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逑——东君赋【完结】
时间:2024-05-06 23:07:00

  他低眸逡巡城门畔的一干人等,细雨晕染他的肌肤,使他的肤色愈发白,眼尾那颗青痣愈发明显。
  城楼上高挂的羊角灯被风雨敲打得摇晃,暖黄光晕跃过他的面容,少顷,他若有所思的笑起来。
  霎时间,岫玉生花,寒消春暖。
  青痣随着他的笑容微微一曳,他的声线也称得上动听,潺潺如流水,美中不足之处是尾音嘶哑,稍显违和。
  “我记得他们,误入我们剿匪的山岭,想来受到惊吓,马匹不受控的乱蹿。”
  他顿了顿,又道:“性命关天,假使勘合公验无误,只管放他们进城罢。”
  *
  正统五年初秋,宋迢迢离开扬州城的第二年。
  此时天下已是割据两派,黏吝缴绕,间不容发。
  显章太子一派以益州为据点,控剑南道、山南西道、黔中道、江南西道于股掌,并在河西设置重重军防,以抵御北庭都护府的军马。
  圣人一派则稳据燕京,死守河东,同都护府的晋王呈夹击之势,寸步不让。
  战火延绵不至的晋阳城,少女探出轩窗,沿街游览,入目即是林立的店铺,酒楼行肆高挂招幌,接旗连旌,临街的小巷人家,间或种些秋菊,间或种些木樨。
  团团花簇素色清馨,颗颗碎星金黄馥郁。
  花香、果香、羹汤香;人声、雁声、辘轳声,宋迢迢轻轻阖目,便觉喧嚣又滚烫的烟火气扑面而来。
  微风撩起她鬓边的碎发,轻抚她瓷白的面颊,秋光暖融似沙蜜,惹得她弯眉扬唇。
  从暑气绵长、瘴毒伏藏的岭南密林中择药归来,一路越过重重险阻,乍见这般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的景象。
  如何能不令人惬意怡然?
  然思及沿路所见所闻——譬如战乱中流离失所的妇孺,譬如沙场上堆叠如山的残骸,哀鸿遍地,疮痍满目,宋迢迢又不免心生怅惘。
  她落下卷帘,倚靠车壁,继续翻阅此次供给王府的药材账册,她一贯缜密,连夜验讫的账目,仍要反复审察,务求巨细无遗。
  约摸两盏茶的功夫,宋迢迢翻开鱼鳞册的尾页,恰见碧沼从车辕踏入车厢。
  两年前,杜氏做主,将碧沼嫁与统管前院的苍奴,二人皆是宋家的心腹,青梅竹马,实是一对佳偶。
  现今碧沼盘发竖钗,额面光洁,丹砂唇,柳叶眸,全然不似当初青涩的模样,行事作风竟隐隐有了韩嬷嬷的影子。
  但听她劝道:“娘子莫忧心,早查过三五回的账,绝无纰漏的。再者,娘子并非头一回与王府往来,承接晋王府的药材生意近一年,药铺上下,如今都算熟手,娘子放宽心。”
  宋迢迢顺势阖上册目,偎在碧沼怀中,轻声道:“阿娘这两日出城办事,我才归府就得知堂姐有孕,宋家作为她的外家,自当在押送的药物中添置一批安胎药。”
  “孕妇用药,务必慎之又慎,碧沼姊姊想必也是深有体会的。”
  碧沼成婚后育有一女,乳名幺幺,伶俐可人,阖府内外无有不喜爱的,杜氏亦常常携她在身侧玩耍。
  碧沼闻言羞赧一笑,提及爱女,便不免想到颇为娇宠外甥女的银鞍,遂欲开口询问自家阿弟的动向。
  车马骤停,外间突然传来阵阵争执声。
  宋迢迢愣怔,车壁随即被敲响,引路的阍人传话:“请娘子在二门外稍候片刻,待内院的管事派人接引。”
  她挑帘,颔首道谢,另要碧沼赏给他一袋铜钱。
  待阍人走远些,宋迢迢却发觉争执之声愈大,她本不欲理会闲事,此处毕竟是王府,岂有她一个外人置喙的地界。
  嘈杂的话音间,隐约掺杂一道男声,潺如溪流,洋洋盈耳。
  一瞬间,仅有短短一瞬,天地俱静,她的神思游曳晃动,追随这道声音回到多年前的月夜。
  她犹疑着挑开车帷,青帷翻飞间,她瞧见一位少年郎,眉目隽刻,青衫落拓,抬眸望她时,一双凤目蕴光,似含澹澹春华。
  少年人如玉,只是从头到尾,乃至他眼角那颗小痣,都教她觉得十分陌生。
  宋迢迢的面色慢慢沉寂下来,生疏一笑,便要放下车帷。
  “娘子且慢。”
  许琅城眸光流转,出声制止。
  宋迢迢顿觉讶异,出于礼节,低眉别开目光,应道:“郎君唤我何事?”
