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家伙见到自己的父母,登时就开了哥哥的手,朝着苏若琳飞奔而去。
“爹爹,娘亲!”
小家伙像个小炮弹一样冲了过来,萧怀琳见状连忙挡到了爱人的身前,稳稳地把这枚小炮弹给接住了。
杨纨岚也笑着走了过来:“母亲,陛下!”
当着小家伙的面,他们兄弟几个到底是避讳喊萧怀琳“大哥”,不然这孩子就得怀疑自己的辈分了。
苏若琳含笑着抬起头,看向已经完全长成大人的儿子:“纨岚讲得真好。”
今年已经二十有二的杨纨岚被母亲夸奖,羞涩地笑了。
小家伙一手牵着母亲,一手牵着父亲,高兴道:“爹爹和娘亲是来接我的吗!”
苏若琳刚想开口说一句“对呀”。
结果就听到身侧的心上人幽幽道:“不是,我们是来接你三哥的。”
小家伙顿时不满地叫了起来:“不对!爹爹和娘亲就是来接我的!”
然后他松开了萧怀琳的手,转过头去牵杨纨岚:“那我和娘亲三哥走,爹爹自己回家!”
苏若琳笑着揉了揉儿子的头:“可是爹爹带娘亲来接你下课的呀,真的不带爹爹走吗?”
闻言,小家伙这才高兴地哼了一声:“我就知道,爹爹就是口是心非。”
众人都笑了。
萧怀琳温柔地看着自己的儿子,小家伙的眉眼长得像极了他的母亲,恰好长成了自己最心爱的模样。
他心想,自己前半生所经历的那些苦难,也许就是为了如今能看到,这个承载着自己和挚爱的孩子无忧无虑地成长,长成天底下最明媚的少年吧。?
第160章 番外九:祝贤盛辞世
◎随着他的离去,肝肠寸断的哭声响彻整座嘉德殿。◎
楚渊帝继位后十一载,左相张辅之离世。
那日早朝刚结束,萧怀琳甚至还没来得及离开太和殿,张辅之便突然从椅子上栽了下去。
祝贤盛颤抖着将他的老兄弟扶起来,扶回到了椅子上。
随后萧怀琳亲自带领百官,将张辅之的遗体,连带着他身下的那把椅子,一同送回了张辅之的家中。
又吩咐礼部操办丧事,厚葬左相。
张辅之少年入仕,深受高祖信任,在朝中历经几十载,已是四朝元老。
人生短短几十年,他将自己的大部分人生都贡献给了大楚的王朝。
甚至于,他在人生的最后一刻,都还在早朝议政,为了大楚的未来谋划。
彼时,儒圣陆恒之也已经于去年辞世了。
昔年的柳州三杰,只剩下了祝贤盛一个人。
不过祝贤盛也清楚,他自己也时日无多了,过不了多久就会下去陪他那两个老兄弟了。
只是每日,当他早朝在百官最前列的椅子上落座时,总是下意识地看向身侧。
而后才想起来,那把椅子,已经随着他的老兄弟一起走了。
祝贤盛落寞地笑了。
之后的日子里,他独自包揽丞相的政务,独自喝着屠苏酒,代替他的老兄弟为大楚的未来筹谋。
只是偶尔,他会在某个圆月皎洁的深夜里,在桌上摆上三个酒杯,各自倒一杯屠苏。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这样的日子,直到一年后,他也从嘉德殿内倒下了。
那日京城下着大雨,滂沱的雨水寒冷刺骨,乌黑低压的天际忽地电闪雷鸣,狂风大作。
正在皇宫外当值的杨纨枫、杨纨岚和钱志远惊闻噩耗,都匆匆丢下了手中的毛笔,连油纸伞也来不及拿,便急忙自六部赶往宫中。
等他们来到嘉德殿内时,其余人也都已经到了。
苏若琳和杨纨绫跪在祝贤盛的榻前,泣不成声。
杨纨玦和萧怀琳沉默地侍立在一旁,如同两道缄默的影子。
杨纨岚远远地望见榻上那个虚弱躺着的身影,终于抑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哽咽地喊道:“曾祖!”
