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瞻胸口被灼得剧疼,又是狼狈又是恼怒。史氏愚鲁,妇人之见不识大体。两家联姻,又岂是这么容易撇清的。他怒视着苏瞩:“二弟也执意如此吗?!”
苏昉有些茫然,看向九娘。九娘神情平静,已退回了屏风边上。九娘问的话,原来是这个缘故。不,不对,不是九娘要问的,是九娘替娘亲问的,娘在替陈家打抱不平,娘为何不怪陈太初?还有,陈青他,于爹爹有恩,爹爹也是肯定知道的。可苏家从来没和陈家往来过。不朋不党,无欲无求。……苏昉看向父亲,他很少看见父亲发火。
苏瞩看着长兄,又看了陈太初一眼,叹息了一声,不得不开口道:“大哥别急。我仔细想过的。一来就算阿昕嫁去陈家,大哥你和阿昉,同燕王之间,也已出了五服。二来齐国公早已无兵权在手,今日也特地说了苏陈两家联姻后,十日内他就辞爵去秦州做田舍翁,免得燕王和大哥为难。三来,太初这孩子,前程似锦,却为了苦命的阿昕,宁愿放弃仕途做个郡马都尉,我和娘子又怎么忍心再怪他?这几年在朝中大哥也顺当,就容二弟我不识大局一次,我也想辞了官带着母亲回眉州去,还请大哥成全。”他声音越来越低,越来越没底气,又内疚又惭愧,深觉对不起兄长。
苏瞻气极,却不愿在苏昉陈太初面前失态,痛心疾首地看着苏瞩。为了一门冥婚,他竟然宁可辞官!不忍心怪陈太初,倒忍心将苏家绑上日后的外戚的大船上!宫中争斗明明已经和他说得清清楚楚!
苏瞻慢慢坐回椅中,感觉从未如此心力交瘁过。阿昉,因为他娘的缘故,不愿科考不愿入仕。现在二弟,为了逝去的阿昕,竟然也要背弃家族,辞官而去。苏家嫡系原本就只有他兄弟二人!众叛亲离这四个字,从他脑海里一闪而过。
陈太初上前对着苏瞻拱手道:“苏相,陈家一门诚意,还望苏相成全小侄和昭华的亲事。”连一声大伯他也不愿意叫了。
苏瞻转头看向苏瞩夫妻,沉声道:“你们不忍心责怪他害了阿昕的性命,好一个不忍心哪。我这个做大伯的,阿昉这个做堂兄的,如果还要怪他,是不是就不合情理不近人情了?”
史氏捂住嘴,靠在丈夫身上,浑身颤抖不已。她不怪那玉坠,不怪阿昉,她都不允许任何人提起那玉坠的事,免得阿昉自责,她又怎么能怪陈太初!要怪都怪命!
苏昉心中混沌得厉害,他看向九娘。
九娘怜惜地看着苏昉,心里更痛。她感激史氏不让阿昉知道那玉坠才是害死阿昕的缘故,她有多自责,阿昉只会更自责。
“表舅。”九娘轻声唤苏瞻。
苏瞻皱起眉,眯起眼:“你又有何事?”孟家尽出惹事生非的女子,生养的,娶进门的,没有一个省心的!
九娘垂眸低声道:“请恕九娘无状。上次在这里,惊闻阿昉哥哥的娘亲竟然是被她一直善待的堂妹所害,也见到表舅伤心欲绝。若是阿昉哥哥的外翁外婆还在,他们是会怪表舅您害死了表舅母,还是会不忍心怪您,让您好好照顾阿昉哥哥呢?”
堂上一片死寂。屏风后的程氏腿都软了,打人不打脸,戳人不戳心哪,阿妧你真是胆大包天!
苏瞻浑身颤抖起来,几疑自己听错了,明明她声音很轻,为何震得他耳中疼?谁敢对他说那件事这种话!谁敢!
九娘抬起澄清的眸子,无悲无喜:“人已经去了,有仇报仇便是,让那行凶者血债血偿,自是应当的。一味责怪那无心之失的人,若能让死者活过来,自然要责怪。可若是不能,难道不是要先顾着死者身后事和还活着的人吗?表舅连害死表舅母之人都能不送官,不报仇,好生养在家里,不也是为了活着的人吗?又为何不能放过太初呢?”
