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郡王大约是又有什么差事出京去了,赵如意也有十来日没见到他了,没想到他今日回来,居然在宫里碰了个巧。
太后还笑道:“长寿来的巧了。”
语气轻松,带一点儿大家都心知肚明的取笑,简直就是一副毫无芥蒂的样子,赵如意实在佩服的很,这样的城府,她是做不出来的。
安郡王看了赵如意一眼,笑道:“是么?老祖宗这里是有新鲜点心留着给我么?正好我赶着进城,早饭没得好生吃,正饿了呢,皇上那里又什么也没有。”
太后笑道:“牛乳玫瑰糕,御膳房新做的花样儿,我尝着倒香软,给安郡王送一碟来,再装一盒赏护国长公主。”
果然是一副慈祥外祖母的样子,安郡王随意一坐,就坐到了赵如意旁边,赵如意很嫌弃他这样打眼的举动,抬头一看,果然好些人都掩着嘴笑一笑。
太后就问皇帝:“选秀的孩子们皇帝都看过了,可有看好的?”
这个话题一起来,嫔妃们全都竖起了耳朵。
皇帝道:“此事再议罢。倒是先说说长寿的事,先前礼部把吉日呈了上来,给母后看一看,定个日子才好。”
礼部一共送上来三个吉日,分别是明年的二月十六,五月初八和七月十二,此事已成定局,太后犯不着沾手,便道:“皇帝觉得哪个日子好,便是哪个日子。”
安郡王刚吃下一块糕,这会儿听了便说:“我瞧着二月那个好,五月和七月都热起来了,那喜服里三层外三层,得多热啊。”
赵如意这样的人都脸上发起烧来,忍不住就踢了安郡王一脚。
皇帝道:“少胡说。”
太后呵呵的笑着道:“长寿着急,那就二月也好,横竖也是吉利日子。”
皇帝却不愿意,对太后说:“二月太近了些,七月是有些热,倒是五月好些,月初也不热。”
如今是十月下旬了,若是二月,那就不到四个月,这样仓促,说不定就不够周全,委屈了如意。
太后说:“长寿,五月好不好?”
赵如意众目睽睽之下又踢了安郡王一脚,他才说:“那也好,您替我挑的,当然是好的。”
于是就把成亲的日子订在五月初八,众人纷纷说着恭喜话,赵如意只是红着脸,横竖任何姑娘这个时候都会红着脸不说话。
从宫里出来,安郡王还说:“其实二月挺好的,哪有什么来不及的。”
他们刚刚走到宫门口,赵如意说:“行了,我知道你是给我面子。”
看他这样的表现,现在大概谁都觉得是安郡王喜欢赵九姑娘喜欢的不得了,才闹出这么一大堆的事来。
剔透心肝的赵如意说:“我领情的很,所以就五月吧!”
安郡王这细心出乎赵如意的意料,她一直以为自己了解安郡王足够多了,可没想到还是会觉得出乎意料。
安郡王咧嘴笑,正要再标榜自己一下,却见一顶不太华丽的小轿子在宫门口停了下来,一个丫头扶着一个三十左右的妇人下了轿子,要往宫里去,她穿着也不算华丽,看着就是不显的样子,身材微丰,脸略有一点儿方,额头左边有一条一寸左右的伤疤,略微显眼。见到安郡王,显然认得,笑着上前来行礼请安。
安郡王居然认得,道:“许夫人回京来了?这是去给娘娘请安么。娘娘先还在太后娘娘跟前,也是时辰回宫去了。”
“正是要进宫伺候,没承想见到郡王爷,就便儿也跟郡王爷请安了。”那妇人笑着说。
说了两句话,那妇人告了罪便进去了,安郡王一转头,却见赵如意看着那妇人的背影,眉毛微微皱着,一副在思索什么的样子。
“你不会认得吧。”安郡王随口说。
赵如意还是没有收回目光,口气难得疑惑的说:“我觉得没见过她啊,不过我看着那额头那点儿伤怎么觉得又见过似的。”
安郡王说:“这倒奇了,你往哪里见过去?这是原本皇上潜邸伺候大姑娘的奶娘,后来大姑娘没了,她又在皇后娘娘跟前伺候了些年,娘娘向来慈悲,她不知怎么求着娘娘给她男人选了个官外放了,这大约是回京述职,就来给娘娘请安的。”
赵如意眼见的人都走远,才收回目光,可脸上那点儿疑惑没消,只是说:“我当然没见过。倒是你居然这么点儿事都这样清楚。”
“我在宫里混大的嘛。”安郡王说:“她在娘娘跟前伺候,也是常见的。”
安郡王带一点儿回想的神情说:“我还记得她手很巧,拿草编的蝈蝈蜻蜓都跟真的似的!”
