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亲的结果也跟袁春预料的一模一样。
李纨在一众姑娘的候选人中胜出,成了贾珠的定亲人选。
凤姐儿跟贾琏的谁人这次没有直接定下来,主要还是因着邢夫人不敢拍板儿——既然是给大房嫡子选媳妇儿,那肯定要把大房的正室夫人邢夫人给请来了。
这位邢夫人,虽然一向是个尴尬人,但是就算是尴尬,那也是大房的正室夫人,不管怎么说,都得出席这个场面,拿这个主意。
按理说,她完全可以借着这个机会表现一番,或者同意,或者反对,到底也是个立人设的好机会——王夫人虽然想要让凤姐儿嫁进来,但是贾母却有些无可无不可。
反正史家没有适龄的姑娘,其他哪一家嫁进来都差不多。也不一定非得就王家的不可。
按理说这正好是个“夺权”的大好时机,贾母也有意让大房支棱起来好跟王夫人抗衡。
虽然不知道是不是有意的,但是贾母似乎天生就有种平衡万物的手腕儿——她总是能够轻易掌控别人的弱点,然后加以利用,将权利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可以说,底下人闹腾得越凶,她的位置就越稳当。对于大房和二房,她虽然明显偏心二房一些,但是也还是并不希望“一家独大”。
所以这次她也算是故意留了一个机会给邢夫人。她要是聪明,同意了让凤姐儿成为贾琏的正妻,那就可以继续当她的甩手掌柜的,什么事儿都不管,继续过她的小日子。
若是不同意,再另外选自己喜欢的儿媳妇人选,那就可能会得罪王夫人。并且还可能选到一个远不如凤姐儿的,那到时候新来的儿媳妇不但不能替她分忧,还得她来操心,那也是得不偿失的。
不过可惜,邢夫人就是那种天上掉馅饼都接不住的人。
何况这中间的弯弯绕绕她根本就看不明白。
最开始,贾母派人去请她,说的是一起赏花,并且特意说了“有京中几家交好人家的太太姑娘们一起”。
这话都说的这么明显了,邢夫人却还是根本就没明白过来,她就还真的是以为只是单纯地看花儿的。
结果看了半天,花儿看完了,人也都走了,贾母问她可看上哪个姑娘给贾琏做媳妇没有,她就傻眼了。
支支吾吾半天之后,也只有跟贾母告罪,说的是“这要回去问过我们老爷”。总之就是一推三不理、一问三不知,直把贾母气了个倒仰。
老太太原本准备了一箩筐的说辞,准备等邢夫人做出选择之后抛出来相应的话术。结果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人家根本就是什么都没有选。
这一下好了,什么都省了。
贾母气得当场翻了个白眼儿。想要直接把这个膈应人的玩意儿弄走,但是最后还是忍住了,只是叹息了一声道:
“罢了,左右孩子们都还小,你们俩就慢慢挑。可有一件,这凤丫头是王家的嫡女,金贵着呢,若是晚了,被人家定下了,可别说我有好人选没叫你们。”
要么怎么说,厉害还得是贾母厉害。她最后这一句话堪称点睛之笔,直接就促成了这事儿最后的拍板儿。
邢夫人跑回去跟贾赦商量了一番,很快就给贾母回话,这个凤姑娘,他们想给琏二爷说过去。
正好还是二太太的娘家侄女,知根知底、门当户对的,这么好的事儿,那必须不能错过啊。
贾母对此也十分无语,甚至还当场怼她们道:“你们觉得好就好,日后可别说,是我偏心二房,逼着让你们选二太太的内侄女做媳妇,帮着二房图谋你们那一房的东西。”
这话说的就有些重了。
慌得贾赦和邢夫人差点儿当场跪下请罪——上一次发生这种事儿的时候,还是去年贾母大寿的时候,贾政和王夫人两口子为了纳妾不纳妾的事儿闹腾到了贾母面前,把老太太气得发飙这才立刻滑跪了。
对比之下,一个主动,一个被动,到底偏心不偏心,那也真的是可以看得很清楚的了。
晚间袁春服侍贾母用晚膳的时候,鸳鸯将这事儿当成个笑话讲给了袁春听,倒是让袁春有点儿唏嘘——鸳鸯既然是将这事儿当成个笑话讲给袁春,那肯定是出自贾母的授意。
她现在已经是贾母房里的二等丫头,可以说成长的是十分之快速了。
因着袁春之前表现得很喜欢鸳鸯,贾母也有意将这丫头好好培养,将来给袁春做左膀右臂——既然是要嫁到王府去,虽然只是侧妃,但是该有的排面儿还是不能少的。
不如说,越是因着嫁过去是侧妃,该有的排面才更应该重视。
陪嫁丫头最多带四个,嬷嬷婆子,管家、管家媳妇,也最多四房。凑一个八的数字,既吉利,也不逾距,但是如何选择这些人选,就是一门学问了。
抱琴是自小儿跟着袁春一起长大的,熟悉,忠心,那肯定是要算一个的。
她哥哥嫂子一家子,也可以算成一房陪房。
然后剩下的也七七八八有个差不多的人选了。
就是还差另一个贴身服侍的大丫头,可不就是鸳鸯最合适了。
抱琴虽好,但是稳重有余,机变不足,还是得再给配一个性子活泛点儿的。
既然这鸳鸯是袁春自己喜欢的,加上资质也不错,那贾母肯定就得尽力培养,才能让她以后去袁春身边儿之后可以发挥更好的作用了。
