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任行道:“有什么区别吗?图书发行可是指‘将图书以商品销售形式由生产单位传送给读者的一系列活动’。我们这是‘商品销售’吗?就算有人因为‘赠完即止’私下互相买卖,那也不关我们的事吧?盈利可不在我们这儿,找他们要去啊。”
那人道:“那便是符合第七条,‘未经新闻出版行政部门批准的内部资料性出版物’。虽为免费赠阅,却也需要取得《准印证》。”
梅任行的手摸到“宝剑”上:“内部资料可是指‘在本行业、本系统、本单位内部,用于指导工作、交流信息的非卖性单本成册或连续性折页、散页印刷品’。个人文集,不算在内。”
那人彻底失去耐心:“来人!带走!”
衙役们抄起铁尺,涌入屋内。说是铁尺,其实并不是铁做的尺子,而是一种护手成叉状的短锏,可以格挡刀剑,顺势一别,还可以将对方的刀剑夹住。那些人扬起铁尺,梅任行见状,一把提起“宝剑”,拉住皎皎的手,如拨草般将众人拨开,来到院中。
“放下武器!你这是袭——”
“武器?你们手上的可是大铁锏,我手上的连鞘都没出,只不过随手拨了一下,正当防卫罢了。”
“随手拨了一下?我都,我,我伤口呢?”
“看吧。你连伤口都没有,我怎么袭击你了?是你自己没站稳!”
“你……”
梅任行拉着皎皎的手正欲离开,那人却道:“奉圣上谕。”
“什么?”
“奉圣上谕,召二位入宫。”
“我怎么知道你说的是不是真的?”
“圣上手谕,就在府衙内,各州府都有。”
谕旨?还是皇帝谕旨?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眼下不接是不行了。俯仰山不能明面上与朝廷对抗,否则不但不能继续进行各种研究,甚至连灵石术法也会暴露,到时只怕会被当成什么祸国方士,在人界再无立足之地。太子的手伸不了那么长,洛阳那次已是极限。可眼下是皇帝,就算我们回到俯仰山,他还是可以去俯仰山下旨。梅任行道:“早说嘛!闹这么一出。”
世子赶来的时候,二人已经收拾好了行李。
“你要走了吗?可,可是你的腿伤……”
“没办法,皇帝谕旨,召我们入宫,虽不知道是什么事,但——你多保重。”梅任行道,“还有,想来你不缺钱,也不在乎我们这点医药费,直接给你你肯定不会要,所以我写了一些字送你,就在那边院子。我知道现在不值钱,但过个几百年就未必了,或者当作是朋友之间的一点心意,也可以。好了,话说完了。世子,保重。”
“世子,保重。”皎皎也道。
世子沉默了一阵,眼见二人即将跨出门去,忙道:“我叫宋游,交游的游。”
皎皎转身:“宋游,保重。”
二人到了府衙,见地上跪着一人,正自疑惑,便有知府捧出谕旨:“上谕——还不快跪?上谕,着北直隶、南直隶、山西、山东、河南、陕西承宣布政使司,寻何皎皎、梅任行二人,宣其入宫。诗册留置,待复核再版后,交由各府、州、县发行。马车已经吩咐去套了,二位请去后堂暂歇,本府处理完当下这个案子,便去相陪。”
梅任行道:“有劳尊驾。公务为重,我们就不打扰了。”
方至后堂,便有仆役奉上茶水点心,二人与之攀谈起来,才知道前面的是一个商贩,由于用菊花冒充牡丹售卖,且拒不退钱,这才被告到了这里。
梅任行道:“离谱,离大谱,这哪冒充得了啊?等等,他是不是去过洛阳?”
仆役道:“没有啊,他一直没出过邯郸。不过确实是因为洛阳,据说是那边也有人这么干,但没人追究,所以他就给学了过来。”
梅任行道:“你消息还挺灵通嘛!那你知不知道,早上带人去找我们的那位,为什么——我是说,他好像对我们有些意见?”
仆役道:“郭吏吗?唉,你们也别怪他,他也是不容易。他有一个同胞亲弟弟,见了何姑娘诗册里《霍去病墓》那首诗,竟然跑到长安去,把它刻在了霍去病墓的石雕上。得了,故意损坏文物,蹲大牢不算,还要罚钱。小民小吏的,哪儿有那么多钱啊?这不,这几天一直在凑。要是对二位态度不好,还请你们多多包涵。”
皎皎不禁以手扶额。这位大哥,你就算喜欢,烧过去也就是了,不用给人家刻上吧?你这是想让他“好向石头墓里眠”的样子吗?骠骑将军,冠军侯,对不起,您大人有大量,别和我计较,我真不是故意的。这位刻石头的兄弟,你坑死我了——也不能这么说,我和二师兄也刻了石头,虽然是在无人光顾的殷墟,可万一也是某人的坟头呢?唉,看来祸害根源还是我自己。
梅任行若有所思:“所以他那时,是因为缺钱?”
