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芒果树里消遣了半天,崔美青和堂姐终于提着一袋芒果回家了。
堂姐的二婚丈夫只在晚饭的时候出现了一小会,很快就消失不见了。
好不容易到了休息的时间,崔美青端着巴掌大的手机啪啪打字,不仅更新了六千字的《校园大逃生》,还写了三千字的清穿造反文。
《校园大逃生》上了第二个榜单,收藏直接飚到了两千五,崔美青向编辑申请入V,还挂上了入V公告。
这本小说是起飞还是坠落,就看入V第四天的夹子了。
崔美青的生活再次节奏平静下来,她每天的行程安排就是学车、写小说、看书,给二年级的侄女讲讲故事。
知直到27号,云南省招生考试局给崔美青发来消息,恭喜她的分数达到了676分,全省第47名。
崔美青收到消息的时候在教练车的后座,因为暑假学车的人多一辆车三个人轮流用所以她得在车上等其他学员练完才能下车。
教练正在骂另一个只进油盐的学员呢,突然听到崔美青说:“教练我有事,想下车休息一下。”
教练抚着心口缓了一会,大喊:“别踩油门了,快停下来,没听见人家说要下去吗?”
下了车后,崔美青站到树荫地下,激动地不知道该干嘛,只能原地蹦了两下。
当然,清华北大是不可能给她打电话激动地邀请她报考本校的,她只是一个小小的市状元,还不到被高校打电话抢的程度。
香港中文大学倒是给她打了电话,邀请她报考香港中文大学还能享受奖学金待遇。
崔美青礼貌地说:“这个我还不确定,我还需要和父母商量一下。”
其实主要是想和北大商量一下,北大每年在云南的招生并不多,但她还是想试一试。
香港中文大学也没有死缠烂打,被拒绝了还很礼貌地祝她报考顺利。很明显,人家也不缺学生。
崔美青把分数报给班主任,并把自己心仪的学校说了一下。
班主任告诉她,报北大是不可能了,北大每年在云南只招二到三个人,招的大多数还是理科生。
崔美青悄悄回到原市二中,戴着帽子,晒的乌漆嘛黑的她一进门就被杨任意逮到了。
“小崔,你怎么失踪了那么长时间?”她搂着崔美青的脖子大喊:“快,让我抱一抱,这可是全省前五十名,文曲星下凡啊。”
崔美青小声求饶:“你别叫了,我害怕。”
“你害怕什么?”
杨任意歪头,不解地问。
其他发现崔美青到校的同学一下子涌过来,叽叽喳喳的和崔美青说话,还有人拉着崔美青拍照。
崔美青朝杨任意露出一个无奈的表情。
还好,大家来学校都是有正事的,很多同学拿到学校给的报考指南之后就拿着报考指南研究去了,崔美青这里一下子清净了很多。
班主任把她带到了办公室,历史老师也在办公室待着,似乎在处理什么文件。
老师能理解崔美青想要报考北大的心理,但北大清华在云南招生确实不多。准确来说,全国大部分顶尖高校每年录取的云南学生都不多。像复旦大学这样,所在城市和云南省有对口支援关系的高校倒是招的多一点。
在老师的劝说下,崔美青放弃了报考北京大学,认真选择其他高校。
崔美青已经没有就业需求了,她确定自己今后只会从事作家这个职业,所以崔美青在选择专业和学校的时候非常随意。
既然北大去不了了,那她就选一个大一点,好一点的城市,最好交通便利,可以到全国各地旅游。
作家需要灵感,而丰富多彩的世界就是灵感之源。
最后,崔美青确定了五个志愿。
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中央民族大学。
她报的专业都差不多每个学校都是汉语言文学、历史、政治。
报好志愿的崔美青想溜回梨县,没成功。何承燕拉着她到KTV唱歌。
