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俏七零——微微安心
时间:2017-11-27 16:11:20

 
    为了不步老爸的后尘,杨小贝很有先见之明的把账本上的钱当成是自己的,每次都按时把亏空补齐,诊所才能正常的运营下去,要不人尽管易慧芬现在也不缺钱,但任谁辛辛苦苦干一年,到头来还是个亏账,火气都会很大的。
 
    有机会能帮助别人,又是她擅长的工作,怪不得她动心。把诚诚小心地放在摇篮里,拿小被子盖好轻轻地拍了一会,让他安然入睡以后,杨小贝才直起腰揉了揉胳膊,对易慧芬说,“你放心吧,我没事的,你忘了我是多能干的人了吗?”
 
    那你倒是站着说话不揉腰啊!易慧芬心里吐槽了一下,既然小贝已经决定了,那也没有不多说,家里人得支持不是?回去跟杨老汉一说,他就干脆地表示,“那诚诚就我来带好了,反正我现在也闲着。”
 
    哟,这还真是难得,老爷子主动要带娃,诚诚这面子和不小。杨小贝举着儿子的小手说,“还不快谢谢爷爷!”诚诚才不管呢,扭着小屁股背对着老头子——他身上烟味儿太重,小家伙不喜欢。
 
    这可难办,老爷子抽了半辈子旱烟,不可能为了你这么个小娃娃戒掉。不过杨老汉发现了这个问题,每天和孙子呆着的时候忍着不抽,到他睡着或者是晚上送回去了才赶紧点上,这已经是够给面子了。强势了一辈子的老汉,为了最小的孙孙改变的任何一丁点,都是值得感动的。
 
 第275章 新官
 
    周至诚对现在的生活有些不满意。妈妈把他丢给满身烟味儿的爷爷也就算了,居然连口粮也给断了,让喝不惯奶粉那股味儿的他很是闹了几场。还有如今家里也不是很忙,经过几次试验,发现相比奶粉、米糊这些,已经长出8颗牙齿的周至诚明显更喜欢吃炖得软软的米饭。
 
    “好小子!是咱们杨家的孙子!”杨老汉特别开心。什么科学喂养,营养均衡?大老远高价买来的奶粉这小家伙根本不屑一顾,但是配着炖蛋一口气能造一大碗饭!人生下来就是要吃五谷杂粮的,这才有力气,长得快!
 
    好吧!杨小贝也拿儿子没有办法,只好每天都买好鱼、大骨头等请大伯母帮着熬汤,给诚诚做焖米饭吃。营养丰富的汤汁被米饭充分吸收,只放上一点点盐,诚诚吃起来香的不得了。再加上一顿饭一个炖鸡蛋,营养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吧?
 
    她的工作在点头同意之后,很快就被提上了日程。正值村委会选举,由廖主任一推荐,马上就被通过了。至于村民投票也就是走个流程而已,更加没有问题。最夸张的是上级领导,在村里把杨小贝的名字报上去后,乡长简直拍案叫绝——谁想出来这么好的主意?
 
    虽然他有点奇怪为什么杨小贝连清闲的文艺工作都不愿意参加,现在却改变主意要当又累又得罪人的妇女主任,但是毫无疑问,以她的身份没有任何问题,而且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
 
    对于现在的一下政策,计生部门也很头痛,乡亲们以为干部就那么坏,要去家里抓猪搬粮食缴纳罚款吗?那都是任务啊亲!乡里乡亲的谁想把事情做绝?可以上面交代下来,再不情愿也得完成,否则就是态度问题,还有能力问题。
 
    现在好了,有这么一尊大佛杵在这里,他倒要看看谁还欺负咱徐店乡,当他们是软柿子捏。据说周县长可是很满意这个侄媳妇,县长夫人、千金也和杨小贝交好。以前人家游离于体制之外,他想拉关系也没机会,现在不同看来,不是有很多机会可以在工作中交流吗?
 
    杨小贝浑然不知自己已经被人惦记上了。她只是有点奇怪,不就是一个小小的妇女主任,上任的时候镇上还下来了好几个领导,举行了一个简短但不失隆重的上任仪式。她没有做过村官,以为这是常理。殊不知一个妇女主任的上任在镇上、乃至县里某些部门都被挂了号。
 
    新官上任,照例应该有三把火。可惜办公地点没变——诊所本来就开在村部,只不过在那边多了一套桌椅而已,杨小贝一般还是习惯在诊所这边。妇女主任也没有什么权利——准确来说,一点也没有,上哪里来的三把火?
 
