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知陛下御笔,承诺金国‘凡有上国捕亡之人,南宋绝不敢容隐?’”言下之意:像你这等明显参加过抗金的北人,该被官府通缉抓捕后,立刻扭送金国才是!
见被互动人面色骤然一变,甚至转身就要跑,说书人又忙道:“诶诶,这位客官莫慌,且听老朽念完!”
“多亏了天怜我宋,降下帝姬铲奸除恶,诛秦桧于朝堂,定北伐于朝夕!陛下这份《进献誓表》,才未被奸臣贼子送往金国!”
“你也不必急着跑啦!”
……
说书人棚子愈发热闹,很多看不懂文绉绉榜文的百姓,都被吸引了过去。
唯有陆宰父子还站在板榜前。
正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寻常百姓,比如流居南面的北人更在乎的是皇帝如何处置他们;而祖籍本在南的百姓,则会更在意皇帝承诺每年送给金国的天价贡金,羊毛出在羊身上,他们可知道朝廷收税的厉害!
但对于陆宰来说,陛下这一大篇‘臣构言’中,最令他想要吐血的部分,还是皇帝承诺金国:自此两国接壤州城,除了巡尉(负责城内的秩序安保工作)外,宋不得设置任何屯军戌守!
不得设守军!
那岂不是边境百姓,就是金国豢养的猪羊,什么时候饿了,什么时候宰来吃就是了!
陆游原本扶着父亲的手臂,可如今,他已经分不清到底是谁的手臂在颤抖。
十三岁的少年,看的眼底几乎要沁出血来。
这就是他们大宋的皇帝!
该下油锅的难道只有秦桧一人?!
怪不得秦桧的死,让临安城陷入了巨大的狂欢:只怕不只是在庆祝卖国奸相之死,还是一种不能说出口,但人人心照不宣的祈祷——
祈祷那位逃出海的皇帝,能死在海上就好了!
祈祷他再也不能祸害家国百姓就好了!
*
“为父这就进宫去请见帝姬!”
陆宰缓过来后,当即决定前往皇城。
其实他刚上岸的时候,就想到过那位帝姬,只是那时是担忧情绪多——
他上次来回禀明州市舶事时,亲眼见过那位陛下和帝姬的相处。只见帝姬陪站在陛下一旁很是可怜,陛下只专断漠然吩咐她一应与金事宜,都必须按照国书去做。
彼时帝姬只是垂首喏喏应是。
因此今日陆宰骤然得知,帝姬竟有胆魄违背圣旨,为国诛秦桧定北伐,陆宰在心内敬佩之余,也很是担忧。
帝姬这是打定主意为国献身了吧:趁皇帝在海外,跟金国彻底撕破脸,这样皇帝回来后哪怕怒火滔天,也终究是覆水难收,再不能与金议和了。
因她手持帝王玺印,群臣只是遵旨而行,论理是无罪的。
而她……显然帝姬是宁愿自己承担抗旨罪责,自己去死。
可现在——
陆宰看过了皇帝这份《进献誓表》,与诸多朝臣和百姓一样,领略到了一个可怕的事实:不,来日皇帝还能跪,还能和谈!
在这件事上,皇帝绝对可以排除万难。
别说跟金国撕破脸了,只怕就算岳韩两位将军已经打到金人的家门口,只要那位皇帝回来,他也能立刻‘噗通’跪了,求金爹原谅!
陆宰遍体生寒。
他要立刻进宫!
他要去力谏帝姬!
都走到这一步了,帝姬你万万不可后退半步!如今你既已手握玺印,得天下民心,那么……就做绝吧!
哪怕将来陛下从海上归来,也绝不可碍于礼法孝悌之道,还政于他!
为此,他陆宰愿意做‘附逆’之臣!只求帝姬为了天下苍生万民考虑,不要为名声礼教所困!
这万民之心,再经不起一次折腾了。
若这次战机绝佳的北伐,再次被那位卖国皇帝打断,那就真的是生生砸断了华夏的脊梁,以后再不会有机会如此接近克复中原了。
**
海上神舟。
姜离想起临走前给柔福留下了那封完颜构认爹力作,不知道临安舆情发酵到什么程度了。
而看着眼前兴致勃勃摆弄望远镜的岳云崽,姜离也不得不想到,这封《进献誓表》最终能与金国达成一致的条件——绍兴十一年岳将军冤死。
岳将军身死,换来了这样一封如愿以偿的‘臣构言’。
海涛如泣。
姜离想:等她回去,应该能如愿做上擅长的工种‘太上皇’了。
第94章 两月后
“轰隆——”
姜离从书案后抬起头来,从正对着的窗口望出去,能看到岛上又升起一阵浓浓的黑烟。
不知道这次试验的是什么炮。
而过了没多久,姜离就从窗口看到了拽着绳索翻身跳上来的岳云。
此时数艘船只都停靠在岛旁,以铺设的木板为上下通路。只是岳云嫌走木板麻烦费时,许多时候都靠船上粗绳借力,直接跳上跳下。更像是一只在绝壁上轻松跳跃来去的豹子了。
“官家!”