皎皎回过神来,从身上摸出一块木牌:“可以麻烦你把郭大哥叫来吗?”
梅任行道:“不是吧?他讹我们,你还要——也好。”
郭吏来到后堂,随手一揖:“得罪了。”
皎皎道:“郭大哥,实在不知道发生了这些事,我总算知道谕旨上为什么说要‘诗册留置,待复核再版’了,确实要多加上一些注解。你们被罚了多少钱?判决书我可以看一下吗?不要误会,我就是想着能不能先帮你们把罚金交上。这个是哀乐楼的木牌,你拿它到楼里去,可以支取你需要的数额。”
梅任行道:“只怕不是本人无法支取,还是立个文书比较妥当。”
郭吏愣了一下,倒头便拜:“二位不计前嫌,大恩大德,没齿难忘。”
二人忙扶他起来。仆役递上纸笔,皎皎接过,就着茶桌写了起来。待到写完,梅任行又添了几句,然后递了过去:“我看那判决书上说交罚金的日子离现在还有半个月。你直接去洛阳找哀乐楼楼主,把这个交给他,不要托其他地方的掌柜转送,不然信件积压,很可能会耽误。”
郭吏道:“我,早上的事情,实在对不住,我就是,唉,那么多钱,说是修缮石雕要用,我实在凑不齐,才动了这样的歪心思。我那弟弟也太不省心了,就知道给我惹麻烦。”
皎皎道:“没事,没准在我哥眼里,我也是个不省心的麻烦弟——妹妹。你多教导他,他会改好的。”
郭吏再三道谢,此时马车已经套好,二人也便就此拜别,启程赴京了。
梅任行设好隔音结界。皎皎道:“原来这罚金是为了修缮石雕,也算是我歪打正着,提前向我们的冠军侯赔罪了。不过修缮需要这么多钱吗?”
“各地财政都有些吃紧,修缮剩下的钱,自然是归了他们。”
“唉,要不是我现在有钱了,我这么个穷鬼,肯定付不起。”
“其实你歪打正着的可不止一项。那文书经府吏那么一转,应该不会被拦截,可以安然无恙地送到子野手上,再加上我们的定位,他也便知道这边的情况了。”
“所以你后来加的——师兄,你好聪明啊!”
“那是!还不快夸夸我?”
“师兄好厉害,真是聪明绝顶——”
“哎哎哎,我可不想绝顶!上次那个‘青丝虽十万,不到二毛时’,我还没跟你算账呢!”
“有句话说得好,‘智慧的土上不长草,聪明的脑袋不长毛’。”
“噗!智慧的土上,不行不行,换一个。”
“师兄机警过人,大脑运行速度在人群分布图中超过了三倍标准差。”
“左面的还是右面的?”
“均值加三倍标准差。”
“不行,再换一个。”
“那,师兄是世上无双美男、天下第一才子。”
“你怎么好的不记,光记这个了?我说着玩的。换一个,换一个。”
“那真没办法了,你教我吧。”
二人一路到了京城,被安置在外宫城的一处小院,每日需要配合各部门为诗册添加注释,当然这些注释并不是为了解释诗文,而是为了防止出现歧义和误解。诗会上的那些不算好,但也被加了进去,于是其下也便有了“勿以菊花冒充牡丹售卖”之类的字句。好在虽然添了许多令人啼笑皆非的注释,诗文本身却无一字删改。皎皎很搞不懂的一点是,明明有那么多水平更高的绝句,为什么偏偏要把诗会上的那些放在开篇,只能安慰自己是欲扬先抑。
如此忙了数日,终于复核完成,诗册也便交由官方再版了。只不过这次有了书号,也不再是免费赠阅。从精装到简装,定价不等,收益归公。明面上是在抢钱,实际上也是在抢钱,但毕竟官方出本钱出劳力,而且二人在宫中也是白吃白住,所以也就权且当交了伙食费和住宿费。可能不止地方财政,这边的状况也不大乐观,所以只要能开源,哪怕是“杯水车薪”中的“杯水”,也不能放过。梅任行如此想过之后,心里依然不大舒服,皎皎则表示总比加捐加税要好,梅任行才不再纠结。
--------------------
希望不要有人学这位刻石头的兄台。皎皎有钱,但我是个穷鬼。
第62章 第 62 章 秋风之词
==================================
诗册的事情解决了,然而宫里却并没有放人的意思。反而是太子殿下已经回到了东宫,正是寒露节气,说是要代陛下犒劳,邀二人品寒露茶。宫人传完话后便走了,皎皎腿伤未愈,走起路来依旧有些跛。东宫实在有些远,梅任行本想背她过去,然而想了想,还是翻出了一个载货用的平板车。平板离地仅数寸,前面是半人高的扶手。梅任行在扶手四个角上都系了绳子,又将四条绳子扎在一起,握在手中。
皎皎站在平板上面,扬起双臂:“哦!飞喽!”
