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不头疼呢?去哪个城市上学?是保学校还是保专业?未来什么专业好,不也是一场赌博吗?”许亚玲真的想得非常多,说她是操心的命还真没说错。
“那谁说得清?去哪个城市我觉得都无所谓吧?只是读书,又不是择业。”
“现在不是有一种说法,去超一线城市开眼界吗?”
“话是这么说,可是,读大学,又有多少时间去外面晃荡?”
“最关键是超一线城市房价贵啊。不得不顺便考虑将来择业嘛。”
“唉,你想得太多了。咱们还是以驰子自己的意愿为主吧!”陆启明直接将球踢给儿子,“他的人生他做主。”
“他还没成年,没社会经验,他做的主就一定对吗?家长要给他指导和参考意见。你就想当甩手掌柜。”许亚玲没好气地白眼陆启明。陆启明是想当甩手掌柜,可是,她思前想后所做的决定,就一定是正确的吗?人生有无限可能,对于未来,谁说得清呢?纠结。
“指导和参考意见当然没问题。问题是,你的内心,希望他远行吗?能接受他到他想去的任何地方吗?你的择业观和他会一致吗?社会在变化,什么都没有绝对。因为这一两年大环境的原因,现在流行一句话,宇宙的尽头,是考公务员。孩子会这样想吗?”陆启明平时是好好先生,突然提出一连串问题,让许亚玲更为头痛。
第58章 分歧
陆驰填志愿的事陆启明是个好好先生,美其名曰尊重孩子自己的意愿,但更像是个甩手掌柜。
陆驰现在的态度也不明朗,没有明确说自己最想填的学校和专业,只是说自己不想学计算机。这可苦了许亚玲这个当妈的。
习惯了事无巨细地操心,这种人生大事,自然不能轻视,不是有一句话,考得好不如报得好。她虽然表面不说,但不得不在暗中收集各种信息,给陆驰作参考。
收集归收集,可是,未来,谁又能笃定自己的选择就是对的呢?人生,充满未知,唯有每一步慎重,即使结果不如意,才不会后悔。
市面上也有很多专业的志愿咨询机构,但许亚玲知道机构也是鱼龙混杂。现在的信息如此公开透明,录取方式也很明朗,以陆驰这样的成绩,选择面并不广,也就那么几个学校,关键是学什么专业。至于专业的选择,应该由陆驰本人来定夺,许亚玲要做的,就是在陆驰做选择的时候,给予意见和建议。
选择什么专业,一方面是兴趣,另一方面,还要结合未来不可避免的择业问题。
许亚玲一有空就钻研这个问题,虽然她也不知道有没有用。
许亚玲打电话问表弟,他是上市公司的高管,也经常面试公司的新员工,想听听他的意见。表弟的意见很明确:“我们公司现在招人,起步211学校,985更佳。至于专业,倒不会限得那么死,但更喜欢有理工科背景的学生。至于什么工商管理、市场营销、国际关系与贸易这些高大上的专业,比较虚,建议绕开。”
许亚玲觉得表弟的话十分中肯,他说绕开的这几个专业,她自己也觉得像个万金油,完全可以通过自学、选修或者在实践中提高。
中午在公司食堂吃饭的时候,公司的王大姐坐在许亚玲对面,两人边吃边聊。王大姐的女儿正好今年研究生毕业,读的是师大,她现身说法地对许亚玲说:“亚玲,你儿子这个成绩,一定要确保上一个985学校,你知道吗?我女儿就是吃了这方面的亏,当初本科学校可以报985的A大,但因为想当老师,直接报的是211的师大,研究生也是读的本校,但今年投简历的时候就在几个单位卡了学历,说要本科阶段就是985。幸好她在学校拿了不少奖,专业过硬,后来投了B中学,收到了offer,结果还不错,但和她一起投简历的同学,因为本科是个双非,直接第一轮就被刷了。”
“看来学校和专业一样重要啊。”
“当然。最好兼顾。”
“可是兼顾了学校,又怕没有分选专业。”许亚玲自然希望能兼顾,可哪有那么完美的事。
“说真的,除了清北,其它985,只要是学校的优势专业,又是孩子喜欢的,都可以。所以,有些学校有地域分加持,所以,选性价比高的呗。”王大姐作为过来人,挺有研究。
“不是有人说选学校先选地域吗?”
“如果分够,自然选地域,如果分不够,咱们还是保层次吧!”王姐的忠告,“不过,说这么多,关键是你孩子自己的喜好,孩子不喜欢,学什么都没劲。”
“确实。”许亚玲心里明镜似的。
明明做不了主,但乐此不疲地关注,甚至只能默默地关注,这就是无微不至的母爱。
晚上回到家,许亚玲问陆驰:“志愿的事你想好了吗?填个草表给我看一下。还有,咱们尽量早一点定下来,不要等到最后时刻去填,万一系统有故障,那就麻烦了。至少提前一两天把志愿填上去,如果要改也还有时间。”
“我根据排名,选了一下学校。我这个分数段适合的985学校有5个,城市我也都能接受。前面两个只能挨边,我用手机试着填了一下,基本上没有选专业的可能。后面三个,可以选专业,我最中意的是Z大,可以选专业,即使选不到最佳的专业,即使调剂,也有我能够接受的专业。最后两个学校我专业选择性大,但我不是我最想去的城市。”看来陆驰还是做了一些功课。
“你想学什么专业?”
