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铜锅里熬着热乎乎的豆浆,冒着一股子豆香味。
麦子把蒸熟的芋头捣成泥,剩下的粗面团成一个个小剂子,再将芋泥包在里面,放到铜锅上蒸熟。
等槐花提着食物上门时,就被这股子香气勾住了。
进院就往院里的厨房里钻,和两人忙活着过年饭,小草揪出来的兔子馒头,麦子搓出来的四不像,槐花的拿手菜,当归炖黄鱼……
外面大雪纷飞,丝毫不影响溪水村的年味。
除夕夜,随着里正家的一声声锣响,新的一年拉开了序幕。
接下来几日,麦子小草提着豆麩馍馍,豆浆,一家家的吃去,大多都是鱼,腌兽肉,还有不少炖笋干,吃得两人肚饱浑圆,迷迷瞪瞪,将近天黑才回了院子。
第101章 难民
过了年节, 村里的人从杏花村回来时,雪已经堆了厚厚的一层,众人把雪堆铲开, 才留出一条通行的路。
融雪了, 天气又冷上了一截,麦子和小草窝在屋子里烧着开水, 再放在屋外结冰, 存放在空间里。
等到今年夏天,不用硝石也能避上暑气。
村里外因为融雪, 也开始热闹起来, 开始继续修着去岁没弄完的路段。
来来往往的,杏花村的人掺杂其中,兴许是在黎州修路时有了几分经验,不出半月, 这路就修好了。
同是修路,心境却完全不一样, 黎州修路是官兵强征。此时修路, 是为了自己村子的通行便利, 村民们都拿出了七八分精力去平整路段。
路通了的那天, 大家脸上都挂上了笑容, 河里的冰也彻底化开了, 潺潺的流水从山湾里飘出来, 冲散了最后一丝寒气。
这时, 平静的月亮湾,也迎来了一群不速之客。
一行官兵带着十来人难民, 在溪水村界碑处徘徊。
为首的刀疤脸摸了摸地上平整的泥地,再看向溪水村的村落, 眼里露出一些不可思议。
这个村子里难道有逃出来的匠人,没有上报?
刀疤脸回想了一下,这个溪水村,好像是金朝来的,因为这群人来得格外早,足足七十来人,还是引起了上面人的注意。
若不是这群人及时到来,去岁的考功,他们代邑城,差些就落个中下的评绩。
刀疤脸身后的难民左右相望,眼里多了几分希翼,这地方好像!不差,跟城里的屋子也差不离了。
很快,官兵的消息就被传到了里正处。石老匆匆忙忙的出门后,麦子几人也紧跟其后。
就瞧见官兵的身后,跟着一大堆难民,身上衣布发黑,身形瘦弱,发顶缠绕着不知名的草根,乱糟糟的一团。
“在下石清河,溪水村里正。”石老小跑上前,躬手相迎。
刀疤脸指了指身后的人,言简意赅,“这是分到溪水村的难民,给他们籍地造册。”
村民们听到这个消息,暗自观察着这群新来的人。
脸上踏着一双破旧的草鞋,脚背通红,挂了不少口子,混着这里的黑泥在其中,身上也全是褴褛,裸露出来的皮肤,大大小小的疤痕,还有不少冻疮,血糊糊一片。
其中一个黑瘦的小姑娘,不安的缩了缩脚,紧紧抓住了阿姐的袖子。
等官兵和石老核册完毕,将山上的荒地划给了难民,分了一小袋子粮种,就领着剩下的人去了杏花村的村落。
留下来的几人面面相觑,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我是溪水村的里正,石清河。”
石老见几人局促,也没多说,将身后的麦子叫出来,“你们跟着麦子过去,先安置下来。”
听到面前这个里正的话,几人的心定了一定,连连道好。
池西几人今日见官兵来了人,想着形势变好,和春树他们往城里的抄书坊子去了。
如今学业受阻,之前他只默完了《中庸》,石老学识虽好,两年没碰过书卷,也默不下来整本经义。
这几日他心中焦急,再过一年,便是院试,石老虽说时间尚早,他更想有几分把握些。
麦子带着几个人往山跟前走,指了指官兵划的那片地,上面荆棘环绕,树木丛生,看不出来地的样子。
“那就是你们的地,这里是划的宅基地。”
这地离得村落远,胜在平坦,建房也方便了不少。
这几人点了点头,“这里能换些吃食不,我们有些力气,可以去做工。”
说话的人,是个瘦小佝偻的老人,身上背着大包裹,露出来不少干草,应该是用来睡觉保暖的。
麦子
听到做工,想到外面来来往往的人运着石砖,被面前人误会了。
“过几日,村里要修渠,你们得空可以过来挖沟,到时有午食。”
村子里搬泥土,砍柴火,这种共同的劳力活,延续了逃荒时的做法,公中出食物,大家一起卖力。
几人听到包午食,有些激动。
“我能去吗?”