第64章 朝廷局势
赵如意也不过就是有一种恍惚的熟悉感, 什么蜻蜓蝈蝈之类, 她更是想不出什么来,两人在宫门口说了几句话, 安郡王就送她回去。
走了一半儿,安郡王叫停了车, 打发人到街边铺子里头买了几盒点心和糖, 递进车里:“这个也是老字号, 味道跟家里厨子做的不同, 你尝尝。”
松软的糖糕,一咬一嘴糖粉, 吃着不雅相, 赵如意只打开来看了一眼, 没吃又包回去,笑道:“你也喜欢吃这个呀!”
“太甜了。”安郡王说。
不过他记得赵如意喜欢吃这种松软又香甜的点心, 她在别院的时候,攒盒里八样点心, 她就挑这一类的吃,那厨子做的比这街市上卖的精致,小巧的多,上头还有花瓣。
安郡王就很记得有一种雪白的,做成小小的四方块,洒着细细的不知道什么粉末,闻着有一股玫瑰的香味儿,他吃着觉得太甜了, 可是赵如意却好像喜欢。
赵如意奇道:“你觉得甜还买了给我?”
安郡王晃晃脑袋,得意的笑,好像这是一个有趣的秘密,只有他知道,她自己却不知道。
赵家的新宅子离皇宫更远些,但离护国长公主府却相对近了一点,安郡王送赵如意到了家,不进去:“进去了不好不去见见人,又闹半日,我刚回来,我们家老太太那里难免要走一趟。”
“这倒也是。”赵如意很理解的说:“那你快去吧。”
赵二夫人很识趣的没有上前来邀请安郡王,一切都由赵如意做主。
“嗯。”安郡王答应一声,却骑着马在那里没有动,马儿前脚刨地,打着响鼻,小范围的动来动去。
赵如意仰着头看他,安郡王心里居然有一点不满意。
太善解人意的好像也有一点不好,她觉得很有道理,就果然不请他进去。
安郡王想了一想,还是转头走了。
赵如意有一点莫名其妙。
不过今日赵家有喜事,赵如意进门就听说了,大哥哥赵高起选了官,要外放到山东去,下月就要启程,连年也不能在家里过了。
那赵大夫人当然是一脸喜气,正打发人放赏,赵如意就跟着赵二夫人往正厅里去,恭贺赵大夫人。
赵大夫人就对赵二夫人笑道:“也不是什么要紧的官儿,且上回中了就摆了几日酒,我就回了老太太,这一回也不必大摆了,就在园子里摆一日,请一请自己家亲戚也就是了。”
赵二夫人看老太太也赞同,便道:“咱们家在京城亲戚不多,倒是把常来往的几家也请一请才好。”
赵大夫人从嫁过来起不过在锦城住了一两年,就跟着大老爷外放了,虽然曾经是宗妇,并没有主持过这样大家族人家的中馈,反不如赵二夫人门儿清。
赵二夫人见她有一点尴尬,便说别的话题:“刚才在寿康宫,正巧皇上也来了,跟太后娘娘说起安郡王婚期的事,已经定了五月初八了。”
赵老夫人点点头,脸上露出笑来:“那大约明后日,礼部就要来说话了,我们家也要预备起来。”
老太太看起来是慈祥祖母的样子,可是谁也不知道她的心里的想头,这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十几年如履薄冰的努力维持的正常祖孙关系,正常家庭关系,她努力不让赵如意在她的孙女中显得太过于不寻常,赵家其实也付出了很多。
赵老夫人深知,一个偏心的父母或者祖父母,很容易给一个家庭,给她的孩子们带来深远的影响,她唯有尽力的去消弭这种影响,可是还是不能完全让赵如意和自己家里其他的孩子一样。
