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老夫人一直把着林家的资产不放手更多的是秉承着不愿意便宜了仇人的想法,而这也导致林大伯父子日子过得都不算宽裕。
每个月五两银子的月钱,在家里管吃管穿的情况下其实不少,毕竟二两银子就够一家十几口子人花一个月的了。
但是像林大伯父子一样时不时的出去喝酒交际,这点钱真就什么都不够干的。家里不多给,自己又挣不来,偏又都不是什么好东西,可不就在钱财上犯了错。
这些事虽说都因为林阁老的面子达成了和解,但是证人可都是现成的,这些人会因为林阁老的地位而选择认命,自然也会因为楚佳璇的地位而选择追究。
而这些问题虽然不足以让林大伯父子再次流放,但进去吃一段时间的牢饭绝对没问题。
这还不算,楚佳璇又叹了一声,“只可惜了,我听说二郎君刚刚定了婚,也不知道那姑娘还愿不愿意嫁进来。还有林姑娘,真是可怜见的,父亲和兄长都是这样不争气,不知道这亲事还定不定的下来。”
林阁老终于松了口,他不是因为楚佳璇这点对他来说小儿科的威胁,毕竟他完全可以把儿孙一起打包送回老家,等楚佳璇真的动手时,能找到人就算他白活了几十年。真当他一个实权阁老害怕一个没有实权的公主不成!
可是他清楚的知道这些消息绝对不是楚佳璇这么个往日里一心摆弄那些种子机关的人能短时间查出来的。
同样是,查出这些问题的也不会是他那个孙子。因为这些事很多都是林见顾在江南时发生的,若非林见顾在江南,林大伯父子也不敢这么放飞自我,他们对于林见顾这个毫不给人面子的妖孽嘴上说的再硬气心里还是怕的。有林见顾在京都杵着,这些人也就是过过嘴瘾,仗着林家的面子蹭蹭吃喝的胆子,干这种事,他们害怕被林见顾抓到把柄被撵出去是不敢的。
所以这些消息不是襄亲王府查到的干脆就是皇上查到的,但无论是谁这都代表着皇上的态度。
不是楚佳璇这个任性的公主想让林见顾彻底脱离林家,是皇上不希望林见顾再被林家牵扯了。
皇上的态度在这里,错又在自己的儿孙身上,林阁老只能选择放手,林阁老不想知道皇上在先礼之后的兵会是如何。
不过林阁老到底老而弥坚,得知自己大儿子未来是彻底不可能指望林见顾这个孙子后,林阁老开始思考着给儿子留条路出来。
而刚好,害得林阁老不得不面对如此变故的陆均棠就成了一个现成的棋子,当天林阁老便悄悄的上了一封密折。
然后,还没等大家对陆均棠这个女人的第二段婚姻震惊完,就听说林阁老震怒,责令儿子立刻把婚约给取消掉,但是林大老爷根本不愿意,闹死闹活的,闹到最后反而是林阁老与夫人和离了。
随后慈恩郡君与林侍郎也一同搬离的林家,甚至还传出慈恩郡君单分一支出来。
这就有意思了,看样子林阁老最后还是妥协了,愿意接受这个名声不好又算计过寿康公主的女人当儿媳。
而这明显是林老夫人无法接受的,毕竟寿康公主是她未来的孙媳,然后林阁老在大儿子和妻女中选择了大儿子。
大家都说林阁老果然是老糊涂了,虽然大家在儿女中一般都偏心儿子,但如今儿子孙子都是惹祸的纨绔,女儿外孙反而眼看着就要带着林家更上一个台阶,林阁老这么一选,这不摆明了为了儿子不顾家族未来了嘛。
然后,大家就看到了林阁老有多能纵容儿子,为了儿子从不站队的林阁老居然第一次主动登了恪郡王府的大门。随后就传出恪郡王府上一位侧妃冒犯正妃被贬为了夫人,而刚刚伴随着流言进门的郑夫人火速升职成了侧妃。
然后郑侧妃对外表示她与原来的嫂嫂感情远超平常姐妹,在娘家和她最亲的就是嫂嫂。哪怕嫂子和离再嫁了,那也是她的亲姐姐,嫂子再嫁的人就是她的兄长,她这里就是嫂子的娘家。
然后因为这种本该很尴尬的关系,林阁老直接成了恪郡王身后的一支强劲的力量,为了站边恪郡王,哪怕和从前的好友翻脸都不足惜。
大家原本是没想明白林阁老一大把年纪了为什么要如此不爱惜羽毛,可随后一直在京中无所事事的长孙林见川突然被恪郡王安排到了工部,大家马上就反应了过来,还能是为什么,为了自己那不成器的儿孙呗。
本来儿孙就废物,如今儿子还非娶陆均棠这个得罪了寿康公主的人不可,以后万一是和寿康公主关系极好的太子登基,哪怕公主和太子贵人多忘事不和自己那废物儿孙计较,他们的日子也注定好过不了。
