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宋靠摆摊——易楠苏伊【完结+番外】
时间:2024-10-23 14:42:16

  张希瑶就把厉害关系说了。
  张老头听到这么严重,有些傻眼,“那你干嘛现在就卖。其实你可以等石子与白小姐成亲之后再搞的。”
  “阿爷,那时候再搞,仓促间生产不出那么多的水泥粉。我现在提前制出来。以后大火的时候,可以源源不断的往外卖。”张希瑶前期就是营销它的奢侈、昂贵。
  后期才开始全面开花!
  张老头不懂生意,见她已经想到这些,也就不再问,把他从外面请了个夫子过来教书的事说了,“我们家建了个村学,全村的孩子都能免费读书。我想着只靠石子一人也不行。”
  张希瑶点头,“是这个理儿!我们得广撒网。”
  “夫子说旺旺读书有天分。这孩子以前捣蛋鬼,现在很爱学习。我不用催,他就去学。”张老头对大孙子自然很看重。
  张希瑶也乐了,“这是好事啊。”
  眼眨就到了年关,张希瑶见到了出嫁后的秋花。
  跟在娘家相比,秋花明显有些憔悴。
  张希瑶问她怎么回事。
  秋花叹了口气,“以前在娘家的时候,我就只负责自己的事情。现在要管着一家人的吃喝拉撒,觉得好累。”
  秋花嫁的是个秀才,但是带了几个仆从在汴京读书。
  每日夫君要迎来送往,她要还礼,还要安排仆从做活。更让她郁闷的是,手头的钱越花越少。她想开源节流。可是夫君觉得摆摊做生意不体面。想租个铺子。
  可租铺子成本就高了。她有些下不定主意。
  张希瑶懂了,其实还真怪不得姑爷。娘子当街叫卖,到底不雅观。让仆从卖东西,对方学了方,会不会直接把雇佣合同解了?自己做生意去?
  张希瑶就替她出了个主意,“我觉得还不如在家酿些酒卖呢。开铺子真不成。太贵。”
  “酿酒?”秋花诧异,“可我不会酿啊?”
  “米酒呗。也不是难事。”张希瑶只会酿米酒。她老家的女人怀孕坐月子就得喝米酒。一个地方一个习俗。
  秋花有点不好意思,“你的方子,教我了。不合适。”
  张希瑶耸耸肩,“我又不卖这个。你要是学会,可以送我几瓶。我听说梅子也可以酿,可惜我不会。”
  秋花见她这么慷慨,“那我酿好了送给你。梅子的话,我得试试。”
  “行!”张希瑶就教了她做法。
  其实这个东西很简单,只是古人把方子藏得很严实,轻易不会外泄。
  秋花一学就会。
  转眼就到了正月十五,张希瑶回了汴京,秋花就使人送来了米酒。
  张希瑶尝了尝,味道还算不错。如果再发酵一段时间,酒味会更浓厚。
  四郎就喜欢这种清淡的酒味,“这种淡淡的米香真不错。以前秋花在家很少做吃食,没想到嫁了人连酒都会酿。”
  张希瑶见他喜欢,也笑眯了眼。
  这古代的酒都很淡。她要不要把高度酒制出来呢?仔细想想,还是算了。
  她现在只搞一个水泥,整天提心吊胆。要是再弄一个。估计睡不着觉了。
  她重重叹了口气。
  四郎侧头看她,“你怎么不高兴啊?!秋花会酿酒,以后就不愁钱不够花了。这些酒都够贴补家用。”
  张希瑶摇头,“不是!我当然希望她日子好过。八月就是乡试。也不知石子这次能不能考上!还有秋花的男人能不能中?”
  这次有三个秀才跟他们家有关系。石子,夏路平,秋花男人。有一个考中,张家也等于有了点底气。
  四郎让她别着急,“越着急越没用。”
  张希瑶点点头。
  四郎看着她欲言又止。
  张希瑶让他有话直说,“你老盯着我作甚?!”
  “阿爷总让我跟你学习,可我觉得你一点也不沉稳。”四郎挠挠头。
  张希瑶哭笑不得,“我在你面前要什么沉稳!我是想你给我出主意。”
  四郎听到她这么信赖自己,喜得眉开眼笑,“你放心吧。”
  张希瑶真的一点也不放心。没有后台,老宅堆了那么多水泥,可她不敢往外卖。
  两人正说着话,外面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只见之前来他们店光顾我平南王世子赵信,乐呵呵进来,“你们店的那个什么……水泥,很不错。一冬天,房间里没有阴过。你们是不是说水泥也可以铺地?”