钱志远眼眶通红,早已伤心得说不出话。
杨纨枫死死地咬着下唇,血腥味淹没了整个口腔,可他却仿佛浑然不知,只是怔怔地看着榻上孱弱的身影。
他的双腿不住地颤抖着,右手死死地抓着钱志远的肩膀,才没能让自己瘫倒。
在他从前的记忆里,曾祖从来都是中气十足的,他一直是个脾气不好的倔老头,瘸了腿也从来不肯示弱,脸上的神情永远是凶巴巴的,用拐抽人最是有力气。
可是,可是为什么……
为什么,如今那个倔老头却无力地躺在床榻之上,脸上的神情是他从未见过的迷惘,脆弱得仿佛暴风雨中的枯树枝,仿佛稍有不慎,便会被折断,摔得粉碎……
三人互相搀扶着,最后也跪倒在了祝贤盛的榻前。
而这一跪,似是耗尽了他们此生全部的力气。
弥留之际,祝贤盛已经连扭头的力气也没有了,他颤抖地动了动手指,脸上的皱纹微微颤动着,勉强问道:“谁……来了?”
苏若琳早已哭得双眼通红,她紧握着祖父枯槁的手,哽咽着:“祝爷爷,是……是纨枫纨岚,还有志远啊。”
“哦……”榻上那个垂暮的老人似是长叹了一声。
是他的三个得意门生啊。
末了,他又无力地咳了几声:“咳咳……明儿,明儿在……在哪?”
明儿,是小家伙的乳名。
“明儿快来了,祝爷爷,明儿快来了!”苏若琳哭着道,“明儿在路上呢,您再等一等,他就到了!”
祝贤盛那双空洞的眼眸呆呆地看着屋顶,弥留之际,他的意识已经开始逐渐发散。
“明儿……今日,发烧了?”
“没有!”苏若琳摇了摇头,急忙道,“明儿没有发烧的,他就在路上呢!”
小家伙今日确实发烧了,且烧得不轻。
可如今这个时候,苏若琳又哪敢说小家伙真的发烧了呢!
然而她话音刚落,祝贤盛那张迷惘的脸中却闪过一丝清明。
“既是……既是发烧,那就……不要……让他来了……”
“不!明儿没有发烧啊!”看着祖父的眼眸中逐渐熄灭的亮光,苏若琳崩溃地哭了出来,“祝爷爷,明儿在路上啊!”
她话音未落,忽地外边传来喊声:“太子殿下到——”
苏若琳连忙激动地喊道:“祝爷爷,您听见了吗,明儿他到了,他到了呀!”
而与此同时,那双原本渐渐晦暗的眼眸重新恢复了亮光。
小家伙是被宫人背着过来的。
他烧得已经路都走不稳了,偏生今日还下着大雨,迷迷糊糊间听到曾祖快要不行的消息后,他连伞都来不及找了,生怕见不到曾祖最后一面。
如今他被宫人背着走进店内,萧怀琳见状连忙过去接过儿子,把儿子抱到了祝贤盛的榻前。
小家伙跪在了母亲身边,发着高烧的小身板又淋了一路的雨,冰冷的肌肤之下是烫得惊人的体温,湿漉漉的长发还在往地上滴着水。
他险些没有跪住,还是苏若琳和另一侧的杨纨枫连忙扶住了他,才没有倒下去。
小家伙哭着抬起头看向曾祖,那张发过烧的小脸被水浇得惨白,不知是雨水还是泪水,亦或二者都有。
不过好在,曾祖现在已经看不见了。
他伸出被雨浇得微凉的小手,紧紧握住祝贤盛枯槁的手,泣不成声:“曾,曾祖……”
自他出生起,曾祖便一直陪着他长大,因为父亲没有嫔妃,皇宫里大多数宫殿都是空着的,而曾祖的嘉德殿是他为数不多的去处。
兄长们都说曾祖待他格外不同,曾祖待兄长们一直都是凶凶的,几乎没有过好脸色。
唯独对他,曾祖会对他露出慈爱的笑容,会抚摸他的头。
很小的时候,曾祖还会让他坐在腿上,一边处理政务,一边教他识几个字。
他从前问过曾祖,为什么对他和对兄长们态度不一样。
曾祖说,他长得很像娘亲,娘亲小的时候也会坐在曾祖的怀里,跟着曾祖学识字,就如同现在的他一样。
即便如此,对于当时幼小的他来说,还觉得曾祖凶凶的。
尤其是当他开蒙之后,如果课业写不好,曾祖和已经故去的曾伯祖一个比一个凶。
可如今……
小家伙看着曾祖如今枯槁的身形,无力地躺在床榻上,连回握住他的力气都没有了。
他多么希望曾祖能够从榻上坐起来,凶一凶自己啊!
