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开局给秦始皇盘点十大败家皇帝[历史直播]——南风音子【完结+番外】
时间:2024-09-24 14:40:04

  在《三国志》中,蒋干能言善辩,曾被曹操派往东吴,游说周瑜为曹操效力。蒋干没能说服周瑜归顺曹操,无功而返。
  到了《三国演义》中,蒋干就成了被周瑜戏耍的对象。
  蒋干第一次前往东吴,游说周瑜归顺曹操,结果被周瑜骗了,让曹操误杀了两员擅长水战的大将。第二次前往东吴,再次中计,断送了曹操的“百万”大军。
  剧版的《三国演义》中,蒋干请命再赴东吴时,进入曹营一言不发的徐庶不忍蒋干再度被骗,都忍不住开口说话了,喊了一声丞相,只是想到了“不献一计,不设一谋”的诺言,又闭口不言。
  一旁的同僚见徐庶开口吃了一惊,曹操也是十分的惊讶,怀疑自己没睡醒。
  这一段是原著中没有的情节。
  剧版的《三国演义》贴近原著,改编的情节也是十分经典。只是现在的翻拍,再没有以前那么用心了。以前的翻拍,那是能够现编出一部称得上佳作的兵书的,台词也是十分的讲究。】
  丞相曹操:“???”徐庶“不献一计,不设一谋”?开什么玩笑?他像是养闲人吃白饭的冤大头?
  【《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一段经典,诸葛亮气死周瑜,又去吊孝。
  在《三国志》中,去吊孝的是庞统。】
  “呜呼公瑾,不幸夭亡!修短故天,人岂不伤!我心实痛……”天幕上出现了诸葛亮吊孝时所说的祭文,应该是罗贯中所写。
  天幕下的众人看到这祭文,感叹罗贯中的文采不错。
  【前面说到过诸葛亮北伐,提到诸葛亮北伐,我们的第一印象就是“六出祁山”,诸葛亮和司马懿是宿敌。然而实际上,诸葛亮只有五次北伐,仅有两次是出祁山,对手也不是司马懿,而是曹真。
  或许因为最后是司马家篡夺了天下,所以罗贯中把司马懿作为诸葛亮的对手,提高档次。
  说到三家归晋,其实诸葛家才是最后的赢家。诸葛亮有一个族弟诸葛诞,在曹魏做官。诸葛诞的外孙司马觐就是晋元帝司马睿的父亲。也就是说,诸葛诞的曾外孙是东晋的开国皇帝。】
  丞相曹操:“……”
  天幕这是在提醒他,他创立的基业,被司马家族的人给窃取了,本是归顺他的人才,也都归了司马家。他现在能做的,也就是和子孙一起帮助曹芳、曹髦、曹奂铲除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司马炎。
  可也只是能够远程指导。
  汉孝怀帝刘禅不高兴了,他的相父需要司马懿作为对手来提高档次?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在两军阵前骂死王朗,是一大看点。诸葛丞相和王司徒的口水战十分精彩,剧版增添了一句:“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更是成为经典。
  然而事实上,诸葛亮和王朗没有见过面。
  据说蜀汉孝怀帝刘禅建兴元年,也就是公元223年,曹魏的华歆、王朗、陈群、许芝、诸葛璋都曾写信给诸葛亮,要诸葛亮举国称藩,归顺曹魏。
  诸葛亮作《正议》,批评曹操和曹丕。
  罗贯中可能是看了这个来的灵感,写出了“诸葛亮骂死王朗”这一情节。】
  天幕下的众人不约而同地想到,看来曹魏也知道在刘备去世之后,诸葛亮就是蜀汉实际上的掌权人啊,所以才劝说诸葛亮“举国称藩”,直接忽视了小皇帝刘阿斗。
  刘备临终前说若是阿斗不能辅佐,诸葛亮可以自己称帝,完全就是发自内心啊。
  夷陵一战,自己把家底都给败光了。
  刘备若是不说诸葛亮可取而代之的话,诸葛亮撒手不干,蜀汉很快就能亡国。
  【有了前面的“借东风”,诸葛亮临终前摆下“七星灯”为自己续命也就顺理成章了,毕竟连东风都能借来。文中说道:“若是七日内主灯不灭,可以续命十二年。”
  “七星灯”有没有可能续命成功呢?有!
