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古代,腹黑将军爱种田——世间百味皆是你【完结】
时间:2023-08-14 23:10:20

  所以很感激张家人,不等一家老少走近,就有出声打招呼的。
  “是啊,昨天吃了橡子面的面条我喜欢得紧,就来捡些存着。”老爷子回道。
  “呦!我说三大爷,你家也不缺粮食,还来跟我们抢这口吃食呀?”
  身后响起一道尖酸刻薄的声音,不用看就知道是那懒货宋氏。
  这货也稀奇,今天居然上山来了。
  “这山是村里的,山上的东西谁捡是谁地!我家咋就不能捡了?”唐氏见公婆不便和晚辈计较,便把话接了过来。
  “再说了,这橡子面是我婆婆费劲巴力的折腾出来的。
  又把方子交给村里,让你们学会制作橡子面,我们为什么不能捡?
  我们家人好说话,还我们家好欺负?”
  宋氏见唐氏火力全开,悻悻的走开了。
  村长媳妇听宋氏又说那些不中听的话,紧走几步领着张众人去了别处。
  “三叔三婶,两位弟妹你们别介意,宋氏那人说话不中听,别理那糟心的玩意儿。
  这边橡果多,人也少,咱们在这捡。”村长媳妇做事公正,村里女人有什么小纷争都找她去给评理,相当于现在的妇女主任的存在。
  一点小插曲过后,每个人都飞快的捡着地上的橡果,就像捡慢了橡果会跑一样。
  还有那淘气的小子爬上树用力摇晃树枝,顿时树下下起橡子雨。
  村民们苦了半辈子的脸上,终于出现了久违的笑容。
  下午未时左右,大黑山外围,橡果都被捡的差不多了。
  每家每户最少捡了一二百斤,人多又勤快的人家则更多。
  别看橡果颗粒小,但是出粉率很高,一斤能出六七两粉。
  捡了几百斤橡果的人家,多了几百斤粮食,大家脸上都是掩饰不住的喜悦。
  下山前,村长媳妇又交代一众村民说道:“大黑山外围捡差不多了,有想往山里面去捡的最好几家合伙,能全村一起最好。
  找几个机灵的放哨,有危险就通知村里人,千万不能独自行动。”
  大黑山里有野兽,村里人都知道,村长媳妇怕村民为了口吃的,冒险独自进山,交代一遍又一遍。
  “行,有想进山去捡的就明早卯时在村长家集合。
  家里有家伙的都带着点,万一真有野兽也能抵挡一下。
  我们去的人多没准野兽来了也是给我们送肉吃的,哈哈……”一个高大的汉子,小名叫嘎子,带了个头,大家也都赞成他的说法。
  “家里老人孩子就别去了,在家的把今天捡的果子,处理出来也方便储存。”村长媳妇又提醒道。
  大黑山延绵百里,据村里老人说,没人能穿过大黑山,大山深处狼虫虎豹多不胜数。
  以往灾年也有狼群、野猪下过山,祸害庄家,咬死了不少人。
  所以村里人很少往大黑山深处去,只在外围打柴挖野菜。
  村里五十多户人家,老少六百多口人,人虽多,但是山上的橡树也多,韩韵家都是劳动力,一天也捡了三四百斤橡果。
  下山到家后陆续有村里的伯娘、婶子来找王氏学制作橡子面。
  人多力量大,村里来的人边学边帮忙,也就一个多时辰,家里的橡果就都剥完了壳。
第十八章 梳妆匣
  几个身体好点的婶子,轮换着帮忙把浆磨完才回,顺便把石磨借走了。
  石磨也是贵重的生产物资,一般的家庭置办不起,村里也就那么几家才有。
  以往米磨的少,拿过来磨就行。现在每家都几百斤的橡果,不好打扰张家休息,所以把石磨借走,回家用。
  “爹,镜框做好了吗?”见有人帮忙,也用不到她韩韵就来找她爹了。
  “好了。不过我没做镜框给配一个梳妆匣,这匣子还是去年镇上刘家小姐要成亲,刘老爷让我给打的一套檀木的梳妆台。
  我刚把梳妆盒做好,就传出刘家小姐去庙里还愿,回来路遇劫匪,结果一家三口都丧了性命。
  这匣子也就成了无主之物,本想给你娘用,你娘嫌晦气。
  这匣子用料好,没舍得贱卖,平常人家也用不上这么好的木料,就留到现在。
  你奶让我做梳妆镜的架子,我就想起这个匣子来了,大小正好,稍微改动一下就行。”张树君和女儿说起匣子的来由。
  只见那红褐色的梳妆匣,正面对开两门,门内装抽屉数个,抽屉里可以放头饰和一些基本的梳妆工具,如簪子、金钗、木梳等。
  四面装围栏,前方留出豁口,正中装上镜子。
  雕刻精美的梳妆匣,用的时候镜子可以支起来,不用也可以折叠。
