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程教授的恋爱日常——鹿边边【完结】
时间:2024-04-25 14:45:01

  周小谜突然懂了,没有无缘无故的焦虑。内心那一点不确定性,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它会扎根生芽,会在见不到光的地方肆意生长。直到某一天,在不经意的一个瞬间,爆发,成为不可解决的矛盾。
  她点开微信中赵洋的头像,又关闭。
  今天太累了,没心思收拾,周小谜早早就爬上了床躺下。黑夜中,只有手机的光照在脸上。她想,只要赵洋先给她发消息,哪怕一个“亲亲”的表情也好,她就能不那么失望。
  就像王丽君所说的,小谜就是个傻白甜,用一颗糖就能哄好的。
  不贪心的姑娘,只要一点点甜就行。
  周小谜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时候睡着的。没设闹钟,第二天醒来,已经九点多了。
  没吃晚饭和早饭,周小谜觉得自己有些低血糖,头脑发晕。拿起手机一看,没有来自赵洋的新消息。她的心有一丝丝刺痛,不严重,只是微小的希望落空罢了。
第25章 尖锐
  洗漱后清醒了很多,周小谜剥开一颗硬糖放进嘴里,清新的桃子味弥漫开来。她一边碎碎念,一边收拾东西,校园卡、水杯、电脑、笔……做好要在图书馆泡一整天的心理打算。
  阿莫七点多,就把整理好的公共课资料链接甩了过来。周小谜打开一看,云盘里有几十个G的视频,包括考研政治课和英语一。B市师大是自主命题,周小谜报考的课程与教学论专业,教育综合占300分。
  周小谜开始列单子,理出头绪。政治要考的有马原、毛中特、史纲、思修和行测,专业课包括中外教育史、教育研究方法、教育学原理和教育心理学,英语毕竟是她比较擅长的学科,先往后放放。
  考研这件事比想象中的复杂多了。
  阿莫说,如果把高考比做赛跑,按照既定路线,拼命往前冲就好了,旁边还有老师和家人为你保驾护航、挥旗呐喊;考研就是一场蒙着眼睛的马拉松——你不知道对手是谁,对手跑到哪里了。你只能自己坚持,咬牙跑到终点。
  独自在校的日子,周小谜泡在图书馆。早早返校的学生不少,勤勉努力的人,在他人不注意时,默默积蓄着自己的力量。
  这两天,周小谜加了学姐微信,也就是林博华的硕士研究生,叫宁妙璇。她已经研三了,之前一直做名师工程的项目助理,另一个研一的师妹,家里有事没办法提前回来。这次主要由宁妙璇负责,周小谜帮忙。
  周小谜协助的事情并不复杂,比如:统计学员身份信息,能否按时出席,是否开车等。项目在建云区的逸云酒店举办,是为期三天的住宿式封闭培训。
  期间,周小谜还收到了两个好消息。
  第一个消息来自于家中。王秀平来电说,拆迁补偿款下来了,有四十六万。还有一套安置房,两年后交付。这样一笔钱,在四线小城市算是非常丰厚的,家中一下子变得宽裕起来。
  周诚的书法培训班解散了,他的颈椎不好,受不了长时间的累。教小孩子写字这功夫,不如多去公园转转,沉淀写作的灵感。诗集的书号年后也能批下来,第一次打算印两千本。
  买书号花了四万多,王秀平直说太贵了,怎么不去抢。后来还是咬牙同意了——周诚这辈子没什么盼头,唯一的愿望就是出本书。盼了一辈子的东西,有能力实现了,怎么忍心让它落空?
  第二个消息来自邮箱。上学期期末,她将那篇职业伴娘的论文投稿出去,投给了一个普通期刊。初八,周小谜收到了论文录用通知。看到盖着杂志公章的录用通知,周小谜自己小小得意了一把。但是版面费得400一页,她这篇小论文,得花800块钱才能发表。
  周小谜不懂,以前发表文章,不都是挣稿费的吗?怎么现在,不管出书,还是发论文,都得自己花那么多钱了?她在搜索框中输入“论文发表要版面费正常吗?”
