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行政级别一样,市级权限给有心之人带来更多发展空间是毋庸置疑的。于是在1986年全县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撤县建市”活动,到处彩旗飘飘,锣鼓喧天,人们像过大节一样,为了美好的生活而张灯结彩。
以白云县的整体经济实力和硬件条件,上报后几乎没有任何悬念就被审批下来了。这些年白云县算是在上面都挂了号的,它成为白云市实至名归,要不是他的地理位置偏远,面积、人口都达不到要求,说不定连行政级别都要上调一下呢!
不过白云市的市民们不在乎这个,级别这个东西,也就是官员们看中,和普通老百姓关系不大。白云的地理位置尴尬,出门的两条路都要过江,交通的不便也不能大力发展工业,因此大家老老实实种地,自己在家闷声大发财就好。
所幸市委书记不是官迷——事实上,因为他主政白云时间已经很久了,这次正好遇上撤县建市,偌大的桃子自然有很多人看中,竞争尤其激烈。而作为有功之臣的周书记当然也不会亏待他,组织上早就已经和他谈话了,直接调入省里,任省农业厅副厅长,级别上升了一级,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以正厅级退休是他仕途的最大成就了。
对此周书记很满意,他从来就不是官迷,在科级上面待了几十年,调到偏远的白云县才被升了副处,这短短十年的时间从副处升至厅级,对他这样一个学者型官员,从来不专研,不站队的人来说简直是意外之喜了。
而这一切带来的变化,是那个多年前狼狈投奔自己的侄子带来的。当年他还恨其不争,想着庇护一时就好,谁能知道后来有这么大的变化呢?
因为马上要卸任,周书记总算不想以前那么忙碌,在家里吃饭的时间也渐渐多了起来。诚诚已经在市里上幼儿园了,杨小贝当然放心把儿子交给老爸教,可乡下没人会把这么小的孩子送去学校,校长也不能为了几个孩子而开设幼儿园,再加上周品正工作的关系多数时间在城里,所以还是在这边上学。
“快下来!爷爷工作了一天多累,你还老是趴在人家身上不下来!”杨小贝训斥道。周书记乐呵呵地说,“不累!不累!诚诚就喜欢和爷爷玩对不对?”
诚诚都6岁了,他从小身体结实,长得又快,现在往你身上一扑就像是个小炮弹似的。别人不知道,反正杨小贝是弄不动他的,但是架不住周品正宠地厉害,这么大了还喜欢往人身上爬。
周书记也快60的人了。可是周小菊到现在也没有结婚,还振振有词说要“找到对的人”,简直愁死个人。也只有活泼可爱的侄孙诚诚到家里来他才能享受一下天伦之乐,每次也是不计得失地宠。诚诚也是个小人精,知道要是在家里妈妈一凶,爸爸就怂了。可是在叔爷这里却不会发火,因此肆无忌惮的趴在周书记身上就是不下来,抽空还给妈妈一个鬼脸,以报在家里总是被骂的一箭之仇。
杨小贝简直哭笑不得。周家男人都是这样,宠老婆宠孩子。也不能说不好吧,至少自己这些年在家中总是强势地位的,周书记在外威风凛凛,回家后也是洗衣服做饭给老婆洗脚,根本不会有大男子主义。可是这宠孩子……
周至诚性格开朗胆子大,又正是最活泼好动的时候,什么都想去研究,什么都想去瞧瞧。家长当然应该给他足够的成长空间,引导他学习新的知识,可周品正是怎么干的?上回诚诚要拆开他新买的桑塔纳2000看看里面有什么,周品正就借了修车的工具真把前盖后盖都打开了让他瞧,要不是王大成懂得汽车修理,新买的车差点就让他们爷儿俩给废了!
杨小贝快气疯了!不是心疼新车,在她的眼泪现在最好的轿车都是后来淘汰的产品,可你也不能这么对孩子百依百顺啊?一言不合就拆车,儿子要去看轮船,不惜驱车1个多小时去江边,仅仅是为了看一会儿船!
