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还是不懂,阿耶笑了笑:“明月珠现在不懂,等长大了,就懂了。”
但阿耶想了想,又说:“算了 ,明月珠还是永远不懂比较好。”
阿耶那一病,就病了整整三个月,那三个月,阿娘衣不解带的照顾他,有时阿耶病的不太清醒,奏疏都是阿娘在看,然后阿娘一个字一个字说,再让她模仿阿耶的笔迹一个字一个字写,就这样竟然真的瞒了三个月,阿耶病好了,阿娘却累的倒下了。
她急的哭,宫中嫔妃趁着阿娘病了都想邀宠,但是阿耶都不去她们那里,他握着病中阿娘的手,跟阿娘说:“灵晔,你与她们不同,你快好起来吧,朕有好多事情,还要和你商量呢。”
那时她以为阿耶说的很多事情就是皇后嫔妃欺负阿娘的事情,如今想来,是她浅薄了,阿耶在病时就让阿娘处理奏疏,他说的要和阿娘商量的,应是家国大事。
阿娘自生下她之后,就没有再生育,后宫争风吃醋,阿娘也很少参与,她膝下没有皇子伴身,随着韶华渐逝,很多人猜测她迟早会失宠,连郑皇后也是这么认为的,但是阿娘却步步高升,还破格被封了“贵妃”之位,很多人不解阿耶为什么这般宠爱阿娘,郑皇后也不懂,但她们若看到大周如今的盛世,应该就懂了。
阿耶毕生,都在力图让李氏皇族摆脱门阀士族的控制,而阿娘就是他最好的盟友,他与阿娘,已经不仅仅是男女之情了,所以郑皇后这些只会争风吃醋的后妃又怎么能争得过她呢?
可叹她直到死后三十年,才明白阿耶病中抚摸她头发和她说的那句话。
李楹望着西明寺的木匾,她想阿娘,也想阿耶了。
李楹最终踏进了西明寺,西明寺的大雄宝殿供奉着大周国运的牌位,国运牌位之后,便是大周历代帝王的牌位。
李楹一眼就认出了阿耶的神牌,阿耶庙号“英”,传言阿耶驾崩后,尚书右仆射崔颂清本想将他庙号定为“圣”字,但是却被士族反对,阿耶为了她大杀门阀,酿成“太昌血案”,在位期间枉死者众,因此就算阿耶政绩卓著,开创科举,推行新政,不拘一格选拔人才,为大周盛世打下基础,但还是在士族的集体反对下,庙号从圣宗降为了英宗,不过阿耶谥号“明”字,士族倒是无法反对,因为就算是士族,也无法否认阿耶确确实实,是一个明君。
李楹上前,想跨过门槛,去靠近些阿耶神牌,但脚步还没跨进,就被宝相庄严的佛陀身上金光震的往后退了几步,李楹苦笑,她一介孤魂,连想靠近阿耶神牌拜祭都成了奢望。
神牌上,写着阿耶薨于太昌三十年六月初四,算一算,离现在也有差不多二十年了。
李楹望着阿耶神牌,原来,已经二十年了么,阿耶与她不同,他的魂魄不会被困于凡间,而是应该早已投胎转世了吧,或许,他功标青史,已飞升成仙了。
她进不去大雄宝殿,于是就在门槛处虔诚跪下,拜了三拜。
阿耶,你是最好的帝王,也是最好的父亲。
明月珠,想你了。
李楹拜完阿耶牌位后,就黯然起身,准备离去,往事不可追矣,她还要去为自己寻求一个真相。
只是她刚走了几步,却看到了昨夜崔救的那个琵琶姬。
琵琶姬手中还拿着一个包袱,她在和西明寺住持说话,她对住持施了一礼,然后打开手中包袱,里面是用绳子穿的好好的五百文钱。
琵琶姬捧着这五百文钱,对住持恳切道:“大师,这是我积攒的五百钱,虽然不多,但应该也够为我阿兄添一盏长明灯了。”
住持摇头道:“女施主,你上次来时,老衲就和你言明,西明寺不为你阿兄点长明灯,非是钱财问题,而是不能。”
“为何不能?”琵琶姬有些着急了:“人人都能点,为何我阿兄不能点?不就是因为我香油钱不够么?我攒够了,求大师,帮我阿兄点盏长明灯,让他早日转世吧。”
住持索性挑明:“女施主,你阿兄是罪人之身,西明寺不能为他点灯。”
“什么罪人?难道打了败仗,就是罪人了吗?难道你们一生都没有打输过一次吗?阿兄赢的时候,也没见朝廷说他是功臣啊!”