小豹子从窗口大猫探头:“官家在忙着吗?”
岳云知道姜官家每日都在为国默写要紧书籍,只是官家续航时间比较短,经常干一会就躺下了……故而看到姜官家正经坐在书案后,他就只趴在窗口处进行速报。
姜离搁下笔托着腮看着他。
岳云自小在沙场上打滚,自然不是宋朝廷文官欣赏的那种头顶簪花清秀白皙美少年。
他原来的肤色就是炒过的小麦色(比新鲜的小麦更深一号),如今比起刚上船的时候,又深了一个色号,像一杯巧克力冰淇淋球。
毕竟海上的夏日晒得厉害——此时距离神舟春日出海,已经过去了两个月。
夏天如期而至,阳光每天都热辣辣的。好在这岛屿上就有个‘兵工厂’,也可以兼‘冰工厂’:硝石制冰在宋也已经是寻常百姓都能掌握的技能,夏日多有摊贩售卖甘草冰雪凉茶,以及冷圆子等各色冰饮。
大猫趴在窗口欢快道:“官家,今日大连珠炮终于成了!”
至于这两日试炮的过程中,炸死了几个贪官和他们的爪牙……就属于双喜临门了。
“下一个付造的图纸就是盏口将军了!”这是明神机营内最重型的火器。
姜离听岳云声音里的兴奋劲儿,觉得他要是真有一根豹子尾巴,只怕此时都欢快的摇晃出虚影来了。
短短两个月,岳云的审美已经向后世某位李团长无限靠拢,‘以大为美’:越大口径的炮越让他动心。
岳云已经看过了姜官家写下的神机营配置表:数千人的精兵营,光各色火铳就配有三千六百支,八钱铅子弹珠无数;大连珠炮二百口,盏口将军一百口,搭配火器的战车数百辆……
将来他要是拥有这样一支神机营,会是一个多么活泼开朗的孩子啊!
*
“进来吃点酥山再回岛上去吧。”姜离邀请小豹子进来吃牛乳冰沙。
岳云闻言点头,也不绕过去走门,直接从窗子翻进来。
姜离顺手就把手下的纸笔先推到一边,正好她也歇歇。
默写医书着实令人头疼。
毕竟当年的茹神医,是《种痘要旨概略》这种综述都能写三百页的神人,这一辈子简直是著作等身……
于是吃冷饮的时候,姜离随手拿了本书就入迷地看起来:人在不得不学习的时候,看什么闲书都能看的津津有味。
何况这本就是让人口舌生津的书。
“官家在看什么?”
岳云边吃冰沙边好奇,官家看起来很向往的样子。
姜离展示给他看:是东坡先生的美食散文集。
“咱们中午就吃东坡肉吧。”苏轼的美食文,谁看了能不馋!
托着下颌想着炖肉的姜离,看着东坡先生的文章,又想起了临安城。
如果陆宰父子已经到了临安,见到了易安居士……那么,便是苏轼和王安石的徒子徒孙们历史性会面共事了——
陆宰的父亲陆佃是王安石的学生,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是苏轼的学生。
当年为了变法事,王安石苏轼两脉自然是针锋相对的,但如今,北宋都亡了。值此朝廷南渡,家国飘摇的危难之际,这些后人们提起先师们这层渊源,只怕反而会觉得更亲近。
毕竟那时候朝堂上的水火不容也是为政见,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为国考量,政争之外,也不妨碍欣赏彼此的才华。
“官家,官家。”岳云不知官家在想什么,但应当是比默写书稿开心的事儿吧,都沉浸其中良久难以回神了。
“我回岛上去了。”
姜离收回乱飞的思绪:唉,孩子都回去工作了,自己的休息时间也结束了。
继续默写吧,早写完早退休。
**
临安城,夏日正午。
兵部官署。
陆游蹲在庭院中,苦口婆心给两只猫劝架,口中唤着他根据猫猫特征起的名字。
“粉鼻,你不要抢雪儿的肉,你吃你自己的不好吗?”*
同时作为一个顶级猫奴,陆游又被两只挥舞着爪子打架的毛茸茸可爱到炸,赞美世上有猫猫的诗词在心里井喷式出现。
回头就都写下来!