  就连在现代见过很多精美家具的张韩韵也对这个精巧的梳妆匣爱不释手。
  “爹,您这手艺真是好的没话说。
  这块小玻璃镜配上这个梳妆盒,一下就把档次提高百倍不止,肯定能卖个好价钱。”韩韵真心的夸赞自家爹的手艺。
  看着闺女抱着梳妆匣,细细打量的样子,不由说道:“你要是喜欢就留着自己用吧,咱家不缺银子花。”
  “那可不行,我还想拿这玻璃镜卖银子呢。”想起弓弩赶紧把图纸拿了出来。
  “爹,你不是说附近有山匪吗?看看能不能做出这个弩箭来,做几个打猎用或者防身都可以。”
  张树君接过图纸一看,震惊了,这个图纸上的弓弩,明显是一个杀伤性很强的武器,而且零部件都标注了尺寸,细节清晰。
  “这图画的太好了,精妙绝伦!简直就可以用巧夺天工、心思巧妙来形容。
  弓弩打造出来,说能以一敌十也不为过。
  我把这个梳妆盒再刷一遍清漆,然后就做着手打造弓弩。”张树君脸上也露出了对武器的渴望与狂热的神情。
  毕竟男人对武器和车都没有抵抗力,更何况是没接触过武器的男人了。
  天都黑透了,村长赶着牛车载着二叔和一牛车的东西回来了。
  两个人都面露喜色,红光满面的,远远的就听村长对爷爷报喜。
  “叔,喜事啊!天大的喜事儿。
  县令老爷尝了橡子面后,大大的夸赞了一番,当时就把橡果处理方法上报给朝廷,又大肆推广出去了。
  咱们县附近村子,都派了衙役把制作橡子面的方法传授给各村,还要给琢磨出橡子面处理方法的婶子封赏呢。”
  “制作橡子面的方子,能得县令老爷的青眼,也不枉你我费了这番心思。”老爷子心里也高兴,这份高兴与是否能得到奖赏无关,而是身为大华国百姓能为国家做出一些贡献而高兴。
  人嘛,不论是平头百姓还是身居高位,都有那种爱国的情怀。
  这边张树立卸完车,拿着买回来的东西就着手研究制墨去了。
第十九章 制墨
  制墨主要工序有炼烟,洗烟、和料,制作,晾干。
  炼烟:用不完全燃烧的方法,从油脂中提取烟尘、油份、灰份。
  炼烟的同时将牛皮洗净,切好,放入大锅小火慢熬。
  再按比例加入防虫、防腐的药材、香料,熬制成胶。
  慢慢加入烟料,揉和均匀,再锤打百下,捶打的越久越能使烟料和胶更加融合细滑。
  再放入张老大早就雕刻好的梅、兰、竹、菊模具中,按压成型,制成坯料,后风干待用。
  叔侄二人忙活了几天,经过几次配比失败后终于成功制出第一批墨条。
  墨条干燥好后,拿在手里的感觉坚实细腻有光泽。
  迎光看去,黑色里面泛出青紫色的光,没有裂痕,还有淡淡的檀香的味道。
  张树立迫不及待的跑去书房试墨。
  用砚滴将水滴入砚台,重按轻推,慢慢研墨。
  沾墨,下笔书写时笔下轻盈,运笔灵活,不粘、不涩、不滞,墨迹易干而黑亮,不脱色。
  “哈哈……好墨好墨呀!没想到我张树立有生之年也用上了如此好墨。
  而且还是我亲手制作出来的,哈哈……”张树立欣喜之意溢于言表。
  “爹、娘,我成功啦,我成功了,我成功制出上等的好墨!哈哈……”几天后在张家就发生了这一幕。
  张树立激动的都有些癫狂了,想当年考上秀才都没见他这样过。
  其实也难怪他会如此激动,原来只是想读书走仕途。
  读了二十几年的书都没什么成就,而制墨只是失败了几次就做出这等好墨,是谁可能都把握不好情绪。
  拿着写好的字跑进主屋,老爷子看二儿没一点读书人的样子,咋咋呼呼的,三十多岁的人了还一点都不稳重。
  没好气的出声训斥:“大呼小叫的干嘛呢?
  多大人了?还如此不稳重,将来怎能堪当大任?”伸手接过儿子刚写好的字。
  摸了摸,又捻了捻,无浮灰,无颗粒,也没有掉下来的黑灰使手发黑。
  “墨确实是好墨,这么好的东西自己家用有点可惜了!
  应该大批量生产,大批量上市,让所有需要的人都用得上。”
  老爷子见制出了这么好墨,也动了做好做大的心思。
  毕竟这么好的东西只自家用,有点浪费了,有杀鸡用牛刀的感觉,便同自家两个儿子商量。
  “树立以后不走仕途在家制墨,做商户你可愿意啊?”
  “爹,我愿意制墨,做商户,再不下考场了。”张树立肯定的回答自己爹的问话。
  “嗯,好。
  咱们家想要做墨的买卖就得有自家的名号,得取个响亮名字。
  都想想什么名又听好又响亮。”
  张树立说:“墨是韩韵出的方子就叫韵墨吧?”