故此,一旦袁春来贾母房中服侍或者请安,贾母时不时地就会让鸳鸯近前服侍,一来二去的,两个人见面的次数也越来越多,彼此间也愈发熟悉,倒也愈发感觉到彼此都是对方十分合适的主仆关系人选了。
见鸳鸯的口齿愈发伶俐,说的话也愈发有料,袁春因笑道:“果然还是老太太会调\教人,这次几日没见,鸳鸯姐姐说话愈发来得了。”
听她这么说,贾母也笑了:“你这丫头才真是来得,看看这话说的,跟小嘴儿抹了蜜似得。真不怪我疼了你这么一场。”
祖孙两个闲话了几句,便就又回到了正事儿的讨论上去了。
这一次讨论的,是正经的大事儿。
跟贾珠有关,但是跟荣国府的关系更大一些。
九月初一,贾珠已经正式去了国子监读书,听说正是那位国子监祭酒李守中李大人亲自教学,这才几日,都感觉整个人通透了不少。
昨儿正好赶上休沐日,国子监放假,贾珠从国子监回到家中,真是让人眼前一亮。
可能真的是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可以很快就改变一个人。
贾珠六月的时候通过了童子试,七月跟着贾珍、薛蟠、冯紫英几个去青楼厮混,不过一个多月的时间,到了八月整个人都颓废得跟个咸鱼一般。
当时不管谁看都觉得这孩子完蛋了——读书的好苗子就这么被毁了,那真是有种暴殄天物的感觉。
没想到这才半个多月过去,他居然就已经恢复了之前寒窗苦读的状态,甚至比之前的状态还要好。可见这国子监的确有点儿东西,是个培养人才的好地方。
见到贾珠终于恢复了正常,甚至还有所提高,荣国府上上下下都十分高兴。
但是隔壁东府的贾珍和大房的贾赦都不怎么高兴。毕竟,如果大家一起堕落,那倒是可以一起躺平摆烂,这样谁都不用说谁。偏偏就出来了一个贾珠跟大家不一样。
他那么努力干什么呢?
反正就算不努力,他们家的钱财也是一辈子都花不完的。
现在他这么一搞,愈发显得他们两家都很没用了。真的是,太让人气愤了。
贾珍抑郁之下,当场出门又去怡红院听吴姑娘弹琴,当然是在专门的包厢里隔着屏风听。这位吴姑娘一向不随意见人,卖艺不卖\身,也算是她的一项独特卖点,引得无数风流浪子竞折腰。
贾珍就是其中的一员。
他逛怡红院寻常的流程一般是这样的:首先递帖子问问吴姑娘今天肯不肯见他,答案一般是不见的。那么就退而求其次,问问今天吴姑娘是不是有弹琴或者歌舞表演。
像是吴姑娘这样的清倌人,才艺那都是十分顶尖儿的。特别是她还弄了个落难千金的人设,那就更加吸引人了。
这种要求只要给钱一般还是可以被满足的。
只是只能远远欣赏,不能见到人,就像是那种隔着云端眺望的仙女,可以远观而不可亵玩。
但是就算如此,还是有个十分不错的替代方案,那就是再找俩可以亵玩的姑娘抱着喝花酒,然后一边儿欣赏着吴姑娘的才艺,一边儿享受人生。
这原本是贾珍最喜欢的逛窑子方式,不过这一次他居然还是在这里遇到了一个熟悉的同道中人。
贾赦居然也正好跑到隔壁喝花酒。一样听着吴姑娘弹琴,怀里抱着两个熟识的姑娘,吆吆喝喝,一点儿风雅气息都没有,可以说是十分地牛嚼牡丹了。
不过他的吆喝声也并不算是一无是处,还是惊动了隔壁的贾珍。
叔侄俩彼此一见面,简直一拍即合,当即就结成统一战线,一直对抗贾珠——这种异类,就该毁灭了才对。
对于贾珍和贾赦的这种勾结举动,袁春其实早就注意到了。
不过她也并没有太当回事儿。
毕竟这俩货真的是属于干啥啥不行,脑子基本没有长,凡事只想着捞钱或者享乐,根本不会有啥杀伤力。
但是她没有想到的是,就是这样的两个人物,最后还是险些酿成了大祸,不得不劳动了她亲自出马。
整件事情的起因,还是得从宫里头的事儿说起。
作者有话要说:
小修一下下。
第62章 062 郁金香
宫里头的事儿,说复杂复杂,但是说简单也挺简单的。
因着九月即将过完,皇帝忽然想起来去年这个时候南巡时候的事儿,不免又有些触景伤情——南巡当然是挺好的,风景好,民生好,地方官员也好,甚至同去的女眷们也十分的好。
不过就是他的那几个也跟着伴驾的儿子们不怎么好。
而且随着时间的流逝,似乎是越来越不好了。
就说太子吧。
他从出生的时候起就被皇帝立为了太子,今年都二十好几了,也算是资深太子一枚了。
可是他这都成婚十来年,长女都七八岁了,有时候脾气性子居然还是跟小孩子似得。
身为太子,说话做事乍一看似乎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很多事儿,细想一番,却是都没有过脑子的。
最典型的就是他根本就不会藏拙、也根本没有想过谦虚,有什么事儿,但凡他懂得,皇帝还没开口,他就先跳出来折腾了。
当然,很多时候,这折腾是往好里头折腾,并没有什么错误。但是这里头最大的错误其实反倒就是他没有错误。
对于太子这种表现,皇帝一开始还是挺高兴,后来就渐渐感觉心里头不是滋味儿了。
太子还这么点儿年纪就这么能干了,那还要他这个父皇干什么呢?
