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们伸长了脖子又留下了羡慕的口水。
第三个来的是王家的管家,王修春所在的王家,这次府试王修春居然挂了车尾,王老爷欢喜得都快晕了过去,对于顾远知和闻道,他都送了酬谢礼。
虽然王家已经落魄但毕竟是世家,除了酬金五十两银子以外,他还送了一担好意头的各式干货,这个礼单也很给力。
后面又来了李四、王五、赵六之类的管家,都是城南县生意场上或者乡绅名流的人家,只要是生意场上的人家开口必定是“恭祝闻东家胞兄高步通衢……”
闻香去城里帮工,帮到最后居然做了东家?村民们虽然早就听说了,但大部分还是持怀疑的态度。
直到今天见识了闻香的排场,还有这些接踵而至来贺喜的各管家老爷们,他们才确信:原来这是真的啊。
这兄妹俩不得了啊,大哥即将当官(村民们不了解府试之后还有会试),小妹开铺子赚大钱,闻家这是要飞黄腾达啊。
再看看人家收到的这些高档货,啧啧!自己一辈子都摸不着呐。
当闻家兄妹的档次比村民们高了好几个数量级之后,村民们对他们便再也没有了嫉妒和恨,有的只是惊叹和羡慕,所有的人都露出了钦佩的目光。
就当众人以为闻家的排场就是这样了的时候,门口进来一个眼熟的人,大家定眼一看:嘿,这不是赵家的庄头吗?他也来贺喜?
赵庄头来到闻香兄妹跟前,先是恭恭敬敬地行了个礼,然后献上一本册子:“东家老爷,这是今天秋收的收成,全都登记在册了,请老爷过目。”
谁不知道赵庄头管理着城南赵家在闻家村的三十亩地,这三十亩地不仅地理位置极佳,还都是富田,历年来出息都是极好的。
为什么赵庄头要对着闻道称呼“东家老爷”呢?
然后,大家就看到闻道一脸平静地接过册子。
闻仲惊得立时站了起来:“道儿,这,这是怎么回事?”
闻道起身恭敬答道:“前段时间,小妹买了赵家的三十亩地,还没来得及向伯父报告一声。”
闻仲目瞪口呆,半响他突然开怀大笑:“好、好,办得好,二丫头办得好,哈哈!”
族长不置信地瞪大了眼睛,他眼馋那片土地已经很多年了,可却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这片田地居然会变更主人,而这个新主人居然又会是闻道。
作为一个农民,村民们对土地的渴望是与生俱来的,也是一生无法摆脱的羁縻。
如果说大家对“闻家有一个商铺”还没有太多直观的感受的话,那么“闻家拥有三十亩地”对他们来说则是痛彻心扉的震撼。
买三十亩地,还是赵家那三十亩富田,那得多少钱啊?关键是这么好的田地,有钱也买不到啊!
闻家再次用实力说明“我们不一样”。
明明当初我们都是一样的,怎么就不一样了呢?村民们的三观再次被刷新了,所有人都跪服了:他们可是真是有钱又有权啊!服了、服了。
村头的马大娘挎着的一篮鸡蛋还没来得及送出去,她在一旁很是怅然若失:想当初,闻丫头可是向自己买过鸡仔呢!怎么她养鸡仔就能养到三十亩地呢?
人生就是那么残酷。有时候,明明一开始大家都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为什么有些人就能一骑当先、跑得人影都没了?而有些人却拍马都跟不上,甚至还留在原地?
第249章 闻香的决定
就这样,闻家兄妹度过了鲜花缭绕、马屁缠身的三天,等到第四天,村民们突然发现闻家小院闭门谢客了。
唉,前几天光顾着拍马屁,他们还没来得及表达诉求呢:我家的那个XX能不能也到你家铺子帮工啊?
守门的是仆役山奈,山奈原是一名无亲无故的书童,跟着主家一起被掠到匪徒窝,谁知主家不堪凌辱竟然一命呜呼了,临死前“让他自找生路”去。
山奈被解救之后也不知道该去哪里自找生路,索性把自己又卖了一回,闻香便把他买下了。
山奈是一个玲珑的人,既然主人让他守门,那么除了闻仲家里的人,非必要的人,他一个都没放进来。
他又不认识村里的人,完全不觉得面子上有什么过不去。
村民们也不敢骂娘,毕竟刚刚才吃了人家三天的流水席呢,岂能骂娘?
石头在隔壁徘徊了许久,今天终于鼓起勇气想要和昔日的童年玩伴打声招呼,谁知也吃闭门羹。
他只好回家上墙头,也就他好胆量,现在谁还敢趴墙头偷窥闻家小院?至少那边的闻老四是不敢冒头的。
石头一露头就和大王猫打了个照面,大王正上墙头呢,当即就把他踩了下去。
石头无奈只好等到春儿回家,这才顺利进了闻家小院。
石头先去和闻道问了一声好,方去见自己昔日的小伙伴闻香。
“石头,你怎么才来,快坐吧。”对于这个昔日的玩伴,闻香给足了面子。
石头呐呐道:“我早就想来了。”
“那你为啥现在才来?”闻香笑道。
他飞快地抬头看了一眼闻香明媚的面孔,又自惭形秽地低下头:“我不敢来。”
闻香“扑哧”一声笑了:“咱们可是挖过地龙的关系,你姐姐又在我那里帮工,你还怕我啊?”