  四郎点头,“对!可以。不过价钱就贵多了。”
  张希瑶跟着附和,“它需要把地面夯实,而且不止一遍。所以造价上墙面的两三倍。”
  赵信不懂这些,他就让他们把别院的屋子的路面、地面全都铺上水泥,“那处之前遭了水灾,总是坑坑洼洼。原先想从外面运石板。可是路途遥远。会耽误不少时间。你们水泥可用。还不如用你们的。”
  四郎提醒他,“我们的水泥也不便宜的。”
  “没事!”赵信让他只管报价。
  四郎听着语气,好像水泥比石头更便宜。仔细一想,这石头需要人工将它一点点凿平,而开封没有石头矿,就只能从外地运,这花费的时间可就太多了。
  四郎与他约定时间,赵信就兴冲冲走了。
  张希瑶看着他的背影,觉得这事情不简单,“你先去测量,我出去一趟。”
  她出了铺子就去找茶馆听那些走商打听。得知南方发生洪灾,长江下游许多村子都被水淹了。难怪没法运石头过来。原来是道路被堵了。
  她回了铺面,四郎问她怎么回事。
  张希瑶把情况说了一遍。
  四郎点点头,“这倒是出人意料。”他问张希瑶,“那我们做吗?”
  “做吧。”张希瑶想了想,“慢点做。还要把这源材料有多难得跟他们说。”
  四郎重头。
  他去平南王世子的别院测量。
  墙面有墙面的报价,路面有路面的报价。同样都是铺路,外面的路和屋里的路报价又不同。
  他用图纸画出来,拿给管家看。
  对方瞧了各种尺寸,再看最后的报价,眼前就是一黑,“这么贵?”
  “我们这路铺上后,虽说比不上石头坚固,但是只要你不拿重物砸,可以保证四十年不坏。”四郎信心满满。
  管家听到这么长时间,又觉得这价钱不算很贵了,他想收回扣,可是四郎压根不懂。
  管家觉得这人真是个蠢货,白读这么多年的书,他就道,“那就先付首款,等路铺完再交尾款!”
  四郎却道,“不行。我们店需要买材料。没有钱,我们开不了工。小本生意没办法赊欠。”
  “那你拿了钱不办事,我上哪找你去?”管家还是头一次碰到先交全款再做工程。
  四郎叹气,“我们开着店。家里还有个秀才,怎么可能白收钱不干事?”
  管家拿不定主意,借口让他等等。
  四郎真就在前厅等。管家决定晾他。愣是让他等了两个时辰,四郎肚子饿,见管家迟迟不来,他就直接走了。
  下人过来汇报,把管家气得够呛。他还是头一次碰到这种做生意的人家。
  谁家做生意不是巴着客人,他可倒好。只顾着自己舒服。
  管家思来想去找赵信去告状。
  可赵信就想看看这水泥房有什么用。无论管家说了多少坏话,他都不当一回事。
  得知要交全款,他也不放在心上,“这东西说是水泥,其实就是三合土。我以前也在封地见过这东西。它们家的造价不算贵。估计也是亏不起,所以才要交全款。给他吧。”
  管家没能上成眼药,只能憋着一股怒气地找四郎。
  付了全款后,问四郎什么时候开工。
  四郎点头,“现在就可以!”
  说完,他小心翼翼拎着木桶出发了。这木桶里面全是他的工具。他先要把路面铲平,然后才能铺地。
第78章
  没能赚到差价, 管家对四郎态度就不怎么好。不仅不包吃,连口水都没有。
  四郎一个人在屋内忙活半天,又累又渴, 他就拎着工具出来找吃食。
  小厮看到他走了,去汇报管家, 气得直跳脚, 骂这个人不懂规矩。
  小厮问管家,“要不要给他使绊子?”
  管家抬了抬手, “耽误进度,世子那头不好交待。罢了,不跟这种人计较。”
  四郎出了别院就直接回家。在外面吃饭还得要花钱, 哪有自家饭菜来得香。
  张希瑶是个喜吃的人。她又不爱做饭。所以就雇佣一个厨子帮她做饭。全家人都能跟着沾光。
  就连大郎一家不住在这儿,也喜欢过来蹭饭。
  张希瑶见他急急忙忙跑过来,额头都冒汗了,有些好奇, “那别院不管饭?”
  一般给大户人家做事都是管饭的。她还是头一回看到有这么抠搜的主家。
  四郎摆手, “别提了。我总觉得他好像是想问我要好处。”
  刚开始提的时候, 他其实没有意识到。但是管家总提, 他再傻也明白了。
  张希瑶被他逗得不成, 不过却依旧让他装作不知道,“我们做的是小本买卖,如果你给了好处,他们还以为我们赚很多钱呢。下回你就跟他哭穷。”
  四郎狼吞虎咽吃着饭,说不了话, 他就点了点头。
  **
  就在磕磕绊绊中, 四郎在六月底把房屋和道路全部修完。
  管家时不时也会去询问进展,当然还挖苦他, “你怎么就一个人干?没有个帮手?”
  “我只是伙计,我们店有个女掌柜。”四郎照实说。
  管家噎得不轻,“一般工程都是十来个人,你怎么就一个人?”