如此的话那林阁老还不如豁出这把老骨头,看看能不能把恪郡王推上去,到时候看在他的从龙之功上,自己那废物儿孙总能得些庇护。
至于失败了怎么办,失败了就失败了呗,大不了被罢官归乡就是了,本来也一大把年纪了,哪怕不被罢官他本也风光不了多少年了。
大家啧啧赞叹,这是破罐子破摔了还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
这恪郡王或许真的有点天命在身上不成,毕竟眼瞅着马上就要彻底失势了,转眼有了林阁老的支持,怕是许多本身就摇摆的人要往他这里偏移了,这可又要风光起来的节奏。
大家都在羡慕恪郡王白得了一大助力,但是此时得了个大馅饼的恪郡王可并不开心,谁知道这馅饼里是馅料到底是良药还是毒药呢。
第67章
恪郡王刚得到这一大将着实兴奋了两天,但随后便忍不住开始怀疑起来,林源那老狐狸为了一个儿子闹成这样到底是不是真的。
恪郡王正在自己的书房想着找机会再试探一二时,听到书房外太监的通报声,平郡王到了。
恪郡王立刻让平郡王进门,对于自己的弟弟恪郡王是十分信任的,虽然说皇家血脉这东西有时候根本就不代表什么,经常争得最厉害的就是一母同胞的兄弟。
但是恪郡王小时候是亲身感受过因为母亲盛宠而衰后自己待遇的变化,所以从小就给人分了圈子,只有亲娘和同母的弟妹才是他都自己人。至于其他人,哪怕是亲爹那也不过是个外人。
这也是为何恪郡王对皇位如此的执着,因为在他心里,除了自己其他人都是不可信的,他不想自己有朝一日成了别人砧板上的鱼肉。
而平郡王从小被哥哥护着长大,别看这人任性又自私,甚至对淑妃这个亲娘都常有顶撞,但他对恪郡王这个亲哥却是一心一意的,府里的那些女人多数都是为了帮亲哥拉拢势力选的,两兄弟的感情几乎可以媲美皇上与襄亲王。
所以恪郡王对自己的弟弟从不隐瞒,像是书房这样的重地也随平郡王随意进出。
不过平郡王过来找恪郡王倒是没什么事情要办,毕竟兄弟俩感情好,平郡王三不五时都过来串门是常事。
今个过来就是平郡王这两天高兴,觉得自己亲哥的势力有了很大的扩张,打算拉着哥哥出去玩两天。
结果一看到恪郡王的表情,平郡王立刻正了神色,“哥,又发生什么事了吗?你可别瞒着我。哥你也别着急,正好林源那老家伙投诚了,趁着在老家伙还能动赶紧让他去处理,不然等他一死以他那几个儿孙的废物样,咱们可就亏了。”
恪郡王叹了口气,“我正在愁怎么对待林源呢,若论身份,除了咱们的舅家和岳家数他最位高权重,按理来说咱们必须重视,让他进入咱们的核心本也应该。但是他以前一心当清流如今突然投诚,林见顾又是他亲孙子,为了一个早就该放弃的儿子舍弃了林见顾那样出色的孙子,我实在放心不下。”
平郡王倒是一挥手,“这有什么信不过的,你忘了前几年林见川那小子和赵家六娘定亲的时候,林源那老东西不就没管林见川和赵峰走在一起嘛。这说明林源那老东西估计本来就看好哥哥,只不过以前自持身份不愿意轻易下场。可如今他儿子的情况在那呢,他可不就提前下场了。”
“而且人心这东西不就是偏得嘛。”说到这里平郡王还不屑的哼了一声,“太子又比咱们好在哪里,如今太子在朝野名声好,那还不是父皇处处给太子铺路扬名。咱们都是在父皇面前长大的,父皇尚且如此偏心。那林见顾林源都没养过几年,又有什么舍不得的?”
不过平郡王虽然这么说了,但倒也不阻止恪郡王对林源进行试探,毕竟恪郡王说的有理,这样的老狐狸万一一开始就心思不纯,以后绝对会给他们带来大麻烦。
恪郡王原本是想林源在这一次春闱中插手的,上次春闱因着学子中有林见顾的存在,林源因着避嫌没能参与进去。但林源在士林中的名望在那里,哪怕因着林源光明正大的投靠了恪郡王貌似得了皇上的不喜,失去了原本流传着的主考官身份,但仍旧是这次春闱的副考官之一。
而这次春闱,皇上打算进一步给太子放权造势,第一次让太子参与进春闱出题和评审中,而恪郡王便想趁此机会让太子闯个大祸。
太子不是一直有贤良果敢,礼贤下士的美名嘛,那如果太子参与的科举中爆出了科举舞弊的丑闻,这个太子的位子,他还坐的稳吗?