  他叉手行礼,语气不疾不徐:“烦请娘子恕某唐突,某观娘子所乘车驾的标识,仿佛是出自晋阳城近年的药行新秀——鸿鹄巷宋家。”
  “娘子此行,应当是为王府的药房添置货存?”
  “确如郎君所言。”她道。
  他笑笑,斟酌发问:“不知娘子可通药理?”
  “略通一二。”
  “既如此,可否请娘子为这位侍女,略略察看一番,府中管事说她害的是疫病,要将她赶出府去,依某所言,却不尽然……”
  少年说话时,手中提拎的一摞陶响球、竹风筝,被风吹的飒飒舞动,交缠着日光,像一串五彩斑斓的连环画。
  宋迢迢不语,心道,这人着实古怪,纵使王府的医官不愿给下人看诊,府外的游方医、坐堂医数不胜数,何须她这个外行来横插一脚。
  不过,她转念一想,能在二门行走的外姓郎君,打扮体面,还随身携带哄孩童的小玩意,恐怕是入府探亲的,非富即贵,不宜得罪,遂应诺。
  一名年岁不过十三四的侍女被引到她面前,身形单薄,面色槁白,脖颈至耳后,糠疹密密麻麻挨挤成团,色若胭脂,刺目可怖。
  她心神一滞,半晌才道:“的确不是因疠气发作的,或是因血虚,或是因风邪,断不会传人的……”
  她沉吟几许,提笔写下一纸药方,道“你先去医馆寻大夫看诊,再问他这付方子对不对证……我从前为这病,吃过许多苦头,偶然得此良方,可谓是服之即效。”
  她一面说,一面指点碧沼从存样药的抽屉中拨出几味药,递给侍女,方中配伍了贵价的药材,她怕这姑娘囊中羞涩,索性一应包揽。
  侍女诺诺道谢,一旁的嬷嬷没法奈何,只得道:“那奴就依许郎君的意思,去求薛娘子开恩,允这婢子休养两日,日后依旧在内院侍候。”
  许琅城折腰作揖,笑得粲然,“深谢吴嬷嬷,吴嬷嬷心慈,他日必有善报。”
  奴仆岂敢受主子的礼,嬷嬷诚惶诚恐的摆摆手,忙不迭转身离去。
  少年晃晃手中的陶响球,又要来谢宋迢迢,一回首,哪里还见得到少女的影子?
  *
  午时已过,宋迢迢将仓房的药材清点完毕,与药僮交代清楚,就要转道去拮芳斋看望晋王侧妃——她的堂姐宋盈。
  她前脚方迈入拮芳斋的庭院,后脚就有小僮追来她身后,唤道:“娘子留步,夫人传您前去叙话……”
  宋迢迢问:“薛淑妃有何吩咐?”
  小僮含糊道:“您新送来的那批药,大抵出岔子了。”
  宋迢迢惊疑不定,适才她整理药材时,的确有淑妃的贴身侍女过来拿药,说是缺了味沙参。
  淑妃是晋王的母妃,府中当家主事的长辈,且有肺痿的旧疾,常年服药,她不曾有疑,立刻奉上一匣昌阳新进的上品沙参。
  万事不怕小心多,她取药时特地核验过药匣,绝无差错。
  宋家根基浅薄,需要依赖与王府的姻亲干系,才好在晋地站稳脚跟,自是对这位尊长尽心竭力,怎可能在她的事上捅娄子?
