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其实也是针对某些大书院的特殊专属考试,毕竟不是随便什么人都有这个资格给皇子们做伴读的。
而且参加这个考试,并不一定是熟读四书五经、擅长诗词歌赋的。
只要先生们评估之后,觉得某个学子有资格,就可以推荐到京中一试。
正定书院算是皇帝最喜欢的书院之一,自然是有这个资格的。
而薛蟠被推荐上,也纯粹只是因为他走了狗屎运——他的年纪刚刚好合适,而且他虽然不甚聪明,但是可塑性却很强,这种类型,很适合给皇子们“背锅”。
毕竟,教导皇子的太傅们,虽然都是饱读诗书的大儒,也都是官居要职的牛人,但是毕竟都是皇家的臣子。
皇子们就是他们的少主子,就算少主子有什么不对,也不能直接打……这个时候就需要一个背锅侠的存在了。
而伴读们就是这个背锅侠了。
一般来说,这些伴读都是选的皇家心腹世家出来的子弟担任,而且是以京城的优先。
但是偏偏最近京城中没有适龄的公子哥儿——这当然不是绝对的,就算嫡子们没有,庶子们也有的。
不过庶子们一般是上不了什么台面的。再加上京中很多权贵都心疼自己的儿子,不想让他们这么早就服侍人,所以都找了各种各样的理由躲了。
于是这个“天大的好事儿”就落在薛蟠的脑袋上。
他在正定书院这大半年来,可以说是脱胎换骨。若是跟之前一样,那可以说就算这考试的门槛儿再低,也没有他什么事儿。
但是他学好的时间还不够长、学的还不够好,故此,正好适合去参加这个“背锅侠”的考试。
身家背景都合适,人也算是拿得出手,最关键的是,单纯好骗,家里没有一个能够管事儿的长辈给他参谋做主,随便一忽悠他就同意了,哪里还有比这更合适的傻子呢。
正定书院选中了薛蟠参加这个童子科考试,也是报给了林如海的。
林如海虽然知道这考试是做什么的,但是原本以为薛蟠定然是考不上的——林如海自己也是学霸出身,薛蟠到底有几斤几两,林如海只需要看一眼,跟他说上两句话就知道了。
故此,他当然知道薛蟠就是个草包。
虽然说努力变得没有那么草包,但也最多就是个普通人。走正经科举的路子,那是绝对没可能的。
所以说,这给皇子做伴读的事儿,虽然有些不够光彩好听,但是也不失为一条出路。
薛蟠现在已经九岁,皇子们一般十四五岁就被指婚出府,读书伴读也就五六年的事儿。
若是薛蟠真的能去,跟着一个省事儿的皇子,也算是个不错的资历。
薛家老爷虽然没了,但是当年薛家在京中也算是有些人脉关系的。好歹也是做过紫薇舍人的,在宫中的关系只怕更多。
就算薛蟠走不了科举的路子,那么靠着祖宗荫庇,混一个皇商做做也是不错的。
既然要走这条路,那么做几年皇子伴读,至少可以把原来的关系盘活,还能顺便结识新的人脉,简直一举多得。
当然,这一切也都是建立在薛蟠能够考过的基础上。
对于这个,林如海其实根本就不怎么看好的。但是他以前也算是跟薛蟠的老爹薛老爷同朝为官过,又算是拐了个弯儿的姻亲。对于这位早亡的老友唯一的独子,怎么也要关照一二的。
于是,薛蟠就这么上了进京赶考的名单,并且还由林如海亲自护送——他反正也要进京述职,正好顺路。
因着这么一段儿前情渊源,薛蟠还以为这事儿是个极好的,便就兴致勃勃地告别了母亲和妹妹,跟着林如海北上了。
薛姨妈自然还是舍不得儿子,不过见到是林如海亲自护送,也放了大半儿的心。
关于这次北上考试,其实中间的内幕,林如海已经让贾敏稍微跟她透了些底——当然不是那么直白地说的,只是说,这是个难得的机会,正好可以让文龙去试试。
既然上了学,那就得用表字了。
薛蟠,表字文龙。这表字还是薛老爷在世的时候替他取得。林如海和贾敏专门用这个称呼薛蟠,薛姨妈听在耳中便就十分欣慰,心情激荡之下,便也就同意了。
左右就是个尝试,能不能考上还是个未知数。男子汉大丈夫,总是要勇敢尝试一番才行。
薛姨妈这几个月从金陵搬到了扬州,最大的收获,就是跟贾敏走得愈发近了之后,受到了不少正面的影响。
之前,她整日愁眉苦脸、沉浸在丧夫的悲痛中,除了以泪洗面、思念死去的薛老爷之外,就只知道一味娇惯子女,根本不知道怎么样对他们才是对他们来说最好的教育。
也是因着这一点,薛蟠直接就长成了一个熊孩子,而宝钗小小年纪也过于懂事,过早地承担起了她那个年纪不该承担的一切。
原本一切就会按照原著里头的轨迹这么发展下去的。