苏瞻霍地站了起来,几步走到九娘身前,手腕一抬,不得不停在了不避不让的九娘脸颊边。苏昉紧紧握住了他的手,两眼通红,仰着下巴,抿唇不语。
九娘扬了扬眉:“九娘出言不逊,理应被表舅掌掴教训。阿昉哥哥勿拦着。九娘认罚。只望表舅多加顾念。表舅母的死,最痛心最自责的人,恐怕是娶了行凶之人的表舅您啊。阿昕的死,最痛心最自责的,也是陈太初啊。”她看向苏昉,哽咽道:“世上又有谁能没有过错没有无心之失?阿昉哥哥,你娘亲也识人不明,引狼入室,她肯定怪自己害得你幼年失母,怪自己不能看着你读书写字,怪自己没能看着你长大。她不知道多么自责呢,你怪她吗?怪不怪她?”
苏昉忍住泪,慢慢松开父亲的手:“爹爹!您就允了吧。”
苏瞻只觉得万箭攒心,他看着儿子,无力地垂下了手,颓然往身后的苏瞩夫妻,陈太初面上一一看过去。
外面喜乐震天,他心上成千上万个血洞,以为盖着就不疼了,此时却被掀开来,汩汩流着血。
“好,你们去吧,莫误了吉时。”苏瞻点了点头,转向苏瞩道:“你先不要辞官,先帝当年调你回京时就说过举贤不避亲,你我亲兄弟也无需避嫌。户部没了你终究是不行的。既然陈汉臣要归隐,你就留下。”他定了定神,又对陈太初说:“行礼吧,叫大伯。”
他返身往上首坐下,高大的身形竟微微有些佝偻,面上掩不住哀痛心伤。
克择官一看门开了,陈太初和女家捧着牌位的姐妹出了门,立刻高喊:“吉时到——!!!”
乐官们卖力地吹奏着,听着还真的有了点喜气。
※
“珑萃阁,你是郭氏阿梧!你怎么会?——”定王喃喃道。
阮婆婆露出一丝笑意,轻轻摸了摸赵元永的小手:“原来殿下还记得珑梧的小名哪。”
“珑萃阁因你和你妹妹萃桐得名,自然记得。”定王感叹道。他被接入宫的时候才六岁,两个侄子都比他大。侄子们都毕恭毕敬地行礼称他皇叔,只有郭珑梧和他同岁,总是连名带姓地叫他,气得他去大嫂郭皇后那里告状。郭珑梧吃了板子后,很久都没理过他,远远看见他就跑了。他好像因为这个还被大哥训斥了一顿。其他的都记不起来,这个他还有印象。
赵栩轻声道:“郭氏?她难道是武宗元后郭皇后的——?”
定王点了点头:“她们两姊妹是郭皇后嫡亲的侄女,出身于代北郭氏。我大哥武宗还没登基时,她们就被郭皇后接到潜邸亲自抚育了,和兆王、元禧太子兄弟二人是自幼一同长大的。阿梧,我记得当年你们姊妹两个都被封为了县君。”
阮婆婆神情柔和,露出一丝笑意:“定王殿下好记性,姑母还有表哥们都待我姐妹极好。每年金明池嬉水,表哥们都带着我们登上龙舟的三楼,站在船舷上头,感觉比宝津楼还高呢。在宫里,姑母常带着我们蹴鞠捶丸打马球。那时候,好几位长公主也经常回宫来打马球,真是热闹又开心啊。”
赵栩有点出神,她声音苍老,有点嘶哑,说的话却让他不经意想起金明池救阿妧那回。几十年前,这婆婆年纪还小,也和在船舷上站着笑着的阿予一样高兴吧。命运际遇难测,当年的她,出身名门,姑母是皇后,表哥是太子,最后哪想到却成了眼盲的老妪,谋逆的犯人,被困在这里。
定王也有点难过,叹了口气:“那时候曹皇后还只是曹婕妤呢,当年宫里十几个妃嫔,生的都是皇子,一位公主也没有,你们姐妹两个虽说只是县君,却是被当作公主对待的。”
他皱起眉头:“郭皇后仙逝后,我记得你们就被郭家接出了宫——”