  --------------------
  医学生大喝:stop!女主没有考执医,没有处方权!
第32章 狐狸眼
  =======================
  晋地的富户多以瓷器、丝帛、药材行当发家。
  人吃五谷,四季变换,难免有个头疼脑热的,宋迢迢与杜氏为求稳妥,权衡之下选定曾经涉猎过的药材生意,祈望凭此东山再起。
  她们举家迁离故土,摈弃汲汲营营操持多年的百廛,要在人生地不熟的晋阳城起家。
  从赁铺面、置产业、招人手乃至疏通府衙,联络药圃,无一处不需要众人呕心沥血的经营。
  头一年尤其艰难,晋地豪族遍地,有那起子贪奢独断的富商,不愿让新人冒头,在宋家的药行初见起色时,便雇人来寻衅滋事。
  累得她们吃下几桩不大不小的官司,幸而杜氏有盘算,宋迢迢又警敏,这才未垮台。
  可是左右都被人辖制着,长此以往必然会前景黯淡。
  事态的转机发生在正统四年,晋王率领的北庭军一举击退敌军数百里,萧偃不得不暂时扎营,休整旗鼓,两军得以喘息片刻。
  随后,晋王迅速拨出一队人马,将王府、帐下的亲眷秘密遣送回晋阳,战火纷飞之际,当以保全妇孺为要。
  除却宋盈。
  所有的女眷中,唯有宋盈只身留在晋王身侧,留在狼烟四起的陇右。究其原因,究竟是恩爱太甚,还是情意太寥寥,旁人无从评断。
  淑妃常日礼佛,性情慈蔼,自觉晋王此举不妥,是以对宋家多有照拂,直到年初宋盈被送入晋阳城,宋家仍是一派安然。
  淑妃金尊玉贵,又对宋家有恩,分量之重不言而喻。
  宋迢迢打从得到消息起,两弯黛眉就不曾舒展过,她跟随小僮一路匆匆,来到景颐堂外。
  少女西子色的裙摆荡如春波,迤过堆积的黄叶,晃过火红的枫树,飘飘摇摇,被曛光弥漫的萧墙慢慢吞噬。
  高墙之上碧空如洗,精巧的纸鸢悬立天边,秋风时起时落,吹得纸鸢的尾翼摇曳不停,更显得这只竹制的鸢鸟栩栩如生。
  墙下身形孱弱的稚子拍手赞好,白瓷似的面颊难得浮现些许血色,叹道:“阿舅果然不会骗雉儿,我从未见过这样鲜活的风筝!比之大内所造的,也不遑多让呢!”
  萧辞面含期许,扯扯身侧少年的衣袖,“阿舅可否放得再高些?”
  许琅城从那堵红叶低垂的萧墙间抽回神思,停顿少许,方才问:“雉儿为何想放得再高些?”
  萧辞抿抿唇,低声道:“飞得高,望得远,我想叫风筝多瞧瞧外头的风光。”
  许琅城心头钝痛,抚了抚男孩的丱发,含笑道:“雉儿不如亲手来放,今日风筝乘着你的力高飞,明朝我们雉儿也可如它一般,登高望远,自在遨游。”
  男孩扑闪明亮的双眸,怯怯接过控筝的绞盘,笑得露出两排编贝般的牙齿。
  *
  宋迢迢原想探探领路人的口风,不想这小僮颇为谨凛,无论她如何言语,他只管三缄其口,埋头行路。
  临到淑妃所在的画堂附近,她才大抵知晓事件的关节。
  原是那匣沙参中意外混入一味草药——常用以涌吐杀虫的藜芦。
  藜芦色泽青灰,味辛苦性寒,有微毒,最要紧的是,这味药不可与参类合用,沙参藜芦药性相反,倘若二者同时误服,稍有不慎便是性命之忧。
  不单如此,宋迢迢揭开药匣,发现其中的藜芦是细细碾碎的,掺杂在淡黄的参片间,几乎细不可见。
  霎时,宋迢迢背部冷汗遍生,她持匣的手都有些发颤。
  此间种种一通串联,便不是什么疏忽罅漏之错了,纵要说宋家蓄意投毒也不为过的。
  宋迢迢晃过神,随侍女移步到偏厅拜见淑妃,几步路的功夫,不长不短,助她渐渐稳住心神。
  她朝上座的妇人肃拜见礼,尔后恭谨垂首,静候问话。
  淑妃薛氏穿一袭穿花织锦的褙子,腕间盘串串小叶紫檀佛珠,手边是盏尚有余温的汤药,面若银盆,眉似弯月,神态雍容又娴静。
  她瞥一眼姿容纤丽的女郎,唇角噙起淡淡笑意:“宋娘子不必紧张,本宫未曾服药,并无大碍。”
  虽是句套话,仍能起些安抚的作用,宋迢迢暗松口气,遂听得淑妃继续道:“本宫宣你来所为何事,想必你已有耳闻。你且说说你的章程,同我的贴身侍女辨一辨,到底是怎么回事?”
