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荒亲戚啃树皮,我带两娃吃烤鸡——无处寄筏【完结】
时间:2023-11-28 14:41:54

  这话非是场面话,她是真心喜欢这俩孩子,恨不得天天能围在她跟前呢。
  即便叶老太太这样说,苏蓝还是致了歉。
  “咳咳――”叶老太太又猛地咳嗽了一阵。
  苏蓝微微蹙眉,自她进来后,叶老太太已经咳嗽了四五次了,而且每一次都是连着咳,还有些上不来气的感觉。
  “老夫人,我听泽儿说,您入冬后常有咳嗽,还伴有头疾,想来是天气原因,我之前得了些燕窝,农家人也不知怎么用,就给您带来了,也算物尽其用,免得糟践了好东西。”
  “另外还有个貂绒帽子,您出门的时候戴上,保暖还柔软,特别适合您,我放在门口了,这就去给您拿来。”
  叶明泽刚想问,他怎么不记得婶子来的时候拿什么东西了,却被刘默玄捏了一把胳膊,疑惑地看了眼,没再问出口。
  刘默玄:习惯就好。
  苏蓝起身出了门,左右看了看没人注意,借着衣服的遮掩,从空间里拿了出来。
  她在来的路上,思来想去都没想好送些什么,眼下叶老太太有这方面的症状,便想到了这两样东西。
  这东西在后世都是人工养殖的,所以价格也合适,原本她是买来送爷爷奶奶的,如今送给叶老太太,也算合适。
  “你这孩子,来就来,还给我带什么东西,真是有心了。”叶老太太看向苏蓝的眼神更和善了。
  她这辈子就得了叶明泽父亲一个儿子,身边也没个女儿。
  叶明泽生母倒是个贴心的,就是去世得太早。
  后进门那个…不提也罢。
  眼下看着苏蓝这么个知冷知热,温婉贴心的人儿,心里别提有多高兴。
  如果说原先瞧着她好,是因为两个孩子的原因,现在便是真心喜欢她。
  叶老太太识人无数,是真心还是假意,她打眼一瞧就能分得出来。
  ”老夫人,药熬好了,您趁热先用下。“一个老婆子捧着小碗,低声说道。
  叶老太太不自觉地皱眉,由人伺候着服了下去。
  眼看着老太太喝完,婆子缓缓退下。
  在路过苏蓝时,脚下不知踩到了什么,差点摔倒。
  苏蓝眼疾手快,将人扶了起来。
  ”小心些!”叶老太太不悦地呵斥了一声,那婆子赶紧致歉退下。
  苏蓝却皱了皱眉,她方才好像闻到了姜的味道。
  叶老太太是明显的热咳。
  长期处在闷热的环境,没有新鲜空气,年纪大的人很容易出现这样的情况。
  这种情况下,多服用些滋润温和的膳食或者汤就好了。
  可是,这药里,有姜,姜性热。
  苏蓝没说话,正好这时厨房派人来通报可以用饭了。她便先带着孩子退了出来。
  她凑近叶明泽,低声问道:“方才那婆子是谁?”
  叶明泽应道:“那是芳婆婆,在我祖母身边有十几年了,怎么了苏婶子?”
  ”没事!“苏蓝没再去想,应该是让大夫特意配的药吧。
  几人用完饭,苏蓝也该告辞了,王学义说下午可以弄到布料,她还得赶回大山村分发活计。
  ”你们再住几日,我找到院子,就来接你们。“苏蓝说道。
  苏蓝想着,口罩怎么也得做上几天,她得时刻盯着,免得出了差错。
  孩子们也乖巧地应了。
  苏蓝这头忙,城外也热闹。
  刘家人围在城门口,因为其他人都进了城吵得不可开交。
  他们将官兵围住,刘王氏负责坐在地上哭闹,刘行武负责抱着官差的大腿。
  刘春山则负责说软话,刘行文也终于站出了身。
  他实在是不想挤在流民堆里了。
  其他族人都进了城,他们也是族人,他们是一家人,凭啥他们不能进。
  青山家的脑子被驴踢了,竟把自家人都给忘了,看他们进城后,怎么教训她!
  官差被吵得头疼,忍无可忍大喝一声:“再闹就全把你们扔进大牢。”
  刘根生赶紧说道:“官爷别生气,我们真的是一家的,是他们走得快而已,不信您去问问!肯定有我们的名字。”
  官差冷哼一声,“一家人?你当我不知道你们昨日怎么闹的?就你们做的那些破事,还想着沾人家的光进城,我呸!”
