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姨,我看那个邵同志对你特别敬重的样子,这是有什么特殊原因吗?”
宋兰梅没有急着回答古丽妮,反而是问了她一句:“你觉得小邵同志他的家看起来怎么样?”
第132章
面对宋兰梅的提问, 古丽妮回想了下,很坦率地说道:
“看起来很有钱的样子,我还是头一回看到有人家里摆着一套沙发椅。单就是那一套沙发椅, 肯定就已经不便宜了。”
宋兰梅:“你肯定想不到, 在两年多以前,他在京市连个落脚的地都没有。”
“什么?”古丽妮有些惊讶, “他不是京市本地人吗?”
“他是京市本地人,地地道道的京市本地人, 在这出生,在这长大。”
宋亮感到疑惑:“那他怎么会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呀?”
宋兰梅:“这事说起来有点复杂, 你们还记得两年前知青返城的事吧?”
古丽妮和宋亮齐刷刷点头。
这么重要的事情,他们不可能忘记。
从78年年底, 上面就放宽了对知青返城的限制,到了79年的时候, 分布在祖国大江南北的知青们更是大举返城。
他们大柳村当时因为知青返城的事情, 还闹出了不少麻烦。
有个已经在大柳村娶妻生子的男知青, 执意要抛下自己的妻子儿女, 返回到城里去。
宋兰梅望向古丽妮和宋亮:“这小邵同志就是79年1月时, 从疆区那边返城回来的知青。他在疆区下乡了6年, 等到回来之后,却发现家中早已没有他的位置。他原本在家中就不受父母重视,不然他家四个孩子里面,也不会偏偏是最小的他被要求下乡。”
“他家原本就没多大空间,再加上他的三个哥哥都已经结婚生子, 所以他原本睡觉的位置, 自然是早就被其他人给侵占了。按常理来说,既然他已经下乡回来了, 那再怎么样,也应该努力给他腾个睡觉的地方出来。”
“但是,他爸妈和他那三个哥哥,却都说他既然已经这么大了,就该学会独立生活了,所以连家门都没让他进,就把他赶走了。”
古丽妮听到这,忍不住皱眉:“这也太过分了吧,邵同志可是为了家里才下乡的,他们难道不该念着点邵同志的好吗?”
宋兰梅:“他们那家人就是这副德性。小邵同志从火车站走到家门口的时候,都已经是入夜了,就算想要找临时的住处,基本也不太可能找得到,毕竟那阵子京市的招待所基本也是住满了返城的知青。”
“邵家和我们家是同一条胡同,我从外面要回家时,恰好看到他在敲门,求家里人让他先进去将就一个晚上,他明天就走,结果他家的人却骂他是狗皮膏药,让他别再死皮赖脸地纠缠着他们。”
宋兰梅朝听得一脸专注的古丽妮和宋亮解释道:“你们不知道,那段时间,京市正是寒冬腊月最冷的时候。一个人要真是晚上在外面过一夜,指不定第二天连尸体都冻僵了。我担心他晚上真被冻死在外面,就叫他先去我们家的客房将就一晚,等明天白天再想想法子。”
“他在我们家借住了差不多10天的时间,每天都帮我们把家里打扫得一尘不染,然后又早出晚归,想在京市找份安身的工作。但那段时间京市到处都是返城找工作的知青,就连街道办那些糊纸盒的散活,都被人抢得一干二净。在这种狼多肉少的情况下,他始终都没能找到一份工作。”
而大概是因为这是个书中世界的缘故,宋兰梅当时就发现,无论是京市,还是南边的广省,在改革上迈的步子,都比她前世的那个世界大了许多。
京市当时已经允许和鼓励闲散劳动力自谋职业,通过从事个体经营,来实现个人的就业。
而南边的羊城当时由于外资的注入,许多轻工业都得到了蓬勃发展,每天都有五湖四海的人南下羊城批发小商品,然后再带回家乡转手售卖。
不少京市的个体户,也纷纷南下羊城淘金,将羊城物美价廉的服装、饰品等商品带回京市售卖。
