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知夏第一次出去吃席
朱雅走后,洋芋随便找了个话题继续聊天,没有和袁大头继小三这个话题更加的深入研究。
老大意犹未尽的砸吧砸吧嘴,刚刚的小三话题,是他唯一能听明白的东西了。
可是现在他们都没人说了,老大也不能让袁大头接着说呀。
不过这里的饭菜还是很不错的,能多吃点就多吃点吧。
老大从前以为吕家的饭菜就够好吃的了,没想到这世上居然有比吕家饭菜还好吃的饭菜。
一群人酒足饭饱之后,洋芋和袁大头勾肩搭背的离开了。
旁边的车子里出来一个红衣服的温婉大美人,大美人走到袁大头面前,柔声道:“老袁,这是吃好了?”
瞬间,袁大头浑身冒着粉红色泡泡,“你来了怎么不告诉我一声啊?”
“因为我不想打扰你工作啊,我想着你肯定喝酒了,回来也不方便,就开车接你。”沙蒂说道。
“那个洋芋我们改天再聊啊。”袁大头说着,上车回家。
洋芋摆了摆手,看着汽车离开的方向,嘀咕道:“我认识的是个什么玩意?这么多年难得看到一个顺眼的。家里还闹这档子事?”
老大心里想了想,道:“或许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洋芋淡淡的看了看老大,老大补充道:“像厂长这么聪明的人,就会和聪明人交朋友很正常的。”
洋芋没好气道:“我可不像他这样。”
老大连连点头,“在我心中,厂长干什么都是对的。”
“以后假话编的真实点,我听了难受。”洋芋没好气的说道。
“杨厂长,我说的是认真的,我以人格起势……”
夕阳西下,两个人的身影越来越远,老大今天又带薪休息了一整天。
回到家里,老大心满意足的往床上那么一躺。感叹道:“舒服呦~”
“你明天请一天假,咱爸说明天带我们去吃席。”老大媳妇一脸高兴的说道。
她们来这里快一个月了,吕爸爸总算带他们去人多的地方见世面了。
老大瞬间高兴了,“好啊。”
因为是工作日的原因,孩子们都在上学,老沈头和李老太太又不愿意出去,于是吕老爷子只带了老大两口子和沈知夏出去吃饭。
当吕老爷子带着他们来到酒店时,几个老头看到吕老爷子来了,纷纷上来说话,卢老爷子也趁机把大房一家介绍给他们认识。
“这小娃娃长的真俊。”
沈知夏听到别人在夸她,笑道:“谢谢爷爷们夸奖,爷爷们也很好看。”
吕老爷子听到这话,不由得直起腰杆,格外得意道:“我的干孙女,当然漂亮。”
在这场席面上,沈知夏在众人的夸奖中,笑呵呵的喝着饮料,吃着饭菜。
老大媳妇则是腰杆板直的坐在知夏旁边,她的心情是格外的快乐。
这么多见过大世面的人都在夸知夏好看。
老大媳妇觉得她从前低估了自己亲亲闺女的美貌。
就在大家吃完席,准备离开时,沈知夏发现旁边桌一个姨姨没有动位置,而那个姨姨的座位上,被蹭上了红色血迹。
沈知夏立刻意识到,那个姨姨是来了月事,而姨姨不想让别人知道她弄脏了椅子。
想到这里的沈知夏端着一杯红酒,哒哒哒的走下了椅子,在所有人没反应过来的时候,一杯红酒全部洒在了椅子上。
“姨姨对不起。”沈知夏大声说道。
被洒了一身红酒的女子明显是松了口气,道:“没关系。”
随即,知夏贴着姨姨的耳边说道:“我帮了姨姨,椅子钱可要姨姨自己赔的呦~”
女子有些惊讶,这个小娃娃怎么知道的?
她柔声问道:“你是谁家小孩呀?你家大人呢?”
老大媳妇连忙上前把知夏抱了起来,道:“不好意思,我家知夏以前不这样的。”
一旁的服务员立刻拿出一件干净的衣服披在女子身上。
女子接过衣服,她从手上摘下一个镯子,道:“小孩子很可爱,这就当我送给她的见面礼吧。”
女子愿意给,老大媳妇就一头雾水的接了过来。
一群人吃席回家后,老大媳妇嘀咕道:“城里人脑子就是不一样,泼她一身红酒,还给咱们知夏镯子带。”
“难道咱们知夏已经漂亮到能迷惑别人心神的地步了吗?”老大随口说道。
沈知夏看着这两个人越说越离谱,不得不说道:“我看到那个姨姨裤子脏了,坐着的椅子也被蹭上血迹了,姨姨不愿意让人看到,我这才去的。我不是逮谁泼谁哒。”沈知夏解释道。
老大和老大媳妇这才恍然大悟。
老大媳妇拿着镯子问道:“你说这个镯子值多少钱?”