住持双掌合十,“阿弥陀佛”了声:“女施主,老衲是佛门中人,不管凡尘之事,但天威军众将,丢城失地,是圣人下令的籍没家产,不许收尸,不许下葬,老讷也无可奈何,请女施主不要再苦苦相逼了。”
琵琶姬捧着那千辛万苦攒的五百文钱,眼眶发红,看起来甚是可怜,她扑通一声跪下,:“住持,那件事已经过去六年了,或许,或许圣人早已忘记了……我只是……只是想为阿兄点一盏灯,照亮他的黄泉路而已啊……”
住持无奈念着“阿弥陀佛”:“女施主,你再这般纠缠,老衲只能让人请你走了。”
琵琶姬哽咽着,她仍在苦苦央求,住持摇头,正想让人将她请走,忽听一冷冽声音道:“住持且慢。”
一身绛红常服,灼灼如莲花的崔走了过来,他双掌合十,对住持道:“住持,此乃某故人,交由某处理吧。”
住持认识崔,他颔首道:“如此,就麻烦崔少卿了。”
住持已经远去,崔瞥了眼一旁好奇的李楹,没有说什么,然后便去搀扶跪着的琵琶姬,那琵琶姬却愤然甩开他,踉跄起身:“你不要碰我!”
她冷冷道:“我嫌你脏!”
她抱着装着五百文钱的包袱,瞪着他:“崔,为什么他们都死了,你却还活着?”
崔只是看着她,眸中碧海无波,琵琶姬将一腔怒气都发在他身上,她哭道:“落雁岭之战,天威军五万人,整整五万人啊,他们全部战死,包括我阿兄,都死了,圣人说他们丢城失地,是大周的罪人,可他们有什么罪?他们力战突厥,誓死不降,全部战死,他们应该是英雄啊,可为什么会落到一个籍没家产,不许收尸,不许下葬的下场?而你,唯一活着的你,投降突厥苟命的你,却能加官进爵,荣华富贵,享之不尽?老天哪,这到底是什么世道,天,你是没有眼睛吗!”
面对琵琶姬的控诉,崔只是默然不语,琵琶姬惨笑:“崔,阿兄死了,曹五死了,他们都死了,你为什么还能活着?哦,我忘了,你脸生的好,有莲花郎的美名,突厥公主喜欢你,她不杀你,太后喜欢你,她也不杀你,你看,你多么有本事啊,就凭一张脸,征服了全天下最有权势的两个女人,可我,我这个无权无势的教坊乐姬,我嫌你脏!”
她抱着怀中包袱,步步后退:“西明寺不为阿兄点长明灯,总有寺庙愿意点的,阿兄会顺利往生的,而你,不要再出现在我面前,免得脏了我的眼,也脏了阿兄的轮回路。”
琵琶姬踉踉跄跄跑开了,崔看着她的背影,良久,他才转身,对一旁不敢作声的李楹说道:“看够了么?”
李楹慌忙摆手:“我不是故意看的,我只是想来见见阿耶,我也没想到……”
她本想说她也没想到会遇到琵琶姬痛骂崔,但又觉的这么说不妥,正在斟酌言辞时,崔忽叹了一声:“算了,反正每次我狼狈的时候,你都会在,我已经习惯了。”
李楹愣了愣,她不好意思挠了挠头,崔虽然面上神色未变,但她觉的,他被故人这样痛骂,应该心里也不是好受,她于是道:“她的话,你不要放在心上。”
崔道:“你又要说,那些未必是真的?”
李楹又想起了昨夜崔身上的满身伤痕,她嘟囔道:“本来就不一定是真的。”
崔听罢,轻轻一笑,他本就眉眼艳极,笑起来,更如同花开满枝,李楹仰头看他,她忽笑道:“崔少卿,我告诉你一个秘密。”
她得意的指了指外面,说:“西明寺的木匾,是我写的。”
“你写的?”