宋兰梅当时注意到京市出现这个现象,就跟一直找不到工作的邵余奇提了个建议,让他如果有胆量的话,就干脆找几个信得过的朋友,一起去南方批发进货,然后把东西带回京市出售。
当时整个华国,即使是京市,也都处在经济短缺的年代,商品极度匮乏,很多东西都需要老百姓千方百计找门路和关系才能买到。
在这种商品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只要你手里头有货物,那自然是不愁卖不出去。
邵余奇当时对宋兰梅的提议心动了,但是想要去南方批发,却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需要手里头有足够的买货资金才行。
宋兰梅知道邵余奇当时身上所剩钱财不多,就借给了他一百块钱。
邵余奇在拿到起步资金后,就找上了和他一起下乡到疆区的两个知青朋友,三人一起从京市乘火车南下到羊城。
由于过去的种种特殊原因,当时很多人都很鄙夷个体户,觉得当个体户是件跌份的事情。
所以,在邵余奇搭乘的那列南下火车上,前往羊城的绝大多数乘客,都是逼不得已,为了谋生,才走上了当个体户的道路。
当然,祸福相依,如今他们中的很多人,都变成了令别人艳羡的对象。
了解到邵余奇起家的缘故后,古丽妮和宋亮顿时就明白了邵余奇刚才为何对宋兰梅那么尊敬的模样了。
而同时,他们夫妻俩心中也燃起了奋斗的激情。
邵余奇两年前还一贫如洗,而如今,他已经靠自食其力,在京市买下了一套四合院。
古丽妮和宋亮都将邵余奇当成了自己学习的对象,希望自己之后也能过上像邵余奇那样的生活。
他们如今借住在宋豪、廖小花那边,翌日一早,太阳刚刚从天际升起时,他们就出门往邵余奇家的方向走去。
等到傍晚,宋兰梅正坐在院中和顾雪、宋意她们聊天时,宋家的院门被敲响了。
来的人是古丽妮和宋亮。
一见到宋兰梅,古丽妮就按捺不住激动地朝宋兰梅报喜:
“大姨,你绝对想不到我们两个今天赚了多少钱!我们两个加起来,今天总共赚了12块钱!要是我们每天都能赚这么多的话,那我们一个月可就是赚差不多四百块钱了!”
古丽妮和宋亮的脸上尽是激动的笑意。
宋亮:“说不定用不了多久,我们就能把家里三个孩子和爹娘都接到京市来生活了!”
听到古丽妮和宋亮摆摊很顺利,宋兰梅和顾雪等人也不由替他们感到开心。
在第一天取得开门红之后,古丽妮和宋亮更是干劲十足,每天天不亮就开始准备出摊。
……
转瞬间,时间就来到了6月中旬。
宋意、宋悦和郁惜几天前就已经参加完高考,如今正在等高考成绩出炉。
因着宋家比较热闹,所以郁惜自打放假后,基本每天都会跑来宋家玩。
这一天上午,她照常出现在宋家,不过,她身边却多了个郁沁。
郁沁一来到宋家,就神神秘秘的,当着宋意和宋悦她们的面,将宋兰梅拉到了单独一个房间私聊。
宋意和宋悦看得一脸迷惑,宋悦朝郁惜问道:“郁姑姑怎么啦?”
郁惜耸了耸肩,“我也不知道,她刚才在路上没跟我说。”
房间内,宋兰梅和宋意她们有着同样的疑惑。
郁沁从随身带着的斜跨包里拿出一个笔记本,笑着递到宋兰梅面前:“宋婶子,您先瞧一瞧这笔记本里写的东西。”
宋兰梅饶有兴致地接过郁沁递来的笔记本。
翻开第一页,看到纸张第一行上写着的“股东合作投资方案计划书”几个字眼后,宋兰梅感觉自己好像摸清楚郁沁葫芦里在卖什么药了。
第133章
宋兰梅拿着笔记本, 抬头望向郁沁,眼里含着笑意:“你这是打算跟我拉投资吗?”
郁沁默认般嘿嘿一笑,然后道:“宋婶子你可别急着拒绝我, 你先瞧瞧我后面写的那些计划。”
宋兰梅没有急着看郁沁的计划书, 而是朝郁沁问道:“你爸妈他们知道你想创业的事吗?”
