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比杜正礼可正派多了, 也很敬业, 在学生跟家长眼中是一名非常优秀的老教师, 口碑一直不错,不过他去年就退休了,前妻留下五个孩子, 现在都已成家。
他跟苏雅洁结合还是他大女儿撮合的,就住在一中附近的家属院里,离明花她家这边远着呢,不用担心以后搬来会经常碰到。
明花这下安心了, 没办法, 对于苏老师她实在是喜欢不起来,巴不得一直敬而远之,以后老死不相往来。
而知道了苏雅洁的情况后,郑三斗脸上的表情都没变, 可见他对自己的生身之母早就没了感情, 完全当成陌生人。
平时他们夫妻俩默契的谁都不提苏雅洁,就好像她不存在一般, 这次要不是在大街上看见了, 都要把她给忘了。
把家具拉完, 县城的房子就算彻底收拾好了,不过暂时还不能搬家, 要等地里的黏玉米长成,交完订单,再搬过去。
乡下这里的家当也要处理一下,不能全扔下不管,尤其是牲畜,就是村里很多人听说他们要搬去城里了,都很是不解,住得好好的搬什么家?
尤其吴小云,最近天天过来,好像生怕以后见不着明花了。
“嫂子,你就不能不搬吗?我真舍不得你走。”她怀孕了,现在刚刚四个多月,还不怎么显怀,就是孕吐的厉害,这两天刚好点,脸色不是太好。
张明花坐在房檐下的阴凉处,手上拿着菜刀正给豆角切丝,这豆角是自家园子里种的,太多吃不完,切丝晒干了留着冬天吃。
双胞胎在她身后,正摆弄着用高粱秸秆扎成的蝈蝈笼子,里面放着蝈蝈还有嫩黄的角瓜花,时不时就会听到一阵蝈蝈的鸣叫声,吱吱的听多了有几分烦躁。
笼子是明花给扎的,蝈蝈是郑三斗从地里捉回来的,他们头回玩,已经玩半天了。
明花抬头笑了笑,“孩子们该上幼儿园了,咱们村里没有,得去城里才行。”
再说明年她也不打算种地了,去城里琢磨干点别的,反正现在遍地都是商机,不种地也一样挣钱。
吴小云坐到她对面的板凳上,一脸的失落跟不舍,“嫂子,你要是搬走了,我以后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怎么会呢?不是还有春燕呢。”张明花笑道,吴小云跟范春燕关系也不错。
“她要带孩子,家里还有很多活要干,哪有功夫出来和我说话。”吴小云说着撇撇嘴。
范春燕去年秋天生了个儿子,现在还不到周岁呢,根本离不开人,姜家又是鱼塘又是菜地的,每天忙得不行,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出来闲唠嗑。
姜家现在也是有钱人家,吴小云自觉不行,她家比不了,而且她跟范春燕在一块总会顾及几分,不如跟明花嫂子相处得自在。
“嫂子,你们搬走以后还回来吗?”
“回来呀,这儿的房子我不打算卖,以后随时会回来看看。”其实要不是双胞胎得上学,她也不想搬走,毕竟城里再怎么好,也不如乡下住得宽敞舒心,空气也好,相比较她还是喜欢住在乡下。
吴小云笑了笑,同时心里松了口气,她还以为明花嫂子搬走就不回来了呢。
“嫂子,你说要是明年食品厂不给咱们订单,我还能种菜吗?”不种菜光指望种粮食,真的挣不了多少钱。
明花点点头,“能啊,怎么不能?没有订单,你可以少种几亩,到时候自己拿去集上卖,或者找单位食堂、国营饭店收购都行,就是没有订单少了一份保障,风险多了。”
吴小云点点头,她这几年一直跟明花嫂子学大棚种菜,基本技术都已经掌握得差不多了,也挣了不少钱,如果可以她希望能继续种下去,她不想放弃。
“不过干什么没点风险?这天上又不会掉馅饼。”张明花说着笑了笑,“小云,不用想太多,只有你努力到了,肯定会有回报的,再说就算赔了又能赔多少?”