“金融,电子信息,材料也行。”
“材料?不是现在网传的天坑之一吗?”
“不一定吧?我喜欢物理,我高一的时候就想过学这个专业,现在的新能源和半导体都挺有前景的啊。国家现在不是提倡发展高性能、差别化、功能化的先进材料吗?还有现在卡脖子的技术,都需要材料方面的突破啊。”陆驰不以为然。
许亚玲一下子没了主张。她想都没想过的专业,居然被他重点拿出来说事。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啊。网上的吐槽声还少吗?
许亚玲喃喃自语:“金融可以啊。”
至少听起来高大上,最差也可以到银行上班吧。
陆驰很沉稳地回答:“可我了解过了。金融如果上不了那几所头部学校的金融,其他学校的金融,没太多含义。”
他的这个说法,其实和许亚玲了解到的信息差不多。金融,要么是头部学校,要么,家里有矿。现实就是分不够,家里也没矿。一般学校的金融,银行柜员或者做销售,专业要求倒并不太严格,理工科都有机会。
“要不,咱们还是学计算机类的?现在正火,毕业生薪酬也是最高的。”许亚玲还是想引导陆驰学计算机或者相关专业。
“我不喜欢。再说,人生就只是为了赚钱多一点吗?”陆驰回答得非常干脆,似乎没有半点回旋的余地。他不喜欢,许亚玲无话可说。她不能硬逼啊。上了大学因为不喜欢所学专业退学的例子不是没有。
虽然这次交流没有不欢而散,但许亚玲还是有些失落。她有一种感觉,陆驰的想法,恐怕和她的想法有分歧。
她其实很想和其他同学的家长交流一下,但她知道,历来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报志愿的时候,大家都背靠背报,相互不打听。毕竟,报志愿的过程,其实就是一次竞争过程,录取机会,有一些随机的概率。
她只好对儿子说:“不管什么专业什么学校,你自己慎重选择,你先填个草表出来,我和你爸帮你把把关,咱们讨论一下。后天晚上讨论,讨论后再报正式志愿,好吗?”
“好。”
晚上睡觉的时候,许亚玲小声和陆启明商量:“你儿子要是学个网上传的天坑专业你怎么想?”
“什么是天坑?”陆启明一头雾水。
“生化环材等。”
“我觉得没有绝对的天坑吧。做好了,哪一行都出人才。做不好,哪一行都不行。你看看这几年上市的公司,好多就是这几个行业的。”作为一个长期在高位站岗的股民,这个时候倒有了发言权。
许亚玲瞪了他一眼:“晕,你以为上市公司那么容易。为什么说天坑,不是说找不到工作,不是说谁都没有前途,只是普遍来说,这几个专业薪酬待遇、就业环境等比计算机、金融等专业要差。”
陆启明摸了摸脑袋:“这个,我觉得,尊重他自己的意愿吧。反正不可能全民都学计算机、金融。他自己选的,他自己的路自己走。普通人,不求高薪,只要能就业,薪酬能达到中位数,也不那么辛苦,不就行了?人比人气死人,互联网上的文章,人均年薪百万,你自己在职场这么多年,你觉得年薪百万那么容易吗?”
许亚玲沉默了一会,不甘心地辩驳:“可是大家都说是坑你还去跳,是不是有点傻?”
“各有各的爱好,各有各的活法嘛。再说现在择业,专业对口的比例也不是那么高,想那么远干嘛?他不是还没填志愿嘛,即使填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到他毕业的时候,还不知道什么风向呢。本科不好就业就读研,读了研还不行就读博,反正只要他想读,只是穿衣吃饭,咱们还是供得起。船到桥头自然直。”陆启明果然是个好好先生。
许亚玲明白为什么他从不失眠了,因为他总是能够想到事物好的一方面,他不会自寻烦恼,凡事往好处想。
他这么一说,许亚玲顿时觉得豁然。既然如此,那就随便陆驰选什么专业吧。至于学校,她倒没有什么要求,在本地读或者去外地,她都没有意见。她唯一要求就是选个985,算是一个底线吧。陆驰自己似乎也是这个意思,看来,她这样想通了,一家人在志愿的填报上,应该比较容易统一意见了。
第59章 不能墨守成规
第二天上午,许亚玲接到杜申洋的电话:“许姐,我约了朋友今天下午6点一起吃饭,你有没有问题?”
