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同人)人在三国,金手指是拼夕夕畅买——学做饭的兔子【完结+番外】
时间:2024-10-16 23:20:06

  话有些梦幻,若是过往,大家只会觉着是妄谈,可看过后世纪录片,再看看这由沉甸甸麦穗组成的麦田,众人心中都极为激荡。
  有这些粮在,天师的话,怎么可能不会化作现实呢!
  十亩地很快收割完毕,调过来的人手用扇车快速完成了脱粒,将还未晒干的小麦一一称重。
  “三百九十七斤!”
  “四百二十九斤!”
  “三百九十一斤!”
  “四百四十四斤!”
  ……
  …
  “平均亩产量是四百一十二斤!”
  一个又一个的数字被报了上来,众人止不住倒吸冷气,直至最后,不仅平均亩产的定格,官吏和周围干活的农人面上也全是狂喜,熟知农事的徐庶主动开口道:
  “这是还没有晒干的麦,含水压重,得减去两成,也就是三百三十现斤,十二石多的产量,比盛年多了四倍有余!”
  有个头发斑白的老吏上前两步,张口就说出一串数据:
  “一个青壮劳动力,算吃的最多,一月两石,一年也就是二十四石,合六百五十现斤,成女与老人一石半,幼儿更次,而百姓多是五口之家,再算上赋税,最多也就是百石,而今田地增产四倍,一亩就是十二石,十亩土地,就足矣保证全家吃食,如今每户田地能有二十五亩上下,就算是轮耕,那也能吃饱,有结余了!”
  “这天下将再无饥寒了!”
  “何止!”
  去查看收耕过后农田情况的诸葛亮总算走了过来,他眉宇间是遮掩不去的欣悦。
  “我看土地损耗不大,只要肥力跟上,便不用轮耕,只需连年更换换作物即可,一年收获更多。”
  “接下来还要研究,这是冬麦,七月收获后,还能再种一季作物,届时,一亩地收个六七百斤粮也不成问题!”
  这可真是泼天的富贵砸到了头上!
  众人都有些难以呼吸,一旁的老农更是瞪大了眼睛,忍不住喃喃自语:
  “今天太阳也没打西边出来,怎么听着这么像是在做梦啊!”
  这梦好像做不完似的。
  麦子在收,土豆也被挖了出来,那些个土豆比刘琰记忆中小不少,但最小也比孩童拳头要大,挖起来堆在一起,数量更为骇人。
  “平均亩产,九百四十七斤!”
  “九百四十七斤?!”
  粮食乃国之根本,任何一个势力只要知晓,都会对它投入关注,周瑜也不例外,他算着时日,一听闻开始收割,也不在城中等待消息,直接带着亲卫出城,实地打探。
  就是没想到,结果竟然这么骇人!
  他忍不住对亲卫再次确认:“你说的话,都是真的?那土豆真有这么多?”
  “是真的,大督,都是我亲眼所见,那一亩地的土豆堆起来能有半人高!要是换成粟米,连一个大点的麻袋都装不满呢!”
  尸山血海都面不改色的亲卫,此刻脸上全都是震撼,他努力挥着四肢,给周瑜形容自己看到了多少土豆,只是说着说着,又觉得自己好像在说什么胡话。
  他停顿片刻,又补充道:
  “据农吏说,这些产获下旬就要登在吏报上,数绝对都是真的!”
  “我并非怀疑你所言。”
  周瑜摇了摇头,有些艰难的开口:
  “只是一亩地三十五石的粮收,于刘使君,不,于天下而言……都……”
  这个数量太过于超出想象,周瑜思绪有些混乱,话也说不清楚了,他停顿片刻理了理想法,方才继续道:
  “以这粮产,他就算是要举荆州之力攻打天下也不必忧虑了,只是……为何能让你打探这么多?”
  虽然如今大汉依旧存在,无人敢称王称帝,名义上东吴与刘备只能算两个集团,但实际上,其实跟战国时差不了多少。
  而哪个国体,能容得下其他国家的臣子,过来探查自家新良种的量产,推测实力?
  是,如今刘使君治下的荆州的确不能用旧事推测,但新粮种这么高的产量随便往外说,是不怕别人来窃吗?
  嗯。
  他们真的不怕。
  听主将问这个,亲卫面上多了几分惋惜:
  “据那些农官说,这土豆能做主粮,但不易运输,磕碰几下,外面的皮就会被磨掉,里面也会开始腐烂,也不耐存放,放到潮气的地方,用不了多久就要生芽,人再吃,是有可能被毒死的,不太好做军粮,只适合给百姓短期内救急。”
  他叹了口气,又道:“至于那比过往多了三、四倍的稻麦,据说种子是仙种,只能高产这一季,用它结出来的种再种,据说会长得高矮不一,穗大小差别极大,成熟的时间不一致,产量也低……”
  其实若是单纯的产量降低,那种植二代仙种也是可以接受的,毕竟每户增产一二十斤就能给农户带来不少变化的时代,哪怕只增加原产量的一半,也能让无数人趋之若鹜。
  但高矮不一,成熟不一致这一点,则彻底堵死了周瑜的心思。
  植株高矮不一,那高植株必然会争夺矮植株的阳光,若是彻底压过矮植株,让后者枯萎死了还好,但以稻麦的密度,很难出现这样的情况,只会矮植株长的弱,又死不了,继续和高植株争夺养分,最后结出来的穗,大都好不到哪里去。
  而且,高矮不一的植株收割起来难度极高,再加上成熟时间也不一致――
  那费的力,耗的粮加起来,说不定还没种旧种划算呢!
