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之继母摸索记——江今九【完结】
时间:2024-01-31 14:34:14

  陆一诚虽然依旧诧异,觉得才刚上一年级就报补习班真的太早了。但转念一想,儿子还小,他帮忙还好,忙起来必然顾不到孩子那么多。全靠阿彤一个人,既要顾儿子,又要辅导女儿学习,只是想想都觉得太辛苦了。
  小学放学早,在补习班做完作业再回家,未必不是件好事。
  两人吃完早餐,又折回去找那间补习班。
  倒也很好找,一眼就看到了那醒目的招牌――闪闪红星补习班。
  苏彤看着那招牌,第一个感觉是,这还叫不醒目噢。
  名字还真是特别,还真有一点点根正苗红的那味。
  来到补习班门口,刚才在肠粉店吃早餐的两位女老师,拿着一叠传单,正准备出门派。
  看到苏彤和陆一诚进来,两人脸上闪过错愕,随后是惊喜,连忙问他们是不是想来了解的。
  苏彤笑眯眯应了声是,立刻被两人热情邀请到接待室坐下,奉上热茶。
  两位老师一边递上自己补习班的简介,嘴也没停着,向他们介绍着自己以及补习班的情况。
  她们是前年高考落榜生,落榜后本来被去了国营厂上班。然好景不长,才工作了两年,就因为工厂效益不好,被迫下岗。
  下岗后她们颓废了很久,最后才鼓起勇气,用了这两年工作攒的前,开了这间补习班。
  听到这些话,苏彤恍如隔世,才猛然想起,曾经那对自己来说非常遥远的下岗、潮就是始于今年。
  陆一诚的心情则比苏彤复杂许多,当初他之所以弃政从商,正是因为看到了当时国营厂的死气沉沉。
  积疴成疾,小问题不去解决,终还是成大问题,不得不断臂求生。
  见自己介绍完后,难得上门的客人忽然不说话。两位老师以为他们事担心她们的水平不行,又连忙拿出高中毕业证,还有好不容易翻出来的几张高中成绩单,奖状等,证明自己虽然高考落榜了,但读书那会成绩还不错,担得起辅导小学阶段的学生。
  苏彤笑眯眯解释:“我们不是怀疑你们,你们高中毕业,辅导小学的知识内容,自然是没问题的。”说到这,她叹了口气,话锋一转,说:“我只是没想到,下岗、潮这么快就来了。”
  “下岗、潮?”其中一个女老师拧眉重复了苏彤这个词,几秒后苦笑道:“你这形容还真是贴切。”
  她们帽子厂,先是一个部门一两个人停薪保职,后来发展成车间几乎一半的人停工在家。再后来,一个人的工资都发不出了,半死不活拖着,今年直接让大家买断工龄下岗。
  这速度,这规模,可不是如潮水一般。
  听到女老师这话,苏彤才意识到自己说了一个对这时候来说可能还没有的词。
  安静中,陆一诚忽然开口:“我们交费报名吧。”
  这话自然是对苏彤说的,苏彤没意见。
  两位老师是本地人,补习班的环境又不错,她主要顾虑的安全问题基本可控。
  “真报名?”两位老师显然不敢相信,但惊讶过后非常激动。
  苏彤了解这种心情,年轻人出来自己干,不管是大生意还是小生意,能成都是会激动的。
  想当年,她卖几毛钱毛线都高兴地跟赚了几十块钱似的。
  其实也没过去多少年,但回想起来还真有一种仿佛很久远的错觉。
  报完名从补习班出来,已经九点多了。
  苏彤开玩笑道:“陆总今天迟到这么多,员工会不会猜测老板是因为要亲自送女儿上学呢?”