“嗯,我八岁的时候写的。”
崔略一思索,便明白了,李楹八岁时,也就是太昌十二年,这一年太昌帝曾三个月不临朝,百姓议论纷纷,传言太昌帝病重,太昌帝嫡母薛太后蠢蠢欲动,拉着河东薛氏想废了太昌帝,另立一个皇帝,但太昌帝御批的政令却照常从其养病的神龙殿出,河东薛氏害怕太昌帝是装病,所以一直没有答应薛太后,后来太昌帝正常上朝,河东薛氏还说太昌帝果然是诈病,还好他们没有应下薛太后去谋反,否则,不是满门被诛?
却没想到,太昌帝原来是真病。
李楹道:“所有人都觉得那题字是我阿耶写的,但实际上,却是我写的,你看,所有人都认为对的事情,不一定是对的,崔少卿,你说是不是?”
崔望着她明媚笑脸,心中某根弦莫名被触动了,他没说是,也没说不是,只是过了良久,才微微颔了颔首:“嗯。”
第11章
西明寺的后院,崔与李楹相伴,信步而行。
西明寺后院的梅园是长安城一绝,满园都是红色腊梅,盛开如朝霞绚烂,日前落的雪还没有化,白雪皑皑的大地与灼灼梅花相互映衬,景色如诗如画,崔披着黑色鹤氅,貌美如玉,一旁的李楹则披着白色狐裘,娇柔秀丽,崔乌皮靴踩在雪地上,留下一个个脚印,李楹因为是鬼魂之身,踩在雪上,留不下半步痕迹,李楹有些怅然,脚步也不由停了。
崔见状,他道:“你走在我身后吧。”
李楹瞬间明白他的意思,她点了点头,然后便跟在崔的身后,一步一步,踏在他留在雪地的脚印上,就仿佛她也还能在这人世间留下痕迹一般。
崔毕竟是男子,脚印较李楹要大上很多,李楹低着头,袖中笼着熏香手炉,随着他走着,朝阳如金色织锦,洒在崔身上,将他影子投射在雪地上,李楹低头的时候,正好能看见他的颀长身影,身影将她
整个人包裹住,让她怅然之情不自觉散去,而是多了些许安定的感觉。
一朵红色梅花悠悠从枝头飘落,飘到崔肩上,又从他肩头飘落,李楹不由停下脚步,伸出莹润手掌去接,梅花轻轻飘到她的掌心,她看着那朵梅花,莫名想起昨晚落在崔唇上的那朵梅花,还有自己手指触碰到他冰凉双唇时候的感受。
她心莫名又跳快了半拍,崔发现她没再走了,于是回过头去:“公主在做什么?”
李楹唬了一跳,就跟做了错事被抓到一样心虚,她瞬间将那朵梅花藏在袖中熏香手炉上,然后摇头:“没……没做什么。”
崔微微笑了笑,冬日白雪下,他这一笑,更是夺尽群花色,李楹胡思乱想着,她想着小时候读诗,读到“积石如玉,列松如翠。郎艳独绝,世无其二”的时候,她还想,世间哪有这种风采的男子,但见到崔的时候,她才知道,世间原来真有这般的人物,怪不得此人明明是男子,却有“莲花郎”的名号,这般容貌,岂不是更胜莲花?
她想着想着,却莫名又觉的心跳快了半拍,她低下头,笼着熏香手炉,慌忙岔开话题:“对了,崔少卿昨夜受了凉,没有事吧?”
崔道:“多谢公主送的衣衫,我无事。”
崔不喜说话,说完这句话后,又是静默无言,李楹搜肠刮肚,又想了一个问题:“哦,那崔少卿今日为何会来西明寺呢?”
