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探幽录——八月薇妮
时间:2017-12-12 16:05:50

  这钱先生到底是商贾出身,石县令因敬慕他的为人,又同他相交甚笃,为示敬意,便始终以“先生”呼之,其实城内的百姓等都以“钱掌柜”称呼,他们倒并非心怀鄙意,而是一种习惯。
  阿弦皱眉:“总觉着哪里听过。”
  她正竭力寻思,那衙役住脚,指着前方一座青瓦屋舍:“就是那里了,请恕罪,我可不能陪着进去了。”
  马公差也正有些避讳,但毕竟左永溟吩咐了,不敢擅自撇下她独自一个,就随着阿弦一同进入。
  义庄之人见是府衙来人,不敢怠慢,恭敬领着两人前往查看。一边感叹说道:“这钱掌柜一家子死的忒惨,我们大人跟他又有私交,立志要查明真相,如今惊动了刺史大人,只怕很快就会水落石出了。”
  说着便举手推开一扇门。
  马公差在阿弦前头,才要迈步,便嗅到一股奇臭,他起初只觉熏得难受忙捂住嘴,明白是什么后,心头大呕。
  一桩的人给两人递了两块帕子,自己也系了一条:“幸而这还是秋冷了,又是烧死的……尸首才得保存,倘若在夏天里,更是难过呢。”
  马公差咬牙皱眉,挪步入内,一抬头看见前头案上白布底下露出一截类似乌黑的枯干朽木似的东西,只是略有些狰狞……
  他定睛一看,终于忍不住大叫一声,扭身头也不回地逃了出去!
  阿弦也早看见了那是一只被烧的早变了形的胳膊,她按捺心中惊骇,仍旧缓步靠前。
  毕竟阿弦先前兼任仵作,也见过不少奇形怪状的尸首,且又因她的那种异能……见过的骇人鬼魂也不在少数,虽然不曾习惯,却到底比马公差等要好些。
  所以那时候在雪谷里,被万鬼所围,她还能保持镇定,折骨为灯静等救援。
  义庄的管理之人见阿弦如此,心里却也佩服,原本他只当是这小孩子好奇而已,只怕看一眼就会落荒而逃,可知这几日里前来探头探脑的人也多,轻则呕吐不适,还有几个被当场吓晕过去。
  这人便道:“您从这边看,这里的这一具,辨认是钱家的管家,这是小厮……”
  阿弦随着他所指,一一看去,这人因念她年纪小,心存体恤,只是指着尸首介绍而已,并不肯把白布掀起来,生恐当真吓坏了她。
  “这是钱少夫人,原先把她跟太夫人弄错了……”他双手合什,“阿弥陀佛,有错莫怪。”
  阿弦定睛看了她一会儿,眼神闪烁,终于忍不住抬手,在那白布的一角上捏住,轻轻地掀起。
  先映入眼帘的,的确是那破了一角的小小耳垂。
  然后是犹如被烧焦了的树皮似的肌肤……
  “贱人!”
  厉声一喝,一个巴掌当头挥落。
  钱少夫人头一歪,右耳上的白玉珠珰随着晃了出去。
  她满面恐惧,嘴角很快沁出一丝鲜血。
  对面那人却仍是不肯放过,似觉着那白玉珠碍眼,便伸手过去,一把扯落,扔了出去。
  “啊!”少夫人惨呼。
  灼热的刺痛感从右耳传来。
  “小兄弟?小兄弟!”身边传来声声呼唤。
  阿弦忙松手,白布垂落,仍旧盖起了死者的遗容。
  也带走了方才的那些幻象。
  管理者有些惊骇担忧地看着她:“小兄弟,你的脸色不大好,我们还是不看了吧?”