    现在要做的,不过是整理资料,把村里的妇女工作熟悉起来。村干部不用坐班,平常跟农民一样一样的,只不过在有事的时候开个会安排相应的工作下去。杨小贝初来乍到,又身份特殊,别说有上面的光照,就算是和她的交情,易支书也不会给她安排脏活累活,只是让她先熟悉熟悉。
 
    妇女主任的职责是什么呢?宣传、贯彻党和政府在农村的方针、政策。教育、引导农村妇女发扬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精神,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时代新女性。呃……貌似有些困难。
 
    提高农村妇女科技致富能力,帮助农村妇女增收致富,代表和维护农村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反映妇女的意见、建议和要求,代表妇女参与村务决策。这个嘛……她好像早就在做了?成立合作社,吸引大批村民加入,增加收入。
 
    普及科技、环境保护、妇幼卫生保健和优生、优育、优教等知识,指导和推进家庭教育,倡导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嗯,这条是自己正要打算做的,总的来说,也就是宣传、教育等比较有服务性质的工作。有一些东西杨小贝之前就已经在做了,比如育龄妇女的统计啊,孕产妇的建册啊。都是她本来自发的工作。
 
    杨小贝越发对这份工作满意起来,不管怎么说,现在师出有名了不是?去了镇上开会的时候,郭乡长也对她的工作表示了支持,“有什么问题和困难,都可以和上级领导反映嘛!咱们一定要服务好群众,做一个合格的人民公仆嘛!”
 
    这官腔打的,杨小贝特别不习惯。但是没办法,村官再小……那也是官不是?按照杨老汉调侃的话来说,“咱杨家祖上八辈都是贫民,如今也出了个当官的了!”
 
    这话也就是大家说着好玩,就像小学校长一样,没人认为这是个啥官。杨小贝成了妇女主任,大家见到了照样还是叫她杨医生,没人把这个当回事。
 
    也许只有郭乡长这样另有算计的才会对她格外看重,否则的话,一个小小的妇女主任还真没人拿正眼看的。都说村干部权力很大,那是指村支书,其他人村委会成员……不提也罢。
 
    一般来说,上半年村里事儿不多,宣传政策、开会、抓生产这些例行的工作。杨小贝一窍不通,跟着看看就好。下半年开始就要忙了。交国家粮、统计、收提留、罚款……全部都是攻坚战,所以杨小贝现在还不知道村干部的苦楚,还以为就像现在这么悠闲自在呢!
 
    村干部在以前的公社时期,那可是实权人物,掌握着全村人的生计,村支书说是话在村里就是圣旨一般。自从人民公社变为村委会后,职权有了很大的变化,主要工作从管理变成了服务,当然了,刚刚改革,余威仍在,像老支书这样的干部还是很有威信的。
 
    杨小贝不在乎这个,相反她很乐意人家叫她杨医生,这是她一直以来的执念嘛。这样的话和大家的隔阂也少一些,在进行一些统计、登记的时候也不是那么的反感。
 
    医生这个职位,现在还是很受人尊敬的。加上杨小贝的口碑一向良好,对人客客气气,说起话来三分笑,耐心地跟大妈大婶们解释现在的工作,“之前想要帮你们,我一个人的能力也不够,现在可以汇报到上级去,大伙有什么意见要求都可以提,咱们想办法来解决嘛!”
 
    这样的说法得到了大家的好感。村民们其实大都是淳朴的,很少有刺儿头。听说杨医生是为了大家好,当然会积极配合工作,一时间看起来她的工作还颇有成效。
 
 第276章 劝说
 
    但她的悠闲只有短短的半个月,每年的计划生育工作就轰轰烈烈的开展起来了。要说年年抓,年年都有一些老大难的,钉子户,漏网之鱼,还有新增加的节育名单,都是必须一个个上门做工作的,工作量着实不小。
 
    见今年上门的是杨小贝这个生面孔,而且还娇娇弱弱的,反倒让那些打定主意顽抗到底的人不淡定了……要是还是廖主任,那仍然是这个套路,任你嘴皮子说干,道理说尽,老子就是不同意,非要生个儿子出来不可。
 
    可是换上一个小姑娘——这他娘的不是欺负小孩子吗?杨小贝也不理别人怪异的神色,好脾气得说,“大哥,有什么要求咱就提,虽然政策不能变动,但咱们是人民政府,可以酌情考虑嘛!”
 