  百度告诉她:“正常。国际有惯例、中国科协已认可、作者单位也支持。”
  周小谜打算过两天去银行,把版面费转过去。
  在食堂一个人吃完晚饭后,周小谜破天荒地收到余宏博的消息:【小谜,晚上来打球不?】
  【你怎么知道我在学校?】
  【洋子说的】
  【他回宿舍了?】
  【下午刚回的】
  周小谜被气笑了,赵洋居然找室友来约她出来,自己躲在哪儿当鸵鸟呢?从医院不欢而散后,他俩冷战,谁也拉不下脸来去发第一条消息打破僵局。周小谜一开始还生气,带点伤心,后来宁妙璇交代了一堆杂活儿过来,她就忙得没有时间处理自己的情绪。
  周小谜果断拒绝:【不打】
  【小谜,别那么绝情嘛】
  【让赵洋自己来找我】
  余宏博跟哥们儿耸耸肩,“尽力了啊。”他又劝赵洋,“女孩子嘛,就得哄。小谜那么听你的话,很好哄的,给她买点小礼物,这一茬就能过去了。”
  赵洋觉得这一次吵架,有点不太一样。他也不想每次都做那个低头的人。
  “你就想一件事,你是要继续和她在一起,还是分手。”余宏博交过三任女朋友,对两性关系头头是道,“如果要在一起,总得有个人先低头,女生脸皮都薄,指望她们是不可能的。”
  周小谜换了身运动装,洗把脸,简单扎了个马尾。也不知道赵洋会不会来,别精心打扮了。
  七点。
  【宝宝,我在楼下等你。】
  周小谜拿着手机和水杯下楼了。和以往每一次接周小谜打羽毛球一样,他带了一对球拍,挂车把手上。赵洋长腿撑着地面,身子前倾,小臂搭在车龙头。
  周小谜别别扭扭,问:“身体好利索了?这就能打球了?”
  “打打养生球也无妨。”赵洋张开手臂,让她斜坐到车前横杠上。
  余宏博和他女朋友,已经在体育馆的羽毛球场地等着了。他们几个的技术,在业余选手里算是很不错的。周小谜打球的时间不长,体力也不行,一直打混双,倒是把赵洋的球技练得愈发好。
  “小谜,积极跑动,动起来!”余宏博喊道,“一看你这运动量就不够。”
  说着,一个球杀过来,带着破空的凌厉声。
  周小谜咬咬牙,身体后撤,双臂架开姿势。平时都不敢接这种球,这回被激得试一试,纵身一跃挥拍,狠狠地打了回去。
  “好球!”余宏博大声喝彩。
  这一局打得火热而持久,周小谜在网前,赵洋守住后半场。以前对方的球给的比较刁钻,周小谜会直接放弃,让赵洋接——反正他技术好,什么球都接得住。球场上她对赵洋,是百分百的崇拜和信任。
  在场面愈发激烈时,只听得“铿”的一声脆响,周小谜的手臂一阵发麻,拍子脱手而出!
  赵洋的拍子更严重,直接断成两截。
  “我去!没事吧?”余宏博急忙跑过来看。
  刚才她和赵洋的拍子打到一起。这个球距离远,周小谜步伐慢,放在以前,肯定是给赵洋接的,今天想自己试试,想不到赵洋也去接了。
  幸亏没打到手臂,不然她的胳膊得废了。
  “没事,今天我先打到这儿吧。”周小谜说,“你们继续?”