石头心里宽慰了一下,突然就不管不顾地说了出来:“闻香,我也去你那里干活吧。”
闻香一愣,石头立刻小心翼翼道:“不行吗?”
闻香笑了:“你这话却说迟了,我那铺子都准备关门大吉了。”
“关门大吉?”
“对,我准备把铺子关了。”
石头傻了:“为什么?”
“我打算陪大哥去开甲书院念书。”
“闻大哥念书便念书呗,你还可以继续开铺子的啊?”石头焦急道。
“你知道开甲书院在哪里吗?”
“不知道。”
“在京城。”
这下轮到石头愣了,京城!这两个字对他来说实在是太陌生,也太过遥远了,是他这辈子想都没想过的地方。
“你和闻大哥要去京城?”他愣愣地看着闻香,脑海里闪过的却是:“那以后我们还能见面吗?”
这个话,一年前石头也问过,当时闻香的回答是“行啊,没问题”,现在她却不敢十分保证了,只是道:“总有一天会的,这里是我的家乡,我总会回来的。”
石头在脑海里幻想了一下闻香白发苍苍的模样,却终究想不出来,此刻他的心中百般不是滋味:“早知道,当初我就跟着你进城了。”
世间的人们总爱幻想“早知道”,但人生根本没有“早知道”,一切都是命中注定,命中注定石头和闻香就是两条平行线,两人终究会越离越远。
石头失魂落魄地离开闻家小院,连土孙和春儿叫他都没搭理。
闻道是第二个知道他即将进京城的人。
“进京?去开甲书院念书?小妹,你不是在开玩笑吧?”
“你看我像开玩笑的样子吗?”
消息来得太过突然,闻道一时之间都反应不过来:“能去开甲书院自然是好的,但我不放心你一个人在家。”
“我当然是陪着大哥一起去,到时候大哥在书院念书,我便在城里开间香铺。”
闻道皱眉:“那是京城,又不是咱们城南县,你说开铺子就铺子?”
“放心吧,无为道长和松雪道长都在京城,有他们帮衬,什么铺子开不起来。”
“道长知道你也要进京吗?”
“当然,我们早就约定好了。”
无为道长对他们兄妹俩也太好了吧?不仅帮他进开甲书院,还帮小妹开商铺。闻道总觉得有哪里不对劲,但又说不上来,但:“家里怎么办?”
“什么怎么办?”
“这城里的铺子,乡下的田地都需要人打理的,我们就这样走人?”
“都是固定资产,怕什么,登记在你我名下的,谁都拿不走,谁敢拿?”
“总得有人打理才行。”
“这个我已经考虑过了。东林巷的铺子,我签了三年的合同,只要每年回来收一次租就行了,别的事项就委托郑伯处理。至于村里的田地,我打算让大哥和二哥一起管理。”
“这个恐怕不妥吧?你就不考虑考虑三哥的感受?”
“我就不想让他管理。”
“唉,你这样他们兄弟之间会闹矛盾的,你也不希望大伯家分崩离析吧。”
“树大分叉,儿大分家,大伯早该分家了。”
“这话,你和我说说就罢了,可别在大伯面前瞎说。”
“啊--”闻香仰天长叹:“人生在世,为什么要有那么多痛苦的选择啊……”
这次进京城,除了自己买下的四个仆人以外,闻香还打算带土孙和老吴进京。
他们兄妹俩最亲的亲人就是闻仲,除了闻仲一家以外,她实在没有可信任的、可以拜托的人,最后也只能无奈地作出痛苦的妥协。
闻香兄妹俩商定后就向闻仲报告了他们最新的计划。
听说闻道要去京城念书?闻香也要跟着去?闻仲张嘴结舌,半天都反应不过来:这个家不是才刚刚热闹起来吗?怎么转眼间就要走了呢?
其他人也都愣了,闻章最着急,他一急就乱说话:“你们去京城的话,那城里的铺子,村里的田地怎么办?”
闻仲眼珠子一瞪,转身就从榻上拿起他那根旱烟枪,照着闻章的头就打下去,嘴里还骂道:“关你什么事?要你操心?”
闻章被打得抱头鼠窜。
对此,众人没有任何反应,甚至连张氏都没阻止,她愣愣道:“怎么要去京城呢?就在城南县不行吗?”