  “女掌柜说请不起伙计。这个水泥不好弄出来,所以接不了太多单。”四郎叹气,“你别看我接这么多活有上千两银子。可是光买材料就得花掉八百两。剩下的钱还得交店面租金。再去除我的工钱。东家赚的不多。”
  管家有些不信,“真的假的?赚不到钱,你们还干?”
  “别的生意更不赚钱。走镖有可能会遇到拦路抢劫,鸡飞蛋打。”四郎淡淡道,“开店好歹没有安全问题。贼子也不敢在汴京杀人。”
  管家点点头,“是这个理!”
  房子修完后,四郎就回了家,约定七日后再过来把上面的东西给揭开。
  为了不让人踩到水泥路,四郎在上面铺了粗糙的油纸。古代没有塑料薄膜,只能用油纸。为了省钱,他还不敢用太多。只在四周铺了几张,然后再用石头拦路。
  然后别庄的下人经过这些道路,发现路越来越干燥。
  每当干燥时,四郎就会过来撒水,然后再晒干,再撒水。如此反复好几次。最终彻底定型。
  管家摸了摸路面,确实很坚硬。
  四郎完成后,就回了铺面。
  张希瑶让他准备迎接一波热潮。铺子很快就会忙起来。
  “如果有人现在就要铺,你让他们先别着急。要跟他们说这个水泥不好制。如果有人定,你就按照他们付钱的顺序来。有人想抢单,你就让对方自己商量。我们不要掺和。”
  四郎点头,“我明白了。不是马上就要成亲了。你快些回家准备吧。”
  “我没事。”张希瑶没什么事情,虽说她也要绣嫁衣,但她不是出嫁,所以不需要像别人那样盖住帕子。
  **
  果然如张希瑶所料。也就两天时间,张希瑶的水泥铺子就火了。
  因为平南王世子在别院宴请朋友,许多人看到这新修的房子以及坚固的道路。
  其中就有懂行的工部侍郎。当即就向平南王世子询问工人是谁。
  赵信就告诉了他。
  宴会第二天,工部侍郎就找了过来。
  他要先看水泥粉。四郎把东西拿给他看了。
  他点点头,“跟以往我看过的三合土有些不同。”
  “这东西是怎么做的?”工部侍郎问。
  四郎就把做工说了,“要把石头全部砸碎,然后再用烈火烧,让它变成齑粉,再用比例进行混合。这东西贵在人工。”
  工部侍郎颔首,“你们一年能产多少这个粉?”
  四郎大概估了下数字,“我们自己建的水泥厂,请了十五个壮劳力,一年也只能产两三千斤。”
  工部侍郎叹了口气,问他,“如果一丈宽,一里长的路,要铺这个水泥,你们报价多少钱?”
  “最低要五百两。”四郎摊手,“如果是修路的话,水泥至少要铺半尺。如果是牛车马车也要走,半尺还不够,至少得一尺。价格就更高了。”
  工部侍郎弄明白了,却很快就在他这边下了单子,要买这个水泥粉铺路。
  因为他们主干道的路是真的不行。坑坑洼洼。每年花了上万两银子,也不见修好。他这路可以四十年不坏,工程还是很有保障的。
  四郎答应了。
  不过对方没有当场付银子,因为这钱不是他一个人说了算。他得回去商量。工部侍郎只在这边登了记,要是三日内不付钱,就得换下一个人。
  工部侍郎回去后,就开始上折子讨论修路。
  修路肯定是没问题的,每年都得修。修皇城的路也是方便大家。可是把工程交给一个小作坊,就让大臣们不高兴了。
  工部养了那么多人,工程却包给别人。这像话嘛!
  工部侍郎就说了这小作坊的报价有多低,而且做出来的道路结实耐用。比他们的三合土也不差什么了。
  当然三合土还是最好的,但它成本也高啊。大户人家也只敢用在棺椁上面。修路?那是万万舍不得。
  虽说这个钱便宜,但大家也担心上当受骗。
  汴京的骗子多如牛毛,胆大到骗朝廷钱的狂徒也不是没有。
  户部这边要拨银子,虽说这次只花两千两银子,不算特别多,但是蚊子再小也是肉,花一文钱户部尚书都肉疼,他自然得去打听这小作坊是哪儿人。
  他必须得把对方的祖宗十八代给查清楚了。
  这一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这居然还是开封下面有名的富户。在汴京开了两个铺子。在老家专种甜菜,西瓜。
  这许家的村西瓜,满汴京达官贵人没有不知道的。
  他们村种的西瓜是又大又甜,而且红瓤还多。
  这些官员私底下都开了铺子,自然知晓一家开了六年的铺子,盈利必定不少。
  这铺子看似不起眼。卖的东西也都跟其他家差不多。可是人家赚钱啊。许多百姓都抢着买。
  户部尚书就让管家去打听。
  不打听不要紧,一打听,就得知这个许家村了不得。今年种了棉花。
  棉花一直只在南方种植,开封这边气候寒冷,种一颗死一棵,要不然干嘛跑去南方买呢。
  “真的是全村人都种?”户部尚书已经嗅到浓浓的商机。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