上面给的名字,不能不用,上面给赵如意的东西,不能不给,还不能分给别的人,就是赵如意长期生活在别院,也是饱受议论的,幸而这么多年,赵如意长大了,她的子孙们也长大了,孩子们虽然各有各的一点儿小心思,但总算都还是正常的成长的,赵家平稳的度过了这十几年。
到了明年五月初八,赵如意就不再是赵家的责任了,赵老夫人想到这里,心里除了如释重负,却意外的有些舍不得,赵如意虽然不是亲近的孙女,那也是她看着长大的孩子,叫了她十几年祖母。
而且这个孩子又宅心仁厚,有的人这样被放在外头独居十几年,心里多少会有些怨恨,可赵如意心境明亮,是真的把自己当了这个家的孩子。
这是个实实在在可人疼的孩子。
赵如意不知道赵老夫人心中的想法,她只是坐在那里没走,老太太也惯例的不撵她,二夫人、四夫人看惯了老太太对赵如意的溺爱,没什么意外的,大夫人也没轻易说什么,倒是大嫂子二嫂子第一回 见这样的姑娘,看了好几眼。
赵老夫人心里想着这些事,听了几句赵二夫人在说宫里说起婚期的来龙去脉,才装聋作哑的问赵二夫人:“先前你说的是哪一家来着?”
赵二夫人有一点意外,看了赵九姑娘一眼,见她不说走,反而睁大了眼睛好奇状,又见老太太特意说起,她也是在老太太跟前伺候了十几年的人了,知道老太太不仅是明白事理,甚至一举一动都颇有深意,便琢磨,这是有意要让九姑娘知道?
她如今也是侯夫人了,成了宗妇,跟以前总是不同,九姑娘不仅仅是九姑娘,还是准郡王妃,这代表的不仅是姻亲,更涉朝局,而结亲之事,是结两姓之好,并不是单纯嫁女娶妇,所以,现在不仅仅是赵家自己的事,大约也要顾及安郡王的意思吧?
这样一想,赵二夫人就知道说什么了,她说:“袁大将军的太太托人来问十姑娘,是说他们家五公子,我问了一下,哥儿不是大太太养的,姨娘也还在,至于哥儿是个什么情形,不好只听人说,便也没细问,老太太觉得要打听的话,那就再打听去。”
袁家大老爷是德妃娘娘的嫡亲兄弟,这儿子虽是庶出,那也是三殿下的表弟,要论以前,赵家是攀不上这样的亲事的,不过如今赵家出了个传胪,又出了个郡王妃,是以连这样的人家都问来了。
赵二夫人留了心,果然见这样一说,赵老夫人就看了赵如意一眼,赵如意却误会了,笑道:“老太太吩咐郡王爷打听去,他认得人多。”
赵老夫人说:“哪里好麻烦郡王爷,而且这样的人家也不合我们家,秀姐儿性子要强,脾气也犟些,这样的人家,又是姨娘养的哥儿,难免夹板气,是难过的,还不如给她挑个门第低些的人家,反松泛些。”
她这样说着,看着赵四夫人:“若是七丫头,我就不这样说了。”
两个都是自己养的姑娘,赵四夫人想一想,不由的也佩服老太太的眼睛会看人,便起身笑道:“老太太说的是,秀姐儿养的娇,比不得她姐姐。”
“其实就是七丫头,我也觉得犯不着嫁那些贵重人家去,那些人家,哪家是轻与的?何苦来去过那样不省心的日子呢?不过到底是你养的,七丫头也是个掌得住的,我也便不想多说话了。”赵老夫人道。
赵如意在一边笑道:“老太太偏心,懂事的孩子怎么还要多吃亏了呢?”