儿子是高兴了,可是这样是不对的。要是那天诚诚突发奇想去月球,那你不是得去造神州号飞船?孩子是没有自制力的,当他发现自己的要求都能够满足,就不会有“需要什么”的想法,而是变成了“我要什么”,当家长终有一天达不到他的要求时,他就会不讲道理,没有理智,因为——这个概念是父母灌输的。
第303章 前程
有时候看周品正对孩子的教育,简直就是一部“坑爹富二代”的培养史,杨小贝为此痛心疾首围追堵截,专门扮演“破坏者”的游戏,一旦她认为这件事情不合理,就毫不留情地否决了。因此周至诚可生气了,但是妈妈在家里的权威不容质疑,也就在叔爷家里才能偃旗息鼓,只是说说而已。
“没事,他还小呢!长大了自然就懂事了。诚诚快来吃南瓜饼,奶奶特地给你做的!”周婶婶也老了,时髦秀气的她鬓角也有了银丝。诚诚是她在寂寞的退休生涯中最大的安慰,每次杨小贝他们带他过来都挖空了心思做好吃的哄小孙孙开心。
听说有好吃的,诚诚总算不腻歪在周书记身上了,一溜烟爬下来朝桌子那边跑去。小家伙嘴巴甜得很,“谢谢奶奶!我最喜欢吃南瓜饼了!”
“有你不喜欢吃的东西吗?你这个小好吃佬!”杨小贝打趣他。南瓜饼松软香甜,的确是老人孩子的最爱,不过做起来费工夫,她工作也忙,根本就没时间做。每次都是周婶婶做好了送过来。
诚诚不管妈妈的调侃,小肉手一把抓起一个往嘴里塞,慌得周婶婶忙道,“慢点吃!我刚出锅的,烫着呢!”“不烫不烫,好吃的!”小家伙聪明得很,用手小心翼翼地捧着吃,还不忘记给杨小贝拿一个,“妈妈好好吃的,你也吃!”
杨小贝总算有点欣慰了,这儿子没白养!结果儿子孝敬的南瓜饼,说道,“还有爷爷奶奶呢?”诚诚赶紧回身给周书记两口子每人拿了一个,他们平时什么好东西没见过?却被一个小小的南瓜饼给贿赂了,还是自己做的!
“好好好!诚诚最乖了!”周婶婶笑得眼睛都眯起来了,诚诚给是南瓜饼吃着就是好吃!周书记也老怀大慰地说,“你们这个孩子教育得不错啊,又懂事又孝顺,哈哈!”
就这样就得到了如此赞誉?杨小贝不敢苟同。诚诚的确很聪明,他非常敏锐地觉察出怎样才能讨好长辈,怎么做会让人夸奖。但是孩子现在正是性格养成的关键时期,聪明绝对不意味着成功,人家李某某,还不是从小聪明乖巧外加才华横溢,结果呢?
照周品正现在的节奏,这样下去真的够呛。每次杨小贝跟他讲道理的时候,他就会说,“我挣这么多钱还不是为了儿子?只要我做得到,肯定要把最好的给他,这就是我爱他的方式。”
这的确是爱,可是溺爱是很危险的啊!杨小贝知道周品正心中的遗憾。虽然他从来的都不说,但是总觉得那么玉雪可爱的宝贝乖儿子,不能接受浦海现代化大都市的教育,反而从小在乡间长大,因此总觉得有些愧疚,也就特别对儿子好一些。
并不是他歧视白云市,要是那样的话就真的是端起碗吃肉,放下碗骂娘了。但是对于孩子,国人总有一种想要把一切好的资源给他的习惯,多少人举家搬迁,就是为了让孩子有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多少人咬紧牙关勒紧裤腰带,还不是为了学区房?一切为了孩子,这是身为父母的本能。
白云县虽然说经济发展已经加快了很多,但是底子薄是事实。整个城区到现在也没有多少固定人口,幼儿园都只有一座——机关幼儿园,原来的为了干部子女创办的,现在大家有钱了,都有这个需求,可教育还没有来得及赶上。
哪怕的机关幼儿园,里面的设施也很陈旧了。现在就读是小朋友也多,别说周品正,就连杨小贝也看不过去。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呢?教育是最需要底蕴的,这样一个原来的贫困县,能上幼儿园的朋友都是极少数,条件就在这里,没有办法。
高考的“地域限制”,鄂北由于学子众多,实力也强,录取分数线一直都是在国内前列,对辛辛苦苦走独木桥的鄂北学子们又是何其不公。但是如果在浦海,这样的顾虑是不存在的。孩子们不仅教育条件好,眼界也开阔,最重要的是,浦海的学生们绝对不像本地这么辛苦。
本地的绝大部分农村学生,从小学开始每天都要走一个小时左右的山路去上学(这还是有村小以后,要不然就只能从小学一年级开始住宿)。中学就要开始住宿,每天早上6点起床,晚上10点熄灯睡觉,早晚都有自习。高中、高三时甚至会晚自习到11点钟。学习的辛苦可想而知,而在浦海,大部分学生都没有听说过“晚自习”。
尽管多年前就喊着“人人平等”,但实际上是永远不可能的。不同的地域间巨大的差异,让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要想跑赢,只有付出更多倍的努力,更多的汗水。
要说身为鄂北人那就只能认命,可诚诚不是啊!其实周品正早就想让孩子回去读书了,诚诚马上就要上小学,现在他的事业也走上了正轨,不用他这个老总坐镇指挥也能正常地运作。而杨小贝的工作说实在话,完全就是在义务奉献。默默地奉献了这么多年,也该到了为孩子回归的时候了吧?