  “不用猜,我昨天就直接跟她们说了。”
  今天上午本来安排了一个内部管理层小会议,助理来请示的时候,被他要求改期了。
  所以他相信,全厂的人应该都知道今天他女儿第一天上学,他来送女儿上学了。
  苏彤没想到他这么高调,已经不走高冷路线了?怕是早就已经走不成了!而罪魁祸首很可能还是她。
  -
  给女儿报了补习班后,开学的第二星期,优点就体现出来了。
  经过一个星期给学生适应,第二星期,作业开始出现。
  苏彤完全不愁,接女儿放学后,直接带到补习班,然后在补习班休息室美滋滋看一个小时小说,再带着做完作业的女儿回家。
  她舒服,女儿也高兴。
  不过令苏彤没想到的是,陆敏可能遗传了点父亲的商业头脑。
  在她的宣传下,第三个星期,补习班又多了几个她的同班同学。
  其中有个家长找到苏彤,对她说:“还是陆敏同学的家长聪明啊,知道一开始就给孩子报补习班。”
  说着,她开学这两个星期自己的苦。
  她本就才读到小学五年级,文化水平也就到认识几个字的程度。再加上读书已经是十几年前的事了,阿拉伯数字还好,她到底还认得123,但那些拼音啊声母韵母啊什么的,她哪里还记得。
  孩子不会做作业,问她,她不懂,问丈夫,丈夫更不懂,可把大人愁死小孩急哭。
  后来听孩子说,她们班上有个同学放学后去补习班,有外头的老师教她做作业。
  “……你不知道,我听到这话的时候,真觉得天又亮了,世界又有色彩了。”
  这位家长眉飞色舞说着,听得苏彤抿唇直笑。
  她也附和道:“是吧是吧,我也是觉得专业的事得给专业的人做。虽然多花了一笔钱,但是不耽搁孩子学习,还能让我们家长……呃,生活更美好。”
  一时之间,苏彤也不知道该怎么形容,勉强用了生活美好这个词。
  上辈子在网上看到很多家长吐槽辅导孩子学习的视频,看的时候虽然当乐子来看,但也是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的。
  辅导孩子学习这件事,绝对不那么容易。
  想到这,她忍不住再次打量了圈专供家长休息的休息室,暗暗在心里感慨道,这哪里是辅导班,这就是救家长于水火的积善堂。
  才这么想,门口就出现了女儿的身影。
  陆敏做完作业,笑眯眯来找母亲。
  “妈妈,我作业做完了,我们回家吧。”
  “嗯,我们回家。”回应完女儿,苏彤礼貌和同学家长道别。
  瞧瞧,愉快的时光总是过得特别快。她都没察觉到过去一个小事了。
  苏彤在心里暗暗祈祷,辅导班一定要生意兴隆,长久开下去。
  毕竟等到女儿毕业,儿子也该接上了。
  这样的无缝衔接,可真是要命。
第172章
  想到自己还要无缝衔接一个小学生, 苏彤就没办法不对补习班关注。
  好在一个月后,补习班的学生越来越多,等到学期过半, 已经稳定在三十多人的规模。
  这规模当然称不上很大, 但是对于只有两个年轻老师的补习班来说,已经是人力所能及的最大规模了吧。
  这天送女儿去辅导, 苏彤和另外一个孙老师聊了起来。
  相比起刚开始时两人第一次见面,孙老师成熟稳重了许多,但今天苏彤还是在对方脸上看到了忧愁, 忍不住关心起来。
  “孙老师, 是补习班遇到什么事吗?”
  孙老师摇了摇头:“最近有个苦恼, 一直没想清楚怎么办。”
  “和补习班有关吗?”苏彤关心的是这个,如果是私人问题,她肯定会适时停止好奇, 不过度关涉。
  谁知道孙老师想了想,还真点了点头。
  苏彤心咯噔了下,真是怕什么来什么。
  “是补习班遇到了什么困难吗?”
  苏彤脸上的关心无比真诚, 孙老师心一暖。
  陆敏是补习班招收的第一个学生, 孙老师对她是有着不同感情的, 对她的父母亦是。
  她转念一想, 也许这个问题可以向苏彤请教,毕竟对方是过来人。
  想到这,孙老师将苏彤邀请进老师办公室。
  其实所谓老师办公室,也就是简单隔出来的一个小单间。
  面积虽小,倒也有模有样, 书架上摆满了和教学有关的书籍。
  苏彤看着不禁感慨,开个补习班也真不容易, 要看的书比考大学还多。
  关上门,坐下后,孙老师和苏彤倾诉起来。
  “敏儿妈妈,有个问题想跟你请教一下。我的家人给我介绍了个对象,我们也接触了快一个月。本来觉得一切都挺好的,但是最近他却跟我说,希望结婚后不要再继续干补习班这份工作。”
  “为什么?”听到孙老师对象让她不要干补习班,苏彤顿时气就来了。
  凭什么?这个男人哪来的脸要求孙老师放弃自己刚起步的事业!
  孙老师苦笑,和苏彤诉说了开补习班的不容易。
  挣得钱少,要做得准备工作很多,辅导孩子也很劳心劳力,最大的问题还是每天都晚上八九点后才能回家。
  苏彤一听,刚涌上来的气消了不少。
  她没想到这么晚才能回家,学生不都是六七点都接走了吗?
  孙老师叹气解释道:“总有偶尔个别学生家长没办法准时来接学生,我们总不能到点了就把学生赶出去。而且学生被接走后,还要搞卫生,每个星期还要消毒什么的,每天回到家后还要备课,要做的事其实很多。”
  苏彤不了解这一行业,还真是没想到要做的事这么多。
  如果按孙老师说的,每天这么晚才能回家,回到家后还要备课什么的,确实可能兼顾不到家庭。
  不过,其实她说的这些问题其实也可以解决的。
  比如请一个专门搞卫生的阿姨,多请两个老师,到点下班后轮流值班。这样一个星期五天,轮下来可能就一两天才晚回家,对家庭的影响小很多。
  但问题是,这一切解决的办法都离不开一个钱字,孙老师她们两人是因为下岗找不到工作,才想开补习班挣钱的,又哪里拿得出这些钱。
  愁啊,苏彤都忍不住直拧眉。
  如果补习班没了,她怎么办?她只想做个温柔可爱的妈妈。
  孙老师不知苏彤真正所想,还以为是在替补习班担心,连忙又说:“敏儿妈妈,你也别太担心,这个学期的学费已经收了,无论如何都肯定会坚持开到这学期结束的。”
  苏彤错愕,心里已经有决定了吗?开完这学期就不开?