里面一个年纪十六七岁的女子急忙开口,她跟另外几人十分生疏,一直紧紧的拉住身旁的一个小姑娘。
“可以,前面就是村子,你们有事可以过来。”
听到麦子说可以,女子长吐了一口气,将身上的包袱放在了地上。
其他的,麦子也没有多说,回了村里。
几个婶子围着石老,打听着这些人的来历。
“咋样?”石老看到麦子回来了,询问道。
麦子一五一十的把那些人的反应给石老说了。
石老听完,低声呢喃道,“看起来不像是惹事的。”
见所有人都望着自己,石老开始说起这几人的来历。
“那三个年轻点的,是齐国徽州来的,另外两个爷孙,是边境小国的难民,至于那两个女娃,是周国子民。”
边境小国,是周国以西的蛮人区域,那里城邦小而分裂,一向不出四年,就是一个新国度。
众人散开,只有麦子一人还在屋里和石老谈论修渠的事。
话不经意间说到两姐妹时,石老主动开口道:
“周国前两年虽然受灾不严重,战乱不少,其中牵连了不少士族。祝咏姐妹曾是其云氏旁系,被牵连逃出来,如今平反,给她们立户到了我们溪水村。”
麦子听着石老的话,不禁开口道:“给她们立的女户。”
“对,只是没籍田,被分到了咱们溪水村。”
石老点了点头,不禁感道,“天子犯错,即使被错冤了的人,也是分配到我们南人的地界。”
话毕,麦子和石老出了门,奔波在田野间,丈量着沟渠的位置大小。
窑炉边还是热火朝天,只是村落边,多了几人在观望。
池西几人却迟迟未归,徐婶在村落外守了一晚,也没见人影。
第二日,祝咏却突然出现在了田野里,找到麦子,小心询问道:
“麦子,我们能不能用村里的窑炉烧砖,村里人说找你和石老。”
麦子闻言,从河沟间抬起头,浑身泥污,额角处一大块红肿,刚从山地里摔一个大跟斗。
没想到这群人里,祝咏是最机敏的,率先问上了门。
看到这双湛亮的眼睛盯着她时,祝咏的心也跟着紧张的抽了一抽,不知道这人会不会同意。
“可以,你们烧的砖,得交其三出来给村上,还有宅基地到村里的路,你们得修好。”
麦子将话说完后,只见面前的瘦弱女子点了点头应声,便匆匆离去。
第102章 修渠造池
等小草找到麦子时, 麦子还弯着身子跟田地较劲,一身的泥灰。
“池西他们挨打了?”
听到小草的话,麦子从田地上下来, 怎么池西只要一出门, 就负伤累累。
“对,这次只是皮外伤, 被永安县的另外一位大小姐带着人揍的。”
听到这, 麦子才算是真的诧异了。
跟着小草上门探望时,就看见池瑶正在一脸平静的给池西上药, 春树在一旁疼的嘶哑咧嘴, 池东的脸要好看许多,只是背上一大块红肿。
“这是怎么回事?”麦子不由发问。
“我们去抄书坊子被人轰出来了,路上碰上了云小姐和另外一家马小姐起争执,那马家小姐仗着人多, 要给云小姐一个下马威,池西一股劲就蹿了出去。”
后面的不用春树说, 麦子也知道了, 无非是为次挨了顿胖揍, 只是这次这些人还有些轻重, 伤势也只是看着严重。
一向不惹事的池西会这样鲁莽, 麦子心中疑惑, 心中冒出几个猜测。
“不过, 你们看, 我们拿回来了啥!”