“不知道,玉这种东西,不好说。”老大说道。
老大媳妇摸着玉镯子,不由得笑了出来,“咱们家呀,所有人都命好。”
老大格外赞同的点了点头,“那可不。”
“也不知道老家那几个弟妹现在过的是什么日子。”老大媳妇感叹道,“好日子过久了,没地方显摆,没人吃醋,我还真有点不适应呢!”
没错,老大媳妇就是个如此坏的女子。
“这还是别显摆了,当心她们知道后赖着不肯走。”老大说道。
差距不大时,显摆显摆无伤大雅,自己也高兴。
差距大的时候显摆,就容易出事喽。
老大媳妇感叹道:“你说的对,不过她们在老家,我也不能回去显摆这个季节,正是农忙的时候,她们肯定快累死了。”
老大媳妇想着几个妯娌的苦日子,越想越高兴,而此刻的老大媳妇并不知道,那几个人的日子,比她想象中的还要难过。
……
“呼~可累死我了,两个月呀,我们搬了两个月的砖,总算是把农具三件套的医药费还清了。”老五躺在地上感叹道。
老二媳妇听到这话,脸上几百个不乐意,你家才农具三件套呢!
老二道:“咱们买票,找妈妈去!”
“好。”其他几个人异口同声道。
这段时间,他们摸清楚了全部车牌,肯定不会坐错车了。
就在那群人要离开的时候,老五媳妇哎呦唉呦的无力的喊了起来。
老五摸了摸自己媳妇的额头,被吓了一跳,“怎么这么烫啊?肯定是累病了。”
“那个,五弟五弟妹你们好好休息,我就先走了。”老二媳妇说完这话,就要带着全家开溜。
还没开始跑,她发现她的脚脖子被人拉住了。
方才还半死不活的老五媳妇听说老二媳妇要把丢下来自己跑了,拖着病体从床上飞了一下,拉住了老二媳妇,道:“我是照顾你家农具三件套才累病的,你好意思自己跑了,把我们留下来了吗?”
老二媳妇试图把自己的腿救出来。
别看老五媳妇现在生了病,力气是真大啊,她道:“不许把我们丢在这里,否则我看到妈妈时,一定要告诉妈妈你对我的所作所为。”
老二媳妇尝试挣脱,结果试了几次后,没成功,她没好气道:“行了行了,我等你病好了一块走行了吧。真是的。”
老五媳妇闻言,这才把手松开,整个人彻底没了力气,被老五抱到史丹利复合肥的袋子里,一群人轮流扛着,把老五媳妇扛到了医院。
第164章 我感觉周围有脏东西
老五媳妇进医院后,检查的结果没什么大问题,开了点药,休息两天就好了。
老二媳妇站在老五媳妇的床头,忍不住的翻白眼,没好气道:“就这么点小毛病,你非得拉着我们一大家子陪你干啥?”
“跟你学的。咱们一块来的,就要共同进退。”老五媳妇脸不红心不跳的说道。
反正,她病了,二房就别想把她留下,自己出去享福。
“喂,你们孩子被偷了。”
耳边的嘈杂声传到老五媳妇耳朵里,老五媳妇躺在床上,随口说道:“谁家大人这么傻,连个孩子都看不住啊。”
“谁说不是呢。”老二媳妇翻了翻眼皮说道,下一秒,老五媳妇床头传来一阵尖叫声,“我家知秋呢!知秋怎么不见了?明明刚才还在这里呢!”
“刚才有一个面包车把一个孩子抱走了,是不是你们家的啊?”路人说道。
瞬间,李家这群能动弹的人都跑出去追面包车找孩子去了。
老二媳妇一巴掌扇到了老五媳妇脸上,脸色难看道:“都怪你,如果我家知秋找不回来,我和你没完。”
老五媳妇拖着病体还回去一巴掌,因为生病力气并不大,老五媳妇觉得她格外的吃亏,“凭什么?”
“如果不是你拦着,我们现在都到妈妈家了,也不至于在这里被偷孩子。”老二媳妇说道。
“这能怪我吗?如果不是你家的农具三件套生病时你拦着我不让我走,也没现在的事了。”老五媳妇说道。
她觉得她的病就是在外面颠沛流离颠出来的,如果好好回家休息,或许病早就好了。
老二媳妇一把揪住老五媳妇的头发,“我闺女丢了还成我的错了呗?如果不是你那么多事,我家知秋能丢吗?能丢吗?”