  “我跟你一块走。”赵洋给了余宏博一个眼神,示意自己先走。余宏博点头,和女朋友继续单打。
  出了体育馆,便是操场。草地早已全枯了,明晃晃的大灯照着,人影寂寥,冷冷清清。
  “胳膊震麻了?”赵洋问,捏了捏她上臂的肉,给她轻轻按摩。
  赵洋老说她的胳膊软乎乎的,缺乏锻炼,要帮她训练一点肌肉出来。
  “还行。”周小谜说。出了一身汗,外面的凉意一来,她将羽绒服拉得严严实实,几乎把半张脸都缩进去了。
  赵洋牵住她的手,两人的手都暖融融的,“走走?”
  “嗯。”
  “还生气呢?”
  “嗯。”
  “有什么好生气的呀?”赵洋问她,“不能瞎吃醋啊,宝宝。”
  “你说说,你工作忙起来的时候,是不是都要忘了我了?连亲亲都忘了。”周小谜翻旧帐,嘟嘴细数赵洋的不是,“还有你爸为什么说林娜对你上心?她那么漂亮,你们又天天一起工作,我能不多想嘛?”
  “好好好,我的小祖宗。”赵洋拉过她,让她站在自己身前,“我发誓我的心里只有我家宝宝,不然我这辈子都不能暴富,打球也永远赢不了。”
  周小谜噗嗤一声笑了,“这听着还有点靠谱。”
  “原谅我了?”
  “嗯。”周小谜说,“这事儿算过去了,我相信你跟她没什么。”
  “那你呢?非考研不可吗?”赵洋的神色变得认真起来。
  周小谜低头,看着脚下的路,“我想试试呗。”
  “我觉得没必要啊,宝宝。”赵洋说,“毕业了直接工作多好,咱们不是说好的快点结婚吗?”
  “赵洋,我和你的处境不一样。”
  “怎么不一样了?”赵洋没想通。
  “如果我要留在B市工作,得找个能解决户口的。你看现在市里的学校,就连小学幼儿园,也是硕士起聘。”周小谜分析给他听,“而且我学的是纯理论专业,就算有教师资格证,也有一大批学校不能报,在专业筛选那一块就把我刷了。”
  “那找个合同制的工作,待遇也不差,我觉得只要在学校当老师,安安稳稳的,能照顾咱们的小家,就很不错了。”
  “那我的户口呢?”
  “结婚能落户啊。”
  “所以我要等十年?”周小谜开口,语气尖锐。
  “你是对我们的未来没有信心吗?”赵洋盯着她的眼睛说。
  周小谜觉得自己跟他说不明白了。就算我对你有信心,对结婚和家庭有信心,但人生充满了变数,是不足以用信心去支撑一切的。她必须要有自己拿得住的东西,比如学历,比如户口。
  这些东西,他不会理解的。
  周小谜心里堵得慌,她觉得自己不能再说话了,再说便要吵架。
第26章 偶遇
  她久久不言,赵洋等得有些焦急,“我妈对你本来就有意见,我跟他们说了,你毕业后肯定去学校当老师,他们才觉得咱们俩能成。”
  周小谜抬头,满眼不敢置信,“你妈对我有什么意见?”
  赵洋自察失言,“不是这个意思。”
  “上次不还好好的吗?”周小谜想起之前去赵洋家,他的父母热情、温和、开明。
  难道……这些都是装出来的吗?
  “你说话呀!”周小谜哀哀道,“你们怎么那么虚伪?一直以来我还挺高兴的,觉得受到了你父母的认可。原来我是热脸贴你们冷屁股,是吗?”