  少女行叉手礼,低眉敛目,将取药的原委悉数辩明,言辞清晰,毫厘不爽。
  末了,宋迢迢轻咦一声,面露惑色,道:“禀淑妃,奴三日前将将归府,此前近半年,奴为引进广药、怀药,长日在外奔波,由南向北,从岭南嶂地到幽州的药圃,奴一一游历察访。”
  “藜芦多生江北,各地多在一二月采根,阴干后入库,最佳的兜售时节是春夏交际,现下已然入秋,并不当季,宋家唯剩几批仓房的囤货。”
  她躬身将头埋低,恳切道:“奴每每入王府,进献的都是最应季的新鲜药材,况且府中女眷多用补药,人参、玄参等常备,奴何必添置与之性味相反的藜芦,岂非适得其反?”
  堂中跪地的侍女闻言勃然变色,“宋娘子这话什么意思?你轻飘飘几句话,就想将自个儿摘干净?”
  她不待宋迢迢答话,立刻叩首,哀戚道:“夫人明鉴,婢子近身服侍夫人多年,是您从薛府挑的家生奴才,跟着您自潜邸,到入宫,再到大王就藩,尽心尽力……”
  “奴婢待您从来是忠贞不二的呀!”
  侍女话罢,淑妃眸光闪烁,不置一词。
  她是圣人身边最有资历的旧人,内闱深深,她能抚育一双子女平安成人,凭的就是谨小慎微,明哲保身。
  衣食住行诸般物件,她定期差人查检,但凡入口之物俱要医师验明,这名婢子是她身边的老人,想来也是深知这一点的,怎敢以身试险?
  侍女伺候淑妃多年,揣测出她心下的考量,咬咬牙,祭出后招:“奴去取药时,瞧见宋娘子同侍女、药僮,在将药物分门别类,房内药材堆积,凌乱不堪……”
  “谁知道是不是、是不是当时,宋娘子无意将药材掺混的?”
  宋迢迢蹙眉,近乎无奈的重复:“今日押运进府的药材中,根本不存在藜芦……”
  话音未落,淑妃侧首侍立的内侍不咸不淡的开口:“或有或无,去药房一观便知。”
  此话一出,宋迢迢立觉不妙,恐怕眼下的药房泰半有古怪,然她并不知——宋家何曾与淑妃身边的心腹内侍结怨。
  只怨她乍闻急讯,不免张皇,没有留心,命碧沼前去看管坐镇。
  她不敢表露犹疑,立即应道:“朱内使说的很是,依奴所见,不单药房要察看,账房记录在册的讫货单子也不该落下。”
  “最好是将统管市廛易货的市令唤来,以示公正,淑妃金枝玉叶,此事非同小可。”
  然而淑妃捻转佛珠,只说:“小事尔,犯不着如此大张旗鼓。”
  意思是不欲牵扯到府外官衙的。
  宋迢迢的心重重一沉,思绪千回百转之际,堂外忽然传来郎君的呼唤声。
  众人俱是一愣,旋即,看见一只玉白的手分拂掩门的朱帘,现出少年隽逸的面庞,但见他长身鹤立,飘然的广袖间遮掩一支画卷。
  淑妃乍见来人,顿时又惊又喜,本欲起身相迎,思及堂内人员纷杂,嗔道:“你这猢狲,在外飘荡数年,可算想起王府里还有个姨母啦?”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