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红楼]国师宠妻日常——睡醒就饿【完结】
时间:2024-08-13 17:23:49

  贾琏站在他身后,低着头一脸的憋屈。
  贾政叹了口气:“以后得叫人看着老太太了,别叫她生出什么危祸自家的念头来。”
  “以后怎么办?你可想好了?”贾赦问道,迎着贾政不明就里的眼神,他感慨道:“咱们家这爵位,怕是留不到京城了,我如今身体又不好,与其死在京城,不如趁着还能动回金陵,也算是落叶归根了。当然现在走不了,要等老太太……到时候扶灵回祖籍。”
  贾政低着头叹气,他原本沉溺在书里,至少精神世界还算充实,今儿晚上一下子听了这么多事儿,他本就不是积极进取的人,如今是越发的想逃避了。
  “……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贾赦便劝道:“老太太那边得有人看着,她素日喜欢宝玉,不如叫宝玉陪着她,老太太也开心。横竖宝玉考不了科举,平日里老太太又疼他,原该他出些力的。”
  贾政点了点头。
  这才是第一步,贾政收拾了书房,又找了四书五经来看,他想干什么,贾赦难道不知道?
  “依我看,你既然想考科举,不如留在京城。”
  贾政慌忙抬起头来,还有点不好意思承认,毕竟这么大年纪了,“不是,我没有――”
  “从小的兄弟,我知道的。”贾赦语重心长的劝,“京里虽然也是科举大县,可比金陵强多了。京里是人多,可金陵除了人多,读书风气也比京里好,若是不分南北卷这么考,三百个进士里,至少两百五十都是金陵这一圈的。所以我劝你留在京城。”
  一来留他们在京城吸引隔壁贾珍的主意,二来隔得远,将来就算他带走大半财产,贾政都五十多的人了,来回路上两三个月,他还能过来抢不成?
  哪怕就算贾珍想怎么他们,也得考虑路途遥远。
  “我经营老家,你在京城科举,将来……未必没有回来的一天。”
  这话就又叫贾政生出不少信心来,还有家族命运全压在他肩膀上的使命感,贾政重重点了点头,“我留在京城科举。”
  贾母这会儿已经睡了,因为觉得贾家子孙不争气,所以不打算跟他们通气儿讲明白是为了什么,再靠着话说话一半,以及暗示引导就是不明说的说话方式,贾赦贾政兄弟两个也商量好了要架空贾母,从此不听她主意。
  而且这架空一旦开始就没法走回头路了,毕竟兄弟两个连夜商量出了名单,挑了不少老太太的人出来,打算借着削减下人的机会,一家家发卖。同时为了不叫贾母看出来,还叫贾宝玉去缠着她,叫她没空理会别的。
  贾政答应的这样痛快,都叫贾赦有点不好意思了,这么一来,等老太太事后反应过来,二房就跟他们大房一样讨人厌了。
  正在贾家在自杀自灭的路上一路狂奔而去的时候,顾庆之也被皇帝派了个新差事。
  协助清理大运河。
  御书房里,皇帝指着大运河全图,详细给顾庆之解释。
  “大运河是个南北朝向的人工河道,南边的水多,还有几个大湖,水源很是充沛。但是北边,尤其是会通这一段,以及再往北一点的临清这一段,都是小河不说,连泉水都得用上,有的时候还得靠下雨。”
  水不多流速就慢,流速慢了泥沙就容易沉积。这个道理顾庆之还是明白的。
  “原先是一年清一次淤,太上皇是安排在二月的,可二月没什么雨,天气也太冷,下河清淤的人,一大半都得生病,这样下来清淤的效果就不太好。这些年大运河的水位是一年比一年高。”
  顾庆之点头道:“大运河就这么深,淤泥再多,就没水可流了。”
  “正是。”皇帝应道:“自打太上皇不找事儿之后,他的寿宴也不用大办了,运河也宽松许多,朕就把清淤的时间定在了九月前后。”
  “一是因为这个时间刚过夏天,夏天总是雨水充沛的,有雨水冲刷一遍,也省点事儿。二来也得考虑到不能太冷,毕竟是要人下河清淤的。总不能征一次徭役就死一半百姓吧?所以一般北边这一段就是八月底九月初清淤,南边可以一直到九月底。”
  “只是前头欠得太多。”皇帝叹了口气,“今年还没到九月就不行了。”
  这事儿顾庆之也能想明白,但凡学过地理的,都能对水库大坝运河等等说点什么,至少原理都是知道的。
  顾庆之看着堪舆图上闸口的位置,道:“那就是先会通再临清?先不叫下雨,排空河道,叫人下去清淤,然后下雨再开闸放水,洗刷掉最后一点泥沙?”
