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耸一下肩,“我连个小组长都够不上。”
唐海宽也不过就随口问问。
他又说:“没事儿,咱们赚个年龄小,好好学习就是了。”
初夏冲他点点头应:“嗯!”
***
初夏这一趟回家也没有在家里多呆。
第二天中午吃完午饭,便又背着书包坐上公共汽车去学校了。
坐在车上自也不浪费时间,把单词本拿在手里背。
到学校她先没回宿舍,而是去自习室和图书馆转了一圈。
都这个点了,这两个地方自然是没座位的,于是初夏便在图书馆的书架间扒拉了两本书出来,直接站着看。
看一会嫌腿累,她便直接靠着书架坐在了地上。
这样坐着又看上一会,旁边忽多了个人,和她一样靠着书架坐了下来,和她并着肩,与她之间隔了半米宽的距离。
初夏下意识转头看过去,看到是林霄函,没忍住笑了下。
她笑着和林霄函对视一眼,两人都没出声打招呼,然后便就这么并排坐在书架之间,认真地看各自手里的书。
经手看完的书越来越多。
他们在
图书馆里留下的身影也越来越多。
在这样的激情与忙碌之中,剩下的半个学期过得也很快。
很多人觉得自己都还没干什么呢,便到了暑假。
暑假来临,大家自然离校回家。
当然也有因为家离得太远,回家路费太贵,同时又想要留在学校继续学习的,便申请了留在学校里继续自学。
像初夏这种,回家过暑假也并没有完全给自己放假。
放假之前她就从图书馆借了不少的书,回家的时候放在旅行袋里带回来,即便是在家里,也是有空就看书学习。
因为心思大部分都在学习上,初夏也没多关注院儿里的其他事情。
当然事情也都没有发生什么意外,和小说里的一样,蒋冠杰在夏天的这一次高考中考上了本地师范学院,韩霆也继续在乡下呆着。
对于蒋冠杰考上了师范学院这个事情,胡同里的人见面就恭喜,但徐丽华能看出来并不高兴,每次都笑得很勉强。
但她也没有再强迫蒋冠杰考第三次,秋季开学直接入了学。
也是这一年的夏天,全国学校全部改为秋季入学。
他们七七届入学的自然就不跟着走了,下面的小学中学都配合着政策延长半个学期的课程。
蒋冠杰入学后的第一个学期,是初夏入学后的第二个学期。
这个学期较上个学期而言,全国各大院校的学习生活都在逐步走上正轨,慢慢开始有了点上课学习以外的社团活动。
年底的时候,小岗村包产到户的事在全国引起了巨大的争论,在学校里自然也是一样。
在这个新旧思想转换之际,大家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要表达要探讨,于是经济系的学生们酝酿着准备创办杂志。
也是在这一年年底,知青大返城运动爆发。
从云南开始,然后蔓延到全国各地,知青们开始奋起反抗,集结抗议,要求回城回家。
元旦过后不久,学校开始放寒假。
而为了创办杂志,经济系很多同学申请留在学校没走。
初夏作为本地人离家近,回家过年最容易,自然也留在学校帮忙。
留校暂时不回家的事当然要跟家里人说一声。
于是初夏在放假的第二天,中午吃完饭以后抽空回了趟家。
到家进胡同的时候还没到傍晚下班时间。
初夏进胡同走到八号院外的时候,刚好碰上了来送信的邮递员。
邮递员知道她是八号院的,便把信给了她。
信是韩霆从乡下寄来的,初夏扫了一眼信封,便拿着信进了院子。
因为天气冷,院子里没有人。
初夏进二门后直接沿走廊往东屋去,走到东屋门外,她拉起一点门帘,往里头说了句:“大妈,你家来信了。”
王翠英和李兰正在屋里糊纸盒。
听到初夏这话,王翠英忙道:“初夏放假回来啦,快进来呀。”
初夏应一声拿着信进去。
李兰拎了水壶给她倒了碗热水,让她喝点暖暖身子。
李兰这么客气,初夏自然不好意思推辞。
她忙把信给放到桌子上,从李兰手里接了碗,抱在手里暖手。
那边王翠英又笑着跟初夏说话,问她:“这应该是放寒假了吧?”
