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先生,余生请多指教——孤木无兮【完结】
时间:2024-07-03 23:10:59

  真要打算明年朝锦城发展的话,还得把宁县这边的事儿交待清楚才行。
  李洁点头道:“这是自然,咱们先线上做方案,然后抽空出差去各自负责的城市待几天。如果没有合适的,就等宁县这边结束,再彻底去各自负责的城市。”
  如果有合适的,那就两头跑。等宁县这边接近尾声,再彻底过去。
  而泸镇那边,季旋的广告店已经关了。剩下三年之约的培训班,也招了两个老师,负责平常的教学工作。
  这个提议全票通过,就是身上的压力瞬间大了起来。
  决定加快宁县项目的建设,把生意做到锦城去后,陆柠几人就找来了郑程,告诉他这个决定,并且让他制定计划,加快宁县的进程。
  最终商量的结果,就是扩大工人队伍加快修建速度。另外就是再多招几个销售,加速卖房子。
  不仅如此,还同步开发起商业街来。
  商业街在整个小区的南侧,小区不设置底商,商铺都以独栋的形式依次排开。
  除了小区这边有商铺外,小区商铺对面也修了一排商铺,与小区这边的商铺隔街相望,中间那条街就是步行街。
  而纪念碑广场,则位于独立商铺街的背后。逛累了的话,就可以在纪念碑广场找地方休息,也可以在步行街里休息。
  这些都是一开始就规划好的,只是现在加快速度修建。
  郑程说如果全速施工的话,半年就可以完工,就是销售的问题需要注意。
  这个问题陆柠又跟李洁讨论过,就算房子半年内修完,销售周期可能都还是会继续一年、两年不等。
  房子没卖完,这里就需要有人守。郑程肯定得排除在外,毕竟他负责工程、建筑公司,得跟着项目走。
  江言也不行,他要读书,要守也只能寒暑假守。
  所以,她们俩商量过后,决定就先由她们俩来换班轮流守。
  一人守一个月,没有守的时候,就各自去各自负责的城市调研拿地。
  至于江言和季旋,就需要把全部精力放在拿地上。
  这个提议四人一致通过,但江言觉得自己的付出太少,提出减少一半股份,只占百分之五的要求。
  就跟之前想的一样,他觉得他这个股份就跟捡的一样。每次都是其他三个人在努力,他都在干自己的事儿。
  然而,他这话刚说出来,就被季旋给拒绝了。
  “谁说你什么都没干,咱们公司的法务可是你在兼职。平时其他文书、风险把控的工作你也没少做。”季旋义正言辞道,“再说,哪次放假你没来干活,寒暑假加起来都三个多月了。”
  他们的股份是江言的三倍,多做点事情本来就是应该的。
  大家都是一起从无到有打拼起来的同伴,怎么能这么轻易就否定任何一个人的付出。
  即便现在看之前的原始资金投入金额,都是微不足道的。
  李洁也同步认真拒绝,这事儿就不是江言这样算的。
  最终还是达成了一致,保持原状不变,以后谁也不能再提这个事儿。
  当然,以后的事情谁都说不清楚。万一以后有人想将股权换成钱,退出公司单干呢。
  ……
  工地开始扩招工人后,吴猛带着儿子又来找过郑程,希望回来继续上班。也不知道他怎么说的,刘艳没有再来吵闹过。
  但是,郑程一口拒绝了。
  吃过一次亏,还上赶着挨打,这不是人干的事儿。何况还是两父子一起来,以后是不是张口就直接翻倍要六十万。
  被拒绝后的吴猛有些沮丧,这几个月他这事儿闹的人尽皆知,宁县已经没有人愿意请他做活了。
  他只能在郑程这儿碰碰运气,实在不行,陪个五万块钱也行。
  五万块钱对他来说还行,可以修栋小两层的房子,或是把家里的房子翻新,再留个两万块钱给儿子娶媳妇儿。
  当然,这个提议再次被郑程无情拒绝,一切等法院判决。
  十二月初,跟吴猛一家的官司正式开庭,郑程做为原告代表出席,而陆柠和李洁,则是旁听出席。
第136章 赔偿
  对于林兴来说,这个官司只是个十分简单的小官司。
  不出意外,最终官司是建筑公司胜诉。
  吴猛的医药费加四个多月的住院费一共两万六千块钱。
  这两万六千块钱,出于人道主义,公司承担一半。另外要求吴猛一家,赔偿公司名誉损失费一块钱。
  官司打的就是名誉权,返还前期垫付的医药费,本就是想给刘艳一个教训和警示,让她不准来闹事。
  赔钱赔多赔少不重要,一块钱也不过是个流程而已。
  对于判决的这个结果,吴猛一家不接受也得接受。
  就连刘艳母子,经过这一场官司,仿佛看开了一般,终于认识到有些事情不是撒泼打滚就能达成目的的。