赵栩拍了拍头,恍然道:“婆婆您既然是元禧太子嫡亲的舅家表妹,又在宫里住了好些年,那么是您将寿春郡王从曹皇后手中带出去的?元禧太子那份卷宗也是您送到武宗皇帝手里的?”怪不得她会是阮玉郎最看重的家人。
阮婆婆咳了两声,就着赵元永的手喝了口水:“不错,姑母待我和阿桐亲如己出。她去世时,我们虽然出了宫,却还在京中自己家里住着,和表哥们也常来往。”
赵栩在心底思量着,孟家的老太爷孟山定,青神王氏的王方,是元禧太子身边最得力之人,自然会和这位郭氏也相识。阮家是孟老太爷的母族,那么阮玉真应该和阮眉娘一样,都是孟老太爷的表妹。而陈家又是孟老太爷的妻族,想到这个,赵栩不由得眼皮一跳。
“后来表哥出了事,亏得有玉真在。结果玉真不久竟然也出了事!我们知道得虽然晚了一些,可幸好宫里的尚宫和女史内侍,也有不少人是潜邸时就跟随姑母的,对表哥忠心耿耿,她们费尽力气才保住了玉郎的命。曹氏怕事情败露,竟将他偷偷送出了宫。我们找了大半年,才找到玉郎。”她想起往事浑身发抖,干呕了两声,才慢慢侧头转向定王,毫无焦点的眼中全是泪水:“殿下怕不知道那曹氏有多恶毒,玉郎才是个四岁的孩子!——那些贼人纵被孟山定千刀万剐,也死不足惜!”
定王打了个寒颤,那种身上散发着腐臭老朽味道的老内侍——他不愿再想,合了合眼,低声道:“原来是你和孟山定救了他……”
“只是可惜那份罪证刚送到姑父手里,就被入内内侍省的眼线禀告了曹氏。”阮婆婆叹了口气:“曹氏得了报应,她儿子魏王虽然做了成宗皇帝,也是不得好死的。这仇也算报了。可是玉郎他放不下啊。他还在恨,谁都恨——可你们要是想拿我威胁玉郎,我老婆子宁愿一死。就是定王殿下,当年您和表哥们也是一起长大的,请给大郎这孩子一条生路吧。这都隔了多少代人了,放过他吧。”
定王默然不语,看向赵栩。
赵栩无奈地看着定王,难道他像是会杀戮妇孺之人?他不过要用她们一老一小,把阮玉郎引出来而已。
赵栩叹了口气:“婆婆你如实回答我问的话,我就替皇太叔翁应承你,赵元永不会有事。”
阮婆婆赶紧点了点头:“好好好,你问。但凡我知道的,都告诉你。可我真不知道玉郎在哪里!眉娘又会在哪里!我瞎了好些年了,都是燕素莺素在照顾我。”她脸上显出紧张的神情。
赵栩轻声道:“我不问那个,就想知道些当年的旧事。婆婆你既然是郭皇后的侄女,为何变成了阮婆婆?阮玉郎之母阮玉真,究竟是不是和阮眉娘一样,同是孟山定的表妹?您这个阮姓,和阮玉真阮眉娘是不是同一家?还有,你,可认得孟山定的发妻陈氏?”赵栩问到最后一句的时候,心陡然悬了起来。
阮婆婆想了想:“说来话长。当年我八岁出宫,十六岁嫁给了陈留阮氏,自然就成了阮家的人。那时曹氏才做了三年皇后,大表哥已经疯了两年,二表哥刚被册立为皇太子,时不时还能偷偷溜出宫到翰林巷孟家和我们见见面。”她顿了顿,有些哽咽:“孟山定三兄弟的娘亲阮氏,是我夫君的姑母。孟山定和我夫君是姑表兄弟,原先同在表哥身边当差,因为我,自然也都成了我表哥的亲戚,和表哥也就更亲近了。”
赵栩屏息等着,托着腮的手掌变成了拳头。
“陈留阮氏?可是出过建安七子阮步兵的陈留阮氏一族?”定王站起身来,走近了阮婆婆,默默看了她片刻:“成宗驾崩时,侍卫亲军步军司副都指挥使阮思宗谋逆逼宫,他是——?”
