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俏七零——微微安心
时间:2017-11-27 16:11:20

 
    这兔子还是当年杨小贝刚回来的时候,想要发展养殖让二伯去抓的野兔后代。后来机缘巧合,重点全部放在水产上面,兔子的事情就搁置了。二伯倒是一直喂着——反正笼子都是现成的,只需要费点功夫割草,乡下人喂得随意,连粮食也很少喂,基本没有什么成本。
 
    一批小兔养大,二伯就会捎给招待所去,反正那边常年收的,价格也合适,算是一笔额外的收入。渐渐地又抓了几只,家里越来越多了。村里的邻居见他养得好,也过来捉了小兔去养,这么久过去,形成规模谈不上,家家户户却都养起了兔子。
 
    毕竟野兔虽然在后山满山都是,但是没有专业的设备和技术,平常也很难吃到。之前大家伙谁也没有想起来——满山都有的东西,有什么好养的?可是等到杨家养起来以后大家才发现,这东西不错啊!不占地方,也不用怎么精心侍弄,繁殖能力强,长起来又快,没肉菜的时候抓一只打打牙祭,再没有比这更好的养殖项目了。
 
    不过还是小农思想作祟,大家只想着养来自己吃,或者年前的时候有人来收了去做腊兔肉,到现在也没有搞出大名堂来。但是村民们就是这样,没有眼界,也没有魄力,更加没有渠道,杨小贝倒是知道这是个不错的商机,不过她自顾不暇,就这么把好好的野兔养殖放养到现在。
 
    自从有孕以后,杨小贝的口味也变化很大。原来不喜欢这种腊味,现在偏偏就爱吃麻辣,还特别喜欢腊味。腊鸡腊鸭腊鱼腊兔肉,对于喜欢吃鲜、活的周品正来说,实在不能理解好好的鲜肉不吃,非得弄成硬邦邦、满是烟熏味儿的腊味又什么意义。
 
    但是没办法,媳妇就好这一口,好不容易人家有兴趣吃东西了,他也只得打叠精神,每天换着花样烧。小贝也知道分寸,就馋得狠了才吃一点,平时还是老老实实地喝着各式补汤、粥。谁知道就这么一锅腊兔肉火锅今天就闯祸了呢?
 
 第314章 温暖
 
    烟熏腊兔肉是本地人非常喜爱的一道美食,特点是肉嫩味美,食不塞牙,腊味十足。色红亮油润,咸度适中,身干质洁。本地人习惯把兔肉干煸或者做成当地特色的兔肉火锅,尤其的冬天,一家人热热闹闹的围着火锅,吃着香喷喷的腊兔肉,滋味不要太美。
 
    但前提是没有杨小贝这个孕妇。真是的!孕妇不要面子的啊?孕妇就没有人权啊!兔兔虽然可爱,但是在杨小贝眼里,吃起来才最可爱好不好?因为一时嘴馋被外婆训得灰头土脸,这让刚才还幸灾乐祸的杨小贝和易慧芬同病相怜。唉,有个厉害有超级有责任心的老妈(外婆)伤不起啊!
 
    总而言之,这次事件过后,外婆认为没有女性长辈在家,会让这两个新晋母亲十分不称职,因此在过年这么忙的时候,果断留下来住了几天,天天耳提面命,帮忙带娃,照顾孕妇,传承经验。并且勒令两个男人也要好好学着,好好看着。没办法,没有长辈,只好家里的男人担待着了。
 
    杨小贝和老妈被“虐”得欲仙欲死,规矩太多,外婆又太啰嗦……但好歹她们俩还没有笨到家,知道老娘是为了自己好,把家里那一大摊子都抛下了过来帮忙。那还有什么可说的?学呗!
 
    周品正和杨启泰克没那么多的怨念(要求的不是他们不是?)老老实实地跟着易外婆学习育娃知识。相反他们觉得这是难得的机会,外婆说的对,有很多时候经验是最宝贵的,年轻人总有考虑不周的时候,这时有个老人帮忙看着,总能给出很多中肯的意见。
 
    一直到元宵将至,这场培训才告一段落。外婆把糯米粉磨好,给他们做了好吃的汤圆才回去,这时杨小贝倒恋恋不舍起来——老妈的好厨艺都是师承外婆,一连吃了好几天外婆精心烹制的菜肴,把小时候的味道全部都勾起来了。她总觉得还有很多好吃的没有做,舍不得外婆走……
 
    但是再舍不得也没用,外婆能百忙之中抽出空来已经是实在看不过眼才下定决心的。如果说杨家的当家人是爷爷,那易家的当家人就是外婆。外公是个不管事的,家里里里外外都要外婆来操持。要不是大儿媳靠谱,又正好过年回来帮着,她怎么能够抽身?现在马上老大家的又要离家了,她不回去不行。
 