  怪不得这么正大光明直说出来,就是笃定了他们窃不走啊!
  周瑜深呼吸,缓缓吐出浊气,道:
  “不必再说了,回城,给刘使君送拜帖!”
  *
  州府,刘备看着这拜帖,若有所思。
  送拜帖的显然不止周瑜一个。
  事实上,这段时间过来、留下的各地使臣很多,大多极为友善,甚至主动要献地奉刘备为主。
  毕竟已经明摆着打不过了,早点投降,还有点统战价值,能将自己卖个,啊不,能安排个好职位。
  虽说这样未来无望称雄争霸,但有个闲职,衣食无忧,自己与子嗣一生安稳肯定能保障的了,而且那些衣食住行上的仙物也有机会享受享受,更不要说还有别处绝对得不到的医疗……算一算,还是很划算的。
  但这些人,大多都只是一些小势力的使臣,如曹操,张鲁,刘璋,孙权等人,态度都极为暧昧,不明说反对,也没有更进一步的表示,如果这些使臣没有各处了解‘仙物’新政的话,那好像世上不存在他们似的。
  如今周瑜主动送上拜帖,那,看起来是想合了。
  就不知他能开出怎样的筹码,又是否说服孙权了呢?
  刘备手指在案几上敲击,思忖片刻后,同意了此事。
第68章 会谈
  “周将军,请随我来。”
  州府,文吏带着周瑜在改建后的庭院中穿梭。
  这段时间到处都在施工,州府内也不例外,地面铺了水泥,也加了水塔和水管,窗户改成了能够开合的木制玻璃窗,此外还专门加建了能够容纳四百人观看的阶梯会议厅,以及太阳能灯等。
  改动虽多,但除了阶梯会议厅外,其它都是在原有的格局下进行变动,改建的容易,整体看上去变化也不大,当然,对享受过这些改动便利的来说,那就完全不是一回事了。
  别的不说,光这玻璃窗一项,屋内就不知比过往亮堂了多少,有它在,也不用敞着门窗,完全可以都关上,那真是一个飞蚊都进不来!
  如此一来,大家也不用再忍着熏那呛死人的艾草,更不会被叮咬的到处瘙痒难耐,别提有多舒服了。
  仅这一项好处,就足够众人赞不绝口,更不要说其它种种,那可真是比家里还好!
  周瑜住过一段医院,对这些设施的便利也有所了解,
  他环顾周围,见斑驳沉灰的土墙上,是崭新的玻璃窗与金色合页,水管隐匿在墙下,亮闪闪的水龙头裸露在外,前面还多了一个新砌的水泥水台,上面还有只繁琐的水泥狮头,也不知道是怎么制成的。
  这不是能完全融合在一起的东西。
  天师拿出来的那些后世物品,都太过于鲜亮,形制也不近相同,放在一起,就像将一首激扬的军乐与古朴的祭音强行拼凑,以至于音不成音,调不成调。
  就像是刘备此刻的困境一样。
  “周将军请进。”
  走到正堂,带路的文吏停步,示意对方单独进入。
  周瑜在廊下换履,缓步走了进去,边走边行礼问候道:
  “刘使君安好?”
  “周督来了。”
  刘备手中握着卷书,见周瑜进来,他将书放下,笑着开口道:“不知这些时日下来,周督伤病如何了?”
  “劳使君挂念。”
  周瑜目光扫过对方所看的书,以及对方轻松的姿态,停顿片刻,道:
  “有天师神药,名医华佗诊治,今已经痊愈。”
  “哦。”
  刘备好像才知道似的点了点头,随即又反问道:“那周督是准备过来辞行了?”
  我要是真走,你会见吗!
  这意思,分明就是有话快说,有屁快放,不说滚蛋。
  可如今攻守之势已异,对方给个下马威,又懒得与他兜圈子实属常态。
  毕竟去年曹操南下,刘备去江东结盟的时候,他们也将对方晾了数天。
  武不如人啊!