第250章 挑战权威
“你懂什么!道儿通过府试后是要到省学进学的,省学可是在府城。”闻仲停下殴打闻章的手。
“那在府城念书也好啊,何必千里迢迢跑去京城。”闻信建议道。
对啊!众人两眼一亮,彷佛看到了希望。
“大哥,开甲书院是永嘉最好的书院,去那里念书,我会更有把握通过会试。”
“哦--”众人齐齐失望。
“道儿,你真的要去吗?”闻仲抱着最后的希望问道。
“是,大伯,我已经决定了,我一定要通过会试,拿到文士资格,以告慰爹娘在天之灵。”
闻仲露出欣慰的表情:“好、好,有志气,不愧是我们闻家的子孙,大伯相信你,你去吧。”
闻道暗暗松了一口气,别看他表面硬气得很,但万一闻仲反对的话,他会很为难的。
“那个,二丫头,你也要跟着去吗?”张氏小心翼翼地问道。
“当然了。”闻香回答得理所当然。
“那城里的铺子?”张氏欲语又止。
“哎,你管那么多干吗?”闻仲立刻制止。
闻香笑了:“自然是关掉喽。”
张氏很失望:关掉城里的铺子,那老二不是又得回家种田?唉,一年十两的银子又要飞了。
闻敬也有点怅然所失:那研磨香料的活干久了,还真有点舍不得。
虽然不想说,但闻仲还是得说:“二丫头,道儿是去念书,你一个姑娘家,长年孤身在外不好吧,不如留在家里?”
“大伯,您尽管放心好了,我不会一个人的,我会带上土孙、老吴,还有家里的四个仆人一起进京。”
“那为什么不带你二哥去呢?”张氏急切道。
“伯母,京城可不比城南县可以当天来返,此去京城还要三年之久,二哥跟我们走了,二嫂怎么办?难道要让二哥、二嫂长期分开吗?”
“这有什么?分开就分开。”张氏很不以为然。
钱氏几年都生不出第二个娃来,张氏对她早就不报希望了,让老二跟去京城还能多赚点钱呢。
闻香看了一眼钱氏,她正对闻香露出哀求的目光,如果把她的目光翻译一下的话,估计是正在说“求求你”吧。
闻香笑了:“伯母,你舍得让二哥、二嫂、大丫都跟着我们走啊?”
“你二哥一个人去就行了。”
“不行、不行!”闻香摇头否定:“除非二哥一家子都跟我们走,不然,我不能带二哥去。”
钱氏暗暗松了一口气:二丫头真是太好了。
张氏又舍不得放钱氏走,她为难得一张脸都皱成花儿了。
这下,闻仲也无话可说了:“那你们打算什么时候走?”
“大概就在元宵前后吧。”
现在距离元宵大概还有三个月的时间,闻仲略微放了点心:“那还行,时间很充裕,可以好好收拾东西。”
“大伯,我们都不打算带什么东西去,只带一些随身衣物即可,家里的房子就拜托大伯帮看看顾一二。”
“家里的事,你们就放心吧。”
“多谢大伯。”闻道兄妹俩躬身道谢。
“对了,大伯,我们家那些田地,虽然有赵庄头负责,但我还想雇请大哥帮忙专门管理。”
闻香终于提到闻章最关心的话题,他不由得面露希翼的目光,然而结果却令他大失所望:凭什么让大哥管理嘛?
“说什么请,都是自己人。”闻仲想的是不过随手之劳。
闻信也立即表明态度:“一家人不说二话。四弟、二妹,你们放心吧,我一定帮你们盯着那赵庄头的。”
“三十四亩地,说多不多、说少不少,虽然有赵庄头,但需要费心的事情并不少,大伯家的活也多,再说了,就算是亲戚也没有让人白干的道理。”
“大伯,我是这样想的,这田地的事情暂时便由大哥说了算,二哥和三哥呢,就负责配合大哥做好管理工作。”
“每年地里的收成,扣掉支付给佃农的部分以及税收以外,剩下的部分,赵庄头拿百分之五、大哥、二哥、三哥也各拿百分之五,剩下的便是我们自己的了。”
“我们那部分便请大哥换成银子记在账上,我尽量每年回来收一次账。”
闻香的这个安排非常地照顾闻仲一家,相当于直接拿出百分之十五的收成给予三兄弟。
“哪里就需要给那么多他们,不过举手之劳,总共给他们百分之五就绰绰有余了。”闻仲反对。
张氏和闻章听了闻香的话都很开心,没想到闻仲居然横插一杠,顿时有点急了,心道:人家乐意给,你收下便是了,装什么大方啊?
“那可不行。”闻香笑道:“大伯,这是大哥他们替我干活应得的工钱,我想他们各自有一个小家庭,总有一些零碎要用钱的地方,老是向家里要也不大方便,不如这工钱就留着给他们自己支配用,您看行吗?”
闻仲和张氏一下子就愣了:怎么这钱不上缴公中?
闻香的这一招实在是出乎闻仲的预料,一时之间,他竟想不出什么有力的反驳理由。但是,为啥万事都是闻香说了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