这般想着,小家伙的脸上不断地流下眼泪,已经泣不成声。
随后,他便听得榻上的祝贤盛虚弱地呼唤道:“明儿……”
“我在!”小家伙哭着喊道,“曾祖,我在这!”
听到小家伙的呼喊,祝贤盛的头微不可闻地扭动了一下,想要看清楚自己的小曾孙。
可他已经没有力气了。
最后,他虚弱地张开口,勉强问道:“《治国策》,章四引,背过了吗?”
“背过了!”小家伙哽咽地回应着,他紧紧握住曾祖的手,生怕曾祖感受不到他的存在,“我给您背一遍!”
随后,他一边抽泣着,一边将《治国策》的章四引背了下来,一字不差。
听完小家伙的背诵,祝贤盛微不可闻地点了点头。
这点头的动作微乎其微,却已经是他能做的最大限度的动作了。
而随着这一动,他反倒无力地咳了一声。
“咳……‘君仁以法度,不可以乱世之危。’作何解释?”
小家伙的全身烫得惊人,他哭得上气不接下气,无力地趴在曾祖的榻前,声音颤抖地回答出了曾祖的问题。
此后,祝贤盛又用着自己最后的力气,问出了小家伙三个问题。
问的皆是为君治国之道。
小家伙的脑袋已经因为高烧和哭泣而有些发晕,却仍旧强撑着精神,将曾祖的问题一一回答了出来。
待这三个问题过后,祝贤盛那张枯槁的脸上缓缓扯出了一个虚弱的笑容。
好,好,好……
不愧是小妮子和那个混小子的孩子啊……
大楚江山,后继有望了……
祝贤盛终于放心地合上眼,与世长辞。
“曾,曾祖!”
“祝爷爷——!”
随着他的离去,肝肠寸断的哭声响彻整座嘉德殿。
·
迷迷糊糊地,祝贤盛仿佛听到了很多呼喊。
有他的小妮子的,有纨枫纨岚那两个混小子的,有志远那个笨小子的,还有明儿的,还有……
很多很多的呼喊,但都逐渐变得模糊,逐渐远去了。
祝贤盛缓缓睁开眼,看到眼前是白茫茫的一片。
随后,他的眼前出现了两个年轻的身影。
两个年轻却又熟悉的身影,正缓步向他走来。
那两人一个清秀儒雅,一看便知是某位求学的书生;而另一个虽然也很年轻,神情却是不苟言笑,显得很是老成。
那两人都穿着同一款式的衣袍,是当年秋闱鹿鸣宴上,祝贤盛特意给他那两个兄弟准备的。
见此,祝贤盛不由得低下头,便见到自己居然也穿着当年鹿鸣宴的那身衣服,腿脚也是都完好的,并不残缺。
祝贤盛又摸了摸自己的脸,光滑细腻,没有胡须。
想来他也变成了年轻时候的样子了吧。
这般想着,自不远处走来的陆恒之笑着朝他挥了挥手:“哎哟,终于来了啊,老祝!”
陆恒之身侧的张辅之冷哼了一声:“你还挺能活。”
愣是比他多活了一年。
“那可不。”年轻的祝贤盛得意地笑着,“还能熬不死你们两个?”
那笑容意气风发,又带着几分桀骜不羁。
那是当初那个立志要做百官之长的青年,他最初的模样。
“哎哟哟。”陆恒之指着他,哈哈大笑,“说你胖你还真喘上了是吧!”
“行了。”张辅之懒得和他们斗嘴,转过身便要离去,“该走了。”
见他动身,陆恒之也连忙朝祝贤盛招手:“对,咱们该走了!我俩可是等了你一两年了!”
“一两年都等了,还差这点时间啊!”祝贤盛笑着,拔腿便跟了上去。
“待会到了地,咱们仨再喝上一坛屠苏!”
“行!”
三个人自年少相识,而后分别半载,最终得以最初的模样,结伴归去。
自楚渊帝继位后十二载,右相祝贤盛与世长辞,享年八十五岁。
祝相辞世后追赠国公爵位,陪葬皇陵,入城治丧,配享太庙,谥号“文正”。
此后,吏部尚书杨纨枫接替丞相之位,户部侍郎杨纨岚升任户部尚书,吏部司郎中钱志远升任吏部侍郎。
他的三个得意门生,会继承着他的遗志,继续守护着大楚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