  前提是,诸葛亮在去世的十二年前摆上七星灯,也就是汉昭烈帝刘备章武二年,公元222年。
  或者是,罗贯中强行给诸葛亮续命。
  好比《西游记》中,吴承恩给唐太宗李世民续了二十年的寿命。贞观十三年,地府还魂,阎王为李世民续命二十载。】
  唐太宗李世民:“???”他为了长生,都想要嗑仙丹了,后世的小说家大笔一挥就给他续命了?
  这种自欺欺人的续命方式,他喜欢。
  天幕下的众人:“……”这罗贯中为什么就不懂变通呢?都张冠李戴了,不贴合史实了,还引进了玄幻的因素,为什么不更大胆一点,让诸葛丞相续命成功,光复汉室?
  或许这就是名著与一般爽文的区别吧。
  【由于篇幅的原因,有关诸葛亮的就不再细说,接下来说说刘备。】
  天幕上出现了三人结拜为兄弟的场景。
  众人之前已经看过了《三国演义》的拍摄场景,认出了这三位都是演员,而不是真正的刘备、关羽、张飞三人。
  【在《三国演义》中,刘备、关羽、张飞三人在桃园结拜为兄弟,刘备是大哥,关羽是二哥,张飞是三弟。但事实上,几人只是亲如兄弟,并没有结拜。
  若是结拜,关羽的年龄最大,应该是大哥。
  《西游记》中,第一回就是讲猴王出世,结尾是孙悟空取经成功,成了斗战胜佛。按理说,孙悟空应该是主角。但是有种说法,《西游记》是群像文,主角有四个,那就是取经四人组。还有种说法,主角是唐僧。
  孙悟空的主角地位动摇,主要原因还是辈分太低了。
  如果他不是唐僧的徒弟,而是唐僧的师父,那他是主角就毫无疑问了。天生地养,出世后拜师学艺,而后收了四个徒弟,西天取经。谁还能说他不是主角,说他只是主角之一?
  罗贯中或许正是考虑到了这一点。
  刘备是中山靖王之后,最后也是他登基称帝,结拜时怎么能够屈居第二?到底谁才是主角?】
  【在《三国演义》中,刘备是个小哭包,非常爱哭。然而在正史中,刘备哭的次数远不如曹操哭的次数多。他也没有摔阿斗,把阿斗给摔成傻子。
  或许是阿斗投降,是许多人心中的意难平,所以罗贯中给阿斗安了一个傻子人设。】
  汉昭烈帝刘・小哭包・备:“???”
  汉孝怀帝刘禅:“!!!”他没有得罪过罗贯中吧?
  天幕下的众人确实心中意难平,刘禅若是能像他儿子那样自尽,或许他们还能够高看一眼,或者是像曹魏的高贵乡公曹髦一样,就是再“傻”,风评也不会差。
  有传言刘禅的太子文武双全,是因为和姜维一起反抗,才被杀害。若真是如此,刘禅真就被儿子们给比下去了。
  【说到曹操,就不得不提曹操“杀友救猪”的事迹了。曹操刺杀董卓失败,逃到了朋友的家中,朋友热情地招待他,磨刀霍霍向猪羊,想要杀猪款待,结果曹操听到磨刀声,误以为朋友是想暗害他,先下手为强杀了朋友一家。
  这个故事倒不是罗贯中编造的,最早应该是出自《魏晋世语》。
  正史中,曹操还真的没有误会朋友一家,这朋友确实是想要谋财害命。曹操的警觉性很高,先下手为强杀了朋友家中数条人命。】
  天幕上出现了陈宫与曹操分道扬镳的一幕,曹操说出了震惊陈宫,让陈宫悔不当初的一句话:“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天幕下的众人:“……”这编的有点大胆了。
  荀攸:“……”他怎么不知道刺杀董卓的同伴里有曹操这个人?果然,这又是罗贯中张冠李戴吧?