不过这个提议被林源给拒绝了,林源给出的理由也很有道理。
“这次为了给太子造势,皇上选择的正副考官都是官场里位高权重又极富盛名的人物,若闹出科举舞弊虽然太子一定会吃挂落,但是这些官员只会更惨。”
“而诸多重臣被牵连其中,皇上又偏心太子定然会极力调查,以郡王您如今的势力很难彻底瞒住皇上。到时候太子作为被陷害的一方顶多会被认为能力不足,但这不足以让皇上废太子。而郡王您若是被查出踪迹,不但会得到更大的惩罚,而且会彻底得罪死这些大臣乃至所有文人。所以此时定然不行。”
听到林源如此激烈的反对,恪郡王脸色倒也未变,只是道:“阁老,小王可已经履行了我的诺言,不但为您的孙儿找了好差事,还让王妃将合适您孙女的青年才俊给列好了名单,只等您孙女慢慢挑选。小王子自觉已经给足了诚意,阁老您是否也该让我看看您的诚意呢。既然您觉得科举舞弊牵连太广,不知阁下可想好如何做了?”
林源捋了捋胡须,“郡王您太过急性子了,您也说了皇上对太子这些年的疼爱不是假的,对付太子您就不该太过急躁,徐徐图之方为上策。
且您也不该像以前一般一心盯着太子的心腹,这些人精子可没那么容易对付。您这样目的性也太过明显了,哪怕真的捉到了这些人的错处,皇上对您查出来的东西怕也不会那样信任,到时候收效恐怕不会如郡王所想。”
恪郡王想了想过去十几年他的成果,果然就如林源所说,收效甚微。“不知阁老您想如何做?”
林源笑道:“须知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太子身边那么多人,总不会都那样规矩,郡王放心,您很快就能看到成果了。”
之后不到半个月,御史台治书待御史李大人上疏弹劾京中几个官员贪赃枉法,损公肥私。而这几个官员官职都不大,多数都是六品到八品的小官,皇上丝毫没有印象,再加上李御史拿出的证据确凿,经刑部确认后,这几个官员该罢官的罢官,该入狱的入狱,丝毫没引起半分波澜。
但有细心的人发现,这些人都是围绕在太子身边的“太子党”,而李御史当年的座师刚好就是林阁老。
之后不久,李御史又弹劾京中几个纨绔子弟行事嚣张放肆,影响了京中风气。而刚好这几个纨绔子弟要不然和皇后或太子妃娘家有关,要不家里和太子走的较近,可谓是摆明了车马。
可偏偏李御史弹劾的都是事实,哪怕是太子都不能辩驳,李御史的一顿操作可谓是收效明显,连太子妃都因此被罚了抄书,谁让那几个纨绔子弟里有一个是和太子妃关系极亲密的堂弟呢。
恪郡王看事情的发展可谓是心花怒放,这可是他第一次在和太子的对抗中占了上风,恪郡王从此刻起终于开始信任林阁老,将其拉入自己的核心圈。
说是核心圈,恪郡王最核心的圈子其实也就那些,首先是恪郡王的外家江尚书府,然后便是恪郡王妃的母家禹国公府,平郡王妃的母家袁阁老府,嘉慧公主的驸马定南侯府,之后便是恪郡王还没成年前自己吸纳进来的几个“元从”。
可以说除了那几个“元从”外都是恪郡王的姻亲,而林源看着这些心腹,瞬间觉得自己都有些为皇上头疼。
不是就这样任人唯亲,恪郡王确定真的有心夺嫡吗?这种人能上位,以后的朝堂得乱成啥样啊!而且真当和你又姻亲那就能和你肝胆相照了,不是说恪郡王疑心特别重么,怎么还会如此轻信血缘,他是不是忘了江家当年在淑妃困于东宫时是如何撒手不管,就差反过来踩女儿外孙一脚了是吧?
林阁老不知道的是恪郡王对于外祖家曾经的狠心还真没什么概念,毕竟那时候恪郡王年纪尚小,连东宫都门都没出过几回,上哪里知道外界的情况的。
而那时候淑妃正好处于失宠期,没办法,皇上那时候也年轻远不似如今这般有定力,在便宜岳父明显的背叛行为,皇上无法控住的迁怒在了原本宠爱的淑妃身上。
而淑妃从小就被家族悉心教养,将淑妃交成了一心为家族的好女儿。所以面对失宠的境地,淑妃不会责怪不顾自己的娘家,反而会对皇上的移情别恋而不满,会敌视东宫里的其他女人,尤其是在她失宠后得到了皇上多一份尊重宠爱的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