“今晚6点?没问题。”
“那好,我晚一点发位置给你。”
“好的。”
挂了电话,许亚玲的心跳突然加速。
该来的,终于来了。上次自己答应杜申洋和他认识的老板见面,这几天一直没有消息,她的内心是忐忑的。一方面,真希望一直没消息,就不用想着跳槽这档子事。去新公司主持工作,压力可想而知,在现在的公司,轻车熟路,工作没有压力。可另一方面,又隐隐有些期待,她,还是想有一番作为。毕竟在这里,现在很不受待见,也不能够心情挥洒自己的才华。
可是在哪里工作能不受委屈呢?哪一个工作又是一帆风顺的呢?
矛盾至极。加上陆驰报志愿的事,这几天,她一直过得有些晕乎。
现在,人家终于约见面了,她又有些犹豫了。
这把年纪了,跳槽,合适吗?在这里虽然现在不受重视,但工资待遇也还过得去,现在的工作没有压力,混到退休,不正是很多人追求的状态吗?
这个时候不能怂。先见了面再说。人家还不一定看得上你呢!许亚玲给自己鼓劲。
不久,凌云峰电话通知许亚玲,下午两点半夏正安召开他们这边公司的业务研讨会,他们班子成员三人参加。
许亚玲想开业务会议,和她关系不大,但是作为班子成员,她参加也理所应当。无论如何,虽然不管业务了,但是作为公司管理班子的一员,她还是要做一些会议准备工作。
一上午,她都在研究数据,整理资料,也理了几条想法和意见准备到会上提。他们接受也好,不接受也罢,她都要尽到自己的职责。
下午的会议,果然主题就是讨论这几个月以来销售持续下滑、后劲不足的问题。
李虹对夏正安道:“夏总,现在我们主要是受政策影响,有些不可控。”
夏正安面色沉重:“如果我们完不成今年的任务,对我们和上市公司的并购案影响很大,所以,必须确保销售任务的完成。我认为,应该全民皆为业务员。甚至要去抢夺那些小批发公司的业务。我们可以开出更优惠的条件。”
许亚玲有新的想法,她接着夏正安的话说道:“目前我们主营业务确实受政策影响比较大,但是,我觉得我们可以考虑开辟新的业务渠道。比如线上业务。我看到不少公司在线上做大健康类产品,销售势头非常好,也是一个未来的趋势,我们原来在这一块没有布局,我们应该要顺应潮流,迎头赶上。一方面,可以确保我们完成销售目标,另一方面,也是新的尝试。”
许亚玲的话刚说完,李虹抢问道:“许姐你是指做电商吗?”
“是的。”
“我可听说做电商很多都亏钱。这都是年轻人做的项目,许姐,你年纪大了,对这方面一知半解,不要轻易下结论。这种烧钱的事,又是没做过的行业,还是慎重为好。”李虹持反对意见:“我们还是应该做自己熟悉的老本行,毕竟我们的业务关系网还是不错的。”
许亚玲对李虹的态度也有些不爽,她横下心反驳道:“李总,我是年纪大了,但你还年轻,作为年轻人,又是公司的业务副总,那就多多了解呗。慎重当然是好事,但是,年轻人,不应该多多学习吗?老本行要做,但也不能总是墨守成规。”
凌云峰在一旁看着两个女人互不相让,他尴尬地冲夏正安笑了笑:“夏总,我们会多方努力,力争完成公司下达的业务指标。”
会议结束的时候,夏正安叫住许亚玲:“你留下来,聊两句。”
许亚玲继续留在会议室,不知夏正安单独留下她有什么话要说。
“小许啊,是不是近来在工作上有意见啊?”
“没有啊。”许亚玲不解地望着夏正安。原来她当总经理的时候,和夏正安打交道比较多,毕竟她是公司第一负责人,该汇报的肯定要汇报。但现在她不是第一负责人了,有什么事基本上都是向凌云峰汇报,她懂得自己的身份,不越级。所以,这段时间,她和夏正安直接交流的机会很少。
“刚才会议上,我觉得你和李虹两个人就显得很不融洽。”
“哦,这不是为了工作,各持己见嘛,不带个人感情色彩,都是为了工作。”许亚玲不以为然。
“这样很不好。你们三个人搭班子,是一个集体,团结很重要。再说小李还年轻,你年长一些,应该学会包容,你有经验的地方,要帮助后辈。但年轻人也有很多长处,值得我们学习。”夏正安显得语重心长。可在许亚玲听来,却是十分刺耳。
为什么不说李虹不懂得尊重前辈呢?为什么不说李虹不懂得谦虚呢?就是因为我年纪大?我年纪大就该当缩头乌龟吗?
以许亚玲平常的性格,她会当场给夏正安两个反问句,但是,今天,她忍了。
她年纪大了,学会了忍耐。
她笑了笑:“不好意思夏总,我是直肠子,习惯了有话当面说。”
“是是是,你是这种性格,我知道。但你现在不是一把手了,还是要学着收敛一些,太强势,让小凌也不好开展工作。”夏正安的这句话,表面上是上级对下级的教导,其实,更是一种提醒,许亚玲,你应该摆正自己的位置。
许亚玲心生悲凉,但还是礼貌地回复:“夏总放心,我会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