薛姨妈一味的溺爱还有宝钗过早的懂事,让薛蟠愈发没个样子。他们薛家三口人在金陵生活得很是艰难,最后甚至因为争抢被拐子拿出来卖的英莲打死了人,直接到京城避祸。
其实也是存着个想要把宝钗嫁给宝玉,直接抱着贾家的大腿的想法。
若是寻常的时候,就算是要议亲,也不至于如此卑微。
她们那个时候都已经做出这样的事儿来,想必是已经穷途末路,根本就支撑不下去了。
后来薛蟠娶了夏金桂,那位桂花儿夏家的姑奶奶就曾经骂骂咧咧地说自己被骗了。显然是知道了薛家的老底儿之后,瞬间感觉亏大了。
那个时候薛老爷去世也不过才十几年。
到底是怎么把那么大一份儿家财败得那么精光的,也只能说,薛蟠还真的是个人才。
这个人才现在已经完全更改了命运轨迹。
他不但先离开了土生土长的故乡金陵,去了扬州读书。又直接来了京城,准备开始“上班”。
说起来,他这个考试跟袁春之前那个所谓的“进宫参选”有异曲同工之妙。
说是童子科,但其实并不是童子试。而且可以说,跟科举没有一毛钱的关系。不过就是个选拔皇子伴读的考试。
而袁春当时那个震惊全家的所谓“进宫参选”,也跟进宫没有一毛钱关系。不过就是个选拔公主伴读的面试。
这么一看,她们姐弟俩还挺有缘的。
背锅侠乘以二。
总之,听林如海讲清楚来龙去脉之后,袁春彻底明白过来了。
合着薛蟠这也算是无心插柳柳成荫了。
就像林如海说的那样“这比科举更适合文龙”——看看人家,不愧是前科探花郎,连说个话都这么会,让人听了心里无比舒坦。
要是直接说这孩子脑子不好,还要啥前途,给人当伴读就已经是最好的前途了……那就完了。
果然薛蟠听了林如海的肯定,愈发高兴。整个人也愈发神采飞扬,跟大半年前在金陵初见之时,完全判若两人。
到了这个时候,袁春才有时间仔细看看这位薛家兄弟。
大半年没见,他身高抽长了不少。而且大约是在正定书院封闭苦读,整个人清减了不少,再也不见那一张黝黑的圆胖脸,反倒是白嫩详细了许多。
最重要的是,整个人的气质完全变了。
现在看,居然有几分眉清目秀的意思。总算是让袁春看出来,这是宝钗的哥哥了。
是么,就是说,整个红楼世界,不管哥哥妹妹、姐姐弟弟,就没有一个长得难看的。
只有这位薛蟠兄弟是其中的异类。
他所有的关于美的方面恐怕都长在了审美上——这位还是出了名的男女通吃。不过选美人的眼光那是真的好。
不管是最开始的英莲,还是后来喜欢的柳湘莲,两个都是绝色美人。
至于后来见到林妹妹,直接就酥了骨头,那就是对美的敏感度还是挺高的了。
现在想来,若不是他自幼缺少管教,长成了个没有教养的纨绔子弟,搞得气质呆傻猥琐,面目可憎。其实他的底子还是挺好的。
这不,不过在人家名校接受了半年多的教育,就变得这么好看了。
说明教育真的是非常重要了。
仔细看过了薛蟠的变化之后,袁春再一次感叹教育的神奇力量。然后就客套了几句,说了几句恭喜的话。
她原本以为这就结束了,毕竟薛蟠被选中了做伴读,那也得入宫当差。以薛姨妈对薛蟠的溺爱程度,既然能够为了他的求学从金陵搬家到扬州,那也可以从扬州再搬家到京城来。
而且搬家到京城比之前搬家到扬州更加方便,毕竟薛家在京中是有房子的。
这都不算事儿。
现在这个时间还这么早,总不能跟原著里一样,这么早就直接住到荣国府来吧。
袁春想得倒是挺好,也还是没有把这事儿当一回事。
不过很快地,林如海的一番话就让她蒙了。
因为这位姑父人真的是太好了,他居然主动请贾政暂时“收留”薛蟠。
理由是,现在薛蟠一个人在京中。这孩子年纪还小,独自在京中也没有个照应。总不能让他一个人去外头住。
若是住在宫中安排的地方,也不太合适,毕竟这次入宫是陪伴几个年纪还小的皇子们,根本就还没有开府。
而且借住在荣国府还有另外一个好处,那就是可以跟贾珠多往来。
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贾珠那么优秀,若是薛蟠能够跟着他多学学,那简直就是人生一大幸事。
肯定就能够变成更好的人的。如此,他们也算不辜负死去的薛老爷这么多年的情谊了。
他这话就说得十分有水平了。
因着说了半天,薛姨妈是王夫人的亲妹妹,薛蟠是贾政的亲内甥,死去的薛老爷是贾政的妻妹夫。这么一层关系,可比他林如海近多了。
他林如海都能为孩子着想到这么一个程度,贾政又怎么不行呢?