  “韵墨不响亮,一听就女气。
  咱家的墨是用桐油做的,不如就叫‘张家桐油墨’吧,好听还好记。”张树君提议说道。
  “张家桐油墨不错,让人一听就知道是谁家的,不如就叫‘张家墨’吧。
  这样只要咱们家没人把方子泄露出去,外人就不会知道咱们的墨是用什么制做出来的了,想要仿制也要些时间研究。”张老爷子拍板定下了名号。
  “爷爷,咱们得把每批墨排个编号,一来别人想做手脚也不知道咱们下批货会是什么编号,想做手脚也不容易。
  二来买了墨的人可以凭编号查到是不是正品。让买的人安心,不用怕买到赝品。”韩韵过来凑热闹听见爷爷想做墨的生意,就出了个主意。
第二十章 卖梳妆匣
  “嗯,这个想法不错,那就把编号的事儿交给二丫头了。
  你可好好想想怎么做编号,这可是咱们张家的第一个产业。可得保证万无一失。”
  “爷爷,您就擎好吧,保证把事儿给您办的妥妥的。”韩韵说完还拍拍自己的小胸脯,表示这事儿交给我,你放心。
  “明天咱们就把墨给云泽拿几块,让他送给夫子和要好的同窗。”
  “爹,白送啊?”
  “白送,只让云泽放话说镇上‘书香阁’和县里的‘仓山书斋’里有就行,别的都不用管。”张老爷子嘱咐道。
  决定就明天由张老大带韩韵去镇上送墨再把梳妆匣卖掉。
  翌日,爷俩早早就出发了,去镇里十几里路,又没有载客的牛车,两人也不敢耽搁直奔镇上。
  到了镇上先去了‘书香阁’,进店就有看店小二上前招呼:“二位客官里边请,请问需要点什么?”
  “小二哥,我们来给我弟弟买墨的,给我介绍一下吧?”
  小二见父女穿的虽然没有补丁,但是也就是一般的棉布衣裳。
  一听韩韵说买墨,赶紧把身后架子上的盒子拿过来。
  介绍道:“二位客官,您家中有启蒙的学子就用这普通的墨块就行,这个五百文一块。
  还有这个‘文堂墨’这个一两银子一块。
  这可是咱们镇上最好的墨,您二位来哪块?”
  韩韵拿起一块文堂墨,放鼻尖闻了闻,有点焦臭味儿,块大却没多少分量。
  和老爹对视一眼,心道就这墨都一两银子一块?跟他们家的墨没有一点可比性啊。
  “小二哥,你们这有没有张家墨啊?我弟弟用惯了那款墨。
  他们家的墨写字不卡顿,不涩纸,干的快还不掉黑灰。
  写完字手也不会黑,你家卖有吗?”韩韵假意询问道。
  “没听过张家墨啊?”小二有点迷茫了,什么时候出的张家墨啊?
  小二不知道的是,从此以后,几乎天天有人来买张家墨。
  “我弟告诉了,说镇上就有,你家没有我再去别人家看看吧!”韩韵说完也不再耽误时间,就和自家爹去了私塾。
  把事情交代清楚,两人又去找地方卖梳妆匣。
  打听了几家没有给个好价钱的商铺,都想捡便宜。爷俩又商量着去县城卖。
  “爹,去县城多久能到?今天能回来吗?”
  “咱们租马车去,一个时辰就能到,顺利的话咱们还能在县城里转一圈。
  回来再雇马车,晚饭前就能到家。”张树君表示可以在镇上逛逛再回家。
  一个时辰后‘万宝斋’首饰铺子门前,一对穿着普通的父女在门口嘀嘀咕咕的在商量着什么。
  “爹,你看到那辆马车没?肯定是有钱人家的夫人小姐坐的,咱们就把这梳妆匣卖给她。
  一会儿车里人出来我让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给我打配合。”看老爹点头韩韵放心了,成与不成就看车上是什么人了。
  车辆停稳,走过一个身穿浅绿衣裳的小丫鬟打起车帘。
  只见车内出来一个云鬓高绾,保养得当,雍容华贵,三十六七岁的美妇人。
  韩韵见了就知道是自己心目中的肥羊,啊呸,买主,贵人。
  “哎呦喂!爹我被风迷了眼。
  快把咱家传家的宝贝,琉璃镜拿出来,让我看看眼睛里进了什么东西了。”韩韵是要多夸张有多夸张的喊着,生怕别人听不到。
  张老爹迅速配合着,把手里的化妆镜打开,对着那夫人方向支起琉璃镜的支架。
第二十一章 二百两
  “闺女,快照照,这个琉璃镜你自己就能看清楚眼里进了啥东西。”说完还往前递了递。
  韩韵假装照镜子翻眼皮,把镜子多半露出来,方便那个夫人看到她自己。
  “爹,这琉璃镜真不愧是独一无二的宝贝,我脸上的汗毛都看的清清楚楚的。
  爹,你说这样的宝贝,得什么样的贵人才配用啊?”
  刚下车就听到父女俩说的话心想:“一个泥腿子,能有什么好铜镜?我的那面名家定制的,也看不清汗毛啊,真是说大话不花钱,。
  看着他们穿的普通棉布衣裳而已,能有什么好宝贝,还家传宝贝!”钱夫人暗自腹诽道。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