初夏笑着点点头道:“不过学校还有点事,还得去。”
王翠英笑着又说:“大学生就是不一样。”
初夏和王翠英在这边笑着寒暄,那边李兰已经拿起了信封撕信,并插了空跟王翠英说了句:“是三儿寄来的信。”
每次韩霆寄信回来,都是三言两语说点废话,所以王翠英并不期待。
但信里到底写了什么样的废话,她也还是要听的。
李兰撕开信封,把信纸从里面倒出来。
然后她拿起信纸展开,一字一句地给王翠英读:“亲爱的爸妈,组织上已同意我们回城,等手续办好,我和超子、锅盖很快便能到家……”
信读到这里,读信的李兰还没反应,王翠英已经怔住了。
没等李兰再往下读,她立马睁圆了眼睛打断了李兰问:“你刚才读的什么?三儿要回来了?”
李兰这便又往回读了一下,然后才反应过来自己读了什么。
她也有些激动起来,忙跟王翠英点头道:“是的是的,三儿说组织上已经同意他们回城了,等手续办好就回来,这个信在路上走的时间不短,我估摸着要是顺利,过不了几天就该到家了。”
王翠英听完这话瞬间激动得快不行了。
她激动得险些背过气去,忙用手捂住自己的胸口。
捂片刻眼泪都下来了,颤着声音说:“我的三儿啊……总算是能回来了……”
初夏在旁边抱着碗暖手,脸上挂着事外人的淡淡笑意。
刚才在胡同里从邮递员手里拿到信,看到信上韩霆的名字,她就大概猜到了这件事,所以并不觉得有什么惊讶。
韩霆差不多就这两天就该到家了。
第083章
王翠英自己感慨完以后, 抹了把眼睛,又对初夏说:“初夏,你听见没有?你韩霆哥要回来了, 这几天就能到家了。”
初夏挂着并不是很关心的微笑冲她点点头。
点完头她便把碗放下了,对王翠英和李兰说了句:“大妈、大嫂, 信给你们送到了, 我就先回家做饭了啊,爸妈等会就下班了。”
王翠英还想再说话,初夏已经笑着转身走了。
看着初夏掀开门帘出了门,她收回目光的同时也收住了没说出来的话, 看向李兰又说:“这丫头,跑什么呀?”
韩霆的信下面也没写什么了。
李兰把信纸折起来, 塞回到信封里说:“估计心里还存着气呢, 等三儿回来了, 让三儿当面给她赔不是,哄一哄应该就能好了。”
王翠英想了想, 忽又叹口气。
叹完气默了一会, 她又说:“你说初夏现在上了这么好的大学, 长得又这么漂亮,会不会看不上咱家三儿了?”
李兰说:“我觉着不能吧, 初夏她就不是那种三心二意的姑娘。您看她回城这一年,有提过一句找对象的事没有?院儿里谁不知道, 她是打小就认准了咱家三儿的。她拼命考这么好的大学,可能都是为了让咱家三儿看到她的好。”
王翠英听完想了想, 有些认同地点头。
她又说:“就是三儿这小混蛋不知好坏, 猪油蒙了心,怎么都看不到初夏的好。也不知道他在乡下谈的那个丫头怎么样了, 信里从来也不说,最好是趁着回城分干净。”
李兰道:“我觉着这个您也不用担心,等三儿回来见了初夏,我就不信这会他还能看不到初夏的好。现在甭管是哪方面,样貌学历人品家庭性格,他都不可能再找到比初夏更好的了。”
王翠英深深吸口气,“回来再好好说说他。”
***
初夏回到家也没闲着。
到房间放下书包,便去厨房生起炉火做饭去了。
她先淘米蒸了三人份的米饭。
蒸米饭的时候洗肉切菜,又烧了两个菜。
家里有现成的猪肉,便做了个猪肉炖白菜,又炒了个青椒土豆丝。
初夏做好饭的时候,唐海宽吴雪梅和韩庆天韩雷刚好回来。
进了二门闻到菜香肉香,韩庆天笑着说:“这个味一闻就知道,你家初夏又下厨做饭了。她一做饭,必然香出二里地,跟开饭馆似的。”
唐海宽和吴雪梅笑着还没说话。
韩雷又说:“咱们这一片,也再找不出比初夏更好的姑娘了,这才真叫上得厅堂下得厨房,里里外外,面面俱到。”
唐海宽这番不客气道:“我唐海宽的闺女,那自然是。”
韩庆天和韩雷跟着笑两声,也就在院子里和唐海宽吴雪梅分道了。
到东屋掀开门帘进了屋,韩庆天又哼哼着说:“也不知道谁家小子将来有这么好的福气,能娶到初夏这样的姑娘。”
王翠英和李兰也做好饭了。
听到韩庆天他们回来,她们就往饭桌上端菜端饭了。
放下装着稀饭的铝锅子,王翠英接话说:“这福气就不能是咱家的?”