  周瑜心中轻叹,面上却毫无波澜的开口:
  “使君所言正是,在下的确是向您来辞行。”
  顺着对方话说的周瑜,打量着刘备的神色,看对方没有任何变化,只能迅速换上一副忧态,又道:
  “不过,我见使君有一大忧,想直言相告,可在下身为外人,着实不便开口……”
  “哎。”
  刘备熟练的接起来对方的场面话:“周督乃大才也,有何不能开口?放心,此言只入你我二人之耳,不会有第三人知晓。”
  “既然如此,那我便说了。”
  周瑜道:“使君有天师相助,实为天命所归,其推行新政更是一革往日种种弊病,着实不凡,而从荆州一地推行,灵活易调,也是极好的举措,只是这新政虽好,却有一致命弱点,若以此而攻,新政必败!”
  周瑜说的斩钉截铁,神色更是果决到了极致,看他的模样,刘备案几下摩挲衣袖的手指也顿了一下。
  自古以来,有才之士为了让自己得到君主的后代,都会将自己所能应对的事情说的无比危机,而敌对势力想要达成自己的目的,更是会将危险放大数倍去说。
  这也是大家都熟悉的老套路了。
  有此在,刘备并不完全信任周瑜这么夸张的说法,但他敢说,肯定是存在这么一个被他发现的危机,而且它也的确足够棘手,至少能让自己付出一定代价去遏制它出现,那――
  心中逐渐有了猜测,刘备反问道:
  “喔?不知周督可否赐教,这弱点为何?”
  周瑜直视着对方,缓缓开口,只吐出了一个字。
  “人。”
  人?
  电光火石间,刘备明白了对方的意思,双眼瞬间眯了起来!
  见对方总算是有了反应,周瑜便明白对方已经理解了自己的意思,总算掌握主动权的他再次开口道:
  “使君觉得如何?”
  不如何!
  这的确是新政最大的弱点,工业涉及的行业太多,它需要海量的人口去支撑各个环节运转,并让生产出来的商品由一个个人消费掉,而这一切都需要人来支撑――
  一个完整的工业化至少需要多少人?刘备不知道,毕竟另一个世界的大不列颠发展时不过只有上千万的人口,但它控制了三千多万平方公里的殖民地与近四亿的人口,作为原料生产地与倾销地。
  史书所载,汉国人口最为鼎盛,也就是桓帝永寿三年时,全国约有一千零六百七十八万户,合计曰五千六百四十八万人,那时还有大量士族豪强所霸占藏匿的徒附,宾客,部曲以及奴仆,按照后世的估计,大概能达到六千五百万的人数,可这依旧不够完整工业化的零头。
  当然,当然,他们不急着立刻就达到巅峰时的水准,只要降低婴儿死亡率,又有足够的粮食,那人口必然会迎来个爆发,但前提是以六千五百万的数来说,现在的汉国,谁还知道有多少人?!
  荆州各地户籍清点至今,也不过五百七十多万人而已!
  这里面肯定还有一部分隐户没有被记载,而且荆州除南阳郡外,其余地处偏南,人口本来就极为稀少,可即便是如此,推天下人数,恐怕也不过是三千至四千万之间,实在是经不起减少了。
  而刘备经不起人口减少,旁人却不是。
  更何况,对某些似乎必死无疑的人来说,反正都是死了,那再疯狂一些,把天下都卷入战争当中,又或者推动动乱与屠杀,也不算什么啊!
  对方的威胁已经给出,而刘备也需要给予回应,不过越是这种时候,越不能被对方牵着鼻子走,他泰然自若,用极为平淡的语气回道:
  “我想,这天下不会都是周督所想之人。”
  这终究是汉末,不是南北朝时期那些类人生物齐聚的时候,过往看不到天下太平愿景也就罢了,如今能够看到,又有多少人愿意接受它继续乱下去?倘若孙权真敢在世族的撺使下做此事,他也不是不能换个人继续接管江东!
  周瑜自然听懂了对方的潜台词。
  算是威胁,但终究没有放在明面上说,这说明他也不想这么做,至少那是下选,只要他的要求合理,那大家就能谈下去。
  “此言倒也不假。”
  周瑜道:“只是这引发的动荡还是不小,不如旧人安稳啊。”
  周瑜会打探襄阳城内的各类消息,刘备又岂会没有派人时刻关注他们?以他对孙权的了解,这种大事,单凭几篇书信是定不下来的,对方的目的已经知晓,刘备不想再兜圈子,他直接道:
  “此事需要江东所表,若周督只为自己而来,那也就不必再谈了。”
  如今能代表江东的,除了孙权,还能有谁?
  这偏偏是周瑜没有的。
  “在下虽无三寸不烂之舌,却也能说服我主应下。”
  他也没慌,反而先许诺起来,又说起来请求:
  “不过此事重大,还是要做万全准备才好,还请使君借一两件仙器助我,以免再生变故。”
  这不算什么难事。
  有大把适合说服孙策的电子产品,可以被周瑜带走,但――
  仅仅是说服就够了吗?
  仅仅是对方不打算发动战争,不打算挑起内乱就够了?
  那这投诚也太没诚意了!
  刘备看着对方,没有答应。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