太子自己都能干得了这么多国家大事儿,还干的这么好了,那他还做什么皇帝啊,干脆直接退位做太上皇算了。
还有那些大臣们,一个两个的,也渐渐地都偏向着太子去了。这简直就是没有把他这个皇帝放在眼里。
长此以往,怕是等不到他寿终正寝,就得被迫让贤禅位了。
皇帝本身就是个多疑的性子,故此这种怀疑的种子一旦种下,就只会迅速生根发芽,直至长成参天大树。
之后,带来的就是毁灭性的打击。
现在皇帝和太子的关系,差不多就是大树已经出现裂痕的时候了。
如果不好好维护,那么崩盘是早晚的事儿。
这怀疑的种子,就是太子的外公、舅舅还有那么多他们搜罗过来支持他的朝臣们“帮忙”种下的了。
可悲的是,他们还觉得这是天大的好事儿。
人类的悲喜并不能共通,这通常就是很多悲剧发生的原因。
除此之外,八皇子那一派也渐渐不安分起来。
皇帝的心思也并不是没有人猜对,只要现在的太子一失势,那马上就得拥立一个新的太子出来。
八皇子年纪合适,不大不小,既不会说年纪实在小的让人看不下去,觉得一看就是扶持了一个傀儡皇帝,扶持他起来的这些大臣们都居心叵测。
当然他这年纪又不会太大,那样就难免会过于聪明通透,让人无法掌控。
十几岁的少年,正是半懂不懂的时候,最好掌控,甚至还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塑型——这说的可是养成一个皇帝耶,有谁不想试试。
如果现在加入,那以后就是尊贵的新君心腹了。
这种“开天辟地”的诱惑是如此之大,故此支持八皇子的也是新晋的权贵和老牌勋贵都有——只不过还是老牌勋贵的比例大些。
这些人里甚至还有异姓王。
毕竟揣摩圣意是全天下的人都在做的一件事儿。总有明白人能看破这中间的奥妙,试图做出最符合皇帝心意的选择来。
但是他们往往没有想到,这种揣测圣意本身,就是一种大不敬,是被皇帝极度深恶痛绝的。
袁春在宫中当差,虽然根本就没有机会走到前朝去,但是光是在后宫里头听八卦就已经把外头的事儿了解了个七七八八了。
她之所以改变主意,从准备在公主侍读的位置上混吃等死,变成了主动接受继皇后和四皇子抛过来的橄榄枝,答应嫁给四皇子做侧妃,就是因为她发现,被动只能挨打,而且还是被打得最惨的那种打法。
毕竟现在这种混乱的局面,不站队,你就是所有人的敌人。
当然站错了队,不只太子要恨你,皇帝更要恨死你,甚至当场就会跟你翻脸,动辄抄你的家,灭你满门……
只有选择正确,跟看似最不可能成功的那位绑定,才可能是最后的赢家。而选择这位,也就相应获得了免死金牌。
这种涉及保命的事儿,就算是再想咸鱼也还是可以做的。
哪怕是自己被人嘲笑打脸、真香,也没有什么关系。
总比夹在皇家父子两个人的战斗中间做炮灰,死的莫名其妙的好。
不过就算如此,还得提防着老皇帝没事儿抽个疯什么的,让剧情继续崩坏下去——这毕竟不是真实的康师傅的世界。就算是袁春,也不知道,这世界的剧情发展到了最后是不是四皇子登基。
如果不是,那好似也没有什么损失。
甚至感觉倒是反而是更好了呢。
做一个不受宠的皇子侧妃,拥有一个跟冷宫一样冷清的小院子,过着不被打扰、衣食无忧的日子,那不就是她袁春梦寐以求的合理咸鱼生活?
当然,为了达到这个目标,还是得先保证在下一个新皇帝登基之前苟住小命,别轻易狗带才好。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生性咸鱼的袁春,破天荒花了一点儿时间精力做了些准备。
其中就包括收集信息、骚扰系统——系统在这个问题上表现出了出乎意料的合作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