阮婆婆无神的眼中落下滚滚热泪:“不错,他便是我郭珑梧的夫君!他要为我表哥和玉郎讨回公道,才和孟山定相约里应外合起事!只因孟二郎,才害得——”她提起几十年前的旧事,不免激动起来,连连喘气。
定王的背越发驼了。这件事他记得。孟二郎护驾有功,为救年幼的官家赵璟捐躯。孟三郎又为救孟二郎而死。最后孟山定临阵倒戈,诱阮思宗入福宁殿,生擒之,就是这样,宫中也血流成河,死伤近千人。孟山定虽然戴罪立功保住了自己的性命,保住了孟家,却成了一个废人。阮思宗谋逆,斩首示众。父子年龄在十六岁以上的绞杀。十五岁以下的儿子,母女妻妾,儿子的妻妾,同祖父的兄弟姊妹,部曲资财田宅一并没官。当年他是监斩官,阮思宗毫无悔意,不肯跪下,是被打碎了膝盖压于地上斩首的。
“冤冤相报何时了。”定王叹了口气。孰是孰非,在成王败寇前面,已经毫无意义。
第182章
烛火摇曳,阮婆婆转向赵元永,叹息道:“是啊,冤冤相报何时了。这么多年过去了,我劝玉郎放下算了,他不肯。若他再死了,大郎这辈子又毁了。”她握住赵元永的手:“大郎,若你能活着,听婆婆的话,不要管这些了啊,乖孩子,听话。这世间,哪有什么公道,只有甘心不甘心。”
“公道世间唯白发,贵人头上不曾饶。”定王叹息道:“成王败寇,愿赌服输。你能想开也是好的。赵璟被赵瑜毒死了,赵瑜也自尽了。算上我大哥大嫂,曹后成宗,玉真她们,三代人了,如有一个人肯放下屠刀,也不至于搭进这许多条命。”
赵元永抱紧了阮婆婆,含泪倔强地看着定王,又看看赵栩,咬着牙,无声地说了三个字:“凭什么?”又拭了把泪低下了头。
赵栩叹了口气:“婆婆,你夫君谋逆,阮家自然家破人亡。阮玉真后来应该不只是为了元禧太子和阮玉郎报仇吧?还为了阮家?”
阮婆婆苦笑道:“眉娘是我夫君的堂妹,她恨透了孟家,恨透了孟山定,为了不被株连只能嫁给他,又一心想要报仇。玉真虽然姓阮,却不能算是阮家女,她和眉娘不同,她不愿认命,她就是不肯认命。一饮一啄,莫非前定,最终依然都是命啊。”
赵栩合了合眼,握紧了双拳,竟不敢再直接问下去。他有过一些臆测,却不敢深想。
阮婆婆拍了拍赵元永的背,动了动腰背,仰着头想了片刻:“你们可知道我表哥身边有位侍读叫王方,他是四川青神王氏的嫡长子。”
赵栩站起身,接过一盏热茶,亲自放在赵元永手中,点了点头:“知道。元禧太子和武宗成宗两朝旧事的恩怨记载,都是出自他手。元禧太子的私库,当年也是他带走藏于青神王家的。他只有一个女儿九娘,嫁给了当朝宰相苏瞻,可惜十年前就病逝了。”她阴魂虽然还不肯散纠缠着阿妧,可人总归是不在了。
阮婆婆怔了片刻,再开口,声音支离破碎:“青神王氏——王九娘,阿玞?十年前——?”
她一挥手,赵元永手中茶盏砸了个粉碎,顾不得烫,就听她急急地问:“大郎?你爹爹不是说宰相夫人是好好的青神王氏女吗?她还有一个儿子一个女儿?”
赵元永瞪了赵栩一眼,心虚地低声道:“现在那个王氏,是续弦,不是原来那个,排行好像是十七。”婆婆时不时要问几次,爹爹一再叮咛不让任何人说破此事,这个赵栩真是可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