崔沉默了下,缓缓道:“今日,是我母亲的忌日。”
李楹并没有想到会是这个答案,她更没有想到崔会愿意告诉她,她惊了一惊,然后嗫嚅道:“对不住,我不知道……”
崔道:“无妨。”
他道:“母亲在我三岁时就逝世了,其实,我连她长什么样子都不记得,但每年这个时候,还是会来此为她点上一盏长明灯。”
大周习俗,身死之人,都会由亲人在佛寺点燃长明灯,为其驱逐黑暗,照亮死后的道路,让其能早日投胎转世,若无长明灯,魂魄便会永困黑暗之中,无法往生。
崔说为母亲点长明灯的时候,语气依旧是淡淡的,听不出喜怒哀乐,李楹忙安慰道:“你的母亲福泽深厚,定然早已转世投胎了。”
“转世投胎?”崔轻笑:“有时候,我倒希望她还未转世。”
李楹一怔,想到传言崔亲缘淡薄,父亲早已将他从族谱中除名,所以除夕夜和上元节他都是一人孤单单的,也没有亲人和他团圆,这早逝的母亲,想必是他对亲人最后的念想了,若母亲已投胎转世,那便代表,他这最后的念想,也没有了。
李楹顿时觉的自己的安慰似乎有点愚蠢,她正懊恼时,崔却又道:“不过,她还是早日转世为好。”
李楹没明白,崔也不解释,他顿了顿,忽问:“公主有未听说过,阴间一个叫枉死城的地方?”
李楹愣了下,忙道:“枉死城?倒是略有听说。”
李楹娓娓道来:“听说那是枉死之人所在之地,若非寿终正寝,而是含冤身亡,抑或是被人杀害,都会无法投胎,冤魂投入枉死城关押,由地府的固城王看守,以免他们怨气太重,化为厉鬼为祸人间。这些枉死的亡魂既无法收到凡间之人供奉的祭品,也无法被高僧超度,只能在登城观望,亲眼见到谋害他的人得到报应后,才能散去怨气,出枉死城,投胎转世,否则,魂魄就会一直困在枉死城中,不得超生。”
崔听后,良久,才叹了一声:“原来是这样。”
李楹直觉崔打听枉死城必然有因,正当她想问的时候,崔却问:“那公主的魂魄,为何没有进枉死城呢?”
李楹从来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她闻言怔了怔,还没回答,崔又接道:“想必是太后在全国四万座佛寺都为公主点了长明灯,供奉于佛前,这才让公主不需去枉死城关押吧。”
长明灯点的越多,鬼魂的念力越强,李楹想了想,道:“或许是这个原因。”
崔点了点头,之后便未说话,而是看着满树的梅花,在想些什么,李楹见他在想事情,也不敢打扰他,而是细细握着着袖中藏起的那朵梅花,梅花置于熏香手炉上,仿佛幽幽梅香也随着熏香扑鼻而来,使人沉醉。
忽一阵脚步声响起,脚步沙沙踩在地上落雪之上,崔的目光,忽然凝滞了。
李楹疑惑的顺着他的目光望去,只见前方一株梅树下,一个穿着红色石榴裙的女子拿着一枝折断的梅花,神色骄矜,正望着崔。
女子肤色较寻常女子要更白,轮廓也较寻常女子更深,鼻梁很高,眼珠很黑,五官丽,看起来不像是中原人氏,倒像是突厥人。
但让李楹惊异的,不是她是突厥人,而是她的右脸,却纹了一朵栩栩如生的红色莲花,这朵莲花并没有破坏她的容貌,反而让她整张脸显得更加明艳动人,让人难以移开目光。
那女子握着梅枝,一步一步,踏着雪,朝崔走来,崔脸色瞬间变了,他本就苍白的脸色更加苍白,李楹分明看到他咬着牙,眸中神色也变的阴冷,但他却最终拱手,行礼:“见过惠妃。”
原来这女子,是李楹的阿弟,当今皇帝的惠妃。
李楹困在荷花池里的时候,倒是听岸上宫女聊起,说突厥送了一个很美丽的公主过来和亲,皇帝很喜欢这位公主,一来就封她做了惠妃,那女子的名字,叫阿史那迦,就是眼前这位女子么?
阿史那迦手中拿着折断的梅花枝,她向前两步,走到崔面前,崔在低头拱手行礼,阿史那迦却用梅花枝轻轻挑起崔的下巴,梅花枝头的梅花灿若云霞,和崔苍白如雪的脸庞在一起,倒是更显得崔眉目似画,阿史那迦忽笑了,她用不是很流利的,还带着突厥口音的大周官话说道:“你们中原的梅花虽美,也没有你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