  【陈宫也不是释放曹操的县令,但是他看好曹操是真的。当初是他邀请曹操入主兖州,让曹操有了脱离袁绍的单干的机会,只是在看到曹操毫无顾忌地处死边让时,背叛了曹操,差点让曹操一败涂地。
  曹操有着数次屠城的丰功伟绩,被罗贯中不喜,给他安排了“梦中杀人”、“借周仓人头一用”、“割须弃袍”等各种套餐。】
  魏王曹操想起了过往,依然对陈宫的死感到十分的可惜。伤感之后想到罗贯中的编排,他得和罗贯中好好谈谈。
  【本期视频盘点就到这里,小说《三国演义》与正史《三国志》的不同之处有许多,就不一一叙述了,盘点到这里就已经结束了,希望大家多多收藏、点赞、投币支持。
  我们下期视频再见,敬请期待哟。】
  天幕上又出现了供人点赞、关注、投币的粉红色图标。
  众人纷纷点赞、关注、投币。
  有些意犹未尽的,托关系托人脉,联系到了罗贯中,要来了《三国演义》原稿,和《三国志》一一对照。越是对照,就越是对罗贯中称赞不已。
第156章
  这天下午,各朝各代的君臣们都在期待天幕异象的出现。但是等了一下午,天幕异象并没有出现,看来要等到明天早上了。
  然而第二天一早,天幕异像在众人翘首以盼的期待中并没有出现。
  众人:“……?”
  秦始皇位面
  早年秦王扫六合,蒙恬打得“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外患已除,后来天幕异象出现,秦始皇嬴政不想背个暴君的骂名,推行“三十税一”的税收政策,又采用后世的水车灌溉农业,休养生息了大半年,风评已经有所逆转。
  现在他在百姓们的心中已然不是纯粹的暴君,换句话说,还是暴君。
  嬴政:“……怎么朕在百姓们心中还是暴君呢?”
  天幕异象出现之前,他也曾在灾年关心百姓疾苦,尽力救灾;即便是下令烧书,也没有烧毁农书、医书等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书籍,甚至烧毁的书籍都在官方存有备份;他没有向朱元璋那样屠杀功臣,对待六国贵族也是尽可能的宽待;秦律也没有严苛到遇到天灾导致失期就斩人,那是胡亥有过之而无不及……
  后世怎么就将他与商纣王相提并论了呢?因为他和商纣王一样不喜欢用活人殉葬?
  天幕异象出现之后,他推行汉朝“三十税一”的税收政策,又采用后世的先进农具发展农业,停止了阿房宫这种大型宫殿的修建,开始修书……
  然而宫外还是有传言他是暴君。
  若说连坐制度不得人心,但是汉承秦制,保留了连坐制度啊。
  扶苏劝慰道:“人们的观念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再过两年,百姓从中获益,切身体会到了和以前的差别,就会夸赞陛下了。”
  新农具才刚推广,总是要时间验证才能见成效。
  汉高祖刘邦位面
  刘邦在立刘如意为太子还是立刘恒为太子之间左右摇摆,甚至没有放弃刘盈。
  如果他活得不够长,还是得立嫡立长才能够放心。刘盈虽然不像他,但也不是胡亥那种能把江山败光的皇帝。如果他活得够长,能够看到好圣孙出现,到时候就比较刘如意的儿子和刘恒的儿子,两孙子的能力。
  私心里,他像立刘如意为太子,但是理智劝他应该选择立刘恒为太子。
  汉武帝刘彻位面
  自从天幕开通了评论区,可以私信了之后,大汉仿佛开了挂一般,历代名将看不惯李广利的作战水平,纷纷想要指导李广利作战。
  年轻的刘彻时时问候霍去病的身体状况。
  年过半百的刘彻是除了卫青、霍去病谁也不信,严命李广利听从卫青和霍去病指挥。
  历代名将那么多,只要听这两人的就够了。首先这二位生前与匈奴作战无往不利,其次这二位对大汉朝绝对忠心。
  后世之人若是心怀叵测可怎么办?
