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掉电话后,乔珍珍百思不得其解,这么多电器,贺景行是怎么弄来的?
*
此时,在大洋彼岸,一个身姿颀长挺拔的亚裔男人正一边脱下白大褂,一边大步离开了实验室。
他走路带风,目光沉静,明明戴着一副极为普通的黑框眼镜,却更显气质冷冽。
在实验室中,没人敢小看他。他来到这所高等学府才一年,就通过了本专业的博士资格考试,甚至还顺便拿到了数学硕士学位。
他的导师是学术界数一数二的物理学家艾伯特教授,多次在正式场合中,对他称赞有加。
在同学眼中,这个总是独来独往的东方男人,身上有种浑然天成的神秘感。
对此,贺景行毫不关心。他急着回到住处,检查有没有来自国内的电话。
谁知刚踏出实验室,就被人给叫住了。
“Ezra!”
贺景行抬眸看了过去。
斯利姆,在商学院就读大四,一个金发碧眼的白人,五官深邃,身材高大,穿着量身定做的西服,开着一辆蓝色跑车,就停在实验室门口。
贺景行前些日子运回国内的电器,走的就是他这里的门路。
他人不在国内,做起事来束手束脚,很多事不好插手,但为了达成目的,只能稍微绕了点弯子。
他就读的是top1的名校,周围的同学除了高智商人才,就是非富即贵的富家子弟。
他很快就确定了目标,斯利姆,一个商学院的大四学生。
斯利姆的家族在米国颇有名气,家族涉及的产业颇多,他的亲生父亲并未处于权利中心,但也把持着全球最大的家电企业。
斯利姆是他父亲的第七个儿子,大三时,他就拉拢了不少同学,建立了自己的基金,然而一年过去,始终不温不火。
贺景行心念一转,当即有了主意。
来到米国一年,他还是会做一些光怪陆离的梦,所幸他是个只需要保证每天三到四个小时的睡眠时间,就能精力充沛的人。
在梦里,他从事着全方位的金融操作,投资商品,外汇、股票和债券等等。
于是,他花了三天的时间,用数学粗略构建了一个估值模型,然后发给了他要下手的目标,斯利姆。
斯利姆果然上钩,很快就约他见面,因贺景行的条件过于简单,两人当场便达成了合作。
几天后,由花国外交部牵头,首都最大的国营大厂为了引进冰箱压缩机的生产技术和设备,派来多名技术人员赶来米国,和斯利姆家族旗下的制造厂商展开交流。
期间,贺景行作为翻译,一直陪同。
到了最后一天,这位斯利姆小少爷莫名其妙地出现,并且十分热情地宣称贺景行是他的朋友,当得知他的未婚妻正在花国装修房子时,大方地表示要赠送全套最新款的家电。
一个年轻的技术人员犯难:“那该怎么运回国内?”
斯利姆:“跟你们购买的设备一起打包运回去不就好了?”
年轻人的脸红成一片,大家都笑了。
后续,花国外交部单独给这批电器批了张条子,就正大光明地运回了首都。
也因为斯利姆赠送的这批家电都是最新款的,代表了海外的最高水平,负责安装的师傅都是国营大厂一线的技术人员,不忘带徒弟一起涨涨见识。
事情一办成,贺景行就恢复了从前的实验室生活,和这位小少爷斯利姆没再联系了。
贺景行:“你找我?”
斯利姆从车上下来:“Ezra,你还没考虑好吗?是不满意我给你开的年薪?”
贺景行想起了这回事,神色淡淡的:“斯利姆,我想我已经明确拒绝你了。”
斯利姆表情夸张:“天呐,朋友,我一直以为你是对年薪不满意。听我说,我已经找人完善了你的估值模型,从家族里拿到了五千万的投资!加入我,我们将拥有这辈子花都花不完的财富……”
或许是家族多年的培养,斯利姆是天生的演说家,极为擅长挑动他人的情绪,对于公司未来的发展,他夸夸其谈。
然而,贺景行看向他的目光始终沉静如水。
于是,斯利姆不得不拿出了杀手锏:“好吧,我可以给你百分之十的股份……”
贺景行抬了抬眼皮,没说话。
“最多百分之十五!”斯利姆一脸肉疼,“Ezra,你太贪心了……”
斯利姆有六个同父异母的哥哥,他在兄弟中不算亮眼。这是他第一次从家族中争取到了这么大额的投资,为了争夺更多的话语权,他早已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
贺景行平静地整理袖口:“学校里人才济济,你应该不缺人,为什么非得找我?”