  下学期咋办呢?等后面学到更深奥的知识更是要命喽。
  此时此刻,她很想说,爱情诚可贵,事业价更高。两条腿的男人满大街都是,努力奋斗刚有起色的事业放弃了,可能这辈子就再没机会了。
  但理智告诉她,这样的话有些过了。
  她们不过是老师和学生家长的关系,如果她真说了这番话,孙老师真放弃了结婚对象选择了补习班,以后嫁不出去或者嫁的人不好,肯定会将这份怨恨发泄在她身上。
  辅导孩子虽苦,但给别人人生重要选择出建议,那更是要不得。
  苏彤硬生生将到喉咙的话吞了回去。
  -
  陆敏做完作业,和母亲回去的路上,小小年纪的她都发现今天母亲的情绪格外低落,关心问:“妈妈,你今天是有不开心的事吗?”
  听到女儿这话,苏彤才意识到自己将不愉快的情绪外放的太彻底了,孩子这么小都看出来。
  她连忙调整,顺着女儿的话去说:“是啊,今天的葱油饼没买到,真是有点可惜。”
  学校门口有个葱油饼的小摊,做得非常好吃,生意非常火爆,去晚点就买不到。
  苏彤吃货的形象深入人内心,陆敏虽然小,但也知道除了她和弟弟,母亲最爱的就是吃了。不过那个饼也确实是好吃,陆敏想到也忍不住咽口水。
  小孩子定力不如大人,哀求母亲:“妈妈,明天你早点来接我,先去排队买葱油饼吧。”
  苏彤笑了,近墨者黑啊,耳濡目染下,女儿也成了个小吃货。
  “行,明天我一定早点来排队,买香香的葱油饼,还买鸭脖子。”
  谈到吃的,苏彤心情又好起来了,暂时将补习班的事放下。
  直到晚上,躺在床上,才和丈夫说起这事。
  陆一诚让她别多想,还有半个学期,什么可能都可能发生。
  “大不了到时候就给敏儿请个专门的补习老师。”
  有了丈夫这句话,苏彤心稍定了些。
  她也不是杞人忧天的性格,只不过教育孩子这件事责任真不轻,她不敢像对待其他事那样,能偷懒就偷懒,能忽悠就忽悠。
  呃……才这么想,她就心虚了,赶忙将这话赶出脑海当没说过。
  不过也确实没再想着这事,就算补习班没了,以敏儿那聪明劲,也未必需要自己多操心。
  这么一想,还真是放松下来了。
  日子如常,转眼深秋入冬。
  这半年,于苏彤而言日子自然是没什么变化,但于魏家而言,变化巨大。
  他们花光了存款在镇上买了房子铺子,算是整个魏家村第一户实现阶层跨越的人家――农村到小镇。
  看似一小步,实则艰难又巨大。
  酒铺搬迁那天,既是开业,也算是新居入伙。
  孙红梅倒比第一次低调多了,只邀请陆家人一起吃了顿饭。
  用她的话说就是,你挣小钱的时候,别人羡慕多于嫉妒。但当你真把日子过红火,远甩他们一大截,别人对你可能就只剩妒忌。
  有钱了,日子好了,很多苦恼也伴随而来。
  请教的,借钱的,单这两样都够你苦恼。
  但凡来请教的,孙红梅其实也是真心传授,奈何每个人酿酒的天赋不一样,就是酿不出她酿的口感。
  可别人怎么可能信,只当是你存了私心,没有告诉最关键的秘诀。不仅不感恩,还反过来怪你。
  次数多了,孙红梅也心寒,便不再教了。
  来借钱的,就更不用说了,不管借不借都会借出仇恨。
  兜里还有余钱的时候,一些确实有困难的亲戚朋友来借点小钱应急,她也愿意给。
  只是急应付过去了,会主动还钱的总是没几个。
  孙红梅怎么可能甘心吃这亏,不还钱,就隔三差五催,催得次数多了,那点情面也就没了。
  兜里的都花光了,一些亲戚朋友再来借钱,她确实拿不出。
  但好像没人信了,只认为她挣大钱后看不上他们,连这点小钱都不愿意做。
  一来二去,她倒成了那个凉薄之人。
  孙红梅心寒,有一种自己虽然挣钱了,改善了整个家的生活,却落得个众叛亲离的下场的错觉。
  将这些和苏彤倾诉的时候,苏彤开解她,其实人生每个阶段都要经历一层筛选。
  就拿读书来说,初中到高中,那些没上高中的同学,可能就慢慢退出了那些上了高中的同学的人生,高中升大学那更是明显。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