正好今天在叔叔这么吃饭,周书记也说起了这件事情,“小贝啊,咱们马上就要搬到省城去了,你们的计划呢?”
一直以来,周家在白云市也算是“大本营”,两家人互相照应,假期的时候周小菊会过来,每年周品正也会回去一趟看看母亲,把家里的事情安排好,只是杨小贝和诚诚却一次也没有踏足过浦海半步。
“叔叔我是这么想的,诚诚马上就要上小学了,两地的教材也不一样,以后转回去怕孩子跟不上,还的回去上学的好。”周品正看了杨小贝一眼,说道。
周婶婶连忙帮腔,“正是这个理!我跟你叔叔也是这么想的……那什么,诚诚总是要回去的,对吧?”
诚诚吃饱了不耐烦听大人们说话,一个人跑去玩玩具去了。自从有一次他把叔爷的文件弄得乱七八糟,被杨小贝严禁去书房捣乱,也就只好勉为其难地在客厅里玩玩小汽车什么的。
最近他迷上了拆车,专心把玩具车大卸八块的他完全没有意识到大人们讨论着他的前途。杨小贝看着儿子认真的侧脸,叹了一口气说,“对啊,总归要回去的。”
合着今天是周家合着伙的来劝她回浦海?她觉得有些搞笑,这么多年自己是没有回去,可是,又有谁问过她要不要回去呢?
第304章 情绪
离开浦海的经历无疑是不愉快的,与其说是他们负气而走,还不如说是落荒而逃。杨小贝不想直面和婆婆之间的尖锐矛盾,周品正也逃避在媳妇和母亲之间做夹心饼干,干脆一走了之。
诚诚出生的时候,婆婆没有任何表示,杨小贝说心里没意见是不可能的,但是她也是讲道理的人,不管是什么原因,他们离开了浦海,对周母来说相当于自己拐走了她的儿子,在气头上的她肯定没那么容易因为自己不喜欢的儿媳妇生的孩子而妥协。
后来诚诚渐渐长大,周品正也每年都会回去1-2趟,可是大家都不约而同地回避了杨小贝和孩子。有的时候杨小贝甚至会想,要是搁古代,自己还是那个没得到家人认可的“外室”呢!
当然现在不讲究这个,她和周品正也是正儿八经领证摆酒的合法夫妻,可是周母固执地忽略,让她无论如何也叫不出“妈妈”这个称呼。
她从来就不是忍辱负重的人,也学不会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像刘慧芳那样的人物,在这个时代感动得让人流泪,杨小贝却恨其争,十分不赞同。在她的心目中,只是因为嫁给了周品正,她才会对她尊敬、尊重。然而撇开这一点,她们都是独立的人格,决然不会因为要嫁给周品正,她就得低声下气忍辱负重,她做不到。
现在早已不是就时代,女性都有自己的工作和事业,她们完全拥有独立自主的权利,不会依附男人而活。可是传统的观念里却总认为男主外女主内,女人先天就处于被领导的弱势地位,而婆婆则是必须讨好和侍奉好的存在。
还当是在大宅门哪?杨小贝最烦别人说,“你们现在这些媳妇儿啊,也太不像样子了,想当年我们多小气,巴拉巴拉……”合着你们媳妇熬成了婆,现在就要在媳妇身上耍威风刷存在感了?谁给她们的脸?
对婆婆就是要恭敬,孝顺,婆婆说什么就是什么……杨小贝是永远也做不到这一点的。周品正也非常了解,所以也一直都没有试图劝说她先放下姿态去妥协——毕竟总有一个人先低头。
随着诚诚渐渐长大,每次周品正带回去的照片也让盼孙心切的周母松动了很多,每回都准备了不少吃食、衣服用品等,看得出来也是用了心的。她当然盼着孙子,但是开不了这个口,居然拐弯抹角地求助到兄弟妯娌这里。
大家都以为杨小贝对那边有意见,不愿意回浦海。就连周品正也不好直接对她提起,而总是侧面迂回,生怕寒了小贝的心。其实他们都多虑了。她不回去的原因很简单,就是没有人让她回去啊!