    外婆就是这样操劳了一辈子,才六十岁多一点就一病不起了。俗话说“思虑伤身”,外婆一生辛苦,外公吃喝拉撒都要妻子一手包办,完全是个巨婴。几个儿女的婚事、前程都是外婆一个人操心,她就这样熬干了自己的精神。最后一根稻草是小舅的病,为了他的将来,昧着良心帮他娶亲,结果却不尽如人意。
 
    外婆是最善良的人,然而为了自己的幺儿,她把无辜的小舅妈骗进门,本来就深感愧疚。加上小两口不和,天天吵架,吵完又一齐埋怨撮合这桩婚事的娘。作为自尊心强烈的小舅,也许另可不要成亲,也受不了枕边人的害怕、嫌弃、鄙视吧?外婆抛弃了做人的原则,换来的却是那样的抱怨,一向好强的她终于撑不住了。
 
    她走得太早了。杨小贝那时刚初一,上学的时候还高高兴兴地背着书包特地去外婆家一趟,为了奖励她考上重点初中,外婆还给包了个红包——不多,就2元钱。就是后世已经取消,绿色票面的2元纸钞。已经不少了,那时她一个礼拜的零花钱是一元钱,专门买零食吃的,学校小卖部的零食单价一般1-2角,最贵的是方便面,5毛一包。
 
    外婆还用玻璃罐头瓶装了一大罐子杨小贝最喜欢吃的萝卜干,她自己晒的,脆辣下饭,又不会坏,是最佳的下饭菜。那时家里妈妈要照看小弟,没有那么多时间管她,只有从小把她带大的外婆考虑到这些。
 
    等到了学校吃了一个礼拜,杨小贝留着泪抱着罐子想外婆。相信只要吃过哪个时候学校食堂的人,就会对食堂两个字产生深深的敬畏。你无法想象,光是水煮白菜,就能吃一个礼拜不换样!学校的菜单一般是这样的,这周是水煮白菜,下周水煮冬瓜,再下周水煮南瓜……说是猪食都是抬举了猪,不忍直视。
 
    然而等到放假回家,杨小贝兴冲冲的抱着罐子想去外婆家等装满的时候,才惊闻外婆脑淤血住院了,后来她在学校,外婆辗转于医院和家之间,居然连最后一面也没有见到。
 
    只记得又一次放假回家,外婆那时已经不能起床,大小便失禁,十分狼狈。杨小贝去看望她的时候,外婆枯槁的脸上焕发出的光彩,用她已经口齿不清的语言叮嘱杨小贝要好好读书,又交代老妈,“菜!带菜!”
 
    外婆是不放心,她听说学校的伙食太差,本打算一直帮着做菜给杨小贝带去学校,最后……那时她也傻,居然没有意识到外婆已经不行了,也许有意识,只是潜意识里不敢相信吧。再一次回来,已经是给外婆出殡,纷纷扬扬的纸钱飘洒在上山的崎岖道路上,是外公堪的穴,外婆沉睡在最高那座山峰上面,面对着的是对面山上的大路,外婆说了,她睡着哪儿,可以看着孙儿们去上学。
 
    后来外公也去了,就葬在外婆旁边。小舅去了以后,被葬在父母坟茔的后面。他们一辈子都放心不下这个幺儿,就让他们永远庇护小舅吧!每回清明、过年的时候去上坟,看见呈品正行的三座坟茔杨小贝都会忍不住眼泪流下来,那种深厚的感情,是永远都忘不了的。
 
    最近这段时间的相处,仿佛又回到了小时的时光。外婆的温柔的,也是严厉的,她会做最好吃的菜,也会耐心地跟她讲道理。因为长期操劳,外婆的手很粗糙,但是当她趴在外婆身上撒娇的时候,外婆用她那粗糙的双手宠爱的摸着自己的脊背,那种感觉,很温馨,让人不想失去。
 
    就连粗神经的易慧芬都看不过去了,抱怨老娘疼小贝不疼她,是不是亲生的啊?被外婆怼道,“我一辈子都是精明人,怎么会生了你这么个粗胚?我还怀疑是不是抱错了呢!”
 
    其实外婆是真的心疼杨小贝。没妈的孩子惹人疼,多好的孩子啊,小时候没看好丢了,长大后找了个婆家又不靠谱,这还不是没亲妈撑腰?要是自家的女儿受了委屈,多远也要去抓花她的脸不可!可惜她没有这个立场,只好尽自己的努力,再对“干女儿”好一些。
 
 第315章 旧人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传统习俗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拉兔子灯等。此外,像白云县这边元宵节还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
 
    如果说春节是团圆,那么元宵节就是喜庆。它被视为过年的终结,好好狂欢一场后,该上班上班,该下地下地,意味着休息的时间结束了,春天的劳作又要开始了。祖辈们选择在这一天欢庆,其实也有庆祝、祈求丰收的意思。
 
    荆州的地名是和关帝爷分不开的。元宵节当天,关帝庙都要举行大型庙会,届时,荆州人在这里玩龙灯,划采莲船,骑马射箭,吹喇叭套轿子,闹腾得红红火火。而耍龙的小伙子们都要先到关帝庙内拜拜关公,再沿古城街巷舞龙。另外,元宵节也是荆州人的“子婿日“,此日是岳父宴请子婿的日子。
 