  几人脸色一阵青一阵白,听到旁边一阵阵讥讽的笑声,灰溜溜的走了。
  --
  府衙内,王学义已经找好了布料,摆在院子里。
  苏蓝上手摸了摸,厚度还可以,做成两层足够了。
  “刘夫人,这里是五十两银子,我全部给你换成了碎银,至于每人多少钱你自己决定,你辛苦下,早点赶制出来。”
  王学义又说道:“另外还有件事,我在收布料的时候,狠狠宰了他们一顿,每家出了五石粮食,如今也能多坚持些时间,你的族人每人两斤,师爷已经装好放在马车上了,你分下去就好。“
  苏蓝感激的致谢,匆匆坐着马车出发了。
  到了大山村,远远的就看到两个茅草屋坐落在山脚下。
  周边全是没有开垦过的农田,马车已经进不去了,苏蓝便下来走了进去。
  茅草屋内,村民们都已经收拾好了,虽说这茅草屋破旧,可大家奔着好好过,硬是收拾得一尘不染,整整齐齐。
  这地方挺大,铺上被子,容纳二三十人不成问题,大家伙也没什么计较的,凑在一起还能暖和。
  苏蓝叫了几个人跟她去抬布料。
  这几人一见到马车,当即激动得差点跳起来,眼中遮不住的羡慕,围着看了好一会儿。
  “
第38章 做口罩
  回到茅草屋,几人立马嚷嚷起来。
  ”我跟你们说,青山家的可是坐着马车回来的!“
  ”马车可气派了!咱们哪能见过那个,青山家的居然还能坐!“
  “你能跟人家青山家的比吗,青山家的是啥人物!”
  ”马车啥样,跟俺们讲讲,俺们都没见过呢!“
  苏蓝眼看他们的话题跑偏了,连忙出声道:“改日都会有机会的,今天主要还有个好事要跟大家说。”
  一群人赶紧安静下来,眼巴巴地盯着苏蓝。
  “我这里有样子,这些布料,你们就按照这个样子做成一模一样的,要做成双层的,能做多少做多少,这是官家的活。”苏蓝说着,同时把口罩的样品分发了下去。
  在场的妇人立马传着看了起来。
  “这个活计不白做,除了可以分到粮食之外,每人每做三个,就有一文钱,做得多赚得多,当然了,人家也要求质量,做得不过关需要返工的。”苏蓝接着说道。
  “什么!青山家的,俺们没听错吧,还给钱!”立即有人惊呼道。
  “当然,总不能叫咱们白做不是?只是这个需要的紧,时间有限,大家辛苦辛苦,尽可能的多做,剪下来的布料也别浪费,可以做一些小一点的。”
  在场的人当即激动起来,没想到给官家做活,还能赚钱!
  这肯定也是青山家的功劳!
  “青山家的,你放心吧,要不是你俺们也安顿不下来,就是不要钱,俺们也得好好做。”有人表态。
  众人也都认可的点点头。
  说干就干,几个针线活好的妇人马上就动了起来,就连汉子,也在一旁打下手。
  在场的也只有族长识几个字,他就坐在旁边,负责登记每人做了多少。
  苏蓝看着大家迅速地进入了状态,很是欣慰,自己也来回走着,看到不对的地方指点几句。
  第二日一大早,有的人一夜没睡,越做越快,做出来不少,已经堆在了干净的布料上。
  苏蓝挨个检查了下,还算不错,又重点说了缝合处一定要紧密,这可是事关人命的大事,一个不仔细,就容易脱落下来。
  她自己也找了个地方坐了下来开始缝制。
  时间紧任务重,谁也没时间闲聊,一时间茅草屋内只能听到挪动布料的声音。
  现下有十几个妇人缝制,因为有汉子打下手,也节省了很多时间。
  一天下来,苏蓝粗略的估算了下,做了有两三百个。
  虽然大家都在很快的赶制,只是对于应对那么多的流民,还是远远不够,不免有些着急。
  看她皱着眉,一旁的族长担忧地问道:“青山家的怎么了,可是哪里不对?”
  “没事,我只是在想着怎么能更快一些。”
  族长顺着她的视线看着忙碌的人,也犯了愁。
  大家没一个是闲着的,就连小孩子也在一旁帮着递东西。
  这样都赶不出来,那怎么办――
  “大家停一下!”苏蓝突然说道。
  众人茫然地抬起头,不解的看着她。
  “男人女人两个人一组,面对面坐着,男人负责剪出形状,女人直接缝制,看看这样会不会更快一些。”苏蓝说道。
  众人按照她说的换了位置,形成了初步的流水线。
  苏蓝在一旁看了一会,这样下来做一个出来果然要比刚开始节省几分钟的时间。
  大家越做越顺,也越来越快,看着越堆越高的口罩,苏蓝也松了口气。
  这样看来,至多两三天应该就能赶制完,隔离的场所应该也建了出来。
  苏蓝这边越来越顺利,王学义那边却临时出了事。
  负责搭建隔离处的一个工匠从高处摔了下来,摔断了胳膊。
  若说工人出事,给些钱,好好找大夫看看,也不是什么大事。
  可要紧的是,这工匠是全城唯一一个会搭柱子的人。
  盖房子,不管是最简单的茅草屋,还是青砖大瓦房,支撑的柱子可是最主要的,一点都马虎不得。
  眼下这工匠出了事,柱子还没搭好,下面的活全都得停。
  急得王学义焦头烂额,嘴上生出好几个火泡,如今这情况,再去外县找怕是也来不及了。
  不知怎么的,他突然想到了苏蓝。
  虽说苏蓝是一介女子,不懂盖房子,可他莫名其妙的就觉得,她会有办法。
  于是他差了师爷,又赶着马车到了大山村。
  等找到苏蓝时,她正坐在一堆布料里,忙得不可开交。
  经过她的方法,现在一上午就能赶出来之前一天的量,这个进度是眼下最快的了,在只有人工没有机器的情况下,也只能这样了。
  “刘夫人,大人让我来请您走一趟。”师爷着急道。
  苏蓝愣了愣,“发生什么事了?”