梅任行笑道:“飞什么飞啊?再把车给跑翻了。扶好了。”
皎皎道:“我就是看你好像不大高兴,想让你开心一点。你以前不是还想把我当风筝放了吗?”
梅任行道:“要是真可以把你当风筝放出去就好了。”
皎皎道:“不用担心,咱们两个作为玩物,肯定是不合格的。”
梅任行叹了口气:“那也得先做一段时间的玩物啊。”
皎皎道:“没关系,能挣个赐金放还,也不错,到时候可以给你买好多酒呢。”
梅任行戳了下她的额头:“还‘赐金放还’?能放还就已经谢天谢地了。”
一路上遇到的宫人都忍不住频频回头,但并没有人上前阻止。梅任行沿着传话中报过的路线,拐了不知多少个弯,穿了不知多少道门,方到了东宫。将平板车交与守门之人后,二人便站在外面等待通报。
黄昏的微光洒在梧桐树上,在正常的年份,梧桐本应深秋方开始落叶,然而这棵树的叶子却已经落了一半。一阵风来,黄叶纷纷而下,迎风的一段枯枝也被折了下来,抛在地上随风远去了。
梅任行道:“‘日暮途远,人间何世?’”
皎皎道:“《哀江南赋》?”
梅任行道:“你不是没啃下来吗?”
皎皎道:“赋我是没啃下来,但序还是记得一些的。”
梅任行道:“那你记得哪些?”
此时通报的宫人出来了,二人也便跟着一路向里,到了一处空堂。宫人将二人身上细细搜过,便离开了。过了一会儿,又有一位宫人出来,方引其到了太子所在之处。再次相见,总是分外尴尬。二人行过礼后,分坐下首,太子坐于上首,静默无言。不知过了多久,太子拍了拍手,屏风后面便传来一阵乐声,随后歌女开口:
茕茕双白兔,东走复西顾。
空见衣如新,不见人如故。
长安有逆旅,谓我风生树。
怨莫怨兮折枯枝,悲莫悲兮催日暮。
歌罢,又是一段乐声。梅任行听到第一句便认出来了,这是皎皎《秋风词》中的一首,是读《古艳歌》之后心有所感,对其进行了扩写。本来没有题目,是阁主后来加上的,还在下面加了注解——“怀李杜”。之所以说是其中之一,是因为还有一首《离骚》的缩写,注解则是“怀屈宋”。果然,乐声过后,歌女再度开口:
天道无情,斯世多艰。
我独何人,尘泥之间?
春秋相代老,日月如蓬草。
槐木与梧桐,一一飘零早。
去难去也匆匆,远复远兮灵穹。
神仙君王两误,怨何怨乎秋风?
皎皎也认出来了。当初写的时候没想太多,所以严格来说,怀宋玉的只有最后那句“怨何怨乎秋风”。然而《九辩》既与《离骚》相类,屈原之悲则亦是宋玉之悲,也不算厚此薄彼。眼下唱《秋风词》,还真是应景。只不过这位太子殿下一点也不忌讳吗?别人都想着怎么歌功颂德粉饰太平,这位却是让人唱“怨莫怨兮折枯枝,悲莫悲兮催日暮”,只是究竟是感慨自身处境,还是感慨大厦将倾,尚未可知。
一曲终了,太子命众人退下:“乐师编的曲子,姑娘可还喜欢?”
皎皎站起身来,恭敬一揖:“多谢殿下费心。”
太子愣了愣:“坐。你我之间,不必拘束。”又道:“俯仰山以机关术闻名,没想到文学造诣之深,亦是独步天下。”
皎皎道:“谢谢夸奖。”
太子看了她一会儿,方道:“姑娘近日住得可还习惯?”
皎皎沉默片刻,摇了摇头。
太子眉间似喜似忧,随手端起茶盏:“住所太过偏远,总有照顾不到的地方,明日便搬来东宫吧。”
皎皎忙道:“殿下,我不是这个意思。诗册之事已毕,我等实在挂念——”
太子将茶盏重重放下,顿了顿,方道:“姑娘不必担心,我已去信俯仰山,二位大可放心住下。”
皎皎心想,子野不知收没收到消息,宫里下谕旨时也不知有没有送一份到俯仰山,眼下太子去信,最起码可以让山上知道我们的行踪,不必担心我们出事。
太子见其没有反驳,于是接着道:“桐花院已经收拾好了,炭火齐备,内有暖阁,正宜过冬。在下一片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