春树话音一转,看来此事还有玄机。
只见鼻青脸肿的少年从包袱里抽出了一套四书五经, 上面还做过了不少笔记。
池西这才幽幽开口道,“这是苏家状元用过的, 这顿打可没有白挨。”
听到这,几人都一脸的吃惊,盯着池西手上的一大沓书卷。
看着众人神色,池西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本来说一本礼记就行,没想到云小姐出手阔绰。以后的苏氏书坊,我们也能偷偷混进去了。”
此事过去,手中有了书卷,池西更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攻读上面的笔记。
准备着今年二月的县试。
麦子和石老也终于把修建水渠的方案落实下来,杏花村的人纷纷赶来,开始动工。
其中,刚来的难民也参与其中,只为了中午那顿饱饭。
“可以在村落中间修一个蓄水池,这样大家用水也方便,若是暴雨,也能减轻一下河流的压力。”
麦子看着这河湾,一直以来,她就担心这山里的水,遇上暴雨,村里又是损失惨重。
石老听了麦子所说,要在上面河湾处分流,像中洲大河一样,修上堤坝。
“那得在村子中间挖上一个大坑,把水引到中间来。”
石老指了指中间的位置,那里正好是个凹陷的地方,用来存水最为方便不过。
“对,下面留一个管道,用泥浆敷好,这样就不会把水渗出去,弄塌地面。”
两人讨论了半天,最终确定了方案。
修渠造池的日子过得很快,一眨眼就到了春耕时期,在近百人的忙忙碌碌下,条条水渠也终于露出了面目。
各处田埂上挖好了水渠,如今挑水就不用如此麻烦了,只需要从主水道引来水就能到自己的田地里。
村民们试了一下,从主阀处通开水,从河流上引过来的水,瞬间灌满了水道,往下缓慢流去,最后到了地下,通过管道流入了村子里的蓄水池。
瞧着蓄水池里的水,慢慢上升,村子里又多了处奇景。
渐渐的,杏花村的人,由于两个村子道路的通行,也经常出没于溪水村的各处。
新来的难民们也渐渐的和村人们熟识,麦子此人也在他们心中被恭维了起来。
他们是从苦寒中被带出来遇上了这样一个地方。在没来之前,他们遇到的是寒冬腊月里,周人的排外,同地的欺凌,暗地里偷窥他们的吃人魔……
这里,只要出上几分力气,就能换上石砖,建上屋子,只要村里要修个桥,或是路,还能蹭上一顿饭食,这种用劳力就能换上东西的生活,比外处好上万分。
麦子也从他们嘴中得知,吃人魔的群体,庞大到,不止是齐人,还有远地而来的蛮人,周人也不在少数。
只是为了百姓的人心安定,上面的人把名头按在了他们南上的难民头上。
麦子摇摇头,看来,南北人之间的矛盾只会越来越大。
想到这里,不禁开始忧心了以后的生活安稳。
等到第一场春雨落下,预示着新一年农耕的开始。
麦子和小草拿着苏家管家给的粮种,院外的几块地都各自划上区域,种上了粮食。
将去岁收出来的菽种,从里面挑选了优良的种子出来继续播种。
长此以往,应该能筛出高产的种苗。
时间在这些琐碎的事里慢慢的过去,池西也已独身踏向了科举之路,前往盛平县考试。
月亮湾一地,在初春时节,逐渐涌来了不少难民,有些是被官兵带来的,有些是闻讯赶来的,还有一些则是刚来此地的难民亲属迁居。
其中不乏有人闹事,皆被溪水村的村民们武力镇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