了“顺其自然”的方针,于是,刚领到手的计生用品,就这么被毫不留情地扔到一边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