  正此刻,外头也传来马公差的声音:“十八子,快出来吧,这不是什么好地方儿,你要是有事,我在大人跟前儿可也担当不起。”
  阿弦暗中定神:“我们把剩下的看完吧。”
  那管理者很是无奈,却也越发佩服她的勇气,平常之人只闻到这股尸臭气息就已经先受不住,能在这屋子里踩上几步的也算是胆气壮了,却想不到,这小小地少年却是个最胆大心正的人。
  只好又领着往前:“这一个就是钱先生了。”
  阿弦举手摸了摸右边耳垂,那股刺痛感如此鲜明,让她几乎怀疑自己的耳垂也被撕破,幸而仍旧完好。
  最后一具尸首,是钱先生。
  左手手指上的胡纹金戒已经被取下,稀疏干瘪的骨节被烧得蜷缩起来。
  阿弦拧眉走到跟前儿,想抬手,又有些畏惧。
  管理者生怕她也掀开来,便劝道:“先生的脸早烧得……好似还也受了刀伤,深可见骨,你万万别看了。不然……”
  阿弦听见自己的心跳在加快,砰砰,砰砰,慢慢地有如擂鼓。
  她的手明明并未碰到钱先生的手指,然而……眼前天色却极快地暗了下来。
  “嗤啦啦……”
  仍是那让人极不舒服的声响,于耳畔清晰响起。
  尸首被拖过地面儿,放在堂下。
  那拖尸首的人停住,手上的胡纹金戒在月光之下,闪着凄迷的微光。
  而地上的尸首徒劳地睁大双眼。
  从胡纹金戒往上,渐渐地,果然出现一张看着斯文的脸庞,容长脸,面白,下颌三绺长须,有些飘然儒雅气息。
  只是他的脸上却有几处伤痕,下颌沾着血,胡须上一滴血珠,已经凝结。
  这个人,自然正是鸢庄的主人,钱先生。
  只见他呆呆地目视前方,仿佛灵魂出窍,一语不发。
  夜色深沉,周遭死寂,钱先生的脸上满是绝望,又仿佛极度地平静。
  而在这一片阴森冷寂之中,有个声音忽然突兀地响起:“是时候了。”
  声音里仿佛没多少起伏,他说道:“该上路了。”
  越过钱先生的肩头,视线往后,就在中堂的水墨山水画下,站着一个身着黑衣的影子。
  阿弦毛骨悚然。
  她记得这个声音,也记得这个黑衣的影子。
  也就是在这时候,她想起了自己曾在哪里听过“钱掌柜”这个称呼。
  ——那是在桐县,那次落雨黄昏,她举伞狂奔,被风雨所阻立在客栈屋檐下,一个神秘的黑衣客人站在她身旁。
  他明明并未说话,但她却听得句句分明。
  阿弦道:“当时我听见他说什么……日期不能延误,要送信给垣县的钱掌柜之类。”
  袁恕己的脸色有些凝重:“你是说,那个站在钱先生身后的黑衣人就是凶手,而他是从桐县过来的?”
  阿弦道:“是!”
  袁恕己问道:“你、你还听见他说什么了?”
  阿弦皱眉又想了会儿:“他还说……还说什么不能损了什么、不系舟的名声?大概如此。”
  “不系舟?”袁恕己更加疑惑。
  “不系之舟?”两人身后,传来石知县的声音。
  袁恕己回头:“怎么,知县知道这是何意?”
  “当然知道。”石知县满面诧异,然后他说道:“巧者劳,智者忧……”
  尚未说完,只听另一个声音接着念道:“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
  袁恕己转身,却见阿弦神情有些恍惚。
  
 
第70章 马车上
  ——“巧者劳而智者忧, 无能者无所求, 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
  出自《庄子》。
  而让阿弦记得最深刻的原因, 却是因为……这是从英俊口中曾念出来的。
  故而那时候在檐下避雨,听见黑衣人的“心声”, 对“不系舟”三个字,似有触动。
  只是当时并未往这一句上联想。
  此刻被石知县一句提醒, 不知不觉便接着念了出来。
  袁恕己看看石知县,又看看阿弦,最终问她:“你哪里听来的这句?”
  阿弦紧闭双唇,不知为何,心里头竟有些惶然乱跳。
  石知县的眼中却透出几分惊讶跟赞赏,他对阿弦道:“原来十八子也知道《列御寇》里的这一句?这正是钱先生最爱的。”
  袁恕己瞥他一眼, 哼道:“这钱掌柜一个生意人,如何竟总是喜欢这些?连那个‘斥鴳’也是……”
  石县令一怔, 继而低头, 不敢再肆意回话。
  袁恕己才又对阿弦道:“既然这黑衣人的嫌疑最大,你能不能把那黑衣人的样貌描述出来?立刻下海捕文书!”
  阿弦竭力回想,虽然方才在义庄里才看见过那人的容貌,但要说出来却十分困难。
  因为正如她之前在客栈屋檐底下见那人的时候所想的一样, 这人的长相实在是太平凡了,若是按照她的说法找起来,只怕大街上十个里有七八个类似。
  袁恕己见她面露为难之色:“别急,还有另一个法子。”
  因见石知县矗立旁边, 袁恕己忖度道:“这不系之舟虽是诗文里的一句,但是‘不系舟’又是个什么?难道是个不可告人的……”
  袁恕己喃喃说到这里,猛然噤声。
  阿弦跟石知县各怀心事,都未留意。
  袁恕己面上风云变幻,片刻,唤了外头的左永溟进来:“吩咐人备马,即刻回桐县。”
  县令如梦初醒,目瞪口呆:“刺史大人,您说什么?”