吴小云又点点头,经明花嫂子这么一说她更有信心了,“嫂子,你们去城里住,吃菜就不方便了,以后我给你送。”
“不用,那边也有个小菜园子,但肯定没下乡方便就是。”张明花想了想,好心的提醒了一句,“小云,以后手上若有闲钱,早点给孩子在城里买个房子吧。”
“嗯,我知道了嫂子,等再攒两年的我就去城里买房子,没准到时候咱们还能当邻居呢。”吴小云笑道,她眼里带着憧憬。
“那我可等着你了,希望你早点来。”明花说着话手上动作不停,一会儿功夫就把篮子里的豆角切完了,然后薄薄的铺到席子上,日头足的话几天就能晒干。
过两天她还准备晒些萝卜干存着,跟她说了会儿话吴小云就回去了。
明花把院子收拾干净,将两个孩子叫进屋,让他们洗洗手喝点水吃些水果。
家里今年没种多少西瓜,草莓也不多,实在是没时间照看,但自家吃还是足够的。
双胞胎进屋手上还拿着蝈蝈笼子,吃东西也舍不得放下,要不是明花坚决不允许,估计晚上睡觉都得搂着。
晚上,郑三斗从地里回来,太阳早落山了,忙忙碌碌的,一天又要过去了。
“媳妇,魏哥下午来电话,说肖厂长住院了。”吃晚饭时郑三斗突然说了一句。
张明花听后一怔,“肖厂长竟然连年底都挺不到了?什么病这么严重?”
“胃病,很多年的老毛病了,加上工作忙,没注意,现在有些严重了,明天我去医院看看。”抛开合作关系不说,他们私下跟肖厂长相处得也不错,该去看看。
“是得去看看。”顺便也打听打听谁接替肖厂长的位置。
不过显然她想多了,肖厂长是住院了不假,但上面并没有批准他提前退休。
食品厂是肖厂长一手建起来的,离开他一般人玩不转,等他身体好了还会回去工作,退休至少要到年底把分厂建设完,不然扔下一大摊子别人根本没办法接手。
张明花悄悄舒了口气,肖厂长要是提前退休,新厂长上任,她家今年秋季的黏玉米肯定要被压价,一百亩那得少赚多少钱?至于明年的订单她已经不指望了。
八月初郑小玲结婚,对象就是之前的那位,她如愿以偿的留在了省城。
前不久,两方家长正式见了面,见过之后彼此都还算满意,等郑小玲工作安排妥后就立马订了婚。
郑小玲对象姓郭,叫郭伟明,中等个子,长相一般,看着斯斯文文的,平时话不多,感觉脾气还行,郑小玲比较活泼,爱说爱笑的,两个还挺般配。
按照乡下的习俗,姑娘出嫁,娘家人应该去送亲,就是郑小玲婆家离得太远,不方便,去不了多少人。
张明花本来不想去的,太远了,而且她要去双胞胎也得带着,放家里她可不放心。
“去吧明花,把双胞胎也带着,家里找人照看两天,出不了什么事。”韩玉芬又来劝她了,多亏明花找何老爷子帮忙打听,不然她不会这么放心让小玲嫁过去。
郑三斗也想让明花去,“媳妇你还没去过省城呢,正好这次有机会去溜达溜达吧。”
以前孩子小,不方便出远门,现在孩子大了,是时候出去转转了。
“要去几天?”张明花估计一天肯定回不来。
“两天,招待所都定好了,我开车去。”郑三斗道。
张明花想了想没再推辞,去就去吧,反正郑三斗开车,不用挤火车,而且去省城走国道的话,两个多小时就能到,不然大热天的带着两个孩子肯定受不了。
而且也没有外人,除了她家四口,郑连友夫妻俩,就是郑向阳一家三口,加上郑小玲跟她对象就再没别人了,主要是太远,还要住招待所太破费了。
家里也不能没人,明花给她爸妈叫过来帮忙看两天家,正好现在地里活不多,不然她是真不放心出门。
第一次来省城,张明花眼里并不见多少新奇之色,毕竟现在的省城比后世的小县城都不如,没什么令她惊叹的地方。
街上虽然人来人往的,但见不到几辆汽车,建筑低矮,没有什么高楼大厦,就连马路都要窄上许多,不过到底是省城,街上的商铺跟沿街叫卖的小贩明显比他们要县城多,处处透着热闹与喧嚣,人们的精神面貌也不一样。
他们一行人到了预定好的红星招待所,下车登记上楼。
房间在三楼,总共订了三个房间,郑小玲跟她父母住,她一个人住大家不放心,而对象一会儿要回去的,明天才是正日子。
张明花领着两个孩子进来,随意扫视了一眼,房间不大,里面有两张木床,郑三斗已经给摆放到一起了,这样宽敞些,还有张桌子跟两把椅子,脸盆跟暖水瓶,就再无其他东西,不过看着还算干净。