再说了贾政本身也是个烂好人,对于这种亲戚家的孩子,也是从来不会嫌烦的。
于是这事儿就这么定了。
从探亲报喜,直接就快进到了借住、代管,简直不要太可怕。
不过让袁春没想到的是,这事儿到这儿还没完。
林如海那话倒是说得不错——“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他们都想得是“近朱者赤”,哪里想得到,这后半截儿才是更要命的。
谁都觉得,若是薛蟠跟贾珠在一起,肯定是贾珠作为学霸和兄长,会给薛蟠正面的引领,带着他一起走向光明。
但是根本就没想到,一个单纯的学霸跟学渣在一起,也可能会是跟着学渣一起去“见世面”,然后一起被滚滚红尘淹没。
很不幸,贾珠和薛蟠就是后者。
贾珠作为荣国府二房的嫡长子,前面有个不成器的伯父一房人做对比组,后面有个亲爹贾政没有机会通过科举兴家的遗憾逼着走,可以说,从小到大,都过着与世隔绝的苦读人生。
虽然说物质生活极其丰富,但是精神生活那是属于极度匮乏的。
特别是在风流韵事上,他是毫无经验可言,连九岁的薛蟠都比不上。
事实上,从七八岁开始,薛蟠就已经去逛过秦楼楚馆了。
这完全是因为薛姨妈顾不上管他,家里的仆人管家们各自有私心,专门有那么一种人,引着不知世事的小主人往那些地方去,就是为了让他们食髓知味,以后都记着是自己给他们引的路。
还有些无所事事的小混混、败家子们迫切需要冤大头来买单,故此也乐意见到有新的肥羊加入。
薛蟠就是那头肥羊了。
虽然说年纪小了些。但是一来他自幼就生得壮实高大,二来他有的是钱,就算只是去听听小曲儿,看看姑娘们唱歌跳舞,那也是好的。
等他知道这位学霸大表哥贾珠居然连女人的手都没摸过的时候,整个人都震惊了。
他立刻就表示,等院试成绩出来之后,带他这位大哥去见见世面。
这薛蟠不愧是绰号“呆霸王”的熊孩子。在正定书院呆了那么长的时间,都好好的,其实也不过就是压抑了他的顽劣天性。
这回进了京城,没有人管教了,一下子就放飞了自我。
他年纪虽然不大,但是也已经懂了不少花花肠子。
而且就算是他不懂,家里头那些仆人也懂。就算家里的仆人没带来,他已经知道了这中间的美妙滋味,也不是轻易就能断掉的。
特别是,他进宫做了伴读之后,又认识了新人。
冯家的冯紫英跟他年纪差不多,但是却是个比他还厉害的风流纨绔——整个京城里头好玩儿的地方,就没有他不知道的。
如此,两个人几乎是一拍即合,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就好得跟穿一条裤子的兄弟似得。
有了冯紫英,还有他的那些狐朋狗友,薛蟠简直是如鱼得水。
贾珠开始并没有参与这些活动。毕竟他一直都很乖,而且一直都是以通过科举考试为奋斗目标的。
毕竟,对比隔壁宁国府的堂伯父贾敬,荣国府里他自己的亲大伯父贾赦跟他自己的亲爹贾政在科举考试上都不怎么样。
荣国府无端就比宁国府矮了一大截儿。
家族的荣誉感,让他励志奋起,一定要做出点儿什么成绩来,才好争回这口气。
所以,对于这个新来的小表弟说的什么惊人之语,一开始他也并没有太在意。
但是偏偏六月份贾珠就去参加了院试,一举考过,成了生员。摇身一变,成了秀才老爷。这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
要知道他不过才十四岁。很多人在这个年纪,连县试都没有考过,他却在几个月之内连过三关,直接通过了童子试,成了秀才,拥有了考科举的资格,这是十分厉害的事儿了。
这个年龄,比隔壁宁国府的堂伯父贾敬还早了几年,简直可以说是光宗耀祖的大事儿了。
如此一来,全家人自然就大肆为他庆祝了一番。
他自己也是十分得意,一来二去,居然就有些飘了。
这种情况之下,薛蟠再说什么给他庆祝、带他去见见世面的话,他也就半推半就地应了。
加上薛蟠说这次入京来得急,他的生日都是在半路上过的,正好选个时间补过一回,贾珠就更加不好拒绝了。
于是那天薛蟠、冯紫英等几个人,就拉着贾珠去了一家著名的青楼。
就是在那一晚。贾珠第一次没有回府。
跟着就有了第二次,第三次。
这些当然都是后来袁春才知道的。
等她知道的时候,这事儿已经是纸包不住火了。
她是被王夫人亲自派人送信从宫里头叫回家的。
上一次有这种情况,还是王夫人生贾宝玉的时候。这一回,却是贾珠的事儿了。
袁春急匆匆赶回家一看,贾珠已经被扒了外头见客的裤子,只穿着一条亵裤按在条凳上暴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