  至于蒙恬、韩信等人虽然会打仗,但是不一定就真的是想帮他的,不能相信。
  蒙恬为什么帮汉武帝?
  用他自己的话来说,秦朝的匈奴已经被他给打怕了,所以指点汉朝的将领接着打匈奴。
  东汉末年
  曹操、刘备、孙权三方势力斗的更加激烈了,他们不是孤军奋战,而是各自都有支持他们的外援。
  后世的《三国演义》应该会更加精彩。
  但有一点,不管是古人还是后世之人都达成了一致,除了司马家的人,没有一个愿意支持发动高平陵之变的司马懿的。
  独木难支,司马家的晋朝注定退出历史舞台。
  曹魏的曹髦在朝中没有几个能用的人,自从天幕异象出现之后,支持他的朝臣变多了,而且个个都仿佛吃了能够提升智力的仙丹,能力不俗,显然是有后世的能人异士在暗中指点。
  曹髦斗志昂扬,若是这样都不能斗倒司马昭,那他也太废物了。
  西晋的司马攸想到后世八王之乱以及五胡乱华的场景,对兄长传位给傻儿子失望透顶,感叹如果能够改变这一切,劝阻兄长立傻儿子为太子就好了。
  司马炎上了败家皇帝榜,在朝中的威望大大降低,支持司马攸的呼声日益高涨。
  很快,没有篡位野心的司马攸人无了。
  隋朝
  隋文帝杨坚在排除了杨勇和杨广之后,竟然找不出一个合意的继承人,想纳妾重新生个儿子出来,又过不了妻子那关。
  他和独孤氏生的儿子,没有一个有出息的。
  三子杨俊骄奢,四子杨秀奢侈,五子杨谅无能,原以为杨广是个好的,结果却是装出来的。
  杨坚在选谁当继承人的问题上犯了愁。
  他不想像秦始皇建立的秦朝一样二世而亡,可是自己的子孙又没有能够担当大任的。
  要不,收外甥李渊为义子?
  杨坚想到后周的开国君主郭威就是收了柴荣为义子,使得后周的国力蒸蒸日上。
  他可以效仿一二。
  义子虽然不是亲生的,但是在宗族礼法上就是自己的儿子,李渊就是当了皇帝,国号也得是隋,不可改变。
  这个想法不错,就是得先说服妻子。
  他觉得说服妻子不难,毕竟她是李渊的亲姨妈,和李渊有着血缘关系,又是看着李渊长大的,有着深厚的感情。
  唐朝
  唐太宗李世民收到了还是秦王时的自己的私信,得知父亲已经封他为太子了,心里十分的高兴。不会再有玄武门之变了,他也不会再背负弑兄杀弟的骂名。
  虽然,是另一个他。
  嗯,就是在对待武则天的问题上比较难办。他不反对后宫干政,对武则天的能力也认可,就是以周代唐不行。
  杀了吧,觉得可惜;不杀吧,又是个隐患。
  这个问题不是简单地拆散李治和武则天就能够解决的,毫不夸张地说,即便武则天没有皇后、皇太后这层身份,只要她想称帝,并不是不能够办到。
  西汉的吕雉权势滔天,没有迈出称帝那一步;东汉的邓绥,自称“朕”,也只是女君而非皇帝。
  北魏的“元姑娘”,是女扮男装当的皇帝。
  古代掌权的女子中,不是没有能力,而是没有一个敢于打破世俗,自己称帝。武则天就是这个敢于打破世俗的第一人,敢想敢做。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