斯利姆:“我打算组建一支明星级团队,我已经重金招募了金融街第一流的分析师,还说动了米联储的副主席,包括商学院的院长安德鲁也已经确定加入,他们对你的模型都十分感兴趣。”
“安德鲁院长甚至表示你不应该去读物理,而是该来商学院。或许他说得对,你的商业嗅觉灵敏,真应该来听听我们的课,说不定会改变你的未来规划。”
贺景行:“不必了,我对现在的专业很满意。”
“我知道,你可是大名鼎鼎的艾伯特教授的得意门生,不过……”斯利姆挤眉弄眼,“你当初构建这个模型的目的,只是为了帮你的未婚妻添置电器。可万一她想要的是宝石,豪车,凭借你在实验室的工资,是无法支付账单的。”
“Ezra,请相信我的诚意,我有预感,只要你加入我们,我们将会赚到让世界都为之震惊的巨额财富!”
贺景行本身的物欲很低,但他也挨过饿,受过穷,深知金钱的重要性。这两年,就连从小吃穿不愁的乔珍珍,也在想着法子地挣钱,今年还几次三番地要给他汇款。
贺景行心里逐渐松动。
*
开学前,乔珍珍回到首都,总算亲眼看到了贺景行送来的电器。
新学期,她不打算住在宿舍了,正式搬到了四合院,至于平日午休,还是在老地方,学校的那间东厢房一直在租。
房子太大,她一个人住着太过冷清,南下时,就嘱咐了装修师傅将后罩房改成员工宿舍。
那里有单独的小门外出,跟前院互不干涉,不会影响隐私性。
四合院从里到外都收拾过一遍,现在家电家具齐全,设施完善,住着极为方便,离学校也不远。
乔珍珍搬来的第一晚,就泡了个舒舒服服的热水澡,隔着水蒸气,恍惚之间,还以为回到了上辈子。
最惊喜的就是那台装在她卧室的空调了,她本来以为送来的是现在最普遍的窗台式空调,没想到分体式空调已经在海外投入生产了,不仅可以制冷,还能制热。
虽然舒适性跟上辈子还有所差距,但噪音的问题能得到解决,她已经很满意了。
随着乔珍珍从学校里搬了出来,乔父生怕她把日子过得乱七八糟,特意赶来看她。
谁知乔珍珍从不亏待自己,专门请了个做饭好吃的阿姨给她做饭,偶尔再帮她打扫下屋子,每天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脸颊都养得圆润了些。
这不妥妥的资本家行为吗?
乔父想到当年,孩子娘突然离世,乔珍珍小时候没人带,又不能请保姆,怕传出去不好听。
他那时已经跟老家多年不联系了,只能捂着鼻子找了已经断绝关系的老娘,出钱让她过来带娃。
乔珍珍有恃无恐,振振有词道:“爹,你那都是老黄历了,你不是也有勤务兵吗?你要实在看不过眼,我也给你请个小保姆!”
乔父作势要打她,一扬手,巴掌落在了茶几上:“胡说八道!老子的勤务兵跟你可不是一回事!”