这年头的大学生毕业后是由国家分配进政府单位工作,而因着郁沁她们当初大一开学早的缘故, 郁沁她们这些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在明年1月份也将迎来自己的毕业季。
也就是说, 如无意外的话,郁沁她明年1月份就会成为一个国家干部。
郁沁明白宋兰梅在顾虑什么。
她点了点头, 道:“我一个月前就已经跟他们沟通过这件事了,他们说他们不反对, 但他们同样也不会给予我任何经济支持,让我凭自己能力去闯。”
宋兰梅对于温琴媛和郁雷贺这个反应, 倒是也没感到太大的意外, 他们两个的确不是那种会事无巨细, 为孩子把所有事情都安排得妥妥当当的“直升机家长”。
明白温琴媛他们不反对郁沁的事后, 宋兰梅继续朝郁沁问道:“那你是青大经济学系的学生, 而且在校表现也很突出, 等明年1月份毕业,肯定能被分到到一个好单位去。你就不担心你跑去鹏城开厂做个体户,别人知道了,会在背后嘲笑和议论你?”
宋兰梅说的话,并不是无的放矢。
事实上, 在如今的大多数人心中, 比起当个体户来,肯定还是当个坐办公室的干部更体面。
“如果有人想嘲笑我的话, 那就随他们的便吧。我就是觉得,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不想成天坐在办公室里纸上谈兵、坐而论道。既然我读的是经济学,那我就想要亲身实践一下,看看我在大学期间学到的那些经济知识,是否真的能贴合我们华国实际的经济生活。”
听完郁沁的回答,宋兰梅合上了手中的笔记本,将笔记本重新递回到郁沁手中。
郁沁以为宋兰梅是对自己的创业想法不感兴趣,眼中不禁露出了明显的沮丧。
然而,她还没沮丧一秒,就听到宋兰梅朝她问道:“你目前还缺多少资金?”
郁沁眼睛“唰”一下瞬间重新亮了起来:“宋婶子,你这是要投资我的意思吗?”
宋兰梅点头,在郁沁激动的目光注视下,笑着朝她道:“我以前听过一句话,叫做投资投的是人,而不是项目。我觉得这句话不无道理。”
听到宋兰梅松口,郁沁瞬间喜笑颜开。
宋兰梅被她脸上灿烂的笑感染得也嘴角上扬,“给你三千块钱,你觉得足够吗?还是需要再往上加一些?”
宋兰梅这些年一直都没有停止创作《海岛小姐妹》的故事,而且因为故事十分受读者欢迎的缘故,小说阅读报那边给她的稿酬也越来越高。
再加上还有连环画出版的版权费,所以宋兰梅虽说还没成为万元户,但个人的存款加起来也已经是将近八千了。
郁沁本来只是想拉一千块钱投资,却没想到宋兰梅竟然一开口就是三千,她乐得急忙点头:“够了!够了!宋婶子,你放心,我绝对不会让你这笔钱给亏了的!”
因着宋兰梅出手豪爽的缘故,郁沁本来是想和宋兰梅利润五五分,但她的这个提议被宋兰梅拒绝了。
宋兰梅觉得自己只需要拿一成的利就好,毕竟她只是出了钱而已,而办厂的其他事情,却都是由郁沁在操持和负责。
一番争执过后,最终郁沁和宋兰梅各退一步,把分成定成了二八分的比例。
在她们谈定合作之后,郁惜和宋意、宋悦她们很快也就都知道郁沁放弃铁饭碗工作,想去深城开电器厂的事情。
对于郁沁的魄力,宋意等人都颇为敬佩。
因着郁沁已经拒绝掉学校分配的工作,所以她下学期最后一个学期也不用进单位提前实习,再加上她下学期也没课程,所以郁沁在争取到宋兰梅的投资资金以后,很快就带着她之前已经组建好的团队,南下前往鹏城。
郁沁到了鹏城后,简直就是如鸟投林。
这个时期的鹏城,用“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这句话来形容,丝毫不为过。
郁沁带着她的初始团队抵达鹏城后,一开始还能勉强挤出时间来,每晚打电话回京市报下平安。
但后来,她直接忙到飞起,打电话的频率也就变成了一周一次。
直到宋意和郁惜她们的高考成绩公布时,她都还没从鹏城回到京市来。
不过,她人虽然没回来,但在得知郁惜她们三个的成绩后,她火速就从鹏城给郁惜她们寄来了祝贺的礼物。
而说不清是缘分,还是偶然之中的必然,宋意她们这次的高考成绩市排名,和三年前的中考市排名一模一样。
宋意依然是市第一名,郁惜和宋悦还是市第三名和第四名,而市第二名,也仍然是三年前那位从青大附属初中直升青大附属高中的女生。
在得知宋意她们三人的成绩后,住在宋家和郁家附近胡同的居民们,一点都没有感到震惊,反而觉得是理所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