直到脚步声响起,陆游转头看到身着官服的人走出来,忙起身行礼问好:“李侍郎。”
易安居士李清照点了点头。
两月前,她是奉诏任是内尚书,辅佐帝姬批奏牍并朝事的临时处分。一月前,兼权直学士院,五日前,又试兵部侍郎职——基本算是如今左相兼枢密使李纲老相公的副手。
如此三级跳,又是以女官身份从内尚书转外官,朝上难免有古板迂腐的御史上谏力劝。
这,这不合规啊!
何况帝姬掌政本身就够离谱的了。
“这些人……”
柔福帝姬曾握着玺印对梁红玉吐槽道:“我也知道他们不是真的恶人。”起码不会恶到跟着皇帝和秦桧去卖国。
“只是全无用处!”
有那么一批官员,专门负责每天在朝上根据‘圣贤书’和‘礼法道义’发表些意见,常常谏言收用这个降将不妥升任那个女官不对的——他们也不光看不惯易安居士做官,他们看不惯的多了。
比如前些日子岳将军有奏疏回朝,禀明有一当年被迫降金(全家二百人都在金人手里)的年轻将领李显忠,如今欲带兵投归,他觉此人有才可用,故上禀朝廷,请受此投归。
柔福帝姬一如既往发还奏疏,令岳将军事从权宜裁断即可。
同时也颇为期待:毕竟岳将军在奏疏里着实夸了此人好几句,或许又是一位正在冉冉升起的将星。
然而,又是这些御史叽叽喳喳反对,表示这个李显忠他们听说过呀:他可是做过金国的鄜延路兵马副都监,替金国打败了好多次西夏的军队。
都为金国打过仗的人了,还要他干嘛!
这些御史们说的倒是正义凛然,但要问他们对抗金战事有什么高见,或者派他们去前线有什么法子,能否像李显忠一样大克西夏并且能从金人眼皮底下带军归宋,那他们是两眼一瞪嘴巴一张……全然没法子的。
“没法子就给我滚!”
偶像被攻击的柔福帝姬,用文雅的态度说出了并不怎么文雅的话,并且咔咔盖了好几封免职奏疏,请这些人回家去吃自己。
梁红玉在旁一笑。
确实,能从金国逃出来千里归朝的帝姬,必然是个有法子的人。
且此时她忙的脚打后脑勺,每天睡觉的时间都是挤出来的,那么看着这群帮不上忙还要在旁边指指点点的废物们就难免要生气。
把数位御史抹成白板后,朝上清静了很多。
至于旁人的非议和眼光……
易安居士这一辈子,原就是个特立独行的人,她自己是完全不在意的。
*
兵部官署。
待陆游问过晌午公事已然结束,现在不是工作时间不用称职务的时候,就又活泼泼换了称呼:“老师!”
李清照与东坡居士一般,不但在文章上,在书法、金石等方面也是博览众长,是当世顶尖的专家。
陆游跟着父亲拜会过易安居士后,就常来请教学问,一来二去这称呼就变成了老师。
今日他是特意过来给老师送小吃的。
自朝廷北伐旨意遍传天下,这两月来,南人北人的交织往来多了许多:家中妇孺多,欲寻安稳居所的北人有很多举家搬迁来南边;而很多志在抗金的南人,亦或是原本流亡南方的北人,又纷纷北上。
陆游拎着一匣糕点——
如今夏日正是吃莲蓬的时节,坊间莲子、荷花的点心也遍地都是。
“但今日我遇到一家,打出的招牌却是济南府的芙蓉莲蓬糕。我特意问过,正是从济南府南迁过来的一家人。”
陆游自然知道,老师的故乡就是济南府。
虽用的是西湖的莲蓬,但既然是济南府的做法,想来也能聊慰老师的思乡之情。
李清照接过。
正好,她今日还收到一封拜帖。
正是一位自济南府走脱出来,奔临安朝廷而来的老乡。
两人相见,正可用家乡芙蓉莲蓬糕配茶。
一阵风拂过,拜帖上‘辛赞’二字,如随风欲飞。
第95章 三路北伐
如辛赞、李显忠一般曾为家人所累,在金国任过官职的官员,身份上难免尴尬。
若要重归朝廷,有人引荐自然更妥当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