  这也就是皇帝为什么叫他来了,这会儿正是夏汛,虽然今年会通临清这两段上游下雨不多,但如果正清淤泥下了暴雨,那也是大灾害了。
  顾庆之便又道:“不如趁这次把上游几个水库也清一清?”
  皇帝惊喜之余又有点感慨,“爱卿还真是什么都知道,他们的确是这么商量的。”说罢皇帝又笑了一声,“这次回来,朕封你做国师,圣旨都写好了。”
  顾庆之上前行礼,皇帝又给他一块外出办差的牌子,“你依旧是钦差,明儿朕就叫礼部的人先去搭祭台。”
  皇帝叹气,“北直隶下属八府两个直隶州,已经征召了两万徭役……”
  “陛下放心,这差事一定办得好好的。”
  从宫里出来,顾庆之也在想这差事,这是个显示自己是神仙的好机会,甚至……要是能叫上林黛玉一起去,说不定能寻着机会叫她成为神仙唯一记挂的人。
  等晚上吃饭的时候,顾庆之就说了,“我明儿就不来了,要斋戒沐浴,三天之后就启程,先去通州。”
  通州距离京城也就半天路程,林家父女两个都没当回事儿。
  林黛玉还笑道:“那你晚上回不回来吃饭?”
  “这次要去至少半个月呢。”顾庆之把差事一说,又道:“先去上游两个水库,然后是下游两段河道,陛下说这次征召了两万人的徭役,河道一定要清理干净了。好在这两个河段都是北往南流的,能一起疏通了。”
  顾庆之一边说还一边给林如海使了个眼色,林如海顿时明白他什么意思。
  要趁这次机会,显出神异来,叫天下人都知道他是神仙。
  林如海不免屏住了呼吸,故作镇定道:“书本带上,别忘了功课。”
  顾庆之说了声好,又笑道:“师尊还没见过我祈雨吧?师姐想去看看吗?”
  林黛玉自然是想去看的,她亮晶晶的眼睛看着林如海。
  “到时候再说吧。”林如海没答应很快,说完又觉得自己装镇定装过头了,便又添了一句,“就是上香,也没什么好看的,不然我叫摆了香案出来,叫他给你上两柱香看看?”
  “这哪儿能一样呢?”林黛玉笑道:“爹爹也没看过吧?爹爹不想看吗?”
  “不想。”林如海板正脸摇了摇头。
  这次轮到顾庆之笑了。
  林如海岔开话题道:“说起来我还真没看过这个。与我一同修书的翰林院柳大人,他是治周易的,整日都追问我这个卦象安国公会怎么解。”
  顾庆之笑道:“解卦我可不行,我们钦天监的张大人还说我解卦过于死板呢。”
  “这会儿你倒是不来一句‘谁说我卦解得不好,我找陛下评评理’。”
  “都是自己人。”顾庆之故作正经笑道:“自然是要实话实说的。”
  林黛玉哼了一声,站起身来,“我去吩咐他们沏了浓浓的茶来,这么多话,怕不是要秉烛夜谈了。”
  第二天开始,顾庆之就是斋戒沐浴,一天去太庙上三炷香。
  这也算是他的特色了,跟别家给神仙上香不一样,他从最开始就是说的“求先皇们保佑”,把魏家的列祖列宗抬到了神仙的地位,这也算是巩固皇权统治,不然皇帝为什么对他越来越好呢?