  这次轮到赵洋沉默。
  “没什么好说的是吗?”周小谜的声音哽咽了,她告诉自己,不要哭。至少不要现在哭。“那回去吧,有点冷。”她手臂抱紧,环在胸前。
  赵洋说骑车送她,周小谜拒绝了,一个人往前走。
  还是没忍住,一摸脸颊,触到冰凉的泪水。
  赵洋推着车,在后面慢慢跟着,直到看着她进了宿舍楼。
  【我们都冷静一段时间吧】
  【等都想好了,再见面】
  赵洋站在宿舍楼下,发送了几条消息。
  周小谜不愿再看手机,她知道,有些事情,再也回不去从前了。那个说永远爱你的少年,已率先被现实磨平棱角。
  正月初十,B市中小学名师工作室二期培训开启。
  宁妙璇和周小谜一车,从学校出发。她俩把从办公室带出来的大包小包,放在出租车后备箱安置好,宁妙璇对着单子说:“学妹,咱们再想一遍,培训手册,相机,三脚架,笔电,录音笔,你的行李,我的行李,都对上了吧?”
  周小谜点点头。
  宁妙璇把后备箱关上,“咱们这几天也住那边,要是落东西了,回来一趟可麻烦。”
  她俩坐在后座,宁妙璇看周小谜有些萎靡不振的样子,问:“昨晚没睡好?”
  “嗯,宿舍暖气开大了,热得睡不着。”周小谜找了个借口。她的眼睛也有点肿,不知道早上用的深色眼影遮下去没有。
  “路上赶紧歇会儿吧。”宁妙璇拍拍自己的肩膀,“靠学姐肩上。”
  两个助理是最早到酒店的,宁妙璇负责与酒店方进行会务沟通,周小谜则把设备搬到房间放好。下午,陆陆续续有老师来报道,她们帮助做好登记入住工作。
  “您好,我是林教授的学生,之前给您发过确认函,叫我小周就可以。”周小谜一边自我介绍,一边认人。
  老师们大多都是三四十岁,正是骨干教师的年纪,看着都很亲切。
  三点半,是本次培训的开班仪式,主要是林博华讲话,交代一些注意事项和重点。
  “其实安顿好学员们之后,咱们就轻松了。”宁妙璇凑在周小谜耳边说,“这家酒店的会务有专人服务,一般不太需要咱们帮忙,我们要做的就是录像,和做会议记录。”
  “现在要做会议记录吗?”周小谜问。
  “明天开始做,晚上我把模板发你。”宁妙璇说,“你可以用语音转文字,当场整理,回去再改一下错别字什么的,会快很多。”
  “好的,谢谢学姐。”
  既然没什么要忙,周小谜就安心了。她打开会议手册翻了翻,这些都是由宁妙璇负责的。会议议程排得很满,每天至少有两场专家讲座,还有小组研讨、专家一对一辅导。
  “大家都是老熟人了,很高兴,这个寒假我们还能抽出时间聚在一起。”林博华在台上说,语调轻松,“咱们这个研修班,再过半年得毕业了。
  这次集中培训,主要目的还是进一步提升大家理论水平,以及催一催你们的研究成果。每个学员都有导师,趁着这两天,咱们把自己的想法,或初步的稿子跟导师交流一下,免得耽误之后的进度,影响结业。”
  周小谜也从学姐那边了解到,来参训的老师,都是各个学校作为后备干部培养的,也极有可能冲一冲之后的特级教师评选。她看着日程,看到一个熟悉的名字。
  2月17日下午2:00-4:30,专家讲座,程希尧,教育社会学。
  “……咱们这次也分两个小组,每组8名老师,大家可以看看名单,一组由妙璇负责,大家也很熟悉了,有事跟她联系;二组呢,咱们这次有新助教,也是我的学生,周小谜同学,大家可以认识一下。”林博华将目光投向后方。
  周小谜赶紧起身,跟老师们打了个招呼。
  宁妙璇拍拍她的手,“别紧张,老师们人都很好,可以加他们微信。”
  晚上没有议程安排,晚餐是自助形式,宁妙璇拿了个苹果,说减肥,带回房间啃。周小谜每样拿了一点,坐在靠窗的位置慢慢吃。
  快吃完时,周小谜抬头,发现餐厅里的人已不多。她看见一张熟悉的脸,是程希雨,穿着黑色的职业套装,身边还跟着一个男人,是这家酒店经理。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