听到这话,韩庆天还没出声,韩雷忽笑了一下说:“以前三儿要是愿意,那确实是咱家的福气,可三儿眼光高啊,就是看不上初夏。现在人家初夏考上了大学,还是那么好的大学,那还能看上三儿吗?”
王翠英说:“怎么就看不上了?考上个大学她就不是初夏了?那你怎么不说,咱家三儿以前看上的那还是首长家的女儿呢,首长家的女儿不是照样对咱家三儿死心塌地的?三儿眼光高,之前看不上她,现在她变得更好了,那三儿不是就看上了吗?”
韩雷想了想,“这么说也确实有几分道理。”
他那弟弟在谈恋爱这事上确实有一手,从小就招女孩子喜欢。
平日里浪荡得没正经,偏偏女孩子就吃他这套,都对他死心塌地的。
说着话一家六口人也就坐下来吃饭了。
因是随口说的闲话,韩庆天和韩雷也没正经往心上放。
李兰这会拿起筷子又说:“说到这会你和爸还不知道呢吧,今天邮递员送信来了,三儿马上就要回来了。”
听到这话,韩庆天最先怔住。
她看看李兰,又转头看向王翠英。
王翠英已经激动过了,这会气定神闲慢声道:“是的,说是组织上让他们回城了,超子和锅盖都一起回来,估计要不了几天就到家了。”
韩庆天激动起来,猛砸一下桌子道:“这个小混蛋总算是回来了!他再不回来,我都以为他要在乡下呆一辈子了!”
韩雷跟着松了口气,“回来就安心了。”
韩庆天也松口气,又看向王翠英问:“他信里提到了超子和锅盖,那没提到他谈的那个女朋友?”
李兰直接把信从身上掏出来,送到韩庆天手里,“没有提到。”
韩庆天接下信封,把信拿出来看了看,因为内容短,很快也便就看完了。
看完后他把信放下说:“不提也好,闷不吭声算了最好。”
王翠英接话道:“我也是这意思,不管这丫头什么样,我都不可能会同意的。除了初夏,我谁也相不中,就是那首长家的女儿我也不乐意。”
那种人家的千金大小姐,肯定脾气大,他家要不起。
娶媳妇不是娶祖宗,那最好的媳妇,就是初夏这样温柔贤惠、懂事又脾气好的,同时其他方面的条件也都不差。
韩家这边说了一晚上韩霆回城的事。
初夏没有在唐海宽和吴雪梅面前多提,只当不知道这个事。
反正唐海宽和吴雪梅现在知道她对韩霆的态度,她也不用再说什么。
晚上在家里住了一晚,第二天初夏便又去了学校。
到学校后便更加不管与自己无关的事了,心思都放在创办杂志上。
因他们是自己自发创办的杂志,没有系里的支持,条件非常有限,印刷用的是蜡纸钢板和油印机,稿件也都得自己写,所以忙起来后也没人有心思想别的事情。
大家满心里全都期盼着,第一期能顺利面世。
***
两天后。
韩霆、超子和锅盖,这三个曾经是天仙庵里出了名的胡同串子,穿着灰衫旧衣,拎着破旅行袋,打满了气势并排进了胡同。
刚一进胡同,三人就一起吹了个响亮的口哨。
这声口哨把附近院儿里的人都给引出来了,然后三个人又同时举手向天,齐声大喊了一句:“老子回来啦!”
虽三年不见了,胡同里除了年龄格外小的孩子,其余没有不认识这三个混天混地的小混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