  三天的斋戒沐浴过后,顾庆之启程去了通州。
  工部都水清吏司的郎中彭大人来迎接他,又道:“王大人正在下游,这两日不像有雨的意思,王大人说抓紧时间先清理起来,叫下官在这儿等着大人,若是大人有什么吩咐,只管说便是。”
  正经干事儿的时候,顾庆之是很敬业的。
  他道:“是怎么安排的?要再晴几日?哪天下雨比较好,雨是大点好还是小点好?”
  多数人对上顾庆之都是有点忐忑的,尤其是跟他共事的,彭安也不例外。
  他恭敬道:“水库跟河道都已经清过一次了,前两日关了闸,如今水库正在蓄水,一会儿等他们坐了竹筏进去,再拿长篙搅起来,反复冲刷便是。这两日就最好先别有雨。”
  顾庆之点头说了声好,又抬头看看天,吩咐跟着他的礼部众人,“未来几日不大可能下雨,早晚上香。”
  一开始的安排也就这样了,他们几点开闸,又蓄多少水,这就跟顾庆之关系不大。
  顾庆之先去住处洗漱稍做休息,等吃了午饭,待到临近黄昏没那么热的时候,彭安又带他上了小舟,看了看水库以及这一段的河道。
  “从通州到京城这一段的河道,一共二十四道闸门。”
  顾庆之还记得他当初坐船进京的情况,笑道:“得一段段关闸蓄水才能升上来。”
  卫公公道:“太上皇那船进不来,也是因为水太浅的缘故,这边河道虽然宽,但是水深不过小半丈,那么大的船是进不来的。”
  有个太监在这儿,彭安倒是没那么紧张了,他又道:“临清这一段,当初修的时候,河底距离河堤也有快两丈,只是这边水不多,正如公公所说,水深也就小半丈的样子,淤泥倒是快有一丈了,前几日刚关闸断水的时候,河工陷下去一个,直接就没顶了。若不是腰上绑着绳子拽他上来,怕是要去闸口寻他的尸身了。”
  彭安说完,还冲顾庆之挑了挑眉毛。
  顾庆之大概也能猜到他什么意思,“这挺难的。运河主要还是靠河水,若是用雨水把河道填满,那得下多大的雨?别说稻草混着泥盖的房子,就是砖石的房子也遭不住天天下雨。”
  也的确是这个道理,彭安叹了口气,道:“大人说得是。”
  靠着敬业的态度,和从不指导内行的作风,几天下来,顾庆之跟其他人相处的也挺好。
  清淤工作进展顺利,顾庆之也就抽空去了海津镇逛了逛。
  海津镇是入海口,又是三河交叉地,还是进京前最后一个城镇,隔壁就是长芦盐场所属的长芦镇,繁华程度自然不必多说。
  甚至不少商户担心进了京城没后台,又或者交不起崇文门的税,把货就出在了海津镇。
  顾庆之逛了几日,倒也买了不少好东西。
  比方给林黛玉的一个用奇形怪状的小珍珠串起来做的荷包,小珍珠差不多就比红豆大一些,这种品级是能放开给百姓用的,除了这个还有几块样式新奇的手帕。
  他还给林如海也买两样东西,一个是大蚌壳做的砚台,希望墨汁磨出来没有海鲜味道。
  还有个从海底打捞上来的花瓶,上头有水草和各种海鲜留下来的痕迹,放在书房里倒也挺别致。
  这天下午,林黛玉收到了顾庆之来的信:还有两轮就完事儿了,师姐跟师尊真的不来看看吗?