  袁恕己道:“去将有关钱掌柜一案的所有卷宗,尽都找来,我要带上。”
  石知县又惊又是失望:“可是……”不肯挪步。
  袁恕己见他不解,便言简意赅说道:“此间已经再无线索可查,幸而又知道此案的疑凶曾经在桐县出现过,他既然在桐县住过店,必然会留下记录,回去细查必有所得。”
  石知县这才知道他并非“知难而退”,精神一振:“是!”忙抽身去准备其他卷宗。
  袁恕己正要出门,见阿弦仍在出神,便道:“还不去收拾,在想什么?”
  原本听见袁恕己说要回桐县,阿弦该大喜过望才是,可不知为何,心却无法踏实,只低低应了声,跟着出门。
  这一行人奔雷似的卷出了垣县城门,街边的百姓们好奇观望,而在无数道人影之中,一道黑色的影子伶仃地立在阴影中,其貌不扬的脸,面无表情地凝望着马车离去。
  返程路上,其他人仍旧骑马,阿弦自乘车随行。
  走到半路,袁恕己勒住缰绳,回头示意让马车停下。
  他将马缰绳交给左永溟,自己来至车边儿,掀起车帘才要跃上,却见车厢里阿弦已经睡着了。
  当即放轻了手脚,轻轻一跃,蜻蜓点水般,马车这才复又往前。
  袁恕己将车帘放下,见阿弦蜷缩成一团,便把大氅解下给她披在身上。
  阿弦毫无所觉,似睡得极沉。
  袁恕己缓缓叹了声。
  车轮骨碌碌往前,袁恕己抱臂,背贴在车壁上,仰头出神。
  半晌,却又睁开双眼,看向近在咫尺的阿弦。
  目光掠过在她露在外头的手指跟脖颈,因她侧卧的缘故,腰更细陷下去,简直纤细的可怜。
  按理说老朱头厨艺如此出色,任何人跟着他,就算不会肥肥胖胖,也断然会长的十分壮实,哪里像是她……
  袁恕己摇摇头,将脑袋中的奇异想法挥开,只专心去想一个词——“不系舟”。
  石知县自然是读了一肚子的书,又跟钱掌柜交好,对《庄子》似乎大有研究。
  所以在“不系舟”三个字窜入耳中后,立刻当场吟诵出列御寇里的这千古名句。
  但是袁恕己心知肚明,“不系舟”三个字,绝不是简简单单的一句豁达怡情的诗文绝句而已。
  那是一个组织。
  一个深潜密藏,低调行事,却令极少数知情者都讳莫如深、闻之色变的组织。
  当初朝堂巨变,老臣长孙无忌被削爵流放黔州。
  那时候他孑然一身,踯躅出了长安城门。
  长孙无忌回头望着身后那古老的都城,感慨说道:“我本名无忌,便是纵横不羁,百无禁忌之意,不料一生荣光无限,最后落得如此下场。”
  当时来相送的,只有寥寥几个旧日相交,其他大部分人因为怕被牵连,均避而不见。
  有人闻之凄惶。
  长孙无忌环顾四周,笑道:“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如今我方知道,先前一切,不过庄周梦蝶而已!”
  然后,在众目睽睽之下,长孙无忌翻身上马。
  在纵马往前之时,他朗然地大声念道:“生死本有命,气形变化中。天地如巨室,歌哭作大通!”
  这四句,是古之庄子的典故,——庄子在其妻死后,鼓盆而歌,所唱的便是这句,诗中之意,俨然已超脱生死同世俗之教,却也自是因悲痛至极,心声有感而发。
  此事,早被耳目探听详细,报知了帝后。
  传说武后在听说之后,只是淡淡一笑,道:“眼前有余忘缩手,身后无路想回头,长孙大人可是大彻大悟了,然而这一番大彻大悟,未免也来的太晚了些!”
  鲜为人知的是,自此之后,世间便多了一个“不系舟”。
  喻为被放逐之后的不羁之人。
  长孙无忌的旧日部属,以及所有曾被武后逼迫残害的老臣的家臣们,他们潜伏于天下各处,伺机而动,寻找能够除掉武氏的机会,从未停止也从未放弃。
  难道,这钱掌柜的死跟“不系舟”有什么密切相关?
  那岂非会牵连到……
  袁恕己无法再想下去,瞬间心乱如麻。
  车厢里寂寂无声,只有外头马车轮转,马蹄声动。
  袁恕己强压已经大乱的思绪,正也仰头闭目养神,耳畔忽地听见细细的喘息声,且越来越急。
  他怔了怔,定睛垂头看去,却见阿弦缩在大氅底下的身子正在抖动。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