  “这…等您到了再说吧。”
  苏蓝放下手中的活计,正好趁着马车在,又找了几个人把赶出来的口罩全部先运到府衙。
  刚到了府衙,王学义已经等在门口,两人又马不停蹄地赶往施工现场。
  至于车上的口罩,根本没来得及放下。
  路上王学义说了这件事,苏蓝听得直皱眉。
  这……找她也没用啊,她也不会盖房子啊。
  不过看王学义满脸的愁容,苏蓝也没泼他冷水,只说到现场再看吧。
  不知是这边施粥的消息传了出去还是怎么回事,一路上还有不少流民往这边赶来。
  更有大胆的,直接将苏蓝两人的马车围住,挤着抢着要吃食。
  两人脸色一沉,让师爷赶得再快些。
  就他们赶路的这段时间里,他们已经看到了不少于上百人赶往文县。
  这种情况下,不光地方不够,就连救济粮,怕是也支撑不了多久了。
  就算想到了可以安排事情这个法子,可也要等熬过去瘟疫后,才能再做安排。
  一直等赶到了施工的现场,两人都默契的一句话也没说。
第39章 搭柱子
  施工现场。
  几十个汉子都停了下来,看着原本要搭的柱子不知所措。
  苏蓝绕着转了一大圈,这地方是以泥土混合草浆糊制而成,地方不仅大,还隔出来好几间屋子,连做饭的地方也特别宽敞,其他地方已经做的差不多了,眼下就卡在了搭柱子上。
  见县令带了个女子过来,其他人纷纷好奇的张望。
  “刘夫人,你看看可有什么想法?”王学义跟在她身后,询问道。
  干活的人更好奇了,原来这女子竟然是大人叫来出主意的。
  有的汉子不屑,一个女人哪懂什么盖房子,他们盖房子这么多年,都没想到什么好主意,这女人一看就瘦弱,她哪能有什么主意。
  苏蓝摇摇头,垂下了眼,后世的房子都是砖瓦制成,承重也都是用钢筋混凝土做的,这种土胚房,她连见都没见过,也确实不知道怎么解决。
  王学义先是愣了愣,随后又不在意的说道:“是我太着急没想到这一点了,不知道也没关系,你无需过意不去,那么多人都没办法,你也不是做这个的,自然不知道。”
  旁边的汉子一副我就知道的表情,觉得无趣走了。
  “不过……能让我去看看那个工匠吗?”苏蓝又说道。
  王学义也没拒绝,不过是顺路的事。
  两人又坐着马车走了。
  到城门口时,乌泱泱的流民围在一起,有些是刚到的,错过了施粥的时辰,你一言我一语,乱糟糟的。
  马车暂时不过去,王学义就先下来也好疏散一下人群,苏蓝好奇地掀起侧帘看了一眼。
  流民竟比前几日多出一倍都不止。
  她惊得说不出话,感受到一道道目光朝她看来,苏蓝赶紧放下了帘子。
  王学义让官兵镇压了几个带头的流民后,场面总算暂时控制下来,人群也疏散开来,马车吱吱呀呀进了城门。
  离城门不远处,刘家几口人单独围坐在一起,因为连着闹事,刘家人已经被知情的流民孤立起来,新来的流民也大多都是结伴而来,没人特意去结交,所以他们周围没什么人。
  刘冬山疑惑道:“我刚才好像看到二嫂了。”
  刘王氏立即从地上爬起来,四下看了看,“在哪儿呢!”
  “方才过去的那个马车上。”
  刘春山叼着一根稻草,躺在地上懒洋洋地说道:“你看错了吧,她怎么可能坐的上马车,你也不想想。”
  “也是。”刘冬山又重新躺了下去。
  “哼!别让我再见到那个贱货!”刘王氏骂骂咧咧地,又坐了下去。
  ……
  那工匠的家离城门口不远,在一个小巷子里,他们到的时候,工匠刚从医馆回来,胳膊上打了夹板,正费力的用剩下的一只胳膊提着桶水往厨房走。
  王学义连忙上前接了过来。
  工匠吓了一跳,有些受宠若惊,“大人,使不得使不得,怎么能让您提呢!”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