KTV只来了四五个人,都是41班的女生。
云南的KTV基本上都有餐食,崔美青她们点了一盘凉粉、一杯柠檬水、一条烤鱼。
东西没上来的时候,崔美青和何承燕一人抱着一个话筒,深情对唱:“踮起脚尖,提起裙边……”
东西上来后,话筒落到李天兰和杨任意手里,崔美青拿着筷子使劲夹滑溜溜的凉粉。
凉粉拌的很好吃,酸溜溜的,凉凉的,带着一点辣味,越吃越让人上头。
崔美青和何承燕合力干完一碗凉粉,还让服务员又上了一碗。
四个人从晚上九点唱到十二点。
十二点到来的时候,崔美青正在和何承燕一起合唱《爱情买卖》。
崔美青的闹钟突然响了起来。
崔美青扔下手机,有些紧张地盯着《校园大逃生》的收藏。
12:01,收藏涨了一百。
12:02,收藏又涨了一百。
12:03,收藏暴涨五百。
崔美青捂住嘴,就算别人不说她也知道,这本书绝对是爆了。
第161章 大结局
短短一天的时间, 《校园大逃生》的收藏直接涨了一万五,今天明明是周末修罗场,《大逃生》却依然高居榜首, 以强横的姿态横空出世。
当然, 人一多,挑刺的也多了, 评论区远没有之前和谐。
崔美青对此早有预料。
接下来,崔美青的第三个榜单很快就来了,首页书城VIP强推, 几乎每一个读者点进来都能看到这个榜单。
崔美青在微博、百度贴吧上看到了很多推荐她这本书的帖子,关键词有“恐怖”、“群像战力天花板”、“中国学生的噩梦”, 涌入她这本书的读者越来越多,多的让她感到害怕。
每天学好车, 崔美青都要点进绿江看一下数据。一向对自己作品很满意的她心生忐忑。
读者会对接下来的剧情满意吗?
这个人物塑造是不是有问题?
这段剧情是不是可以更刺激、更吓人一点?
晚上睡觉的时候,崔美青都会辗转反侧,曾经不在意的恶评一条一条在脑海中浮现。
在崔美青的忐忑不安中,小说热度持续攀升。
何文倩是一个普通的准大一学生,高考结束后, 热爱小说的她就把自己放进了小说世界, 在网络小说的大海里尽情遨游。
作为一个已经有七八年书龄的老书虫,她准确定位了起点、绿江两个网站,这两个网站的作品质量高, 跟符合她这个年龄段的阅读爱好。
今年不少老作者开了新坑,她两个网站一起追了四本书,每天看得不亦乐乎。
点开《校园大逃生》这本小说就是一个意外, 在绿江追完自己爱看的小说后,闲来无事的她在绿江首页闲逛。
刚刚高中毕业的她对一切带有“校园”字样的小说都不感兴趣, 好不容易逃离学校,谁愿意看和校园有关的题材啊。
但《校园大逃生》挂在首页的VIP强推,她不小心就点进去了,看文案和评论区,她觉得这本书似乎很有意思,作者更新也很勤快,坑品很好。
那就看一看吧,反正她追的小说今天都更新完了。
这一看,就不可收拾。
写得太好了。
校园里巨大的树,它的树叶在晚风里沙沙作响。每个披星戴月的晚上路过这棵树,何文倩都会想,这棵树会不会突然活过来,它会不会突然攻击她,或者给她讲这个学校的故事。
在每一节夏天的课堂,风扇呼呼的响,它会不会突然掉下来,把她的头刮掉?
学生的头发长过耳朵,是什么大罪吗?如果是大罪,那头发会不会长长,把该死的罪人缠死。
所有关于学校的恐怖幻想都在《校园大逃生》中具象化了。
密密麻麻的规则,神情麻木,下一秒就能对队友挥刀的通关者,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老师,都让何文倩抹了把冷汗。
瘦小坚韧的学霸可以带领她的团队活到大结局吗?
学校怪谈世界的终点是什么?
是摆脱规则,还是成为规则?