    “能有什么条件?咱的条件就是生个儿子,养儿防老!”这户人家是个老大难,家里已经有了3个女娃,可是一到了上头来人,女人就从后门溜山上去了,你要天天去蹲守,她甚至跑出去到亲戚家躲了几个月。那亲戚家更是山高林密的地方,完全找不到人。
 
    人家打定主意不合作,警惕性又高,一连几次都没有逮到人。这不杨小贝不是又来了吗,她的任务是宣传、劝导。至于强制措施那都是由孔武有力的一帮子人专门负责的,还轮不到她上场。
 
    “大哥!你养儿子要是延续后代,现在可是婚姻自由,三个姑娘到时候结婚的时候,完全可以选一个留下家里。要是养儿防老就更加没有必要了。”杨小贝好言好语的说,“别说以后的政策,就算是大哥你,姐们们出嫁后难道就不管老人的事儿了?儿女都有养老的义务,不光只是儿子。”
 
    那位大哥是个深度大男子主义患者,随便你怎么说,他就是固执地认为自己没儿子就抬不起头来,将来对不起列祖列宗,在亲戚朋友间也没有面子。说白了,这个儿子不是为了让小生命来到这个世界上,而是为了他的虚荣服务。这样的人是杨小贝最瞧不起的,自己没有能力,却指望子女为自己挣光,根本不会理智地考虑问题。
 
    看看家徒四壁的房子,还有缩在角落里穿着破旧的几个小姑娘,杨小贝的笑容都维持不住了。她干脆不跟男主人打嘴仗了,招手让几个孩子过来。
 
    这要是别人,几个害羞的女孩子铁定不敢走过来。可是一个漂亮的大姐姐温和地和它们说话,任谁也想亲近亲近。几个人期期艾艾地走过来,很是羞涩地望着杨小贝。最大的也不过十岁多一点,小的才儿、三岁,离得近了,蓬头垢面的孩子身上一阵酸腐气息,很明显好久都没有洗过澡了。
 
    “咕咕”最小的女孩子肚子里传来一阵雷鸣,引得两个大的也跟着响了起来。大姐有些不好意思,小脸都羞红了。杨小贝问道,“还没有吃饭吗?”“没有!妈妈跑啦!”小的不知道忌讳,听她问起就嚷嚷起来。
 
    大姐赶紧一把将她拉回了藏在身后,惴惴不安地等着当官的说教。却听见那个说话好听的阿姨问道,“那饭烧了没有?我去帮你们弄点吃的吧!”
 
    饭菜都没有弄,大姐已经会烧了,可是家里连米都没有了,见杨小贝疑惑的看过来,男主人恼羞成怒地说,“看什么看?要不是你们去年缴什么罚款,把家里的粮食全部都拉走了,我家也不至于青黄不接!”
 
    改革开放都已经两年了,要说以前还经常有青黄不接的人家,现在却非常少见。只要不是懒惰到家成天睡大觉,桃花村平均每人一亩多水田,2-3亩旱地,更别说每户还有十几亩山地,只要勤劳肯干,想开几亩就能开几亩出来。绝对不至于到没粮食吃的地步。
 
    这样见底的米缸,要么就是故意哭穷,打感情牌。要么就是自己作的,因为最小的这个本来就是超生,罚款对于本就不富裕的农家来说,都是一笔天文数字。
 
    这时农民年收入不过几百元(不包括副业),但是超生罚款至少2000元起,像这家人家明明已经有了两个娃,还要顶风作案的可能更高。没有办法,有的时候就是要利用倾家荡产的罚单,震慑那些想要违法的人。过程很简单粗暴也很残酷,但效果却是最好的。
 
    明知道会被罚款,还要坚持生下一个,不是儿子还要再生,死活不肯去结扎,这样的人早已经上了黑名单。不仅各种福利补贴全部没有,还要面临很多大压力。比如上户口,子女入学等等,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在为超生子女设置障碍,除非你放弃作为一个正常的公民,以黑户来生存。
 
    但是那样的话,才是对这些孩子最大的不公平。为了父母的一些执念,他们被动的来到这个世界。虽然赋予了他们生命的权利,但是在一个社会架构里没有公平,没有机会,永远在边缘地带徘徊,在贫穷中流连,又有谁为他们的人生来买单呢?
 
    没有米,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杨小贝干脆去自己车上拿过来她的干粮——还是周品正帮她养成的习惯,出面在外的时候总是会带一下吃食和水,这样的话哪怕晚了或者错过饭点,也不怕饿着低血糖发作。
 
    她带的都是好东西,小蛋糕,巧克力,饼干等。有些是周品正从R国寄回来的,有些是大平从浦海寄回来的。总之她虽然和儿子生活在鄂北农村,但是吃穿用度却都是和大都市接轨,周品正生怕委屈了自己老婆和儿子,不要钱似的往家里寄。
 
    这些精美的吃食几个孩子听都没有听说过,对五彩斑斓的包装袋都无从下手。因为一个接着一个的生,家里的活钱全部拿去交了罚款不说,还欠了一屁股债,孩子们最多只是在过年的时候吃上几粒水果糖,就算是零食了。看着他们怯生生的样子,杨小贝叹了一口气,帮她们全部打开了,照顾孩子们吃。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