赵如意原本在家里就是最没人管的那个,如今地位不同了,更没人说她了,赵四夫人还赶着忙笑着道:“老太太说的是,我也想着,女孩子不必挣前程,只要自己日子好过才要紧。”
赵大夫人坐在赵老夫人下首,就轻轻挪动了一下,有一点不安的迹象,她的长子中了传胪,那是意想不到的喜事,她这些日子经历的多了,连侯夫人的头衔都没了,眼见得没了指望,没想到却绝处逢生,叫她看到了希望。
转头赵九姑娘又得了皇后青睐,收了做义女,还赐婚郡王爷,越发叫她心里活动起来,一个传胪,虽然叫人看重,但真要成气候,且不说行不行,就是真的行,没有个一二十年功夫那也是不成的,可若是有姻亲提携,定然就要好的多了。
不过她跟前只有一个庶女,虽然养在她跟前,到底也只是庶女,倒是四房还有两个嫡女,都被人退了亲,正是适龄的时候,这些日子赵大夫人跟赵四夫人走的近,很是相看了些人家。
所谓家族,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赵大夫人自然是指望着这两个姑娘也能嫁入高门,多些姻亲助力。
赵大夫人此时便道:“琴姐儿的亲事,我也相看了几家了,只我瞧着,都不大好,虽说人家是好的,只都如老太太说的,或是孩子不很好,或是家里几层婆婆,性情不一,日后只怕不轻省,便都没应。”
赵大夫人笑道:“琴姐儿姨娘不在了,从小儿养在我这里,越发要给她挑个好的,我才舍得她呢。”
赵如意笑吟吟的听着,她看出了赵大夫人的那一点儿被揭穿了心事的尴尬。
所以过两日,安郡王又来她这里喝茶的时候,赵如意就跟他说起来:“大哥哥中了个传胪,大伯娘就心思活动的很了,自己家姑娘嫌少,就琢磨上了七姐姐和十妹妹,真是,哪里犯得着。”
她觉得这位大伯娘心不小,自己今后是郡王妃,她还嫌不足性呢。
赵如意说:“亏的我们家老太太掌得住。”
安郡王喝一口茶,说:“大伯娘大概还不知道,赵高起是怎么中的这个传胪,若是叫她知道了,担保她不敢再打这样主意。”
赵如意就好奇。
安郡王把那一日点秋闱的御前奏对拣要紧的说给赵如意听,当日安郡王虽然没在跟前,但他倒也知道的明白:“皇上说的明白的很,把田才哲放到三甲去,是德行有亏,不堪大用,把赵高起放到传胪是家风清正,先重德再重才,这才是赵高起的立身之本。”
赵如意还挺护短的:“这也只是大伯娘的一点儿想头,大哥哥只怕不知道。而且有老太太在,大伯娘也就只能想想也罢了。”
安郡王说:“赵高起倒也罢了,我看还算明白,到底是大伯父教导出来的,性子倒是一样的。”
赵如意道:“皇上怎么会突然想到说咱们家家风清正,给个这样的脸面呢?”
这可不是寻常的脸面,三甲的同进士,比起传胪,那今后的前程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了,田公子那事儿就罢了,赵如意也不关心,可皇上对赵家的评价,赵如意就关心了。
安郡王说:“大伯父因为谋逆案入狱的事,你不知道里头情形吧?”
直说了这么多话,赵如意才后知后觉的发现安郡王口口声声的大伯父大伯娘,真是把自己当了赵家女婿了,赵如意只是笑了一笑,才说:“那时候我还没在锦城呢,就是有了这个事儿,才回去的,家里那一阵子那样儿,消息来的也乱,说什么的都有,连底下人都跑了十七八个,我倒是真不知道究竟是涉了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