已经高中毕业的何文倩在看完《校园大逃生》的话晚上做了个梦,她坐在考场上拼命写啊写,就是写不出一道数学题。
监考老师突然闪到她身后,她手中大大的镰刀上还带着温热的血迹悬在她的头上。
“啊啊啊。”
何文倩被吓醒了。
意识到自己只是在做梦的她抹了一把自己脖子后面的冷汗。
何文倩睡不着了。
为了发泄心中的愤恨,让别人陪她一起受苦,何文倩在各种地方安利《校园大逃生》,所有爱看小说的朋友都被她拉下水了。
于是,晚上被惊醒的人从一个变成十几个,又从十几个发展到几百个,《校园大逃生》像瘟疫一样在人群中传播,晚上被自己曾经的学生时代吓醒的读者越来越多。
她们甚至拉了个群,每次被吓醒,大家就会在群里“啊啊啊啊啊啊”。
每天晚上群里都“啊啊”声一片,大家再也不怕晚上一个人被吓醒而感到寂寞害怕冷了。
很快,《校园大逃生》就来到了第一个高潮点,主角团里一直很不太讨喜的胆小鬼为了救另一个伙伴,死在了“老师”的笔下。
读者们本来都不太喜欢这个胆小鬼,大伙嫌她拖后腿,没用,遇到危险不是尖叫就是缩在角落里发抖,偶尔才能有点急智帮助大家逃脱副本。
但是,胆小鬼死的太突然。大家都觉得主角团不会死人,有人甚至已经从她日常的行为里品出一点对她的喜爱了。
结果,她猝不及防地倒下了。
当天《校园大逃脱》的评论区就爆炸了。
读者平时都是叫崔美青“鱼鱼”、“大大”、“太太”,今天大伙清一色叫她臭鱼,让她赶紧出个道具把胆小鬼复活,不然就集体暗杀她。
崔美青心如止水,在心里面念了一句“阿弥陀佛”。
她写这本小说的时候特爱反差这一套,接下来还要死两个队友,希望读者们可以撑住,不要给她寄刀片。
要知道,这本书的大结局,主角团有没有逃出生天还不好说呢。
随着剧情进入最跌宕起伏的阶段,《校园大逃生》的收藏一路走高,从两万直接飚到了十万。
崔美青数不清自己的收藏到底有几个零,干脆不数了。
她现在已经不敢在微博搜自己的书了,各种盗文包满天飞不说,各种好的不好的评论也纷至沓来,万一她真的被说动改了剧情,那才是大事不妙。
在《校园大逃生》爆火的同时,崔美青抓紧参加驾驶证考试。
科目一、科目二美青都是一把过,教练都说很久没见到像她这样考试特别顺利的考生了。
教练对崔美青科目三、科目四的考试很有信心。
崔美青的录取结果也可以查到了,她的第一志愿复旦大学录取了她,录取通知书已经在路上了。
确定录取结果后,崔林院和崔美青商量着要办升学宴。
崔林院想回老家办升学宴,大爹已经在老家打了好几个电话过来,不停催他带姑娘回去,老家的亲戚们也翘首以盼。
这可是复旦大学,文科状元,谁不想来沾沾喜气。
但崔美青想在原市办升学宴,她的同学、老师都在原市,大家都知道她考的好,都等着她办升学宴呢,升学宴在老家办,那她的老师同学们不就去不了了。
父女俩互不相让,谁都觉得自己有道理。
远在昆明的崔志青一锤定音:“那你们办两次不就行了,原市办一次,老家办一次。”
李英婼在旁边嘀咕:“那得花多少钱啊?”
崔林院和崔美青虽然觉得折腾,但这已经是最好的方案了。
李英婼想省钱,打算在家里办原市的升学宴,崔美青坚决不同意,那么多人来家里太乱太累。
崔美青把自己的奖金拿出来两万给爸爸,两人先斩后奏,在原市订了酒楼,桌子不多,只办五桌,请一些亲近的老师、同学和原市的亲戚朋友正好。
原市的升学宴是崔美青的主场,她难得穿上比较正式的衬衣,化了淡妆,把头发梳成大人模样接待了自己的老师同学。本来升学宴是不收礼钱的,但段叔叔和班主任非要给她,崔美青只能收下。
这场升学宴简单,感谢老师的付出,说一说自己的感悟就行,虽然和朋友们定制的写有“恭喜崔美青考上复旦大学”字样的横幅拍照有些丢脸,但整体氛围是愉悦的,大家都是老熟人,崔美青说话做事都很大方。
一回到老家就不一样了。
崔美青的七大姑八大姨,表姐表哥舅姥爷都来了,她回老家的次数少,老家的亲戚们又大都脸黑,一天下来喊人认人就把她累得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