  吴猛一家低迷的气氛,并没有影响到陆柠几人。但陆柠几人没表现出有多开心的模样,反倒更多的是松了口气。
  钱不钱的并不是那么重要,本来也不多。主要是售楼部和工地终于能清净下来,不用再受干扰了。
  郑程跟着回到售楼部办公室,开口问道:“公司垫付的医药费,是从吴猛的工钱里扣,还是让他单独给现金呢。”
  两万六,公司出一半就是一万三。前期垫付了两万块钱,相当于多出了七千块钱。
  这七千块钱还回来,这事儿就算两清了。
  正好吴猛还有工钱没结完,如果从他的工资里扣的话,也是有理有据的。
  然而,陆柠却摇头道:“算了,本来也是在工地上发生的事儿,算工伤,走工伤流程。而且,不管有没有客观因素,咱们是该负责的。打这个官司也是为了堵断他们现在或以后闹事的可能。但这钱,还是由公司出,最后保险能报多少就报多少回来。”
  这是他们四个股东早就商量出的结果,等出判决书的时候,由林兴跑一趟,把这个消息告诉吴猛一家,再额外给了两万块钱,顺便签个收条。
  相当于这事儿,由公司出四万块钱做为了结。
  郑程对此不发表其他意见,他尊重老板的决定。
  不过,他其实觉得做生意手段就得干脆利落,必要的时候还得狠下心肠。
  毕竟,慈不掌兵。
  但陆柠这样处理其实也没错,官司打赢了,私下给多少钱这叫情义,不叫义务,谁也不能说什么。
  倒是吴猛一家收到两万块钱时,万分错愕。
  他们正在发愁哪里有钱退的事儿,没想到人家不仅没让退钱,还把工钱送过来,又额外给了两万块钱。
  这让吴猛内心复杂了许多,他穷,需要钱。所以,这两万块钱,他会收下来。
  但想到之前老婆孩子做的事儿,他又无比愧疚。
  整理好心情后,吴猛干脆拉着老婆孩子登门道歉。
  他先去工地找到郑程,让老婆孩子跟着一起道歉。然后想让郑程带他们去售楼部,准备找陆柠和李洁道歉。
  郑程摆手拒绝道:“你们的歉意我收到了,也会转告陆老板她们。见的话就不必了,她们也忙的很。”
  他心里有些感慨,吴猛一家知道来道谢,倒还算有救。
  但只是有救,其他跟他无关。反正工地再怎么缺人,他都不会再找吴猛。
  不能当面道歉和道谢,吴猛有些遗憾,但他知道不能再讨人嫌。于是,匆匆带着老婆孩子往回走。
  陆柠说打官司就打官司的风格,算是镇住了刘艳,让她没再敢出来撒泼打滚。
  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打官司的事情已经传开了,街坊邻里私下都在说她的不是。
  加上刘艳自己本来就不占理,有法院判决书在那儿,还真就歇下了其他心思。
  ……
  官司的事儿告一段落,宁县的工作也重新回到正轨加速前进。
  一直到年前,陆柠都没再去锦城,而是在宁县边上班的同时,边搜集锦城的土地信息以及房地产市场信息,顺便把江言传过来的信息跟她的汇总整理成册。
  锦城的房地产市场比宁县不知道成熟多少倍,毕竟是省城,各方面规章制度也更规范严谨。
  研究了几个月,陆柠心里才摸到一些门槛。去锦城发展,怕是不能再用泸镇和宁县这样的小作坊模式来经营了。
  要想正儿八经在锦城生根发芽,还得按照标准化流程来。
  比如说前期需要了解土拍市场,了解哪些位置的地块会在什么时候拍卖,起拍价是多少。
  其次得根据要拍卖的地块,选择公司的目标地块,再进行市场调研,做成本测算。
  仅这两步,就跟在泸镇和宁县的时候完全不同。
  因为锦城占地面积大,买房的客户选择性多,都想选地段好、性价比高的房子。
  不像泸镇和宁县,可选择的新盘就只有这么一个或是两个。
  另外就是在泸镇和宁县,修房子可以像修自建房一样去修,成本也在可控范围内,一眼可见。
  但锦城不一样,锦城随处可见十多二十层的高楼大厦,更甚至还有三十多层的。
  这样一来,就不能照抄照搬自建房那一套流程,除非跟在宁县一样,只修六层楼的小洋楼,否则就得重新摸索。
  得找专业的设计院画设计图,包括户型图、承重墙都得专业人士来设计。不仅如此,在施工的时候,也得有专业人士来监工、保证房子的质量问题。
  高楼大厦,如果出现事故,那可不是件小事。
  当然,找设计院画图的事儿,是在拿地之后。
  但光是拿地前的这两件前期工作,就足够陆柠摸索好长一段时间。
  在这儿之后,才是拍地。拍完地之后得签土地合同,给土地款。
  接着是画设计图、总平图、报规报建等,完成报规报建拿到施工许可证后,才能开始正式动工修房子。