    在下辖的白云县,元宵节也非常热闹,惯例这一天女儿女婿们都要回家,是主客。当然了,杨小贝现在本来就在家,到了晚上,还要出去看庙会——答应了周小菊那妮子,让她盼了这么多天,差点望眼欲穿的元宵节灯会,自然不能错过。
 
    如今杨小贝也有三个多月了,情况良好,能吃能睡,家里人也没有什么担心的。毕竟农家没有那么讲究,谁家怀个孩子还禁足的?只不过前阵子小妹身体实在不好,才小心了一点。周品正见大家都不反对出去玩,反而显得自己有些小题大做,也是无语。
 
    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杨小贝被包裹得严严实实,和周品正去接了周小菊一起出发了。周叔叔他们也去,与民同乐嘛,但是人家参加的是带有官方性质的活动,和他们在一起就太不好玩儿了,所有周小菊才强烈要求跟哥嫂去玩,商量之后,他们一致决定去徐店镇,故地重游。
 
    当然了,这回他们是以游客的身份,准备周全。还没有黑的时候就早早的到了,占据有利地形,以免等会儿天黑后人潮上来后,别说好位置,能挤进去都是个问题。
 
    时间还早,周品正把车子停在演出场地旁边,带着她们下来走走——等会儿人多眼杂,周品正怕小贝被磕着碰着,肯定是不让她去挤在里面“与民同庆”的。对此杨小贝嗤之以鼻,元宵节要的就是热闹,不去挤有什么劲?不过自从她有孕,周品正因为高度紧张时常呈现一种草木皆兵的状态,为了不刺激他,杨小贝明智的没有反对。
 
    这边演出人员已经陆续就位了。也没啥舞台搭建,三年过去了,还是那个简陋的土台子。但是来来往往的年轻人眼熟的却不多。一来当年杨小贝只参加了几次彩排,跟大家本就不熟,二来这也是碗青春饭,有很多和易慧芬一样,结婚生子,主动或者被动的退出了。
 
    杨小贝围着厚厚的围巾,穿着长款的羽绒服,翻帽把脑袋包得只露出两只眼睛。这一身别说相貌,连身材都看不出来了。因此来来往往的人们只看到他们几个在这边闲逛,以为是早到的观众,有的人好奇的打量一眼,更多人视而不见,在为马上要开始的演出做准备。
 
    每年的这个时候,王干事都是最忙的——对了,忘记交代,王干事因为工作勤奋,能力出众,已经升官啦!现在人家是专门负责文化口的副镇长,一般情况下,你要是叫“王镇长”他会非常开心的。虽然升了官,但是徐店镇文艺工作是个出彩的地方,王镇长还是继续负责(话说,他就是靠这个升官的嘛)。
 
    “每年都会出点状况”,这是王镇长的肺腑之言,不过他好歹是久经考验的,丝毫不显慌乱,有条不紊地安排着现场的工作。这时眼角的余光有个高大的阴影……原谅他身高一米七,在一米八的周品正面前的确会被挡住视线……
 
    有点眼熟,王镇长的第一感觉的这个。他脑子里还在紧急思考着刚才的突发事件,一时之间反应没有那么敏锐,刚转过头去他就觉的不对——毕竟在本地一米八以上的大高个很少见,周品正好歹也器宇轩昂,不似凡人(……)王镇长马上反应过来,这不是那谁……周县长的侄子吗?
 
    他其实一共就见过周品正两面,但架不住周品正的身份特殊,周县长的侄子!结婚的时候县长还亲自出席做了证婚人,关键新娘也是老熟人……“哎呀!小贝啊,你怎么过来也不打个招呼?这是搞突然袭击吗?”
 
    认出来周品正,他自然就把旁边裹得跟粽子似的杨小贝认了出来,热情的过来打招呼。他一向自诩和杨家人亲近,本来还一直惦记杨小贝来着——长得好,唱得好,台风大气,是个难得的好苗子啊!可惜人家有着这么好的条件,偏偏要靠实力说话,跑去当医生了。
 
    没关系,做医生也有业余爱好不是?王镇长还是不死心,每次有活动总要去找小贝,渐渐地就十分熟悉了。但是熟归熟,人家志不在此,又没空“玩”,王干事后来再也请不动这位大神了。再后来惊闻小贝嫁给了周县长的侄子,人家飞上枝头做凤凰,王干事就彻底绝了这门心思。
 
    没想到这次却在现场看到小贝,真是意外之喜啊!和周品正礼貌的打完招呼,王镇长表现得很亲热,“这是要回娘家来玩吗?要不要上去来一首?”
 
    杨小贝伸出爪子把围巾扒拉下来,长出了一口气,说道,“别开玩笑了,人家辛辛苦苦排练半天,您也不能不尊重人家的劳动成果不是?顺便增减节目,当心陈师傅找你麻烦!”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