乔父见她日子过得实在享受,但在学业上并未偷懒,索性随她去了。
乔珍珍回到学校继续上学,她的批发市场还是按照她的计划迅速扩张中,以邹勇为主的运输车队也慢慢对外接单。
生意都相继走上了正轨,乔珍珍提拔的几个管事都很负责,许多事互相商量着就给办了,只有实在拿不准的才会过来问她。
乔珍珍乐得当甩手掌柜,转眼间,春去秋来,两年过去了。
她终于大学毕业了。
第84章
关于毕业后的安排, 乔珍珍早就有了章程。
这几年,每年暑假,她都会固定南下,在小渔村陆陆续续地囤了不少地皮。
未来房价将会暴涨, 就算把地空那, 不开发, 转手一卖,收益都极为喜人。
不过不开发是不可能的,哪块地适合建厂区, 哪块地适合建写字楼、商场、住宅等等,她都已经想好了。
就连要用的建筑师,她都有了人选。就等着一毕业,便大展宏图,然而一张突如其来的派遣证,彻底打乱了她的步调。
这年头,大学生金贵,毕业了国家包分配。只是不能自行选择单位, 分到哪里就是哪里,也算得上是盲婚哑嫁。
一临近毕业,每个学生都期盼着能分到一个好单位,就连首都大学的天之骄子,都不免忐忑,这毕竟关系着未来几十年的前途和命运。
随着时间过去,经济系77级的毕业生也都相继收到了派遣证。
除了个别同学留校任教, 或是返回原单位, 绝大多数同学都会进入政府机关和政策研究部门。
离别的愁绪弥漫在校园中,这一毕业, 再想要重聚就难了。留在首都的同学还好,一些前往地方参加工作的同学就很难再有见面的机会了。
乔珍珍倒是不担心自己的去处,她连南下的行李都收拾好了。
然而,令她错愕的是,她不仅留在了首都,还一脚踏入了政治的权力中心。
工作单位过于离谱,乔珍珍疑心是乔父私下走了关系,一通电话直接打到了乔父的办公室。
乔父听完,也觉得纳闷,正常来说,像这种单位,不会要乔珍珍这种初出茅庐的大学生。
他挂完电话,找人打听了下,才知道乔珍珍是某位大领导点名要的。
至于原因,还是乔珍珍这几年断断续续地在政府内部刊物发表的经济论文,还没毕业,就入了好些人的眼。除了这位大领导,还有其他几个机关单位也抢着要她。
最后,还是这位大领导拍了板,其他单位自然不敢再争。
搞清楚来龙去脉后,乔父五味杂陈,没想到好逸恶劳的闺女,竟然这么能耐……
乔珍珍听闻此事后,目瞪口呆。
既是上头点名要的她,不去不好。于是,一心从商的乔珍珍,糊里糊涂地从政去了。
两辈子,她也没正式上过什么班,一半兴奋一半好奇,就这么去单位报了到。
至于她那些南下的计划,不得不再次延后。
*
半年后,乔珍珍向单位申请了停薪留职。
单位是好单位,干部们争着抢着要进去,但乔珍珍切身体会到了政治的残忍性,也确定了这条路不适合自己,她还是更愿意当个富贵闲人。
对于她的决定,乔父十分支持。他心知机关单位的明争暗斗绝对不少,闺女参加工作一日,他便提心吊胆一日。
所幸乔珍珍性格开朗,真碰到事了,也知道装傻。虽然身处权力的漩涡,但总能好运气的全身而退。
乔父是穷苦出身,也不盼着乔珍珍能当多大的官,只要平平安安就好。
乔珍珍辞职,贺景行也跟着松了口气。他其实一开始便心存忧虑,像这种人人都羡慕的好单位,只要你一入局,许多事就身不由己了。
也是乔父现如今还未退休,还能替她保驾护航,不然性格善良的乔珍珍,很容易受到伤害。
*
九月,乔珍珍人已经到了南方。
当年破败的小渔村,摇身一变,成了经济特区。
百废待兴,处处都是机遇。
各项改革的政策接连发布,比上辈子的进程加快不少,个体户在各大城市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由赵小磊负责的批发市场,近几年发展得势头极猛。
乔珍珍当初只在首都和小渔村各设了一个大型仓库,就这两个点,便能把货铺向全国。
因为服装批发做得很好,乔珍珍此番南下建厂,第一个念头便是先做服装。
现在大众的审美已在逐步提高,国营服装厂生产出来的成衣渐渐不能满足大众的需求。再过几年,若是国营大厂还不思变,所谓的“铁饭碗”也要稳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