  林黛玉把信收好,叫了人来,道:“把这信送去安国府,看纪公公或者叶公公哪一位在,请他们把信送去宫里,送到我父亲手上,请他快些告假。若是他们都不在,就找门口的锦衣卫,托他们送进宫里。”
  这边人刚打发走,林黛玉不甘心又叫人去收拾出行的东西了,她是真想去看祈雨。
  只是衣裳才收拾了两身出来,外头又有人来回报,“贾家来人了,就是上回来的那个鸳鸯,姑娘可要见一见?”
  林黛玉想了想,若是见她,兴许还能跟顾庆之说两句“她们欺负我”。
  这么一想,林黛玉嘴角就翘了起来,“叫进来吧。”
  鸳鸯跟着丫鬟到了偏厅,她坐下去也是忐忑不安的。
  这偏厅虽然有个偏字,但其实是在二门外的,也就是说林姑娘能在二门外见人。
  这可 比他们家里那个心心念念要当家做主的大姑娘强多了。
  不多时,林黛玉进来,瞧见鸳鸯手边的水杯,道:“天气热,上些绿豆饮或者酸梅汤来,你想喝哪个?”
  鸳鸯犹豫了一下,“绿豆饮。”
  丫鬟下去准备了,林黛玉又问:“你来找我,可有什么事儿?”
  鸳鸯恍惚了一下,如今这个林姑娘,是彻彻底底跟以前不一样了。
  以前是柔柔弱弱风一吹就倒,说话也小小声温温柔柔的,说什么都行,怎么样都无所谓,如今却中气十足,声音轻脆,能自己当家做主了。
  鸳鸯道:“三日后琏二爷纳隔壁珍大爷的妻妹尤氏做二房,想请您几位回去吃酒。”
  她一边说,一边奉上了请柬。
  林黛玉没接,道:“三日后没空,就不去了。”
  “姑娘不问问老爷或者……太太吗?”鸳鸯小声道。
  林黛玉礼节性的笑了笑,“可还有别的事儿?”
  鸳鸯又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倒向了贾琏这一边。
  “老太太整日的骂人,骂大老爷跟二老爷清理她的心腹,还骂两位老爷软禁她。前两日连宝二爷也被骂了一顿。”
  鸳鸯红着眼睛啜泣两声,“老太太还说要接姑娘回去,还说要住到林府来,还说岳母来女婿家里借住几日,原该好生招待的。还说……还说姑娘既随母亲回了京城,怎么不来看她?是不是忘了她这个娘。”
  林黛玉眉头一皱,鸳鸯站起身来,“老太太性子执拗,如今又有些糊涂,姑娘――兴许下次就不是我来了。我这就告辞了,姑娘保重。”
  “慢着。”林黛玉叫住了她,“你既然来了……去给她拿两个银锞子,再拿个红封当随礼,也算个见证,证明你来过了林家。”
  鸳鸯彻底不说话了,只有“是”跟“好”,低着头,一路小声啜泣出了林家。
  林黛玉叹了口气,“何必当初呢。”
  不过她的情绪很快就好了,因为送信的人回来,道:“老爷吩咐收拾东西,明日启程去找安国公。”
  林黛玉一下子就笑了,“可算是能看见祈雨了。”
  第二日一早,父女两个坐着马车,带着下人,一队车马出了京城,一路往东南方向走来。
  到了下午,两人到了临清县,跟顾庆之汇合了。
  “怎得瘦了?”三人一见面,林黛玉就惊讶道。
  顾庆之道:“天气热,每日又要去祭台,胃口没以前好了。”他又压低声音,“衣服专门穿了大一号的,这样空荡荡的凉快。”
  林黛玉稍稍放下心来,林如海却没那么容易放心,他是知道顾庆之想干点什么的,而且他也的确知道顾庆之是有神异之处的,这就更叫人担心了。
  晚上等太阳下山,顾庆之把买的小玩意儿给两人送去,又道:“虽不精贵,不过胜在新鲜好玩。”
  林黛玉拿着荷包很是钻研了一番,又道:“怪沉的,都能压住裙边了。”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