他们从家出来的早,又坐了两个多小时车,双胞胎看着有些没精打采的,明花叫他们到床上睡会儿。
不过他们有些认床,是很听话的躺下了,但并没睡着,玩闹了一会儿。
邵柏林找来了,他受老爷子的委派亲自过来请他们一家去做客,顺便认认门。
第121章
张明花一家坐着吉普车, 很快随着邵柏林来到何家老宅。
何家老宅位于市中心的黄金地段,离省政府大院仅一街之隔,是一栋两层的旧式建筑, 很有些年头了。
庭院宽阔, 种着许多花草, 还修葺了假山凉亭跟荷塘, 塘里养着几条红鲤, 平反回城后何时义一直跟长子住在这边。
他长子就是何文韬的父亲, 叫何振国,五十多岁,在政府部门工作, 长媳蒋清荷,是一名医生,他们工作都比较忙,平常很少能见到人, 听说张明花一家要来, 都特意请了半天假。
明花一手牵着个孩子,郑三斗提着东西在后面,跟着邵柏林进了大门,穿过花园径直来到正院的廊檐下。
何时义握着拐杖正在门口等着呢, 见他们来了, 高兴的笑道:“明花小郑,你们来了。”真难得。
“何爷爷好, 好久不见了, 您身体看着还挺硬朗的。”明花礼貌的问候了一句, 这老爷子说起话来声音尤如洪钟,一听就低气十足的, 身体肯定好。
郑三斗朝老爷子笑了笑。
“老了,比不得从前了。”何时义摸摸双胞胎的头,满脸的慈爱,“两个小家伙都这么大了。”上次见时还不大会走路呢。
“大宝二宝,叫太爷爷。”
两个孩子很乖巧,妈妈一提醒就立马异口同声的叫“太爷爷!”
“好好,好孩子,跟太爷爷进屋,给你们拿好吃的。”老爷子说着就要带双胞胎进屋,随后定住了。
指着一旁的儿子儿媳介绍道:“对了,这是文韬的父母,你们叫大伯大伯母就行。”
张明花跟郑三斗上前一步,笑着叫人:“大伯,大伯母。”
何振国比较严肃,朝他们点点头。
蒋清荷倒一脸和煦,拉过明花的手,“明花,伯母早就盼着你们来呢,路上还顺利吧?”她说话时脸上挂着笑,只不过仔细看,笑容并未达眼底。
她看不上张明华,觉得家世不行,文化还低,而且全身上下都透着一股小家子气,心机多,特别会装模装样,根本配不上她儿子,当年若不是公公同意,家里那会儿也经不起闹腾,她是绝不会让张明华进门的。
所以这会儿见到张明花,她不自觉就带上了有色眼镜,觉得一母同胞的亲姐妹,骨子的东西应该是一样的,也别怪她防备重。
不过张明花比她姐姐漂亮,眼神也清正,但是她仍旧喜欢不起来,语气客套中还带着几分疏离。
张明花又不蠢笨,怎么会感觉不到何文韬母亲对自己的敷衍跟防备。
她不动声色的在心里笑了笑,这些跟她有什么关系,她又没想巴结何家。
“挺顺利的,伯母,不好意思打扰您了。”今天不是周日,何文韬父母却在家,肯定是碍于何爷爷的脸面特意请了假。
“不打扰不打扰,家里平时冷冷清清的,你们来了,难得这么热闹。”蒋清荷拉着她坐到沙发上。
看着她身边的双胞胎,心里倒有几分喜欢,“明花,这两个孩子几岁了?”
“马上四周岁了。”张明花一边回道,一边打量着何家的客厅。
看着很宽敞,能有五六十平,比她家县城的房子可大多了,摆着成套的红木家具,古色古香的,很符合何老爷子的风格。
“都快四岁了,上幼儿园了吗?”问完蒋清荷才发觉不对,乡下哪有幼儿园。
“没呢,打算十月份上。”明花简单说了一下过一段时间就要搬到县城住的打算。
蒋清荷赞成的点点头,“是得多替孩子们打算,不能只挣钱。”
她知道张明花这几年一直种菜,手里有钱,并不奇怪她能在县城买得起房子,但明花具体多有钱是不知道。
她那个好儿媳妇现在跟个暴发户似的,很是庸俗,可实际上并没赚到多少钱。
张明花应该不一样,瞧着打扮中规中矩的,对孩子也上心,单凭这一点就比她儿媳妇强,不怪老爷子喜欢。
当年如果非要在张家姐妹中选一个当儿媳妇,她肯定会选张明花,至少这个是个顾家的。
蒋清荷心里难受,她儿子现在过得那叫什么日子?家不像家的,有媳妇跟没媳妇没啥区别,还不如听老爷子的趁早离了,可儿子不听啊,认死理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