  别以为开始修房子就简单了,这仅仅才是开始。而且从动工开始,钱就会像流水一样哗啦啦花出去。
  刚跟江言一起把工作梳理到这儿,陆柠就有些泄气了。
  她把手里的笔往桌上一扔,瘫在椅子上面露愁色:“要不咱们还是继续在宁县发展吧,锦城人生地不熟的,搞啥都要钱。我们挣的这点小钱,怕是还不够塞牙缝。”
第137章 工作模式
  这是自打创业以来,陆柠碰到的最难的挑战。
  先前在泸镇的项目,现在看来完全就是小打小闹。
  虽然做到宁县的项目时,公司已经稍显规范些,但离锦城这样专业的房地产公司还差的远。
  摆在陆柠眼前的路就只有两条,一条是咬牙坚持,闯进锦城的房地产市场来。另一条就是放弃,回归宁县,或是看看周边镇县有没有更好的选择。
  镇、县的可选择性不高,同样客户的选择也不多,房子一般也不会愁卖。
  但放弃容易,如果真的放弃,就意味着短期内都不会进入锦城的市场,她也没法待在锦城陪姥姥。
  江言没有立马回答陆柠的问题,而是留时间和空间给她先冷静冷静。
  等她纠结片刻,江言才道:“如果以后都要进入锦城市场,那不如现在就开始。长痛不如短痛,等忍过这段时间,就是条罗马大道。
  而且,锦城这边规范有规范的好处。比如地价贵,修建成本高,所以,就会有许多利好政策,比如土地抵押低利率贷款。”
  最近调研,江言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锦城做房地产生意的,他们投入的成本并非都是自有资金。
  基本上每个公司在拿地后都会进行抵押贷,再用抵押贷来的钱修房子。
  他们会利用银行贷款的杠杆原理,用最少的现金,撬动最大的资源,得到最高的利润。
  这样手里有余钱,除了把钱投入项目建设外,还能做其他的投资。
  或许,这才是做生意最正确的打开方式,他觉得可以一试。
  “抵押贷?”陆柠诧异道,“阿言你怎么想着要去抵押贷?”
  这事儿她当然也了解过,但土地抵押贷不是小数目,动辄上千万。要在自己头上押上千万的贷款,她暂时无法接受。
  相比于打杠杆原理,她更倾向于稳扎稳打,一步一步来。
  有多少能力就干多大的事儿,等有能力面对足够的风险时,再去想其他的。
  她有时甚至觉得自己这种正儿八经的保守派,只适合做些小生意,或是退居幕后,挣点分红得了。
  江言挑眉道:“富贵险中求,要想把生意做大,需要点冒险精神。”
  他正了正神色,继续道:“不过这事儿还早,等把其他事情落实好,咱们再跟季旋和李洁开会商量商量,看他们是什么意见。”
  这事儿不是哪一个人能单独决定的,上千万贷款,得每个股东都同意才行。
  陆柠晃了晃神,回过神来,努努嘴道:“那是当然。”
  随即,她又叹了口气道:“不管以后怎么样,现在总归是要继续下去的。”
  就算以后有什么计划,那也得以后再说。现在正处于公司加速扩张期间,她不能临阵脱逃。
  而且,谁会嫌钱多呢,她还这么年轻,总不能以后直接回家养老吧。
  抛开杂念,陆柠又回到了工作狂的状态。
  即便是过年,她都只在安市家里待了一天,大年初一就赶回锦城,争分夺秒进行市场调研。
  江言也一样,抽了两天空回家,之后就跟陆柠一起待在锦城,秒变工作狂。
  两人在阮桑眼皮子底下忙的团团转,这让阮桑心里也跟着紧张起来。
  她虽然不是特别清楚陆柠和江言在忙什么,但大致知道陆柠公司最近在考虑来锦城买地的事儿。
  看着两人大过年都在忙前忙后,一点休息时间都不留,她心里有些发愁。
  愁眉苦脸间,她忽然想起隔壁街老姐妹家的孩子在锦城的国土局上班,这几天正好在家过年。
  国土局,顾名思义,是要管土地的。等年初二一过,她倒是可以厚着脸皮去打听打听。
  想到这里,她脸上的愁容稍减,还开始时不时问陆柠一些问题。
  忙着调研的陆柠,可没想到自家姥姥问这些是干嘛的。
  她只以为阮桑是担心她,长辈正常问候而已。
  可当阮桑年初三拎着一堆东西出门没多久,又跑回来拎着她和江言出门见客时,她才反应过来这事儿。
  江言和她一样懵,没想到隔壁街就有专业人士,而且是内部人士。
  两人也没急着去找阮桑刨根问底,反倒是先恭敬且谦虚的请教起问题来。
  隔壁街王大婶的孩子王然今年三十五岁,大学毕业后就去了锦城的市国土局上班,现在在双华区的国土局当科长。
  十来年的工作经验,对锦城的土地和房地产市场熟的不能再熟。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