老五媳妇也没让着,反手就把老二媳妇的头发揪住了。
虽然老五媳妇拖着病体,但是打架的时候,丝毫不落下风。
就这样,两个女人在床上撕打起来,周围人一群捧瓜子看热闹的。
老二媳妇和老五媳妇从病床上打到了病床下,又从病床下,打到了走廊里。
最后两个人被匆匆赶来的保安拉开。然后两个人因为伤势过重,又被送进了病房。
三天后。
老二和老五带着完整无缺的知秋回到了医院。
老二心有余悸道:“还好人贩子汽车爆胎了,否则咱们是追不回知秋了。”
“咱们快点回去,三天了,也不知道媳妇怎么样了。”老五有些着急道,“咱们这次别再耽误了,直接坐车去找咱妈。”
老二点了点头,他们确实耽误不得了。
然后,等他们回来时,发现他们的媳妇被医院像看着犯人一样看了起来。
护士说道:“你们是病人家属吧,这两个人在医院打架,损坏了一些医疗器材,还有住院时的花费,一共一百一十五块钱,我看你们不容易,给你们把零头抹了,你们给一百块就行,哪位家属来缴一下费用。”
“那个……能不能宽限一段时间,我们没钱。”老二说话的时候脸皮发烫,他出来的这短短两个月办的丢人事,比他前半辈子办的丢人事都多。
医院不同意也没办法,这几个人是真没钱。
于是他们一群人又开始了遥遥无期的干活还债的日常。
老二苦中作乐道:“挺好,咱们两个月能把医院的欠款还清,到时候去咱妈家时,刚好过年。咱妈肯定也想咱们了。”
“别提了,干吧。”老五无奈道,“这都什么破事啊。”
“对了,你俩是怎么打起来的?”老五问道。
老二媳妇和老五媳妇齐刷刷的不吱声。
老二和老五叹了口气,没有继续问。
一群人又是吭哧吭哧的干活还债。
又因为入秋后,实在是冷的受不了,于是置办了几套新衣服。
他们这群人,赚的钱既要维持一大家子的基础开销,又要还债,因此他们足足呆了三个多月,眼瞅着快要过年了,才第二次把债务还完。
老二还完钱的一瞬间,他道:“我们现在就去买好去爸妈家的车票,中途不要停留,不要耽误,咱们再买兜馒头留着路上吃,总之,绝对不能再发生任何意外了。”
经过了这半年异地他乡的摧残,其他几个人纷纷点头。
于是这一群人护好知秋,不要让她再被人贩子拐跑了。
小锄头小镐头小铲头格外注意脚下,和四面八方走过来的车。
老二媳妇和老五媳妇虽然互相瞧不上,但是怕她们打起来影响进度,两个人格外默契的没有说话。
就这样,一群人战战兢兢的上了火车。
等到几个人坐在座位上时,他们才松了口气,“这回肯定不会出什么意外了。”
“是啊是啊,火车这么多人都坐,肯定没事。”老五媳妇也是这么想着。
等到她们坐了小半天车后,老二媳妇指着前面的站牌道:“咱们坐到老家了,再往前坐一个晚上,就能到奶奶家了。到时候正好给你们奶奶拜年。”
老二媳妇说着说着,眼泪不由得落了下来,六个月呀,他们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兜兜转转的流落了六个月,总算是能找到妈妈了。
火车停了能有十五分钟时,李家这群人稍微觉得有点不对劲,老五媳妇道:“这次停的时间有点长。”
当火车停了半小时后,李家几个人心里瞬间明白过来,这糟心事是又来了。
“咱们不下车,我就不信这火车修不好了。”老五媳妇说道。
其他人纷纷点头,他们为了找妈妈,已经在外面飘泊半年了,现在好不容易上了车,说什么都不能下车。
火车坏了第一天时,李家几个人如此想道。
当火车坏到第五天,李家带来的一口袋馒头吃没了之后,老五有些动摇了,他道:“要不咱们先回趟家,把钱拿上,车啥时候都有。”
“再等等。”老五媳妇有些不甘心的说道。
这么一等,又是三天过去了。
李家人实在是扛不住了,他们下了火车。
下一秒,火车鸣笛声传来。
李家一群人眼睁睁看着火车从她们眼前开走。
“开走就开走吧,咱们回家吃点东西,然后再去找妈妈。”老二媳妇说道。
其他几个人觉得这话有道理,于是她们回到了李家。
如今年已经彻底过完了,他们从家里拿了些钱,买了点肉和菜,在家里吃了一顿踏实的饭菜。
老二躺在自家床上,感叹道:“还是自己家过的舒服啊。”
老二媳妇跟着点头,“那可真是太舒服了。”
几个人格外安稳的睡了一个晚上。
第二天早晨,老五媳妇就问道:“你们今天还走不走了?”
老二媳妇瞬间精神了,“走,早一天见到妈妈,就能早享福一天。”
于是五房和二房的几个人又收拾好包裹,出发了。
刚走到自家大门口,老五媳妇踩到了一个石子,紧接着就是一声清脆的咔嚓声,一声惨叫,老五媳妇的腿摔骨折了。
腿骨折了肯定就不能再去了。
老二媳妇见状翻了个白眼,“你们就在家先待着养伤吧,我们先过去了。总不能一直等你们。”
老二也跟着道:“我感觉我们凑一块有点不吉利,各走各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